信用消费为什么是陷阱呢(信用消费的坏处)

今天给各位分享信用消费为什么是陷阱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用消费的坏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章目录:

消费信用不好的地方

消费信用主要有三个不好的地方。分别如下:

1。缺乏政府保障和和保证制度。

2。消费信贷种类单一,交易成本偏高。

3。制约了传统消费观念。

信用消费,亦称信贷消费,是指消费者为了达到种消费目的,在 个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凭借个人信用,不立即付款即获取物资、资金或者服务的交易方式。

信用卡三大陷阱是什么?

1.高利息最低还款额。 “最低还款额”是指持卡人不能偿还全部到期应付款项时,可以按照发卡行规定的最低还款额还款。一般最低还款额为消费金额的10%及其他应付款。当还款期未满时,享受最低还款额的持卡人将被银行收取高额利息。 冷解剖最低还款额:“最低还款额”的预期年化利率高达18%,是所有分期业务类型中利率最高的。银行最低还款额的设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不能按时还款的持卡人,但本质上,还款金额分为两期,一期是在最后一个还款日偿还一小部分最低还款额,另一期是在下一个账单还款日还清剩余欠款。建议消费者在还不起钱的时候,尽量避免选择最低还款额。 2.取消全自动分期出价很容易。 “全额自动分期”是信用卡额度的特殊设置。只要每期信用卡消费达到约定金额,银行就会自动将此业务处理为分期业务。有的消费者在办卡时点击了全自动分期,即使网购花了10元钱,也会由银行自动支付。费率方面就不用说了,自动分期业务需要承担很高的费率。 3.无息贷款真的是很高的费用。 在银行众多优惠活动中,会提供无息贷款。其本质是向持卡人推销分期付款业务,但工具变成了现金额度,费率往往高于普通分期付款手续费。原因是这种分期业务中消费者资金的投入具有不确定性,风险高于传统分期业务,因此所需手续费略高。 事实上,优质信用卡客户确实可以享受免息贷款额度,只是变相变成了高额手续费。银行采取的分期付款方式,可以分为6期到24期。虽然期数不同,但每期的手续费都是有计算依据的,持卡人真正要支付的预期年化利率是16.22%。 4.提前还款还是逃不掉手续费。 大部分银行在分期付款服务条款中是这样规定的:持卡人申请提前还清未还的分期余额的,持卡人必须在我行批准后一次性付清未还的分期余额和手续费。这样的提前还款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凝视旅行] 海外刷卡信用卡三大陷阱总整理

到先进国家旅游,使用有提供海外刷卡现金回馈的信用卡消费,绝对是赚回馈的好选择。但银行提供海外刷卡优惠,也不是想当慈善家,所以当然也设有陷阱,让广告台词好看,消费者却可能看得到、吃不到!主要的陷阱分为三个:一、回馈有上限,二、回馈金使用时效太短,三、年费高昂。

一、回馈有上限

如果消费额度够高,应该选择回馈比例相对低,但回馈无上限的信用卡。像澳盛银行现金回馈卡表面上提供 5% 现金回馈,看起来每笔消费都打 95 折,即便吐回海外消费的 1.5% 手续费,还是有不错的折扣,但每个月回馈上限只有 250 元,以日本旅游五天四夜,旅馆平均一日台币 3000 元来说,四晚的旅馆应该回馈 600 元,但实际只能回馈 250 元;其他回馈比例为 2.22% 却不设上限的信用卡,则能回馈 264 元。这还是未包含餐费、交通、纪念品、购买电器等花费的情况, 高下立现。

— 学习最聪明的旅行方式,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丝团吧!facebook/MagicJulie.TW/ —

