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铁炮是谁发明的,以及铁炮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古代兵器的并用时代
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码唤
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10~19世纪中叶) 北宋初年火器的出现,标志着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开始,经南宋、元、明到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以前,延续约9个世纪。在此期间,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威力更大的火器不断被发明创造出来,并在战争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到清朝特别是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火器发展的停滞,一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古代火器始终未能完全取代冷兵器,而是火器和冷兵器并用。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火器和冷兵器所占的比重是大不相同的。冷兵器虽也有一些发展和成就,但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下降。从整体来说,冷兵器趋于衰落,而火器的不断发明和创新,成为这一时期兵器发展的主要标志。中国古代火器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的火器,火铳的发明和发展,枪炮在外来技术影响下的发展。 从北宋到南宋约3个世纪,是早期火器的创制阶段。这个时期火器已用于战争,并有一定规模,有些火器的储备已是数以万计,在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全局来说迟羡凯,当时大量装备军队起决定作用的兵器还是冷兵器。北宋发明的火药箭、火毬类火器,主要是用以纵火的火攻器具,可起烧伤敌人和惊吓敌军人马的作用。南宋发明的铁火炮、火枪类火器,已有较大的杀伤和破坏作用。但这两类火器除少数可以手投外,主要是用弓、弩、礮等冷兵器来发射和投掷,飞火枪也是把喷火筒和矛枪结合起来使用,都离不开冷兵器。因此,这个时期虽然已经是火器和冷兵器并用,但还是一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期。
据《宋史·兵志》等史书记载,自开宝三年至咸平五年(970~1002),兵部令史冯继升、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冀州团练使石普等人,先后向朝廷进献火箭、火毬、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武经总要》中记载着这些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并列出3种火药配方,这些配方是世界上最早以火药命名并用于军事的配方。这些火器,在北宋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使用。如靖康元年(1126),宋军在丞相李纲指挥下,使用火箭、霹雳炮同其他冷兵器相结合,打退了金军对汴京(今河南省开封)的进攻。之后,金军也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火器的技术,攻占了汴京城。北宋时期火器的制造已初具规模,在汴京设有广备攻城作,工匠5000余人,下辖10作,其中就有火药作和专门制造火器的火作。元丰七年(1084)二月,从汴京一次调发煦州、河州驻军的火器,就有神臂弓火箭10万支,火药弓箭2万支,火药火炮箭2000支,火弹2000枚之多。
南宋时期,火药的性能已有显著的提高,金和南宋都使用了铁壳爆派袭炸性火器“铁火炮”。这种炮是金人于13世纪初叶首先使用的。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金军在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时,使用了用生铁铸成、壳厚2寸的铁火炮。绍定五年(1232),蒙古军进攻金南京(今开封),士兵在大型活动掩体“牛皮洞子”遮挡下掘城,守城金军用铁索悬吊爆炸威力更大的铁火炮“震天雷”,至掘城处爆炸,其声如雷,闻百里外,产生强烈的燃烧和四散飞击的铁壳碎片,毁坏了蒙古军的铁甲和牛皮洞子。景炎二年(1277),元军攻静江(今广西桂林),守城宋将在城陷粮绝的情况下,率部下250名点燃一具大铁火炮集体殉国。历史上的这些记载,说明铁火炮已具有很大的杀伤作用,火药性能已经有较大的提高,火器已从纵火器材发展为直接杀伤、破坏的兵器,这是火器发生飞跃的重要标志。
