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是谁发明的的简单介绍

百科问答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止痛药是谁发明的的会计知识,希望对于各位朋友学习的过程中有帮助。

文章目录:

布洛芬是如何被发明的?

                                                                 作者丨梅子    Yomi

                                                       来源丨医数思维云课堂(ID:Datamedi)   

一提起 止痛药 ,我们都会想到 布洛芬 ,哪怕你没有用过,你也一定非常熟悉它的名字。

身为人类的我们,一生中有不少的时间都要面临着各种疾病与伤痛,而这些伤痛和疾病,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人类所无法忍受的,而 止痛药可以说是最大的安慰剂 ,如果没有止痛药的话,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忍受存活在这个世上。

让我们免受难熬痛苦的布洛芬,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让我带您一起走进布洛芬的世界。

2019年1月30日,布洛芬的发现者 Stewart Adams (1923—2019)逝世于英国Redhill的Queen‘s医疗中心,享年95岁。Adams曾表示自己 一生最满意的事情便是看懂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都在服用他发现的药物 。

他的儿子这样描述他:“父亲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一直致力于他的工作和家庭。我们为他感到无比自豪。我静静地想,很高兴人们后来认出了他。”Adams在20世纪80年代被授予OBE,而开发布洛芬的建筑则被 皇家化学学会的蓝色匾额纪念 。

布洛芬 是目前全球最为畅销的抗消炎止痛药之一 , 年产量 在 15000公吨 ,大约是阿司匹林产量的三分之一。在1961年发现“2 - (4-异丁基苯基)丙酸”之前,Adams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花了几年时间测试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配方。这种药物花了七年时间才获得批准和许可,下面是 关于 布洛芬的发现和研究历程 :

1.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找无副作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2.1958年,经过几百次的合成和筛选,一种名为BTS 8402的药物开始上临床试验但最终发现效果不如阿司匹林。

3.1961年,第一位服用布洛芬的患者登记在册。

4.1966年,布洛芬的临床试验在爱丁堡启动,并见证了其在患者群中的抗炎症效果。

5.1969年,布洛芬在英国以处方药的形式开始流通。

6.1983年,布洛芬开始转为非处方药。

Adams博士16岁就开始了他在剑桥郡的职业生涯,这促使他在诺丁汉大学攻读药学学位。他后来在利兹大学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然后于1952年加入博茨的研究部门。Adams博士的任务是找到一种和类固醇一样 有效但没有副作用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新药 ,从此他踏上了发现布洛芬的漫长旅程。

漫长研发的过程中,它的 药效测试竟然源自一次宿醉后的头痛 。当时Adams博士在一家英国制药公司研发部门工作,那时,Adams博士和研究小团队在郊区的旧房子里,总共测试了上百多种化合物药性。博士意识到成功的机会很小,但仍然和工作人员坚持了十多年。他总是把自己当作小白鼠,亲自试用化合物。在一次演讲的前一天晚上,他和朋友出去喝了酒,早上起来头还有点疼,于是他 服用了布洛芬,宿醉的头痛感随之消除 (NSAIDs类药物都有胃肠道副作用,饮酒后有至溃疡的危险,建议不得饮酒后服用)。当时他就隐约觉得自己发现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止痛药。对包括布洛芬在内的几种候选化合物进行临床试验后, Adams博士最终筛选出了 药效好而副作用又小的布洛芬 。

2015年,在接受BBC采访时,Adams博士解释了自己是如何发现布洛芬的:“有次我要上台发言,但因为头天晚上出去和朋友high了,第二天宿醉头痛。于是我服用了600mg的布洛芬以确保万无一失,结果发现它的止痛效果相当不错。”

看完这个故事,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让大家远离痛苦的良药,竟然是因为一场宿醉被发现的,真是 生活处处是惊喜,生活处处是科学 , 只要潜心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助你 ! 最后,和我一起,来围观一下布洛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布洛芬为 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 。 本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用于 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也用于 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收获。欢迎大家关注“ 医数思维云课堂 ”,每天科普一点点,进步也会多一点!

