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核弹是谁发明的(苏联第一个核弹叫什么)

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苏联的核弹是谁发明的,以及苏联第一个核弹叫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创始人是谁

苏联在1941年6月遭受德军入侵前,也进行过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是在这一时期内由苏联物理学家Г.Н.弗廖罗夫和Κ.А.佩特扎克发现的。卫国战争爆发后,研制工作被迫中断,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学家И.В.库尔恰托夫的组织领导下逐渐恢复,并在战后加速进行。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

核武器的来源,是谁发明的?要短一点!

是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莉泽·迈特纳和弗瑞兹·斯特拉斯曼制成的,第一个成功的核裂变实验装置在1938年的柏林被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莉泽·迈特纳和弗瑞兹·斯特拉斯曼制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致力于研究核能的利用,它们首先研究的是核反应堆。1942年12月2日,恩里科·费米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个完全自主的链式核反应堆,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反应堆被用来制造轰炸了长崎的原子弹“胖子”中的钚。

在这个时候,一些国家也在研究核能,它们的研究重点是核武器,但同时也进行民用核能的研究。

1945年7月16日,美国研制的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从而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试验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2年10月,英国在澳大利亚沿海的一艘船上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2年11月,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颗氢弹。

1960年2月13日,法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鲜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009年5月25日实施一次地下核试验。这是朝鲜第二次实施此类试验。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试验取得“成功”,核爆炸威力“比前一次更大”,试验目的是增强朝鲜自卫核威慑能力。

扩展资料:

核武器的分类有:

原子弹:

原子弹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了杀伤破坏作用。

氢弹: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中子弹:

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工弹。它在爆炸时能放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并使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技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物”是它的一大特点。

电磁脉冲弹:

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

伽玛射线弹:

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

感生辐射弹:

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沾染的核武器,主要利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

参考资料:

核起源-百度百科

原子弹是谁发明的呢?

在军史界都认为,美国在1945年7月试爆的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但是,近年来,有专家根据解密不久的有关档案,认为苏联才是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国。1938年,斯大林知德国正在试制原子弹,便下令在西伯利亚荒原中设置原子弹实验基地。1943年9月,他收到基地急电:将于9月10日在一个无人岛上爆发第一颗原子弹。

斯大林立即派马林科夫率高级军官前往。这颗原子弹很小,只有美国投在广岛原子弹1/10的当量。物理学家彼德尔萨克低估了它的威力,在爆炸时没有进入混凝土掩体,因而成为原子弹爆炸的第一个受害者,尸体被炸踪影全无。后来,苏联曾一度中断研制,直到1949年才爆炸了一颗2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斯大林为何后来不再急于研制原子弹了?那次核爆炸前苏联军方为何一直秘而不宣?是确有其事还是仅仅是一种误传?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可以说是原子研究的一个热潮期。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标志着人类即将进入原子时代。1913年,丹麦科学家尼尔斯·玻尔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创立了氢原子模型和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物理学就此诞生。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可以轰击原子核的中子,为大规模开发核动力提供了途径。1934年,意大利裔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发现了超铀元素。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与施特拉斯曼发现了裂变现象。1939年,玻尔从理论上论证了核裂变的基本原理,从而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受这场研究热潮的影响,同时代的苏联也积极投身其中。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赫洛宾等人从镭矿中提炼出了镭。1935年,库尔恰托夫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原子的异构性,1930~1941年,谢苗诺夫创立了核裂变链式反应理论,为此他获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哈里顿和泽里多维奇从理论上证明了铀235链式裂变的可能性。1940年,弗廖罗夫和彼扎克发现了铀核自裂变现象。此外,苏联科学家柴伦科夫、塔姆,弗兰克由于其在1934~1937年的核研究而获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8年获诺奖的皮卡察及1962年获诺奖的朗道也是基于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早期的研究成果。

原子弹核武器是谁发明的?

是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1943年奥本海默创建了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并担任主任(Director);1945年主导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二战后,奥本海默曾短暂执教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之后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工作并担任所长(1947年-1966年)。

奥本海默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8名。

扩展资料:

人物战后活动:

1947年到1966年期间奥本海默担任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1947年担任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和爱因斯坦一起,反对试制氢弹,认为会引起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奥本海默怀着对于原子弹危害的深刻认识和内疚,怀着对于美苏之间将展开核军备竞赛的预见和担忧,怀着坚持人类基本价值的良知和对未来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致力于通过联合国来实行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和和平利用,主张与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各大国交流核科学情报以达成相关协议,并反对美国率先制造氢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伯特·奥本海默

原子弹谁发明

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从1939年起,由于法西斯德国扩大侵略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难。 同年9月初,丹麦物理学家N.H.D.玻尔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 正当这一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

1940年夏天,德军占领法国。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战争影响,人力物力短缺,后来也只能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派出以物理学家J.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J.R.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 3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钚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当时美国经过多种途径探索研究与比较后,采取了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三种方法生产这种高浓铀。供一颗“枪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高浓铀,是靠电磁分离法生产的。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约3亿美元(磁铁的导电线圈是用从国库借来的白银制造的,其价值尚未计入)。钚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 供两颗“内爆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钚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以上事例可以说明当时的工程规模。由于美国的工业技术设施与建设未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又掌握了必需的资源,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够较快地实现原子弹研制计划。

德国的科学技术,当时本处于领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水平与美、英大致相当,但后来落伍了。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在物理学家E.费密领导下,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采用的是重水反应堆,生产钚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为生产高浓铀,德国曾着重于高速离心机的研制,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缺乏等原因,进展很缓慢。A.希特勒迫害科学家,以及有的科学家持不合作态度,是这方面工作进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国法西斯头目过分自信,认为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不需要花气力去研制尚无必成把握的原子弹,先是不予支持,后来再抓已困难重重,研制工作终于失败。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国有不少知道“曼哈顿工程区”内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学家J.弗兰克为首的一大批从事这一工作的科学家,反对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当时,日本侵略军受到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有力打击,实力大大削弱。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进攻,又几乎全部摧毁日本海军,海上封锁使日本国内的物资供应极为匮泛。在日本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国仍于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仅有的两颗原子弹。

苏联在1941年6月遭受德军入侵前,也进行过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是在这一时期内由苏联物理学家Г.Н.弗廖罗夫和Κ.А.佩特扎克发现的。卫国战争爆发后,研制工作被迫中断,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学家И.В.库尔恰托夫的组织领导下逐渐恢复,并在战后加速进行。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50年1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下令加速研制氢弹。1952年11月,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为热核燃料的氢弹原理试验,但该实验装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苏联进行了以固态氘化锂6为热核燃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可能。 美国于1954年2月进行了类似的氢弹试验。英国、法国先后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进行了原子弹与氢弹试验。

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中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希望采纳!谢谢!

苏联的核弹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苏联第一个核弹叫什么、苏联的核弹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