火枪的出现和演变,表明火器的又一方面的进步。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火枪,是南宋绍兴二年(1132)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使用的长竹杆火枪,以竹为筒,内装火药,临阵点燃,喷射火焰,焚毁了敌人的攻城器械“天桥”。这是最早的管形喷射火器,它能使点燃的火药定向集中喷射火焰。这种技术以后又有了发展。南宋绍定五年(1232),蒙古军进攻金南京时,守城金军使用的飞火枪,将纸制的火药筒绑缚在矛柄上,近战中既可喷火伤人,又能格斗拼刺。虽然是“飞火”,但在火药中还掺杂着铁滓、磁末等,与火焰同时喷出,也能起一定的杀伤作用。南宋开庆元年(1259),又进一步创制出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以巨竹为枪筒,内安子窠(弹丸),用火药发射。这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长期探索,终于在用人力发射的弓箭和礮之后,人类第一次用化学能发射弹丸的成功尝试,也是早期火器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为进一步发明金属管形射击火器解决了一个重大技术问题。
铁火炮、火枪等火器问世后,很快就在战场上显示出威力,无论是宋军,还是金军、蒙古军,都争相添制。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火器作坊的规模,已远远超过北宋都城汴京的火器作坊;军事重镇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一个月就造一、两千尊铁火炮;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在两年三个月内,就制造和添修3~10斤重的铁火炮、火弓箭、火弩箭、霹雳炮、突火筒等 6.4万件。蒙古军在攻陷宋、金的城池后,特别注意搜罗工匠,为他们制造火箭、火炮、火枪等火器。这时的火器虽然在军队装备中还不占主要地位,但在一些战役中,已显示出重要作用。火器已成为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 发明发展
这一阶段从元朝到明朝前期,经历了约2个世纪。元朝发明的火铳,是中国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第一代,这已经是用火药发射石弹或铅弹、铁弹,在较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武器。火铳的发明,开始了火器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到明初,火铳除了已形成可以看作是枪、炮雏形的手持铳和大碗口铳两大类以外,还开始发展了大口径的铜炮、铁炮,把火炮制造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时期火铳的大量生产和装备军队,特别是专用火器部队的组建,使作战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冷兵器虽然在军队装备的武器中仍占大多数,但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使它成为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元朝制造的火铳最早开始于何年,尚缺乏文献记载。但在南宋后期,由于火药性能已有很大提高,已能以火药为能源用大竹筒发射弹丸,并掌握了铜铁管铸造技术,使元朝具备制造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技术基础。元朝于至元十六年(1279)集中各地工匠于大都(今北京),利用南宋原有的冶金、火药和兵器制造业的基础,研制新兵器。二十年,又将军器监改为武备监,统一掌管兵器制造。中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1332)的制品。火铳采用青铜铸管,能耐较大膛压,可以装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大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发射,因此发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据文献记载,到元末,火铳已被元军和农民起义军广泛使用。《元史·达礼麻识理传》就有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军使用成批火铳作战的记载。
明朝建立(1368)后,除大量生产铜火铳外,还开始铸造铁炮。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的明洪武十年(1377)造的3门大铁炮(明初时较大型的铳已开始被称为炮),其口径、身长和重量都大大超过元代的火铳,身管也成直筒形,代表了明初火炮制造的较高水平。明成祖朱棣取得政权后,进一步增加了造铳的数量和品种,并提高了质量,改进了结构,使之更利于实战。据史书记载,明军已大量装备火铳。洪武十三年(1380)规定,在各地的卫所驻军中,按编制总数的10%装备火铳。二十六年,规定水军每艘海运船装备碗口铳4门,火枪20支,火攻箭和神机箭各20支。永乐年间,创建专习枪炮的神机营,成为中国最早专用火器的新兵种。明代的城关和要隘,也逐步配备了火铳。洪武二十年(1387)在云南的金齿、楚雄、品甸和澜沧江中道,安置火铳加强守备。永乐十年(1412)和二十年,明成祖下令在北京北部的开平、宣府、大同等处隘口,安装炮架,加设火铳。嘉靖年间,长城沿边要地,几乎都构筑了安置盏口铳和碗口铳的防御设施。火铳的大量使用,标志着火器的威力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它还存在着装填费时,发射速度慢,射击不准确等明显的缺陷,因此只能部分取代冷兵器。在整个军队的装备中,冷兵器还占主要地位。