海洛因是谁发明的

海洛因费利克斯·霍夫曼发明的。

1897年8月21日,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实验室里合成了一种叫做二乙酰吗啡的物质。止痛效力远高于吗啡(11日前,他刚成功将阿斯匹林制成药物)。海洛因(Heroin)的名字由拜耳药厂注册,该字或源自德文heroisch一字,意指英雄。对此他的老板们喜出望外,他们认为这种东西可以替代能让人上瘾的止痛药吗啡。当证实一些用于实验的鱼、海马和猫吞下这些药物依然能够活命之后,公司的家属包括孩子也开始试着服用,没毒死人,也没有人上瘾。于是在合成后不到一年,在没有进行彻底的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公司便将它上市销售。

拜耳公司的老板们认为发明这一物质是"英雄般"的事迹,因此取了这个名字("海洛因"在德文中意为"英雄")。

阿司匹林 是谁什么时候发明的 有什么作用

阿司匹林 Aspirin

(历史)本品为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1999年3月6日是阿司匹林正式诞生100周年的日子,也是德国拜尔(Bayer)公司为类作出的贡献。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 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Felit Hoffmann)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Dreser)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我国于1958年开始生产。到目前为止,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其他名称)乙酰水杨酸;醋柳酸;巴米尔;Acetylsali-cylic Acid)。

(性状与稳定性)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易溶于乙醇,溶于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性质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可缓缓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而略带酸臭味,故贮藏时应置于密闭,干燥处,以防分解。

(体内过程)本品口服后易吸收,在体内迅速分解为游离型水杨酸,并分布全身组织。其血浆有效抗炎浓度为每毫升150—300微克,而中毒浓度在每毫升200微克以上,因此要防止蓄积中毒。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当与碳酸氢钠同服时,游离型药物排泄增加,血浆药物浓度降低,则药物作用时间缩短。

(药物作用)本品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且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本品尚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刺痛无效。

本品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本品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

(适应症状)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牙痛,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月经痛,术后小伤口痛。

对已确诊为风湿热,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者,本品可用于维持治疗。

小剂量药(每日40—50毫克)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最常见的反应是: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饭后与适量碳酸钙同服,可减少反应的发生,但不宜与碳酸氢钠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疗效。

2. 较少见的反应有:(1)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大剂量长期服用,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倾向。由于本品不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长出血时间,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类抗凝剂的患者,以及有严重肝病或出血性病变(如血友病)患者不可使用本品。(2)变态反应:少数物异体质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粘膜充血,哮喘等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哮喘较多见,表现为服药后数分钟即产生呼吸困难,喘息,严重者可威胁生命。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3)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嗜睡,出汗等反应,这是慢性水杨酸盐中毒的表现,多见于风湿病的治疗,严重者有精神紊乱,酸碱失衡和出血,此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各种对症治疗措施。(4)对肝,肾的损害:长期应用本品治疗的幼年性关节炎患儿和系统性狼疮的成年患者,肝功能检验常有改变,但停药后仍可恢复。

3. 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工禁用本品。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本品。

4.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尤其是患者感染了如水痘,流感后,应特别予以密切观察。

(药物过量及处理)水杨酸盐中毒:本品口服剂量超过每日5克即可引起水杨酸盐反应,剂量过大可引起水杨酸盐中毒,口服10—30克能引起成人死亡。成年人中毒最常见的起始征兆是可逆性耳鸣,耳内胀满和耳聋等,但对儿童和一些老年病人,则不是中毒的可靠指征,甚至更大剂量亦未必发性耳鸣;原有听觉障碍者也不能以此作为判断。儿童过量的起始表征是呼吸亢进,发作性呼吸急促和嗜睡。

起剂量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严重者发生出血性胃炎和中毒性肝炎和症状。

急性中毒: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觉紊乱,复视,不安,语无论次,恐惧,狂躁性谵妄,手足抽搐,震颤,惊厥,高热,大量出汗;伴随中毒的发展,中枢兴奋逐渐抑制,出现木僵,昏迷,喘息性呼吸,紫绀,最后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就立即停药,并用含碳酸氢钠的葡萄糖液静脉滴入,以加速药物排泄;如有出血,应给予输血或补充维生素K。对于严重过量的患者可考虑血液透析和腹腔透析。