二、回馈金使用时效太短

请认清事实,现金回馈型的信用卡,并非真正回馈现金,它只是在消费的次期给予使用者一个扣除应付额的额度,做为抵扣之用。也就是说,如果次期没有消费,现金也就不会回馈,实际回馈的比例等于 0%!有的银行就利用这个方式,设计回馈金只有一个月的效期,一不小心就什么也没回馈到;有的信用卡却有半年甚至一年的回馈金效期,使用者千万要看清楚规则。 一般人的消费习惯来说,会有平均分摊开支在不同月份,让每个月消费额度差不多,以避免过 *** 动入不敷出问题的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回馈金只有一个月效期,并不会是个大问题。但出国旅游偏偏是个例外,出国旅游往往是日常生活以外的一大笔开销,因此出国后如果预计不会在短期内有太多开销,就要考虑当效期届满,没有抵扣完的现金回馈额度都会归零的问题!为了避免海外刷卡赚现金回馈只是好梦一场,选择回馈金效期越长的信用卡,就显得特别重要。 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不是没有办法,只要使用自己用作主力卡的现金回馈信用购物,并于购物时选择分期付款,就会相当于每个月信用卡都有消费,保障最低抵扣额持续使用、更新,省时省力赚现金罗!

三、年费高昂。

信用卡优惠越多年费越高,毕竟银行提供的优惠不是平白来的,总要有出有入。不过以海外消费来说,有年费和免年费的优惠差异并不如想像得大。比如元大银行的 2.22% 和中国信托的 2.8% 来说相差只不过 0.58%,但年费却从免年费变成 4500 元!

这等式一算下去,不难发现海外刷卡未超过 775862 元的话,连年费的 4500 元的固定支出都填不满!所以我认为除非确定海外消费会超过 80 万台币,否则是否有需要特别去使用需要年费的海外现金回馈信用卡?答案是否定的。

我自己在日本主要用元大银行 2.22% 优惠,不过坦白说,不只卡面丑,帐单出帐日期很讨人厌地规定「每个月只有三天可选」,提升额度时还必须要书审,对遗失卡片的客户态度也很强硬,但在日本从来没有刷不过,也没有回馈上限,很适合无脑刷手,所以我也就一直姑且用着。至于以前曾经爱用过的华南银行超级现金回馈卡,因为优惠已经降到 1%,早已从我心中失宠,就不特别跟大家分享心得了。

总之,决定要办张海外消费的信用卡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消费型态,再针对发卡银行各自的特殊规则,选择适合的信用卡,应该就可以省钱快乐游罗!

— 学习最聪明的旅行方式,加入作者神奇裘莉粉丝团吧!facebook/MagicJulie.TW/ —

不得不防的信用卡消费陷阱,你懂吗?

信用卡历来是金融消费中投诉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都是“又爱又恨”:在给大家带来便捷生活方式的同时,多少也夹杂着一些“坑你没商量”的乱象。盘点一下那些不能不知道的信用卡“”,或许能给“信用卡一族”提个醒。

1

积分让人“空欢喜”

众多消费者当年被引入“信用卡一族”都是看中了信用卡刷卡消费可以积分,而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成不同的礼品、服务甚至现金。不过这些“看起来很美”的信用卡积分,实际上有着不少消费者不知道的规则,若不知情很可能就会“空欢喜一场”。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信用卡刷卡消费都可以积分,各家银行都为积分设定了不同的规则。大部分银行就把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排除在积分范围之外,还有医院、学校、金融产品及服务、保险、证券等,也被一些银行划入不能积分的“无效消费”行列。同样,不少信用卡的网络消费也不纳入计算积分范围。

2

优惠“馅饼”变“陷阱”

降低审核门槛,盲目追求发卡量,发卡后巧设收费“陷阱”……太多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的信用卡收费摆在眼前,但消费者却无能为力,一切都是银行说了算。

最近上海财经大学的研二学生姜小慈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她6年前办理的银行卡当初承诺同行异地汇款不收任何手续费,可是今年她才发现,这项当年吸引她办卡的优惠“馅饼”已经悄然消失。

姜小慈这张只能透支1000元的信用卡是上大学第一天去办储蓄卡时被网点人员“忽悠”办理的,当时说这张卡不仅同行异地取款不收费,异地汇款也不收任何费用。“谁知道今年父母给我汇款时发现要收手续费了,打电话到银行去问才知道从2012年4月份开始,已经实行新的规则,之前的优惠全都取消了。”

