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为什么是正统皇朝呢的简单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夏朝为什么是正统皇朝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 1、夏商周算不算大一统王朝?为何直到秦朝才算统一?
-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究竟是秦还是夏为什么
- 3、夏朝,启为什么能建立夏朝。夏朝作为一个朝代,与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呢?
- 4、古代王朝的建立正统性从何而来?哪些王朝最为正统?
夏商周算不算大一统王朝?为何直到秦朝才算统一?
中国的历史长河绵延不绝,从夏朝开始,我国出现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商、西周,这三个时期,是充满不安定的因素的,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出现,才有了“国家”的定义。那么夏商周这三个朝代算不算大一统王朝呢?为什么一直到秦朝才算统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 严格意义上说,夏商周不算是大一统王朝,因为他们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
虽然说夏商周也是统一的朝代,但是他们并没有实行过中央集权,甚至说一点中央集权的前身也没有出现过,中央集权是秦始皇独创,西周的灭亡很大程度上,与中央集权制度恰恰相反,西周采取分封制,把王室的权力下分给各个诸侯,导致王室权力被完全削弱,所以西周才逐渐衰退,逐渐灭亡。因此,夏商周不算大一统王朝。
第二、 统一,意味着“大统一”或者“大一统”,而夏商周都没有真正做到
大统一是指实现了地域方面的统一,很大程度上,是疆土的扩大。大一统是指权利方面的高度集中,地方权力其实很小,而王室权力是很大的,而夏商周是分封奴隶制,这就意味着,一部分权力注定要被削弱,夏商周是有独立的诸侯,而诸侯有权力建立自己的国家,因此就出现了很多小国,这是分散的,不能称之为统一王朝。
第三、 秦朝的统一,是消灭了小国,真正意义上做到了集权,并且建立封建制国家,统一国家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同融合的封建制君主集权制国家,完全抛弃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不再有诸侯,只有地方臣子,这就大大削弱了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完全归属于朝廷,不再有分裂的可能,秦始皇还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度量衡,从文化、经济上,也实现了完全的大一统,秦始皇的大一统,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真正实现了一个国家的统一,所以现在说直到秦朝才算统一。
秦始皇的壮举,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封建制度一直在中国社会中留存,直到清王朝走向衰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究竟是秦还是夏为什么
秦。
因为夏朝,并不是统一王朝,而是类似于邦联的国际组织。只是夏的国君,作为略高一级的部落联盟长之类的存在。夏的时候,别说中国,就是中原地区,都没能实现政治、经济、语言的统一。而商朝、周朝的运作模式也差不多。国君只是部落联盟长。各部族,或者说是诸侯,均拥有自己的货币、军队、语言、单位。
因为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闭塞。因此,治理一个庞大的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咱们知道,所谓十里不同音。在古时候,稍微远一点的人们语言根本就是不通。而整个中原地区,只有甲骨文才是稍微像样的文字,于是各诸侯都接受了甲骨文金文。但是因为各地语言不同,所以,统一的甲骨文和金文,在各地被慢慢改造成适应当地语言的文字。就像现在英语、法语、德语的区别一样。虽然类似,但互不相认。这样一个山东人想传消息给陕西人,就不可能了。这样一个大的国家也就不可能建立。
而秦朝在统一了诸侯国之后,统一了文字。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传递设施和交通设施,统一整合了军事力量。使得中国南腔北调却都用同样的字,使得远距离传输信息成为了可能。所以秦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统一。
夏朝,启为什么能建立夏朝。夏朝作为一个朝代,与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呢?
夏朝,启为什么能建立夏朝。夏朝作为一个朝代,与部落联盟有什么区别?据历史记载,夏朝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边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启是黄帝曾孙,黄帝次子昌意,昌意的儿子颛顼,颛顼的儿子名鲧,鲧的儿子叫禹,禹的儿子启,即是建立夏朝的夏启。
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于三皇五帝时代的黄河泛滥。由于洪涝灾害长期影响着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而大禹动员华夏各族展开的历时二十年的治水工作不仅空前的团结了华夏先民,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声望。洪水得到根治之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首个统一王权的产生也就得以奠定。
禹的王位是舜传的,禹死后传位给益,这个时候传位还不是世袭制。由于其他部族对益有矛盾和意见,其他部落首领拥护启,启对益也不满,启于是杀了益,夺了益的位置。从此建立夏朝皇朝。经过启的改革变新,以后皇位世袭制。夏朝是历史第一个皇朝,这个时候说不定西方人民生活在树上。
中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造就了千古传唱的“三皇五帝”,而夏启的夏朝是通过他父亲大禹奠基而来。原本大禹也是要通过禅让制把政权交给皋陶,可是皋陶在接班之前就死了,最后大禹死前把政权交给了皋陶子伯益。伯益的影响力远远不够,于是夏启也许是经过政变,也许是通过选举接替伯益建立了夏朝。
有史料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禹传子家天下,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打破了禅让制的窠臼,使得生产力更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也可以从另一面说,生产力的进步,也促使了传位制度的改变。为什么这么说呢?
治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那是需要众多的人力和物力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完成的一件事。而操控这件事的人正是大禹。
那个时代,一个人能把这么多人力物力掌握在自己手里,等于掌握了全天下的资源。拥有了这么庞大的资源,大禹不仅能治水,还能治人。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而受禅为王。夏启作为大禹家族的继承人,当然要顺势而为。所以,不是夏启建立了夏朝,而是夏启继承了夏朝更合适。
古代王朝的建立正统性从何而来?哪些王朝最为正统?
