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苗枯萎是为什么呢(葫芦苗发蔫)

今天给各位分享葫芦苗枯萎是为什么呢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葫芦苗发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章目录:

盆栽的小葫芦苗,为什么老叶一直发黄?

盆栽的小葫芦苗老叶总是发黄,出现这种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原因。

第一点是补充水分过多,种植任何植物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控制住量,因为太多的水分会导致根系吸收困难,影响其进行呼吸作用,长期的积水也会导致病虫害发生,使得老叶发黄。同时长期干旱也是不可以,当土壤干旱的时候会发生板结问题,造成老叶发黄,严重的话会导致整个植株发黄,甚至出现枯萎现象。

第二点是施肥导致其叶片发黄,在葫芦生长期间,施肥量一定要控制好,如果过量或者浓度过高的会发生肥害,导致叶片发黄。同时肥料补充不及时或者不够量的话也会出现这一现象,因为葫芦在幼苗期的时时候需氮肥是比较多,这时候要加大使用量,促进其生长,当叶片发黄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次使用大量,避免浓度过高造成植株根系出现烧根现象。

最后是缺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叶片发黄,在葫芦生长阶段一定要定期的补充含铁元素肥料,当缺少这种元素的时候先从幼叶开始发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叶会发黄,当发生这一现象的话可以喷施硫酸亚铁喷施来进行解决。同时种植葫芦的朋友要注意,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任何一项管理不可缺少。首先是葫芦的整地工作,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土壤之中进行种植,播种之前要做好深翻施肥工作,选择机械结合完全腐熟的有机肥进行深翻之后进行暴晒几天进行消毒,而且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喷施消毒剂,这样对于出苗率是非常有帮助。

尽量选择优质的葫芦种子,将种子放置到温水之中浸泡二十四小时左右,然后使用湿纱布进行包裹,随后放置到催芽的溶解之中待种子开始露白的时候即可播种。

待葫芦苗长出三片真叶的时候即可移栽,移栽的时候一定要带土进行,这样才可以保证根系不受伤害,提高成活率。待葫芦的主蔓长到五十厘米的时候要进行一次追肥,这次要使用尿素进行,施肥的时候尽量不要根系触碰到根系,不然会使得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它比较喜欢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之中生长,如果大棚种植长期出现阴雨天气的话要进行补光措施,使用LED灯即可。湿度的话控制在百分之七十即可,可以购买一款测试湿度的电子表尽量观察湿度,当出现湿度较高的时候要及时的打开通风口,保持湿度合适即可。

总之种植葫芦的时候要控制好水肥管理的话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发黄。

自家种植的西葫芦发生了枯萎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西葫芦的枯萎病症状,带有受感染的幼苗、黄色子叶、萎蔫或整株枯萎、褐色和枯萎的茎或枯萎的茎。开花结果后,病害接连发生。最初受害植株的部分叶片在中午时萎蔫下垂,似乎缺水,但萎蔫的叶片迟早会恢复,然后萎蔫的叶片不断增多,逐渐蔓延到全株,全株死亡。果实病害多发生在雨季接近成熟的果实上,首先从果实的伤口发展,然后逐渐蔓延到瓜类的心脏。患病的肉开始变黄,然后变紫并腐烂。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病株残体在土壤和有机肥中越冬的病菌,从伤口或根毛侵入的病菌,携带病菌的种子,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病菌,都容易发病。幼苗老化、连作、有机肥不熟、氮肥偏施、土壤pH值低或低洼积水易发病。

施用充分分解的肥料以减少伤口。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少量浇水灌溉,避免淹水,适当多栽培,提高土壤渗透性,使根系健壮,增强抗病能力;结瓜期应分期施肥,不得用粪肥追肥。利用南瓜对黄瓜枯萎病的特异性免疫,选择云南黑籽南瓜或南珍1号为砧木,选择计划品种为接穗。嫁接后放入塑料大棚中保温。温度白天控制在28℃,晚上控制在15℃,相对湿度在90%左右。存活半个月后,转为正常管理。如果采用对接法,黄瓜成活后应切断根部,种植时埋深应在接口以下,以保证防治效果。选择无病新土育苗,用营养盆或塑料套分苗。

将传统的土基育苗改为营养钵或自制塑料套,便于培育壮苗,种植时不伤根,种植后迅速减慢幼苗生长,增强寄主的抗病能力。根腐病主要发生在西葫芦结果期,主要危害其根部和茎基。患病部位先涝渍,然后由浅褐色变为深褐色。患病部位腐烂部位的维管束变成褐色,患病部位到后期大多腐烂,只留下丛状维管束,或者皮层容易剥落露出褐色木质部。最后,许多患病植物枯萎死亡。种植区潮湿多雨,积水泛滥,田间积水,通风透光差,易发病。粪肥带菌,施肥不足,连作土地容易诱发疾病。许多地下害虫或耕作作业造成的根部损伤会增加发病率。

葫芦秧为什么枯死的原因。

葫芦秧枯死的原因有很多。

药害,肥害,干旱,病害等都可以造成葫芦秧枯死。

只有找出枯死的原因,才能解决葫芦秧枯死的问题。

葫芦叶子蔫了怎么办 葫芦叶子蔫了处理方法

1、葫芦苗的叶子蔫了有可能是因为患有萎蔫病,一般可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阿米西达嘧菌脂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浇灌或喷淋。

