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贵州是香蕉产地呢(贵州有香蕉树吗)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贵州是香蕉产地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贵州有香蕉树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章目录:
香蕉的主要产地在哪儿哪
香蕉的原产地是东南亚,它在东南亚生长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16世纪,阿拉伯商人把香蕉带到了非洲西部,然后传到中南美洲。
当前世界的香蕉产地
现在,香蕉在全世界已经普遍栽种,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水果之一。在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产香蕉大国。在美洲,洪都拉斯、巴拿马、巴西和哥斯达黎加,都有“香蕉之国”的称号。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等国,也有“香蕉之乡”的美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更是被称为“香蕉之州”。
中国香蕉的主要产地
我国香蕉主要分布在粤、闽、琼、桂、云、贵、川、台诸省区,其中台湾的产量最高。目前,全国香蕉的种植面积达9万-11万公顷,每年总产量在所有水果中占第四位。东莞、高州的香蕉不仅产量多,而且品质好,常年销往香港、澳门、俄罗斯和日本。
香蕉产地在哪里
香蕉的主要产地在我国的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贵州、重庆、四川等地方,且香蕉适宜生长在湿润且温暖的环境中,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苛,不宜生长在黏重和板结土壤里,并且香蕉不耐寒,忌霜雪。
香蕉产自哪里
香蕉的主要生产地区在墨西哥、巴西、尼日利亚以及我国的云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等地方,且香蕉是芭蕉科的植物,其高度最高可达5米,而且香蕉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不耐严寒与霜雪。
香蕉的品种介绍
香蕉中较为常见的品种有齐尾、威廉斯、仙人蕉、高脚顿地雷、大种高把香蕉、广东香蕉1号、天宝蕉、西贡蕉等,其中齐尾是高干型香蕉,主要产地在广东,而威廉斯原产于澳大利亚,商品性较为良好,但是容易感染疾病。
香蕉的养护管理
养殖香蕉时,需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进行施肥,在香蕉定植3周后,要每隔7至10天施加一次速效化肥和腐熟的农家肥料,促进香蕉旺盛生长,并在每年的春季时期,要为香蕉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其花芽分化。
香蕉在中国的主要产地和成熟季节
中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
广西以灵山、浦北、玉林、南宁、钦州为主产区;
广东以湛江、茂名、中山、东莞、广州、潮州为主产区;
台湾的香蕉以高雄、屏东为主栽区,其次是台中和台东等地;
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长泰、诏安、华安、云霄、龙海、厦门、南安、莆田、漳州(天宝)和仙游等县(市、区);
海南的香蕉主要分布在儋州、澄迈、三亚、东方等地,其中产量最多是东方。
成熟季节:香蕉是热带植物,在热带是“终年可收获”,在我国广东、海南地区,处于亚热带----热带区域,随纬度变化收获季节有异;广东一般在秋季,海南每年2--6月都有收获。
扩展资料:
主要品种
1、齐尾
植株假干高300~360厘米,茎周65~80厘米,茎干上下较均匀,皮色淡绿;叶片较直立向上伸长,叶片窄长,叶柄较细长、叶鞘距疏、叶片密集成束尤其在抽蕾前后甚明显,故名齐尾;正造果穗较长大,一般情况下果穗梳数及果数与高脚顿地雷相似。
2、仙人蕉
仙人蕉属高干型香牙蕉,是从台湾省北蕉的突变中选育出来的,其综合性状极似北蕉,为台湾省的主栽品种。植株瘦高,假茎高270~320厘米,叶片较北蕉稍长而宽、色较淡绿;果实含糖量高但品质较北蕉稍差,因果皮较厚。
3、威廉斯
属中干型香牙蕉,从澳大利亚引入。植株假于高250~280厘米、周长47~58厘米;叶片较长达175~193厘米,叶片稍直立生长;果穗长65~80厘米,梳形较好,果指排列紧密、果指直,梳数也较多为8~10梳。
4、种高把
大种高把香蕉属高干型香牙蕉,又称青身高把、高把香牙蕉,福建称高种天宝蕉,为广东省东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高大健壮,假茎高260~360厘米,假茎茎部周长85~95厘米;叶片长大,叶鞘距较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蕉
我国香蕉的分布区域在哪?
