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为什么是排水船呢(潜艇为什么要浮出水面换气)

baike.aiufida.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知识是有关潜艇为什么是排水船呢潜艇为什么要浮出水面换气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文章目录:

潜艇为什么分水上排水量和水下排水量?

排水量是衡量船舶大小的重要指标,指船舶在水中排开的水的总量所受的重力,说白了就是吃水线以下的船体有多大的体积,那么同体积的海水的重量就是这船的排水量。潜艇有水面状态和水下状态,自然两种状态下的排水量都要衡量,水面舰艇也有正常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之分。就算船造的再大,如果很轻,浮在水上的部分很多,沉在水下的部分很少,那么它的排水量也不会太大。所以,排水量的设计和计算关系到整船的质量,载重量,吃水深度,浮力,储备浮力,体积,航速等等。毕竟军舰不是空壳,里面塞满了各种武器和设备,寸土寸金,必须慎重设计,尤其是潜艇这种高精尖的武器。

潜艇排水靠什么

潜艇能沉浮自由,它的奥秘就在于它装备的水柜,现代潜艇都有三个水柜,分别是: 主水柜 在潜艇上浮下潜中起主要作用的水柜被称为主水柜。由于现代潜艇一般都是两层壳体,所以,其主水柜一般就是潜艇内外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

由于潜艇从艇艏到艇艉的距离较长,所以,潜艇内、外两层壳体之间通常被分隔成若干个水柜,在每个水柜的顶部设有通气阀,底部设有通海阀。 当潜艇需要下潜时,同时打开通气阀和通海阀,水柜中的空气从通气阀中排出,艇外的海水便从通海阀流入水柜,这样,潜艇本身的重量增加,就会开始下潜。

而一旦潜艇需要上浮,则关闭上部的通气阀,同时向水柜内供应高压气,逐步将海水从水柜经通海阀压出艇外,这样,潜艇本身的重量变轻,自然而然就上浮了。 调节水柜 通常,调节水柜中储有1/3~1/2的海水,并且这部分海水的重量已包括在潜艇的重量里了。

假若潜艇的重量减轻了,就打开调节水柜的通气阀和通海阀,让海水进到调节柜中,让进入水柜的海水替代减轻的重量。当潜艇潜至海水比重较大处时,潜艇所受浮力增大,就打开通海阀向调节水柜里灌点水;而当潜艇潜至海水比重较小处时,则通过高压气体将调节水柜中的海水向艇外排出部分。

调节水柜还有独特的功能。由于主水柜装满水后,潜艇的水下重量恰好等于潜艇整个艇体排开海水的重量,所以仅依靠潜艇的主水柜是无法使潜艇坐沉海底的,而潜艇有时又需要坐沉海底休整或规避,这时,就要利用调节水柜了。

只要向调节水柜灌一些水,使潜艇的重量大于潜艇所排开海水的重量,潜艇就会像铁块一般沉入海底休整或规避(当然必须是在潜艇壳体本身耐压能力所能承受的深度)。 速潜水柜 在正常情况下,速潜水柜是不灌水的,只使用主水柜来控制潜艇的沉浮。

大多数常规潜艇使用主水柜下潜时,从水面潜至水下8~15米的时间为30~50秒,而一旦潜艇遇到敌飞机、猎潜艇攻击或其他危险时,主水柜和速潜水柜同时灌水,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加潜艇的重量,这样潜艇从水面下潜到水下的时间就大为缩短,从而避免遭敌攻击。

在速潜过程中,随着速潜水柜海水的增加,潜艇的总重量不断增大,下潜速度将越来越快。为防止潜艇速度越来越快地扎入海底,在潜艇下潜到水下一定深度后,需要及时用高压气体将速潜水柜中的水排出去,使潜艇的重量与艇体排开海水的重量相等,这样就可以保证潜艇悬浮在水下一定深度上

谁知道潜水艇的构造原理和潜水艇的图?

所有在水面上的船只,包括上浮后的潜艇,它们所受的正浮力一定大于重力。如要潜下去,潜艇必须得到负浮力,即或将自身的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浮力,或降低其排水量。这都可通过“沉浮箱”的排水量来控制。

对于普通的下潜和上浮动作,潜艇通常用前后二个称为主沉浮箱来完成。需要下潜时,主沉浮箱水口完全开启并注水,以增大潜艇的重力。而需要上浮时,在主沉浮箱注入压缩空气并打开箱口排水,以减少重力。

主沉浮箱主要负责潜艇大幅度沉浮动作,通常也安置在漂浮吃水线以下。如要更精确控制潜艇所处深度,则要用深度控制水柜或称硬水柜。这种水柜可放在潜艇中心附近,也可放在艇身上。当潜艇下沉时,潜艇壳体通常可承受水压达四兆巴(相当于400米水深的压强)。