枪炮发展
这一阶段从明朝后期到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大约经历3个多世纪。这个时期从仿制外来的鸟铳(枪)和佛朗机铳(炮)、红夷炮开始,火器已分为枪、炮两大类各自独立发展,并大量装备步兵和炮兵。随着火炮威力的日益增大,逐渐取代了礮和床弩一类冷兵器,成为城堡攻防战的主要兵器。步兵装备的鸟铳(枪),填装弹药慢且不能用以刺杀,因此刀、矛、弓、箭仍然是重要兵器。这种状况一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这对清朝后期的战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6世纪初叶,随着欧洲殖民者用新式枪炮对外进行掠夺,西方火器及其制造技术先后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佛朗机铳、鸟铳和红夷炮。佛朗机铳是葡萄牙人在嘉靖初年入侵中国时,被明军缴获的舰炮。它在构造上与火铳相比,具有身管长、装有瞄准具、使用子铳(预装火药弹丸用)等特点,因而比火铳装填方便、射速较快、射程较远、命中率较高,是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火炮。明朝依其形式,仿制成大中小5种规格的佛朗机铳,大型的用于舰船和防守城堡营垒,中型的用于随军机动作战,小型的用作单兵武器。
鸟铳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在东南沿海剿倭作战中缴获的,原制为欧洲火绳枪。它在构造上与手持火铳相比,具有身管较长、口径较小、装有瞄准具、弯形枪托和火绳枪机发火等特点,因而发射方便、射程较远、命中率较高、侵彻力较强。嘉靖三十七年(1558),明朝仿制首批鸟铳成功。
佛朗机铳和鸟铳的仿制成功,使火器具有较优良的作战性能,因而被明军大量装备。这在戚继光蓟州(今天津市蓟县)练兵时的陆军各营中反映最为明显,以车营和步营为例: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戚继光编练的车、步营,火器的配备已明显增多,使用火器的士兵在人员编制中已达到或超过半数。其中车营是专门的火炮部队,因此轻重火器的配备所占比重就更大。而在步营中,由于鸟铳装填弹药慢和近战中不能刺杀,刀枪弓箭手仍占一半。戚继光很注意火器同冷兵器配合使用,火器手配备长刀,便于近战格斗;冷兵器手配备火箭,以利远射。在基层战斗单位的编制中,也是把火器和冷兵器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短长。在戚继光编著(成书于1571年)的《练兵实纪》中,详细记载着上述各营的编制装备,以及训练士兵使用佛朗机铳、鸟铳进行战斗的要求,反映了戚继光的新式枪炮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术思想,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戚家军是明朝后期的精锐部队,其装备情况特别是火器所占比重之大,尚难代表当时明军的全貌。
中国在仿制成功鸟铳后,还不断有所改进。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士桢在《神器谱》中,介绍了掣电铳、迅雷铳、鸟嘴铳、鲁迷铳、鹰扬铳、翼虎铳等十多种各具特色的单兵用枪。其中掣电铳的龙头式枪机安于枪托上,扣动扳机,龙头落于药池,点火完毕,龙头自行弹起,并在枪尾安有防身钢刃;迅雷铳有5管,可轮流发射,提高了射速。崇祯八年(1635),毕懋康在《军器图说》中介绍了自生火铳,改鸟铳的火绳点火为燧石发火,克服了火绳怕风雨的缺点,是中国鸟铳发火装置的重大改进。但上述火器,均未见大批生产和装备军队。
佛朗机铳作为一种火炮,比较轻便,适于在运动中使用;但口径较小,威力不大。万历年间,后金军与明军在中国东北的战争日益激烈,多为攻守城战,佛朗机铳威力不足的弱点暴露出来。明政府为寻求威力更大的火炮,命大学士徐光启购买和仿制欧洲新式大口径火炮,当时称为“红夷炮”。据《明史·兵志》记载,红夷炮长2丈余(约合6米),重者至3000斤(约合1800千克),“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现存实物,炮身长多为2~3米,口径多为100毫米以上,比佛朗机铳口径大、管壁厚、炮身长,成为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明军配备红夷炮后,在同后金军的作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天启六年(1626),明将袁崇焕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多次以红夷炮击退后金军的进攻,取得了守城战的胜利。崇祯十二年至十五年(1639~1642),明军与清军在松山(今辽宁锦州南)、锦州之战中,双方用巨炮对轰,展开激烈炮战。与此同时,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也已装备大型火炮,如进攻开封时,除用大量火药轰塌城墙外,也用火炮轰击城垣,掩护士兵攻取坚城。
