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泥鳅是雌雄通体呢的简单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为什么泥鳅是雌雄通体呢,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 1、泥鳅有公母之分吗?
- 2、泥鳅和黄鳝不分雌雄吗?
- 3、泥鳅的繁殖期?
- 4、泥鳅是否为雌雄同体
泥鳅有公母之分吗?
当然有了。鳅苗雌雄的鉴别方法:可看其外表,雄鳅苗头尖,胸鳍窄长;身长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而雌鳅苗头呈椭圆,前身粗而尾端细,胸鳍宽而短,尾端圆平。
雌雄亲鱼在生殖季节的鉴别方法是:雄鱼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中流出来;雌鱼腹部圆大,卵孔大而整齐.
泥鳅和黄鳝不分雌雄吗?
泥鳅是分雌雄的,而黄鳝是比较特殊的。黄鳝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生殖季节约在5~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属于雌雄同体动物;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龄的雌鱼才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最大个体可达70厘米,重1.5公斤。2013年5月湖州有人捕到一条36斤、1.5米长的黄鳝。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泥鳅的繁殖期?
泥鳅雌雄异体,体外受精。1冬龄的泥鳅一般已性成熟。在生殖季节,轻压成熟雄鳅的腹部可见白色精液流出,雌鳅腹部圆大,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多的达6.5万粒.卵直径0.8毫米-1.0毫米,吸水后膨胀到1.3毫米,卵无色透明半粘性。开春后,当水温达到18℃-20℃时,性成熟的泥鳅便开始自然繁殖。江南地区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开始产卵。泥鳅多次产卵,每次历时4天-7天,产卵期可一直维持到8月份。产卵最盛期是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泥鳅常选择水田、池沼、沟渠、有清水流入的浅滩作为产卵场。5月-6月水温升高时,常在雨后或夜间产卵。发情时泥鳅在水的表层游动,几尾雄鳅追逐一尾雌鳅,发情高潮时有一尾雄鳅卷住雌鳅躯体,此时雌鳅产卵,雄鳅排精,这一动作能反复进行多次。受精卵粘附在水草或石头上,但泥鳅的受精卵粘性极差,虽能附着,但易从附着物上脱落而沉入水底。在饵料不足时,受精卵也会被泥鳅吞食掉。水温在19℃-24℃时,2天以后即可孵出鱼苗。
泥鳅是否为雌雄同体
泥鳅并不是雌雄同体动物,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雄的机能或性状(雄性Male)和雌的机能或性状(雌性Female)同时存在,则称为常期雌雄同体现象(例如蚯蚓、豉虫);
雄的性状和雌的性状如果出现的时间有先后称为邻接雌雄同体现象(如牡蛎、黑鲷)。
雌雄同体现象在各低等动物中为数很多;一般认为与雌雄异体现象相比是属于原始的性别类型。
而泥鳅不满足雌雄同体的情况,所以它并不是雌雄同体动物。
扩展资料:
环境污染会导致雌雄现象:
主要集中于野生动物,确定化学物质对从北极熊到非洲南部平原的大羚羊,从深海的鲸鱼到高空的猎鹰和老鹰等物种的影响。
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
“脊椎动物的几大类(包括多骨鱼、两栖类、爬行类、鸟和哺乳动物)中每种雄性动物都受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影响。很多脊椎动物雄性雌性化已相当普遍。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类似的存在于进化中的激素受体,因此,对一种生物的观察资料可能会引起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脊椎动物污染问题的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雌雄同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泥鳅
关于为什么泥鳅是雌雄通体呢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