现代潜艇一般是雪茄型的。这比最早海龟号的”蛋型“已有了很大改进。通常称这样的壳体为“水滴型壳体”,经过长时间实践证明,水滴型壳体是当前水下阻力最小的壳体形状。但这种形状在海面漂浮时抵御海浪的能力也差一些。

潜艇上部突出的舰桥围壳部分可以增长潜望镜和无线电的使用长度。舰桥围壳内通常都有无线电设备,雷达,电子设备,通气管等设备。早期潜艇中,指挥舱都设在潜艇的舰桥围壳中,常称为”指挥塔“。但大部潜艇的指挥舱通常都设在潜艇中了。

扩展资料:

艇型结构: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保证潜艇在水下活动时,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外壳是钢制的非耐压艇体,不承受海水压力。

内壳与外壳之间是主压载水舱和燃油舱等。单壳潜艇只有耐压艇体,主压载水舱布置在耐压艇体内。一个半壳潜艇,在耐压艇体两侧设有部分不耐压的外壳作为潜艇的主压载水舱。

潜艇艇体多呈流线型(先进的潜艇一般设计成水滴形或者雪茄形),以减少水下运动时的阻力,保证潜艇有良好的操纵性。

耐压艇体内通常分为艏、舯、艉三大段,分割成3~8个密封舱室,舱室内设置有操纵指挥部位及武器、设备、装置、各种系统和艇员生活设施等,以保证艇员正常工作、生活和实施战斗。

现代潜艇在艏段安装有大型球形声纳基阵和鱼雷舱,在鱼雷舱内一般安装有4-8具533-650mm鱼雷发射管。

舯段有耐压的指挥室和非耐压的水上指挥舰桥。在指挥室及其围壳内,布置有可在潜望深度工作的潜望镜、通气管及无线电通信、雷达、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无线电定向仪等天线的升降装置。

艉段主要安装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在艇身两侧一般还安装有声纳基阵。潜艇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能利用水层掩护进行隐蔽活动和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远离基地,

在较长时间和较大海洋区域以至深入敌方海区独立作战,有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水下发射导弹、鱼雷和布设水雷,攻击海上和陆上目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潜艇 (潜水战艇)

潜水艇排水原理

潜水艇工作原理是基于“浮性定律”(或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本身所排开液体的重量。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它就会下沉;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等于浮力时就会悬停在液体中,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正好相反。

潜艇在水中时,这两种力也都会作用在潜艇上。如上所述,潜艇本身的重量叫做重力,潜艇入水部分所排开海水的重量叫做浮力,要使潜艇下只要使它的重量大于它的浮力就行。

在潜艇上都设有压载水舱,只要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即大于浮力),潜艇就逐渐下潜。

扩展资料

物体在液体中的下沉、上浮两个动态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大家都知道潜水艇是一种军用舰艇,它可以潜人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

但是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有人误认为:潜水艇浸没水面后就下沉;直至沉底。其实潜水艇淹没水中后,排水的体积不再变化,它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控制它的下潜深度是靠改变水舱的水量(即改变重力)来实现的。当水舱里的水量保持不变时,潜水艇在水下某一深处是处于悬浮状态而不是沉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水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基米德定律

军舰,潜水艇的排水量是什么意思啊?

排水量是用来表示船舶尺度大小的重要指标,是船舶按设计的要求装满货物——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排水量通常用吨位来表示,所谓排水量吨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

1:标准排水量就是把所需的各种装备,武器用的弹药,全体舰员,淡水,粮食以及其它的必需品等都计算进去的重量,这里没有燃油以及锅炉用水的重量,并不能航行。

2:正常排水量这个就是军舰的设计排水量了。在标准排水量的基础上,按照50%的燃油和锅炉储备用水,润滑油的重量。这时的军舰就可以试航了。

3:满载排水量:即标准排水量基础上加满全部燃油、润滑油、锅炉储备用水,齐装满员时的总重量。

扩展资料:

舰艇在静止水中船体入水部份所排开水的重量称为排水量,计量单位为吨(Tons);对水面舰而言,排水量等于舰艇重量, 对潜水舰而言,排水量是可调节的,当排水量大于艇重时舰艇上浮,当排水量小于艇重时舰艇下沉。

轻(Light又称空载)排水量包含舰体,机器,武装但不包含人员,燃油,滑油,弹药,给养,淡水,备用锅炉水等。

最大排水量为满载排水量再加上装满所有储藏空间的备用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

潜艇分为水面(surfaced)排水量与水下(Dived)排水量,运输舰与商船通常只标明空载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排水量

中国网-标准排水量

通过上述对潜艇为什么是排水船呢和潜艇为什么要浮出水面换气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