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为什么是小节拍呢(唱歌为什么是小节拍呢)

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唱歌为什么是小节拍呢,以及唱歌为什么是小节拍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音乐中的几几拍是什么意思

几几拍指的是音乐节拍。

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 称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类推。

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

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 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 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

扩展资料:

1/4拍:1/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1拍。

2/4拍:2/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可以有2个4分音符。强、弱。

3/4拍:3/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可以有3个4分音符。强、弱、弱。

4/4拍:4/4拍是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可以有4个4分音符。强、弱、次强、弱。

3/8拍:3/8拍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可以为一大拍,但是实际上有3拍。可以有3个8分音符。强、弱、弱。

6/8拍:6/8拍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个小节可以分为两大拍,但实际每小节6拍,可以有6个8分音符。强、弱、弱;次强、弱、弱。

还有罕见的8/8、8/16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为一拍,后者则是以16分音符为一拍。

唱歌怎么算拍子和掌握节奏?

唱歌节拍掌握的方法

1.节拍主要类型

2拍子节奏型 一直都是X X

3拍子节奏型 一直都是X X X

4拍子节奏型 一直都是X X X X

4拍子和2拍子差不多,就是速度慢些,一般都用在抒情歌曲上。

2. 唱歌注意听伴奏

如果伴奏节奏性不明显的,就在心里数拍子,或用手脚打拍子。如果伴奏节奏性明显的,一般流行歌曲都很明显,就听重音,就是鼓点。

快歌一般是 重轻 慢歌一般是 轻重(重就是咚咚咚的鼓点声)

3.练时先跟原唱一起唱,边唱边打拍子找感觉

熟练后再跟伴奏唱,注意唱时一定要匀速,如果发现慢了就唱快点在后面赶上,唱快了就慢些等到该唱的地方在唱,千万不能就一直快着或慢着下去,那会很难听的。

很多人跟伴奏时都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不是听伴奏而是看字幕。这样只能使乐感越来越差,何况看到字幕走你再张嘴本身就已经晚了。拿过一首歌首先要分清第一句是强拍进的还是弱拍进的,张嘴第一句对了就成功一半了。

唱的过程中如果听不懂各种乐器混合的伴奏,有个小窍门就是注意听鼓,也就是所谓的跟着鼓点唱。很多人把强弱拍弄反了,低音的大鼓往往在强拍上,而高音的军鼓往往在次强拍或弱拍上,要注意区分。还有个窍门就是先别急着自己唱,先开着原唱进行跟唱,这样会事半功倍。

扩展资料:

节拍训练方法

人们对音乐节奏的节拍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体验的律动感。这种律动本来就存在于人们的自身之中。在生理方面,它表现于心脏的跳动、行走、语言、哭泣、呼吸动作等。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种种心理反映和运动觉。

这一切就是人内心节奏节拍感的基础,使之进而形成音乐所特有的节奏、节拍体系。节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周期性出现的节拍重音,培养良好的律动感及节拍感,并能准确把握各种拍子所表达的基本音乐特征。

在常见的节拍中,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其他拍子的基础,二拍子是强弱的均匀出现,体现了节奏的刚健性和平稳性,而三拍子则是强弱弱的不均匀出现,体现的是节奏的动力性和流畅性。因此,节拍训练应从基本的二拍子和三拍子开始。

两个二拍子结合产生了四拍子,由于次强拍的出现,使本来相对短小的强弱交替延长了一倍,节奏就会更宽广舒畅,更具有歌颂性和抒情性。

两个三拍子结合产生了六拍子,一种是慢的,一种是快的。慢速的六拍子基本情绪与三拍子相似,只是由于次强拍的出现而使音乐的动感更强,也更加流畅。

快速的六拍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每小节两个强拍的二拍子特性及强弱弱规律表现出的三拍子特点,使快速的六拍子既具有平稳活泼的性格,又具有流畅动荡的特点。另外,还有二拍子与三拍子的结合产生的混合拍子及只有强拍没有弱拍的一拍子等等。