从元朝到明朝,在枪、炮获得重要发展的同时,其他种类的火器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些丰硕成果在明朝后期的《兵录》、《武备志》、《金汤借箸十二筹》等兵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仅《武备志》就记载了火药、火炮、火铳、火箭、火牌、喷筒、火毬、火兽、火器战车、水战火器、地雷等类火器共200多种,并绘有大量附图。在火药配制方面,明代后期除吸收外来火药配方的特点而制成更适合新式枪炮用的发射药外,还配制了各种专用的火药,如引药、炸药、信号药、发烟药、致毒药等,丰富了宋元以来的火药品种。在喷筒和抛射火器方面,提高了燃烧、致毒、发烟、遮障等作战功能。利用火药反冲力推进的火箭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单级火箭、二级火箭、多发齐射火箭、有翼火箭等。在爆炸性火器方面,有炸弹类、地雷类、水雷类共十几种,一般用于投掷、事先埋设或沉放于水陆通衢,其引爆方式除直接点火外,已发展为拉发、绊发、触发或机械式钢轮发火。这些火器都以各自的特点,在作战中同枪炮一起发挥杀伤和破坏作用。
清朝以后,中国火器的发展逐渐由缓慢而至于停滞。清初由于战事的需要,尚重视火器制造,重型火器以火炮为主,轻型火器以鸟枪为主。据《清文献通考》记载,从康熙十三年到六十年(1674~1721),清中央政府所造的大小铜、铁炮约900门,但炮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并无大的改进。如康熙十五年(1676)铸造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仍属红夷炮型,大者口径达110毫米,全长248厘米,重1000千克,可发射 4千克重的铁弹。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收复被沙俄侵占的雅克萨时,曾使用了这种火炮。鸟枪的种类较多,其中少数采用了燧石枪机,多数仍用火绳枪机。康熙年间,戴梓曾制出燧发连珠铳和蟠肠鸟枪,对鸟枪的结构有较大改进,但未被广泛使用。至于部队配置火器的状况,与明末大致相同。康熙三十年(1691),在满蒙八旗中设立火器营,抽调5000多人专门训练使用鸟枪。雍正五年至十年(1727~1732),先后规定绿营的火器配备,鸟枪兵一般占40~50%,加上约占10%的炮兵,火器手约占60%左右。18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各国开始产业革命,机器工业逐渐代替工场手工业,火器的制造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时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清政府由于腐败的统治和严重的保守思想,根本不重视火器的发展,很少再造火器。对外又妄自尊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外国先进的火器及其制造技术也未能在中国传播。因而中国火器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才匆忙下令在沿海各地制造火炮,加强海防,但是仍然抵挡不住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古代火箭
中国古代火箭有箭头、箭杆、箭羽和火药筒四大部分。火药筒外壳用竹筒或硬纸筒制作,里面填充火药,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筒侧小孔引出导火线。点火后,火药在筒中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高速向后喷射,产生向前推力。其实这就是现代火箭的雏形。火药筒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推进系统。锋利的箭头具有穿透人体的杀伤力,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战斗部。尾端安装的箭羽在飞行中起稳定作用,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稳定系统。而箭杆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箭体结构。中国古代火箭外形图,首次记载于公元1621年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中。
火箭出现后,在中国被迅速地用于军事行动和民间娱乐中。10~13世纪,在宋、金、元的战争中,已应用了火枪、飞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药武器。那时的飞火炮和现代的火焰喷射器相似,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北宋后期,在民间盛行的烟火戏中,人们利用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制成了能够高飞和升空的流星(或称起火)、爆竹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从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点.
武田信玄死于何病?
