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是精神鸦片呢(为什么说手机是精神鸦片)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手机是精神鸦片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说手机是精神鸦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章目录:
有一种说法:手机已经变成了“精神鸦片”,你上瘾了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手机是网络的终端展现。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了更多问题。
有了手机,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蜂蛹而来。特别的混乱,没有条理。
特别是对青少年,对于他们的影响,负面大于正面。
因为他们找不到正确答案,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撕裂成两半,一半支持,一半反对。
到底是对是错,是黑是白,是善是恶,各说各话。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很难形成正确的三观。要么变得淡漠,没了温暖。要么言辞激烈,爱走极端。
从一个混乱走向另一个混乱。让自己的人生没了方向,一片暗淡。
天天抱着手机,离世界却越来越远。
真的有点上瘾了,似乎是现在什么事都离不开手机,无论是上班还是在家还是上街,感觉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手机了。
这个还得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吧,出门不带什么都可以,但是不带手机寸步难行,其实手机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看待手机的作用
人的本性就是喜欢趋于舒适、放松,我相信,即使没有手机,也会有别的类精神鸦片,所以更重要的是人,人本身的心智,心态等等
这玩意真累眼
上瘾了!
手机就像精神鸦片
手机就像精神鸦片,将孩子原本饱满、蓬勃的精神状态全夺走了。
01
周末与妹妹一家吃饭。3岁的小外甥用手机看动画片,边看边揉眼睛。
妹妹说,孩子因为经常玩手机,得了干眼症,这几天正在上眼药水,说着就把手机抢了回去。
结果小外甥「哇」地哭了起来,边蹬腿边喊「臭妈妈、臭妈妈」。
无奈,妹妹又把手机塞了回去,哭声戛然而止。
手机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哄娃神器」了?
孩子不吃饭;孩子打扰我们工作;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
一个手机就能全部搞定。
而在我们纵容孩子玩手机的同时,法国已出台了新的法案: 中小学生在整个校园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机。
这一举措从2018年9月已开始全面实施。
有调查显示:
0-5岁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3岁起就玩手机的孩子超过30%。
然而,「苹果手机之父」乔布斯,生前却不让自己的三个孩子玩iPad和手机。
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作为研发者,他深知智能产品对孩子的伤害。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会大大损伤孩子大脑发育,影响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这种伤害日后会很难弥补。
02
现在,很多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多是因为过早接触电子屏幕造成的。
因为动画片或者儿童游戏大多色彩艳丽,画面转换过快,极易让孩子的视觉神经系统疲劳。
华盛顿大学有项实验证明:
孩子从10个月起,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7岁时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
来自电子屏幕的光影刺激是强烈的,适应了快节奏的孩子,很难在相对平淡的、静态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凝聚注意力。
一位小学老师说, 课堂上坐不住、爱走神儿、静不下心来看书的孩子,80%都有爱玩手机、看电视过多的习惯。
另外,玩手机还会增加孩子的肥胖率,削弱免疫力,影响身高增长和身体发育。
爱玩手机的孩子,正被手机一点点偷走健康和学习能力,早早就丧失了在同龄人里的竞争力。
03
之前看过两则新闻:
河北一名13岁女孩晚上不学习,偷偷玩手机,被母亲将手机摔坏,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河南一名初中男孩,成绩不理想,被父亲批评并没收手机,一怒之下喝农药自杀。
这些孩子怎么会这么脆弱?
美国有调查显示,贪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让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31%。
而在我国,因为沉迷手机而患上 「网络孤独症」 的15岁以下孩子越来越多——在手机里自己是风生水起的角色,回到现实中,却个性懦弱、心理脆弱,极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走上极端。
这些孩子大多无心学习,「身在曹营心在汉」,日日扮演着「假性学习者」的形象,被同龄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爱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爱玩手机的孩子,十年后的差距也许比我们想象得更加遥远。
04
在这样一个智能化时代,一点不让孩子玩手机好像也很难做到。
可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先培养阅读习惯,再接触电子产品
很多国家的儿童机构都建议:
2岁前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3-6岁可以适当使用手机,一天不要超半个小时。6-18岁每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
脑科学家洪兰建议: 当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被培养好后,再接触动态的电子屏才好。
手机是如何使人上瘾的?这种精神鸦片要如何戒呢?