节拍感的训练是节奏感训练的初级阶段,可以选用节拍感明确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节奏是规范在节拍之中的,每一拍有几个音,每音之间的长短组合关系怎样,然后通过击拍、挥拍,身体律动等方式来体验强弱规律,从单拍子入手全面掌握常用拍子。

在实际训练中,节拍往往是与节奏的训练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节拍感的训练需要贯穿于节奏训练的始终,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在内心逐步形成一个敏锐准确的节拍感。

唱歌怎么找准节拍

一、划拍节奏

划拍,一开始用手划,接下来用眼划,最后用心划,音符从哪拍的什么地方就从哪个地方唱起,凭感觉,常听常唱,熟练了就好了。

二、掌握节奏节拍主要类型:

节奏型2拍子一直都是X X

节奏型3拍子一直都是X X X

节奏型4拍子一直都是X X X X

对于4拍子和2拍子来说差不多,就是速度慢些,一般都用在抒情歌曲上。

三、跟原唱一起唱

练习时先跟原唱一起唱,边唱边打拍子找感觉。熟练后再跟伴奏唱,注意唱时一定要匀速,如果发现慢了就唱快点在后面赶上,唱快了就慢些等到该唱的地方在唱,千万不能就一直快着或慢着下去,那会很难听的。

四、不看字幕

很多人跟伴奏时都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不是听伴奏而是看字幕。这样只能使乐感越来越差,何况看到字幕走你再张嘴本身就已经晚了。拿过一首歌首先要分清第一句是强拍进的还是弱拍进的,张嘴第一句对了就成功一半了。

扩展资料:

节拍训练方法

人们对音乐节奏的节拍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体验的律动感。这种律动本来就存在于人们的自身之中。在生理方面,它表现于心脏的跳动、行走、语言、哭泣、呼吸动作等。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种种心理反映和运动觉。

这一切就是人内心节奏节拍感的基础,使之进而形成音乐所特有的节奏、节拍体系。节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周期性出现的节拍重音,培养良好的律动感及节拍感,并能准确把握各种拍子所表达的基本音乐特征。

在常见的节拍中,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其他拍子的基础,二拍子是强弱的均匀出现,体现了节奏的刚健性和平稳性,而三拍子则是强弱弱的不均匀出现,体现的是节奏的动力性和流畅性。因此,节拍训练应从基本的二拍子和三拍子开始。

两个二拍子结合产生了四拍子,由于次强拍的出现,使本来相对短小的强弱交替延长了一倍,节奏就会更宽广舒畅,更具有歌颂性和抒情性。

两个三拍子结合产生了六拍子,一种是慢的,一种是快的。慢速的六拍子基本情绪与三拍子相似,只是由于次强拍的出现而使音乐的动感更强,也更加流畅。

唱歌什么是节拍?

通俗的说,比如《we will rock you》这首歌吧,里面几节拍就是3/4,也可以理解成节奏之类,(歌曲中的节拍就是 咚咚擦 咚咚擦)。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具体是指在乐谱中每一小节的音符总长度,常见的1/4,2/4,3/4,4/4,3/8,6/8,7/8,9/8,12/8拍等等,每小节的长度是固定的。一首乐曲的节拍是作曲时就固定的,不会改变。 一首乐曲可以是由若干种节拍相结合组成的。

掌握节拍

宝宝想要学习音乐,那么首先需要掌握好节拍才行,有些宝宝对节拍比较敏感,因此稍微学习一下就能够掌握节拍了,而有些宝宝不够敏感,可能学很长时间都掌握不了节拍,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掌握节拍的相关情况吧。

怎样掌握节拍

让孩子掌握节拍是有技巧的,那么怎样掌握节拍呢?

用语言训练节拍。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可让孩子讲一些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其节奏。也可以利用儿歌训练节奏,如让孩子用不同节奏来朗诵儿歌,或边拍手边朗诵。

音乐是以一定节奏组织的,通过时间而展开的艺术。节奏是音乐的各种音响、音调要素在时间上加以组织而成,离开了乐句的音调发展,节奏“本身”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节奏是构成整个作品中某一乐节或片段、乐音的各种时值的对比关系与交替更迭。在区分拍子与节奏概念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它们通常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初学者掌握节拍

初学者掌握节拍不难,那么初学者掌握节拍有什么方法呢?