死于脑淤血~
武田与上杉的战争,是战国时期战略战术运用的极至,也是旧时代战争的最后终结。信玄最早将南蛮传来的铁炮(步枪)运用到实战中去,并发明了攻城战中的铁炮密集射击战术;谦信也非常注重火器的使用,在春日山城建立了自己的铁炮作坊。要说双雄不接受新生事物,完全是胡说八道,但他们的战术思想没有革命性的突破,却是事实。 在游戏中(如《信长の野望》系列),往往无法表现真正的新时代战争,即织田信长对战术和武器进行大胆革命后的战争——这是赤备最后在长篠覆没的主要原因(不是全部原因)。 1553年,武田军侵攻至川中岛,村上派使者向越后求救,提出以北信浓高井、水内等四郡,以及他所保有的小块越后领地作为酬谢。谦信(为了叙述方便,以后将直接以信玄和谦信来称呼二人,而不考虑改名的年代)遂派大将柿崎和泉守景家统率本部,前往增援。 景家来到信浓,使甲州人初次尝到了越后骑兵可怕的战斗力。然而,一勇之夫的景家,终于还是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与村上等豪族一起,凄凄惶惶逃回越后。 谦信并未惩罚柿崎景家,而是抓紧对武田氏兵法谋略展开广泛、深刻的研究。两年后,即1555年,谦信亲自统领大军,发动了对川中岛地区的攻略。 信玄调兵来迎,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接受春日虎纲“避战”建议,坚守不动。两军对峙,竟长达二百余日,最终由于今川义元的从中调解,各自罢兵而去。这是第二次川中岛合战。 1557年,爆发了第三次川中岛合战,又是稍一接触、长期对峙、各自撤兵,已经成为模式,乏善可陈。但是这种战法,大合信玄的脾胃,却把谦信憋个半死,他在战后稍加修整,便西去击破了越中联军,斩断信玄一条臂膀。 永禄三年(1560年),即著名的桶狭间之战的同一年,谦信终于得到了机会,开始关东攻略(具体过程,将在《关东篇》中详细描述)。次年闰三月,他在镰仓鹤冈八幡宫正式继承关东管领之位,更姓上杉。当年夏末,谦信回到了春日山,随即修书请庄内的大宝寺义增和会津的芦名盛氏协助出兵,秋八月十九日来到了川中岛。 武田氏在川中岛地区修筑了一座可容纳上万兵马的大城——海津城,以春日虎纲为守将,眼看完工在即。如果海津能够在川中岛站稳,对上杉将是巨大的威胁,因此谦信火速进军,希望一举将其攻克。 然而来到川中岛,他却发现尚无大军进驻海津,于是不去围城,重施故伎,东上死地妻女山扎寨,引诱武田军前来围山,好进行主力决战。 第二日,即八月二十日,信玄统带甲信诹三国大军整整两万兵马,进驻了海津城。诸将纷纷请令,包围妻女山,困死越后军。但是,信玄一眼就看透了谦信之所想,谦信又不是马谡,故意陷入死地,能没有后着吗?他带兵绕过妻女山,翻上了更东边的茶臼山,与海津呈夹击妻女山之势,给越后军以巨大的压力,逼迫谦信下山。 然而,这回轮到谦信以静制动了,整天饮酒练兵,“我自岿然不动”,就是不下山。信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装作失去了耐心,原路返回海津城,却于途中设下埋伏,引诱上杉军前来阻击。谦信虽然渴望主力决战,但是没有胜算的决战是没兴趣的,信玄的“移营之计”依旧没能骗过他,就象刘备骗不过陆逊一样。 恰在此时,军师山本勘介献上了“啄木鸟战法”,这是一条妙计,但也是他毕生最失败的计策,终究,谦信的智慧,只有枭雄信玄才能够给予最正确的评价。山本建议,将两万大军分为二路,一路一万三千,以马场、春日、饭富、真田四将统带,从背燃正后趁大雾夜袭妻女山,认为谦信见不到信玄本阵,必然避战下山,而信玄便可将本阵八千人埋伏在必经之路的八幡原上,前后夹击上杉军。 