3

存钱容易取钱难

很多“信用卡一族”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信用卡还账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多还了,这时候若想要把信用卡里多余的存款取出来,那可就要注意了,不少银行可是要收手续费的。

银行把这部分“存款”称作溢存款,是指持卡人本期偿还全部应还款项后剩余的款项。根据金融研究机构银率网的调查,接近一半的银行都要对溢存款取现收取手续费,即使是持卡人存放在信用卡内的资金或还款时多缴的部分,想要取出也要交钱。在一家电力企业工作的林先生手上临时有1万元现金,由于图方便就近存入了信用卡之中,然而仅仅只是存一下,取出来却被收了50元手续费。根据《2013年银率网315银行服务调查报告》,3000多份有效问卷中表示缴纳过信用卡取现手续费的消费者最多,占比达到46.48%,有30%的消费者认为银行收取的信用卡溢存款领回手续费、卡片工本费和交易短信通知费收费偏高。

“坑人”案例

积分换电影票占小便宜吃大亏

一家银行推出了积分换电影票活动,持卡人只需500积分即可换领一张电影票,张先生是个影迷,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但银行的这500积分并不好赚,因为该银行规定每消费20元才算一个积分,算下来这500积分需要消费10000元,相当于持卡人要花10000元才可换得一张电影票。张先生在仔细研究了银行的积分优惠规则后,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让持卡人占小便宜,最终却吃大亏。

白金卡门槛降低一年花16万才能免年费

王先生忽然接到银行电话,说为其信用卡升级到白金卡,年费3000元,以后可以用8000积分来抵扣这笔年费。粗看这条件很优惠,银行也是诚意十足,但是该银行的积分是20元一积分,也就是说王先生每年需要消费16万元人民币才能免去3000元的年费,而且购房购车类的信用卡积分并不算在内,这对于王先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不得已,王先生还是注销了白金卡,换回了普通金卡。

信用卡使用攻略开通“凭密码+签名”的消费方式

消费者常有这样的疑惑:在使用签名确认的保障方式后,信用卡消费是否有必要设置消费密码呢?对此,专家建议,为信用卡消费设置密码将有效降低信用卡损失的发生。目前国际上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刷卡时消费确认方式默认为“仅凭签名”,消费者可以主动联系银行客服热线,开通“凭密码+签名”的消费方式,为自己的信用卡设置双保险,从而降低信用卡被盗刷的风险。

在设置密码以及签名上的其他注意事项还包括:收到卡片后尽快在卡片背面签名栏签上本人签名,定期修改信用卡密码并妥善保管,输入密码时请用手或其他物品遮挡以防泄漏等。

消费短信常留意

要做到用卡安全,消费者自身也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实体商铺消费刷卡时,尽量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若出现多次刷卡消费失败等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银行。在网络或电话购物时,请尽量选择大型网络商家,若交易后接到自称商家电话询问身份及信用卡信息,应提高警惕,勿轻易透露卡号和密码等关键信息。

目前部分银行信用卡都有消费提示短信服务,消费者要随时关注信用卡消费短信,若收到非本人交易的异常消费短信,应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查看信用卡是否被盗刷。 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信用卡的消费陷阱吧!

原文出处:aboluowang,

你不知道的消费类信用贷利率“陷阱”

“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是最没钱的时候,但年轻的时候是最需要花钱的时候,如果不支持,就没办法在最能消费的时候消费”——经济学家陈志武。

同时消费也是消耗过剩产能的最佳方法。前两年的”去杠杆“是要降低宏观杠杆率,切断资金流向房地产的通道,但不等于要打压消费金融,相比于宏观负债,消费金融实际占很低的比例。

当前的中国经济从更多的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更多依赖消费,因此必须发展消费金融,各家银行的小额信用贷都在蓬勃发展,进入了“全民消费”的时代。