我国的香蕉栽培主要分布于北纬30°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区有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其生产各具特色。
1.广东产区。它是全国香蕉生产的最主要产区,其特点是:①面积大,产量高。全省蕉园面积为2.2万亩,占全国蕉园总面积的27.85%,位居全国第二;产量为269.8万担,占全国总产量66.5%,居全国之首位。香蕉的单位产量也较高,平均亩产约12263斤,比全国平均亩产高2倍;②栽培历史悠久。相传在公元前111年的汉代,香蕉种植面积已有一定数量,品质也相当好。但是,从历史文献看,自汉代至元代的1500年间,生产发展很缓慢,只有到了近代,由于社会商品生产的日益发展,促使香蕉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以东莞、番禺、中山、顺德、南海、宝安、增城和三水等八县为主的香蕉生产基地。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广东这个古老的香蕉生产基地焕发了青春,生产持续发展(表3-4)。
表3-4广东省历年香蕉生产发展变化情况
从表3-4可以看出,若以1982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香蕉产量增长2.7倍;③产区较集中。广东的香蕉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潮汕地区、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其中,珠江三角洲是全省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产量占全省85%,尤以东莞、中山、番禺、增城等四县最为集中,产量约占全省总产的75%。
2.广西产区。它历来是我国香蕉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1980年蕉园面积达1.7万亩,占全国总面积21.5%,产量71.2万担,占全国总产量的17.6%,仅次于广东省而居全国第二位。广西香蕉栽培的重要特点是,分布范围广泛,但因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及适应能力不同,因而在地区分布上也有一定差异。大蕉抗寒能力及适应性较强,分布范围极广,几乎全区各县均有种植。抗寒能力较弱的香蕉、龙牙蕉、西贡蕉的经济栽培区在梧州—柳州—河池一线以南地区,其中,香蕉主要分布在邕宁、武鸣、钦州、浦北等地区,西贡蕉则主要分布于桂西南的宁明、龙州、崇左、上思一带。然而,由于肥料不足,管理粗放,不少香蕉树处于靠天收果,因而单位产量低于广东省。
3.福建产区。香蕉栽种面积占全国的15.19%,产量占全国11.5%,分别居全国香蕉生产的第四位和第三位。主要品种有天宝蕉、美蕉、紫蕉、粉蕉等。解放后,福建省的香蕉生产布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在:①历史上,香蕉大部分栽种在沿河冲积平原上。解放后,为了减少与粮争地,合理利用土地,蕉园逐步向15-20°的坡地发展;②布局上由集中走向相对分散之势。解放前,全省约有97%的蕉园集中于闽东南地区,特别是龙溪地区更为集中,香蕉的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95%和90%。解放以来,随着香蕉生产的发展,使龙溪地区的香蕉生产在全省中占有的比重趋于下降。相反,晋江、莆田两地区则显著提高。并且,还新建立了福州、厦门两个新产区。
4.云南产区。1980年,全省蕉园面积为2.7万亩,占全国蕉园总面积的34.17%,位于全国第一位。但是,产量仅占全国总产的2.94%,商品率约80%。蕉园大多为零星或小片种植,连片经营的专门化蕉园呈分散状态,以小片经营为主,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商品量少,商品率低,一般只有70-80%。主要产蕉县有元阳、金平、红河、河口、新平、元江及个旧等。
5.贵州产区。香蕉的数量不多,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1.27和1.49%,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的罗甸、册甸、兴义等县。
此外,我国的宝岛台湾省的香蕉生产也极其发达,1980年栽培面积为13.5万亩,产量达428万担,占果树生产的首位。在台湾岛,香蕉的栽培十分普遍,几乎各地均有种植,其中,以大甲溪以南的中南部地区为主要产区。特别是高雄和台中两地区,是全省香蕉生产的最大集中产区。台湾生产的香蕉主要供外销,高雄港是出口的集中地。由于台湾栽培的香蕉是供出口的,因而香蕉生产的兴衰,深受国际市场的制约,波动起伏较大。
综上就是 baike.aiufida.com 小编关于为什么贵州是香蕉产地呢的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贵州有香蕉树吗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