(药物相互作用)(1)乙醇可加剧本品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2)若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3)本品可抑制丙磺舒,苯磺唑酮的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大剂量尤为明显。

(4)若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服,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抗炎作用降低人。

(5)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并降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对胃酸的抵坑力,若二者合用可使胃肠出血加剧。

(6) 本品可增加甲磺丁脲类降糖药,氨甲蝶呤,巴比妥类药,苯妥英钠等的作用和毒性。

(用法与用量)口服。解热镇痛,成人一次300—600毫克,一日3次或必要时服。儿童1—2岁,一次75毫克;2—4岁,一次150毫克;4—6岁,一次225毫克;6—9岁,一次300毫克;9—11岁,一次375毫克;11—12岁,一次450毫克,均一日3次。

预防血栓和心肌梗塞,一次75—325毫克,一日1次。

(限定剂型)片剂,水溶片剂,肠溶片剂,栓剂,散剂,缓释片剂,复方制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阿司匹林:片剂,每片含阿司匹林0.3克,0.5克,口服,用法同上。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阿司匹林栓:栓剂,广州敬修堂药厂生产。每枚含阿司匹林0.1,0.3,0.45,0.5克。外用,直肠给药,成人一次0.3—0.5克,一日3次;1—3岁儿童一次0.1克,3—6岁一次0.1—0.15克,6岁以上儿童一次0.15—0.3克,一日1—2次。置于密闭,干燥处贮存。

拜阿司匹林咀嚼片:片剂,德国拜尔(Bayer AG)公司生产。每片含阿司匹林400毫克,维生素C240毫克。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最多8片,3岁以上儿童一次0.5—1.5片,一日最多4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剂:片剂,沈阳医学院制药厂生产。每片含阿司匹林40毫克,每瓶100片,口服。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阿司匹林肠溶衣片:片剂,每片含阿司匹林0.3克,每瓶100片,口服。对胃肠刺激性小,适用于长期服药者。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巴米尔(乙酰水杨酸水溶片):片剂,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阿司匹林0.1克,每板20片;每片含0.3克,0.5克,每板10片,口服。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解热止痛片(APC):片剂,黑龙江省佳木斯化学制药厂生产。每片含阿司匹林0.22克,对乙酰氨基酚0.15克,咖啡因0.035克,口服。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阿苯片:片剂,牡丹江药厂,大同药厂等生产。每片含阿司匹林0.1克,苯巴比妥0.01克,口服。适用于儿童退热。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百克痛(乙酰水杨酸钙脲散):散剂,北京第六制药厂,荷兰DSM公司生产。每袋600毫克,相当于阿司匹林472毫克,每盒10袋,口服,温水冲服,24小时内不得超过6袋。置于密闭,室温处贮存。

喜得宁:泡腾片,法国Upsa公司生产。每片含阿司匹林0.33克,维生素C0.2克。口服,成人一次1—3片,一日4次;4—10岁儿童一次0.5—1片,10—15岁儿童一次1—2片,一日4次,服药间隔至少4小时,将药片溶于水中后服用。置于密闭,阴凉干燥处贮存。

阿幸:胶囊剂,新昌制药厂生产。每粒含乙酰水杨酸锌300毫克。主要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流涕,鼻塞,咽喉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口服,成人一次1—2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置于密闭,干燥处贮存。

左手天使右手魔鬼:他发明了阿司匹林,同时也创造了海洛因,他是谁?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使用得好,他就像天使一样帮助你,如果你使用的不好,他也会像魔鬼一样毁灭你。在世界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发明了镇痛的良药阿司匹林,11天后又发明了毒品海洛因,他就是著名的药物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那么他为什么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的转变呢?

