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苏轼为什么是词王呢的知识,希望对于各位朋友学习苏轼称他的诗为什么的过程中有帮助。
文章目录:
为何被称为词圣的是苏轼,而不是辛弃疾?
个人觉得这是因为苏轼的词更多、更优秀,欣赏的人更多的吧。其实说心里话,从读书开始知道苏轼,知道现在作为一个社会人,在本人心里,觉得苏轼在宋词界的地位比辛弃疾略高点,在国人们心中苏轼的名声肯定是高于辛弃疾的。看看苏轼的一些词,大都是传颂久远的,大都数的诗词都可以吟诵一两句,相反关于辛弃疾的诗词,知道且会背诵的可能就很少了。
或许这与当初接受学校教育时,接触苏轼的词多的原因,但是实在话,本人还是觉得苏轼更牛。看看他的诗词,都太让我们熟悉,一首首气宇轩昂的,读着他的词,就好像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如苏轼的诗《题西林壁》这个是具有一丝哲学意味的小诗,寥寥数字,就道出了人人皆知道的真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句句经典,字字如珠玉般璀璨晶莹,真让人爱不释手。
还有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都无不写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即便是千年之后,人们一样会记得曾经宋朝有个苏东坡,他写了那么多有影响的诗词,几乎首首都成为了千古绝唱。人们对苏轼的词的喜欢是不由自主的,因为他的词太贴近人心了。还有这首《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得如此的得心应手,读着词,我们好像也身临其境一样,看着天边的一行白鹭飞走了,远处美丽的桃花嫣红,更远处的一片青草处,却坐着一位钓鱼的老者,悠闲地等着鱼儿上钩。这么好的天气,就算来一场小鱼,也只是增添些美丽景致而已,斜风细雨的,根本就不算什么。
当然辛弃疾的好词也不在少数,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还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都是很不错的。突然觉得或者是我自己太寡闻了,其实辛弃疾的词也都非常好的。这下真的不知道谁更好了,他们应该是一样优秀的,不分伯仲。
苏轼的称号是什么
苏轼被称为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的诗以豪放为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开辟了新的道路,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东坡易传》等。
苏轼简介
苏轼是北宋诗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苏轼的诗集题材广阔,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开放豪迈,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代表作有《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苏轼成就
1、苏轼的词在词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扩大词境,改变词风,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
2、苏词突破原来词的规范,在用调上引进不少慷慨激昂的曲调,在词律上也创新。他的词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影响到后世曲的创作。
3、苏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说说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为什么说苏轼诗是北宋诗坛第一大家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扩展资料: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
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为什么是词王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苏轼称他的诗为什么、苏轼为什么是词王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