当日黄昏,谦信在妻女山上遥望海津城,只见炊烟袅袅,却全无往日欢乐景象,立刻料到武田军夜凯段桐间将有所行动。他先发制人,抢先率全部兵力一万六千人潜下妻女山,夜渡千曲川,于黎明时来到了八幡原。 上杉以两倍兵力趁雾来攻,信玄急忙排布鱼鳞之阵(一说为诸葛亮八阵图),坚固防守,等待奇袭别动队前来。而谦信则布置车悬之阵(车轮战术),向信玄本阵展开不停息的轮番进攻盯坦。这一仗惨烈异常,武田方因为少主太郎义信中了谦信诱敌之计,不守反攻,破坏了阵势的完整性,几乎一败不可收拾。这是武田氏最大的两次危机之一(第二次为长篠之战),名将死伤无数,如军师山本勘介、副将一门众武田典厩信繁、老臣诸角丰后守虎定、初鹿野源五郎等,全都战死沙场。 激战至午前,武田军接近全面崩溃的边缘,马场等人终于赶到了战场,上杉军腹背受敌,只好停止进攻,向善光寺坪方向撤退。谦信就是在此时,演出了著名的单骑闯阵的活剧。 谦信分派好撤兵事宜,单人匹马闯入武田本阵,所向披靡,直到信玄面前。当时,信玄正端坐阵后,手持军配(军扇)指挥战事,眼见谦信摧马挥刀而来,急忙用军配格挡。第一刀,被军配格住;第二刀,正中肩头,幸好不是重伤;第三刀,武田的护卫蜂拥赶来,扶走了信玄,挡住谦信。三刀砍罢,谦信仰天大笑,驳马离开了战场。 对于这场大战的胜负,后世学者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武田军损失大于上杉军,上杉胜;有的认为,上杉最早被迫撤退,脱离战场,武田胜;还有的和稀泥,说午前上杉胜,午后武田胜。笔者以为,双方都是胜负参半,并不存在失败者,也不存在胜利者,不过上杉方在气势上稍占优势而已。 1564年,又发生了第五次合战,依旧是不胜不负的局面。 三年后,信玄统率甲相联军进攻上野,包围箕轮城。箕轮守将是旧管领上杉宪政重臣长野业正之子业盛,业盛勇猛可比乃父,智谋却差得太远,最终箕轮失陷,长野一族灭亡,谦信失去了半个上野国。 对应信玄的策略,三年后,谦信击灭椎名康胤,又三年完全吞并越中。 武田信玄老奸巨滑,根本没有把三国联盟贯彻始终的念头。正如日本电视剧集《武田信玄》中,女官八重所言:“盟约嘛,只有在撕毁前有效。看准时机撕毁盟约的人,才能在乱世生存下去。”当初上杉关东攻略,信玄只是在碓冰岭附近佯动,威胁上杉的侧翼,并不真正前往增援盟友北条氏。今川义元死在桶狭间,信玄幸灾乐祸,已经存下等待时机撕毁盟约之心了。 信玄有名的儿子共六个:长子太郎义信统领赤备,是理所当然的继承者;次子龙芳自幼双目失明,出家为僧;三子信之十岁夭折;四子四郎胜赖是诹访夫人(就是那个诹访赖重之女)所生,继承了诹访的家业;五子胜信继承了信州仁科家;还有一个氏秀,是北条氏康的七子,送来做养子兼人质的(这个家伙,以后还将在上杉家中见到他)。义信娶了今川义元之女为妻,天天叫喊着要帮助骏河,进取三河和尾张,为丈人报仇,搞得信玄头疼脑热的。 然而更头疼的事情还在后头哪。义信和信玄的关系,逐渐恶化到象信玄和信虎一样,他与师傅饭富虎昌秘密调动赤备,想趁信玄前往温泉疗养的时候把老爹干掉。饭富虎昌心怀犹豫,暗中把消息透露给弟弟三郎兵卫(以后的山县昌景),三郎兵卫密报信玄,于是义信和虎昌俱被拿获,先后自杀。 继承人的光环由此竟然落到了诹访四郎胜赖的头上,他于是归宗,恢复武田原姓。1568年,在川中岛的战事告一段落后,信玄终于撕毁了盟约,反与德川家康结盟,杀入骏河国。 此时的骏河领主,是懦弱无能的今川氏真,他忙不迭向相模求救。相模新领主北条氏政大怒发兵,立誓要严惩背弃盟约的奸徒。亏得老谋深算的北条氏康只是退位,还没有死,他想出一条毒计,联合今川,停止了对甲信的海盐供应,并在边界布置重兵缉拿私商。 甲信都是平原和山区,不靠海,海盐供应一断绝,信玄差点儿没当场愁死。