01为缓解父亲的疼痛,费利克斯霍夫曼苦心研究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在远古时期,为了躲避野兽的侵害,经常东躲西藏。在战争炮火的威胁下,生命随时都可以失去。除此以外,人类还一直受到病毒的侵害,一直被病痛所折磨。

由于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落后,在古代时期,人们生病以后全凭自愈。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一些小病,但却可以要了古人的命。比如,我们现在骨折了,去医院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好。但是在古代,只能忍受痛苦,或者在疼痛中死去。

延长人类的寿命,寻找治病的良药,一直都是智慧古人的伟大梦想。中国的李时珍为了寻求更好的药物,尝尽了千百种草药,记载了千百种药材,这期间不知中毒了多少次,不知失败了多少次,最终写完《本草纲目》,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医术以中医为基础,西方医术以西医为重点。当中国医生跋山涉水,寻求治病良药时,西方的医生正在实验室里面潜行研究,想要用先进的技术合成新型药材。

在1897年的时候,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父亲生病了,他得了严重的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前期没有任何反应,但是随着病情也越来越严重,那种随之而来的痛苦越来越难忍受。有人形象地形容风湿病,说得了风湿病,就好像虫子在咬自己的骨头那样难受。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了帮助父亲缓解疼痛,于是决定发明一种新的止痛药,他希望这种止痛药可以减少副作用,可以不对胃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

02费利克斯霍夫曼发现阿司匹林

早在公元前1550年的时候,古希腊的医学家就发现柳叶汁可以起镇痛作用,就是当人们受伤以后,喝点柳叶汁,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但是柳叶汁非常苦涩,难以入口。

到了1874年的时候,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提纯技术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于是人们从柳叶中提炼出了水杨酸钠。与柳叶汁比起来,水杨酸钠的纯度更高,但是它是一种强酸,对胃的破坏性更大。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了减掉水杨酸钠中的酸性,又进行了多次实验,终于再有一天,他从水杨酸钠中成功分离出乙酸水杨酸。这种元素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他的治疗效果更好,这就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被发现以后,费利克斯霍夫曼并没有大肆宣传,而是交给医生免费使用。经过医生的推广,阿司匹林越来越受欢迎,也成为了世界上治疗疼痛最好的药。

后来经过医生的大范围使用,我们发现阿司匹林不仅有治疗疼痛的作用,而且还能防止血小板过度凝集。到1994年的时候,阿司匹林成为了全球良药,根据统计,全球的使用量已经达到1.16万吨了。

因为阿司匹林大量使用,使得费利克斯霍夫曼成为了富豪。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研究,然而他的下一项研究,使得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风云,也让世界陷入到一场新的危机。

03人类的魔鬼海洛因被发现

费利克斯霍夫曼发明了阿司匹林以后,发现提纯一些老物质会有新发现。于是他继续提纯水杨酸钠,然后经过化学合成,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二乙酰吗啡,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海洛因。

随着人们对罂粟的过度使用,人们发现大麻是一种毒品,人们越吃越上瘾。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为了寻求更多海外市场,走私鸦片成为他打开别国国门的重要敲门砖。因此鸦片在全球泛滥,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

毒品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仅对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也会导致家破人亡。因此,各国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找到治疗吗啡的良药,让更多的人脱离毒品的危害。

费利克斯霍夫曼发现海洛因以后,他以为找到了治疗吗啡的良药。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为了检测海洛因的疗效,费利克斯霍夫曼让海马和猫都吃了海洛因,但是他们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活着。

为了进一步实验,费利克斯霍夫曼还让自己的员工和孩子都吸食了海洛因,结果都没有上瘾。于是就开始在大市场上大量销售,很多人也用海洛因来治疗吗啡,帮助很多人脱离赌瘾。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大量海洛因已经进入市场以后,医生惊奇地发现,海洛因确实能够帮助人们减少疼痛,但是海洛因被吸食以后,经过肝脏酶的作用,就会转化为吗啡,而且会让人更上瘾。

当医生发现海洛因是更容易让人上瘾的毒品时,海洛因已经全球泛滥,费利克斯霍夫曼已经没有力量把卖出去的海洛因全部收回来,只能允许它任意泛滥。从此以后,全球吸食毒品的人数越来越多,戒毒药物却迟迟没有发现。

04小结

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了帮助自己的父亲缓解疼痛,于是决定潜心研究,寻求治病良药,最终发现了阿司匹林。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正是由于这种不放弃的态度,他才获得了成功,成为了著名的医药学家。

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都无法预知一种新产品的功效。就像费利克斯霍夫曼他发现了海洛因,本来是希望他像英雄一样拯救人类,但是却无形之中把人类推向了毒品的深渊。因此,作为后人的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科学。

关于止痛药是谁发明的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