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为什么是下等英雄呢(武松为什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武松为什么是下等英雄呢,以及武松为什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水浒传》的武松算不算真英雄?为何呢?

《水浒传》的武松算不算真英雄?为何?我的观点是:武松不是英雄。《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只能说是江湖草莽,能配得上英雄这两个字的,微乎其微。

01.看看历史上、小说中那些被称为英雄都是什么人。

第一,看看历史上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代表人物。

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驱除鞑虏、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是英雄。

挥师北伐、收复失地,先后收复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被害死后追谥武穆,一生精忠报国、壮怀激烈,始终想着踏破贺兰山缺的岳飞是英雄。

第二,看看小说中能够被称为英雄的代表人物。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有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大侠,这才是英雄。这虽然是小说中的说法,但是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金庸的小说中,郭靖、萧峰可以称为英雄。

作战勇敢、有勇有谋,为了夺取胜利,根本不在乎自身安危,敢于向日本侵略者“亮剑”,为了抗日忍痛失去自己最亲爱的人,《亮剑》中的李云龙可以称为英雄。

02.武松的所作所为不能称为英雄的原因。

第一,畏惧强权。

大家可以翻一下《水浒传》中武松的描写,笔墨不少,而且武功高强,从景阳冈打虎,到单臂擒方腊,充满着惊险的战斗和英雄气概。可是,在整部书中,武松最畏惧的就是强权,比如:阳谷县令、劳城营管营、张都监、宋江。

第二,乱杀无辜。

武松被张都监陷害之后,为了报仇,竟然一天之内杀了包括马童、书童在内的张都监一家十五人。后来在逃跑的路上为了试刀,随意杀害两个道士和一个道童。这种乱杀无辜的做法,和英雄的做法相去甚远,简直就是土匪行径。

第三,死要面子。

景阳冈打虎,是因为店小二说他不能再喝酒了,告诉他“三碗不过岗”,而武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店小二瞧不起他的酒量。在打蒋门神的时候,为了面子好看,一连喝了三十多碗酒,本来能够不再众人面前出手,偏偏把蒋门神引到大街上才真正动手,这就是要面子。

03.结语。

种种现象表明,武松根本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武功高强,在社会上委曲求全却无可奈何的武林高手。而施耐庵也没有把武松当成英雄来写,从最初的打虎,到最后的杭州落脚,渐渐把武松写成了一个失去自我的行尸走肉。

武松打虎算不算英雄,为什么

一、武松是一位英雄。

二、英雄的界定有三个条件:一是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二是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三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三、武松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第一,他勇武过人,拳打老虎;第二,他顶天立地,有英雄风范;第三,他打老虎,来往的旅人就可以放心通行了,也受到官府的表彰。

四、日后他在梁山的表现,更进一步证明了他是一位英雄。

为什么武松称不上英雄。

在国人的称呼中,有三种说话:一种是义士,一种是侠客,最后才是英雄。

所谓义士,是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那种,义士的本身水平可能不高,难得的有一种锄强扶弱的心态。

能成为侠客者,必定身怀绝招,为人正直,公私分明,为侠者,在天下具有知名度,受百姓喜爱。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候有这样的评价:夫英雄者,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也。

也就是说:英雄,必定是对整个民族、国家有特别贡献的人物,英雄能承受心理、物质甚至肉体上的煎熬,但不会屈服,英雄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和本领,为整个国家和民族造福。

这是借用一个答者的话 说的很好 看了这个 你在想一下武松的生平 算不算得上一目了然

关于武松为什么是下等英雄呢和武松为什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