节奏包括节奏、音高和音速。如果一首歌不能更快地掌握伴奏,那么很容易唱出不谐调,很容易让人觉得你的歌唱水平很低,所以掌握节奏,平时听伴奏的歌,而不是只关注歌曲下面的文字。拍子包括42拍、22拍、43拍、44拍等。首先,你知道一个音符是什么样的,一个四分音符是什么样的,一个二分音符是什么样的,这样你就能很快地理解如何掌握节拍。

单拍、复拍、混拍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零基础的朋友,要先掌握节奏,就要掌握好节奏。通常,五行分数是根据五行分数创建的。一般来说,我们选择用阿拉伯数字来创作简单的音乐。

弹奏怎么掌握节拍

弹奏掌握节拍是很重要的,那么弹奏怎么掌握节拍呢?

大家在听歌的时候有些人喜欢摇头晃脑,或者是身体随之摆动,而且所有的动作都是根据音乐有节奏的动的,这个就是天生的富有节奏感,或者是大家在小时候音乐老师总是让大家拍掌唱歌也就是打节奏。

然而大家弹奏吉他的时候,肯定是不能拍手掌的,所以以脚为打节奏的方式,弹琴前,脚尖抬起。脚尖落下再抬起这个过程就叫一拍,而开始时脚尖放下这个过程的时间叫半拍,从平整到抬起脚尖是后半拍的时间。而周而复始的循环为打拍子。

唱歌如何掌握节拍

唱歌也需要掌握好节拍,那么唱歌如何掌握节拍呢?

建议听歌的时候投入情绪,沉浸歌曲。用点脚或者用手指敲桌面的方式来打拍子,久而久之有利于你把控节奏。很多人跟伴奏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不是在重点听伴奏,而是在重点看字幕。如果你存在这样的习惯,那么说明你对于这首歌还没有练到百分百的熟练度。看字幕唱歌只会让你的乐感越来越差,因为当字幕滚动的时候,你再张嘴唱,其实已经慢了一拍。

人体对于音乐会起本能的反应,比如拍手,跺脚,打响指,摇晃脑袋等等。而我们说的打拍子,就是用拍手的形式来体验到歌曲的节奏,从而帮助我们更直观的去理解和体验歌曲节奏的快慢。

为什么有不少中国人在欣赏歌唱家歌唱时喜欢跟着歌曲的节拍拍手?

相信在演唱会现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发现,歌手们在唱歌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都会跟随音乐有节奏的拍手,很多人都很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拍手不光是为了更好的感受唱歌的气氛,更重要的是从心而发已经听进去了不由自主的行为,就像外国人在听到音乐时身体会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摆动一样。

有时候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一种“偶像效应”的。在台上表演的歌手都会根据当时所演唱的歌曲来调动台下观众的情绪,毕竟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明星是不会去观看他的演唱会的。既然去了,自然会在自己偶像的调动下开始配合他。对于观众而言也是对自己偶像的最基本的尊重。

另外,很多人还会发现歌手唱歌时总是戴一边耳朵的耳机。那阵势特别帅气拉风,搞得好像特工走错片场了一样。其实那个东西叫做耳返,这对于舞台演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设备。每个人都必须很好奇,歌手在唱歌的时候戴的耳返到底播放的是什么?

实际上,耳返的首要功能是聆听歌曲的伴奏和自己的声音。在演出现场,环境非常嘈杂,尤其是在一些大型露天音乐会上。观众发出的噪音和演出现场产生的回声会干扰歌手。他们很容易唱错音调或打错节奏,从而影响演奏的质量。佩戴播放有伴奏和自己声音的耳返之后,歌手们可以听到最直接的音调和节拍,以确保消除各种噪音干扰,并随时调整声音以确保最佳演奏状态。

通过上述对唱歌为什么是小节拍呢和唱歌为什么是小节拍呢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