考虑到很多人对信用贷的渴求,使得他们不去研究产品真实利率,或者银行使用了误导性的文字让消费者以为利率很低,盲目申请,造成很大的损失和后遗症,本尊用这篇文章为大家普及一下信用贷利率“陷阱”。

银行信用贷产品如何描述他们的利率呢?通常不会直接写利率多少,计息叫法五花八门,统计下来有以下几种表述:

年费率X%、贷款服务费XXX元、日息万X、每天还X元、月费率X%、免息只收手续费。。。

陷阱一:化整为零法,只显示日利率或者月利率,显得数字小很划算

比如“借款一万元,每天只还5元,按日计息,随借随还”,也就是日息为万分之五,月利率1.5%,年化利率18%(未考虑提前还款)。这是信用卡取现的利率,谨慎使用。通常银行达不到这么高,但机构的信贷利率都要这么高,网贷(现金贷)都比这个还高。

陷阱二:分期消费,只显示每期支付的利息或费用,也是化整为零。

假设某人用信用卡分期买了价值12000元的家具,分为12期,每月0.5%的费率。

他乍看0.5%X12=6%,利率不高啊。

可是消费分期的还款方式是“等本等息”,意味着每个月的本金都在还啊,可以下一个月计算利息的本金=初始本金,哪怕还到最后一个月,本金快还清了,最后一个月的利息还是“初始本金X费率”。

通俗的讲,本金越还越少,但利息不变,利率就越来越高了

真实利率计算公式是什么呢?

内部收益率IRR是计算真实利率的正确公式

可以用EXCEL、WPS等软件中的IRR公式计算,这个例子里,年化后的IRR远远不止0.5 12=6%,IRR=10.9%!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信用卡分期短信。那每期 75 元手续费,其实就是分期利息,只不过说利息不太好听,改了一个叫法。

这个分期,看上去利率是(75*12)/10000=9%.

但是这 1 万块钱,并不是占用了 1 年时间,只有最后一期归还的 833.33 元占用银行资金满一年了。

银行实际收取的利息率,应该参照内部收益率。

是多少呢?

16.6%。还是比较高的。

银行不是慈善家。无论哪家银行,信用卡分期对于借款人来说利息都是不低的,要不银行怎么赚钱呢?

但是赚钱又不能明着抢,就塑造一个看上去利率不高、借款人可以承受的分期标准。

陷阱三:在贷款发放时,就先收一笔利息,俗称“砍头息”

本金10万元,分12期还,支付每月0.5%的利息,但先把利息都收掉,本金还本金。

表面上利率为6%,实际利率为11.94%

人民银行有规定, 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的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统称“砍头息”,都属于违规产品,千万不要签约!

有几家银行的“砍头息”不是从本金里扣除,而是把利息一次性先行收取,不过依然不符合规定,都在这段时间进行了整改。

最后总结:

学到正确的利率计算公式,只是避免“陷阱”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要冒进投资,发现有高利率投资产品,认为可以用低利率资金套利。

正常的消费,一家银行30万额度早就足够了。真实案例中有相当多的人,是明知道利率比较高,面对“陷阱”,却控制不住地往里面跳。“并发”从多家银行贷款几百万,然后一股脑地投资出去。在他们的“计算”中,信用贷的短期性都被忽略,只要在期限内有高回报,就值得冒这个险。

只不过, 历史 的进程不站在他们这边,在过去三年中,使用并发信用贷投资房产的,大多数是亏损的,或者账面有盈余,却无法抛出补上信用贷的窟窿。

即使有幸正收益了,但这种极端的投资方式却不可取。错误的习惯哪怕赢得一时,却会形成错误的思维模式,最终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最近的案例中,发现很多人要用房产抵押来平掉高额信用贷,有些人可以成功,但有些人连房产里都有高额负债,被逼走上卖唯一住房的窘境。

中国经济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了,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模式,用稳健投资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这是我一直秉持的观念,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通过上述对信用消费为什么是陷阱呢和信用消费的坏处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