2、其它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后用毛笔蘸以上药液涂抹病部,患病严重的植株可每隔5-7天涂抹1次。

葫芦叶子发黄枯萎怎么处理

葫芦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在养护葫芦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叶子变黄干枯的情况,这时候就要采取处理措施。

1.首先葫芦的叶子发黄枯萎可能是水分不当导致的,葫芦性喜湿润但是不耐水涝,长期缺少水分会导致叶片旱黄,一般是从下面老叶片先黄,之后幼叶再黄,应该及时的浇灌水分。施水太多会导致根部腐烂,从而发生涝黄,此种情况是幼叶先变黄,需要停止浇水,及时松土促使多余的水分能流出来,并对烂根进行修剪,放在通风好的地方促进水分蒸发。

2.其次葫芦的叶子发黄枯萎可能是肥料施加不当造成的,葫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需要一定的肥料补充,一旦缺少肥料,幼叶、嫩茎处会先变黄,需要及时根据长势施肥,保证肥种的均衡,各元素要配比合理。但如果施肥过浓或是过频,葫芦的根部会被烧坏,导致叶子出现发黄干枯的情况,这时候我们要停止施肥,可以浇水用大量的清水来稀释土壤中的肥料,促使多余的肥料顺着花盆底部流出来。

3.葫芦的叶子发黄枯萎还有可能是因为缺少铁元素造成的,在养殖的过程中,土壤的肥力条件变化较大,也会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主要作用于幼叶上,导致叶肉发黄。因为葫芦缺少铁元素导致叶子发黄干枯,这种情况下,需要施加含铁元素多的溶液,可用饼肥、硫酸亚铁、水混合起来浇根,这样可以很好的缓解葫芦因为缺铁而出现黄叶干枯的情况。注意硫酸亚铁在使用前需要合理的稀释。

4.如果养护不当的话,葫芦植株就会产生病害,这样它的叶子就会发黄枯萎,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感染一些病菌,这些病害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就会让葫芦的生长受到影响,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白斑病、蚜虫、红蜘蛛病等,这些病害没有及时治理的话葫芦的叶子就会出现发黄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话,我们需要及时把病叶剪除并销毁掉,之后再用专用的杀菌药剂对植株喷洒治疗,这样葫芦才能够恢复健康。

5.葫芦的叶子上长斑发黄枯萎,若是感染了褐斑病导致的,可喷27%铜高尚悬浮剂600-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等。若是感染了霜霉病导致的,可喷多菌灵溶液杀菌消毒。若是光照过强导致的,应适当遮阴,保持柔和的散光照射。若是肥害导致的,需及时翻土、浇水。

葫芦苗怎样掐尖,枯萎了怎么办

;     

      回答

      待葫芦苗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掐尖时要看住并掐掉2、3级上的分杈,主蔓掐尖工作则要在8月以后进行。如何管理:要使葫芦苗向顺风方向倾斜,避免翻秧;种植葫芦苗的田间需要留过道,这样方便浇水和收瓜;葫芦苗在上午和雨天一般不会开花,所以在上午的时候进行打杈、掐尖,下午授粉。

一、葫芦苗怎样掐尖

      1、等葫芦苗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掉2、3级上的分杈即可,主蔓掐尖要在8月份以后。

      2、葫芦顺蔓每株要留2条主蔓,2条主蔓均横在空压缩上,培养1次定向土,使葫芦苗向顺风方向倾斜,避免翻秧。

      3、种植葫芦苗的田间需要留过道,一般在道两侧各有2条瓜垅,方便浇水和收瓜。

      4、一般葫芦上午和雨天不开花,所以在每天上午的时候进行打杈、掐尖,下午4点以后开始授粉,过了8月下旬就可以停止授粉,一般2条主蔓结瓜6-8个。

二、葫芦苗枯萎了怎么办

      1、解决方式

      (1)葫芦苗枯萎有可能是浇水过多导致,浇水过多会让葫芦苗根部无法正常呼吸,所以幼苗会出现枯萎的情况。处理方法为停止浇水,并及时把积水排出去。

      (2)也有可能是施肥过多引起的,导致葫芦根部被烧死。处理方法为停止施肥,并且用大量清水稀释土壤中的肥料。

      (3)也可能也是缺少铁元素造成的,处理方法为将硫酸亚铁适当兑水后来浇灌葫芦,这样可以很好的缓解葫芦缺铁而出现黄叶干枯的情况。

      (4)或者是没有松过土导致葫芦苗枯萎,此时要及时给葫芦苗松土。

      2、如何种植葫芦

      (1)葫芦的种子衣比较厚,水分很难吸收,所以在栽种前最好浸泡24小时左右。

      (2)在幼苗在有4片叶子的时候移栽种植,在肥沃,阳光充足,排水好的地方充分施用基肥然后种植上葫芦苗。

      (3)葫芦根系比较发达,开花期间需要水量,可是适当多浇水,但是果实发育后期水分不能过多。

      (4)葫芦对弱光有很强的抵抗力,但是天气过阴会影响到瓜苗和果实的正常生长。

      (5)还需要主要防治病虫害,对症下药,在雨季的时候要注意给葫芦通风和施肥。

葫芦苗枯萎是为什么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葫芦苗发蔫、葫芦苗枯萎是为什么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