幸好正在危急关头,越后竟然送来了海盐。谦信写信给信玄说:“我与公战,以刀剑不以食盐。” 今川军土崩瓦解,信玄很快就吞并了整个骏河国和半个远江国。稍加休整,他又以将军足利义昭的密诏为借口,撕毁了与德川的盟约,开始向东挺进。 时为1572年,双方在三方原大战(具体经过,将在后文详述),德川和织田的联军大败亏输,家康吓得把屎都拉在裤裆里面。但是接着,武田竟突然议和撤兵了。 对于信玄的最期,有一种传说,说他在围攻某座城池的时候,每晚都到固定地点,听城中一位乐师吹笛。这一习惯被德川军掌握后,就事先布置好铁炮(步枪),当夜一发过后,第二天武田军就派来军使议和。不过,象信玄这种诡计多端的家伙,很难相信会每夜呆在同一个地方,等着别人来袭击。 信玄的确切死期,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空白。当时共有八顶一模一样的轿子,经不同的路线回到诹访。其中有一顶轿子在到达信浓驹场温泉的时候,停了半日,现在一般认为,那就是信玄过世之日——享年五十三岁。 信玄死后,秘不发丧,对外宣称重病退隐,让四郎胜赖监国。直到三年以后,才正式宣布他的死讯,以胜赖之子竹王丸(成年后大名信胜)为新领主(也许是胜赖长年呆在诹访,怕他不能收服甲州老臣之心吧)。竹王丸年幼,胜赖依旧监国主政。 听到信玄的死讯,上杉谦信大哭三日,从此不再出兵信浓。1577年前后,他应足利义昭所请,向西推进,吞并能登,进攻越前,讨伐“囚禁将军的大恶徒”织田信长。其时信长正在畿内与本愿寺、松永、毛利等势力苦战,闻听毗沙门天王的正义之剑指向自己,大为头痛,只好在越前采取游击战术,阻扼上杉军前进,等待冬天到来。 谦信虽然善战,但战略思想相对陈旧,每年北陆雪降,难以行军的时候,定然撤兵,不象其后的柴田胜家,有铲雪前进的魄力。第二年春暖雪消,谦信再度发兵,结果脑溢血死于越中——享年四十九岁。 谦信没有亲儿,有几名养子,最喜欢的是曾经当过武田家养子的北条氏秀,谦信把自己的原名都给了他,赐名上杉景虎。第二个喜欢的,是同族长尾房景之孙、长尾政景和谦信之姐仙洞院所生的上杉喜平二景胜。谦信死后,二子争权——史称“御馆之乱”——景胜终究是谦信血源上的外甥,甚得越后诸将拥戴,又有直江、长尾二家和盟友武田胜赖为后盾,终于杀死景虎,夺得了家督之位。 其后景胜臣服于丰臣秀吉,被转封到会津;关原会战中助势西军,德川幕府建立,又被赶到偏远的米泽,家系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至于谦信的兵法,后世称之为越后流,分为泽崎景实的“要门”和宇佐美良贤的“神德”两个支派。 武田家没有上杉家那样幸运,武田胜赖背弃了信玄要他固守甲斐的遗言,出兵与德川对攻,在小胜之后,又大败于坚城长篠之下,名臣宿将死伤殆尽(此为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战役,将在《革命家信长》一节中详尽描述)。数年后,织田、德川联军攻入甲斐,武田重臣穴山梅雪、小山田信茂等先后背叛,胜赖父子自杀于天目山中,武田氏灭亡。武田旧臣,大半在信长死后归服了德川氏。 信玄的兵法,后来被“兵家之凤”小幡景宪所继承,史称“甲州流”。 武田信虎共有八个儿子和八个女儿(多产兔子)。八个儿子分别为晴信、信繁、信廉、信是、宗智、信实、信笼、信友,当然以前三位最为有名,是武田家的栋梁之才。 武田信繁官至左马助,因为这一官职,中国唐朝叫作典厩,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武田典厩。