手机作为一款高科技产品,极大方便、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强化了我们自身的生理功能,是人人都需要的产品。当然也出现了手机成瘾现象。被祸害成网瘾的青少年多发抑郁症,易激惹、言行冲动暴躁、情绪易失控、生活懒散拖拉、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等。
手机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变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已经融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近期一项心理调查表明:59%的人对智能手机有“依赖症”, 手机这种精神‘鸦片’,在无形中摧残人的意志,消磨人的斗志,分散人的注意力,使得使用者无时不刻离不开它。一旦成为习惯后,就难以离开。
手机依赖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的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成为手机的奴隶,无心学习;有的人走路、开车也看手机,造成意外跌落、车祸,严重影响人身安全;长期低头看手机,造成颈椎病、视力下降、结膜炎等。
想之前我也是一名网瘾少年,一个星期就能通宵4.5天,短短1个半月,体重从130多直降100,学习那就更不要说了,好在后来迷途知返,可是学习早已跟不上了;
当自己意识到手机依赖危害决心戒除时,试着减短用手机时间,删除让自己上瘾的游戏,App,做别的事情转意自己的注意力,坚特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健身啊,下棋,做手工等等都比玩手机更有乐趣!
一般有手机依赖的最大特征就是熬夜。回家后不要把手机放在眼皮底下,多做家务,让自己累得倒床就能睡着。再不行行回家后手机让人保管,约定只接打电话。最后放大招,跟老爸老妈换好手机到无无线网的乡下住段时间。呵呵,发现老人机也不错嘛!
都说手机是精神鸦片,这句话有道理吗?
不久前,美国的心理学家宣布他的研究成果十年,震惊。
这位科学家在10年前从全国各地的中下层家属中选择了100名儿童,分为两组:50名没有与手机联系的儿童,50人痴迷于手机。然后按照他们进行调查。
10年后,调查结果如下:
50名带有手机的儿童只有2所学院。此外,50名不玩手机的儿童几乎被接受到大学,只有三个孩子毕业于高中才能从家里选择。这些已被大学承认的孩子有16个全额奖学金。
法国克拉蒙奇大学的考验表明,当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的移动电磁波吸收比成年人更多。
最近,英国《每日邮报》更为编写,孩子造成记忆经济衰退,睡眠障碍等睡眠障碍。
沃尔威克大学杰尔德博士警告说,移动辐射破坏了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内存经济衰退,头痛等一系列问题,睡眠不佳。
周末和你的妹妹有一天晚餐。这位3岁的小外在,用手机,看着卡通,同时看着眼睛。
我姐姐说,由于频繁玩手机,孩子有干燥的眼睛,这是在过去的几天里,并说手机会抓住手机。
结果,小友哭了,喊“臭母亲,臭母亲”。
孩子们不吃;孩子们打扰我们的工作;在公共场合有嘈杂的;
手机都可以全部获得所有。
虽然我们纵向玩手机,法国介绍了一个新的法案:小学和中学生必须在整个校园和教室里使用手机。
此举已从2018年9月完全实施。
调查显示:
0-5岁的儿童,智能手机使用率超过80%,3岁以上的手机播放手机30%以上。
但是,“苹果的父亲”的工作,但没有让三个孩子扮演iPad和手机之前。
他说:“我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限制儿童。”
作为研发,他知道智能产品对儿童造成伤害。
心理学家已经得出结论:让你的孩子过早,与电子产品过多的联系,会大大损害孩子的大脑发育,影响认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种损害难以弥补。
现在,很多孩子早早穿眼镜,主要是因为过早接触电子屏幕。
因为漫画或儿童游戏大多是色彩缤纷的,所以图片变得太快,孩子的视觉神经系统很累。
关于为什么手机是精神鸦片呢和为什么说手机是精神鸦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