在我国古代,王朝的确立始终都讲究一个正统性,所谓正统性,按照现代的观念,就叫做合法性,而王朝一旦不正统,就意味着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
那么,正统性从何而来?并且,在古代的王朝中,哪个王朝是最为正统的呢?
图片:古代王朝剧照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来说,人人生而平等,既然如此,为何有人生来是皇帝,有人却生来一无所有?这个问题困扰古代 社会 学家和哲学家数千年,时至今日,这个话题也在争议。
其实这个问题,古代的君主也十分头疼,并且为此想出了很多理论,来论证自己的正统,不过,这些论证依据当然也各不相同,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天命
古代的君主往往自称是天子,而天子皇位的来源当然是上天赐予的,很多王朝在建立的时候,都会声称这是天意决定的。
一般来说,这样的理论往往是割据一方的王朝热衷宣传的,比如三国时代的吴国就是典型, 孙权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命人在吴国境内到处伪造祥瑞,而后声称这是上天让他当皇帝的征兆,不久后孙权宣布称帝。
不过,天命这种说法,其正统性也是最弱的,原因在于,其他野心家也可以宣传自己有天命依托,来取代天命派的王朝,因此古代的封建王朝,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会想到用这个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图片:吴国的孙权剧照
2、 人心
任何一个王朝到了后期,都会出现十分暴虐的君主,以及十分腐朽的朝政,因此,各种反抗力量便会应运而生,而新王朝的开辟者,往往会声称自己取代之前的王朝,是依靠自己的德行,受到了人心支持,所以才能建立新王朝。
这类人心派的王朝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诸侯吞并宗主国,一种是底层 社会 的反抗, 前者比较典型的是先秦时代的汤武革命,商灭夏,汤的理由就是自己有人心,而夏失去了人心;西周灭商也是这样的套路。这些都是诸侯吞并宗主国的情况。
第二种比较典型的,是汉的确立,刘邦建立西汉帝国,其原因在于秦始皇父子和楚霸王都不得人心,而自己是受到人心支持的,所以建立新王朝。
不过在中国 历史 上,农民起义成功建立的政权并不多,因此这种人心派的王朝也寥寥无几。
图片:刘邦剧照
3、 禅让
说起禅让,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自从夏朝以后,禅让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在中国古代,禅让这种模式的传承 历史 十分悠久。
禅让其实是一种形式,即:前朝末代皇帝将自己的政权让给新王朝,至于前朝的皇帝是不是心甘情愿禅让,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最起码从新王朝的开创者眼里来说,新王朝的正统来自禅让,而对于前朝的帝王来说,这种情况的别名叫谋朝篡位。
其实在中国古代 历史 上,禅让而来的王朝是最多的,当然,这种说法可能让很多人都感觉出乎意料,但 历史 事实确实是这样。
比如新莽的建立,来自西汉太子将天下禅让给了王莽,而曹丕建立曹魏帝国,是因为汉献帝把天下禅让给了曹丕。当然,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也是因为曹奂皇帝将曹魏的政权,禅让给了西晋,甚至到了北宋,北宋的天下也是后周的小孩子给北宋的。
当然,这种禅让虽然可以理解成刺刀下的禅让,但是,这的的确确是古代王朝最常见的套路,并且,从法理角度来说,这种情况法理是最强的,毕竟,不论前朝皇帝是否出自真心,禅让的诏书和仪式却是实实在在的。
图片:禅让皇位剧照
4、 传承
当然,很多王朝会出现残存的情况,比如北宋覆灭以后,宋朝残余势力建立了南宋王朝,这些残存王朝的正统性,来自传承的角度, 其实在中国 历史 上,正统性最有意思的莫过于三国时代,三国时代的三大政权,其正统依据恰好是三种正统理论的典型。
比如曹魏,前文说过,其正统性来自禅让,而曹丕当皇帝第二年,割据巴蜀的刘备就声称自己是根正苗红的汉朝皇族,有必要复兴前朝。因此,刘备以复兴汉朝为名建立蜀汉,孙权则无奈选择天命说,来论证自己正统。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政权是传承派的,不过,这些政权大多以失败告终,甚至在清末,还有刘姓的人建立农民军,准备复辟汉朝。
图片:刘备登基称帝剧照
5、 收拾天下与实力派
此外,还有一种正统观认为,自己的正统来自天下大乱,通过战功收复天下,这便是正统性, 比如说清朝。其实清朝不承认明朝是被自己所灭,按照清朝的话术,明朝被李自成灭亡以后天下大乱,是清朝及时入关,平定了动乱的天下。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正统依据是元朝失去人心,自己得人心而称帝,但随着坐稳江山,朱元璋唯恐有人继续用这个理由谋夺明朝天下,于是朱元璋声称:元顺帝治国无能,因此自己来收拾天下,重整山河。
当然,还有一种是实力派正统,依靠武力强大获得的正统,比如秦始皇横扫天下,这样的实力建朝,他不是正统,谁是正统?
图片:秦始皇剧照
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正统学说,哪一种最正统呢?这个分为古代标准和现代标准。
1、 古代标准
按照古代人的标准,最为正统的其实是汉朝和明朝,汉朝是反抗秦的暴政建立的王朝,而明朝驱逐了元朝的暴政,其余的王朝的正统性,都不足以和这两个相提并论。
当然,古人反对元朝,并非只是因为元朝的蒙古人坐天下,而是元朝不待见儒生,但古代史官都是儒生,因此元朝口碑不会好到哪去。
图片:明朝创建者朱元璋剧照
2、 现代标准
按照现代人的标准来说,西汉的正统性相对最强,理由是:西汉刘邦称帝,是在于诸侯的共同推举,这种推举,其实更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通过上述对夏朝为什么是正统皇朝呢和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