其子信丰也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后世遂称信繁为“古典厩”,信丰为“今典厩”。 信繁能征善战,并且精通汉学,对《论语》、《孝经》、《汉书》、《书经》和《吕氏春秋》等书都很有研究。他死于川中岛第四次合战,电影《天与地》站在上杉的立场,演绎为被柿崎景家单挑所杀。 武田信廉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比起两个哥哥都差得太远了,他唯一的长处在于绘画。另外,他的相貌和信玄很相似。信玄死后,北条氏政派板部冈江雪斋借探病为名,前来察探虚实。信廉遂伪装信玄,在一间采光不是很好的屋子里会见了江雪斋。江雪斋信以为真,回去禀报:“信玄病重,但是未死。”
1941年中国发明的铁模铸炮法的详细流程是什么样的?
如果1941年发明,那中国古人脑袋装的都是大便,早已被灭亡,这技术在春秋时期已开始用于大规模铸造铁制农具,兵器。
龚振麟
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生;卒于1861年。晚清舰船、火炮研制家。
龚振麟和林则徐、魏源是同时代人,从政前为长洲县监生,有革新思想,好研习西学,对西方的算学、火器有一定研究。道光十九年(1839)任浙江省嘉兴县县丞。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同年夏天,他奉调到宁波军营监制军械,克尽职责,多有建树。英军入侵舟山时,龚振麟奉命去甬东,见到英军用蒸汽机驱动的火轮,他参考林则徐提供的《车轮船图》进行仿制,先用人力驱动叶轮,在湖中试航成功,后又制成更大的舰只,可在海洋中行驶。1841年春,林则徐因抗击英军侵略,被清廷革职,令其“戴罪立功”。他来到浙江后,委派龚振麟把只能直击的旧式炮架改成能上下左右改变射击角度和方位的新式炮车。由于龚振麟平时注重学习科学技术,他监制的新炮车灵巧坚固,富有成效。1841年8月,英军入侵浙江省蛟门地区,清军再次失利,浙江省遂添设炮局,赶铸新炮,以应急需,仍委派龚振麟监制。
铸造火炮历来是用泥型。泥型制好后需长时间才能干透,从开工到出炮,需要一个月左右。那年冬天,雨雪连绵,泥型干不了,炮制不出来。龚振麟就创议用铁模(即铁范)铸造铁炮,在他主持下很快试制成功,大大加快了制炮的速度。由于铁模铸炮有很多优点,引起许多人的重视,龚振麟就写了《铸炮铁模图说》一书,于1842年刊印分发沿海各地区,求得推广,后由魏源收入他所编著的《海国图志》。
不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龚振麟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率领清军积极顽抗太平军。1861年,龚振麟在台州知府任上,被太平军击毙于黄岩县。
龚振麟在《铸炮铁模图说》中,详细地叙述了铁模铸炮的工艺过程和技术措施:
(1)首先按铁炮大小,分4—7节,作出泥炮。
(2)按泥炮节数分制铁模泥型,每节泥型分成两瓣,用车板旋制内面,使表面光洁,形状规整,然后烘干备用。泥型内放入预制的把手,浇注时和铁模铸成一体。
(3)用泥型翻铸铁模时,先将炮口那一节倒置耐宴在泥制平板上,用泥充填其中一瓣,烘干后,盖上泥制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第一节铁模的一瓣。然后除去填泥,又可如法铸得另一瓣铁模。这样逐节浇注,就可铸成层层榫合的整套铁模。
(4)用铁模铸造铁炮岁散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装配泥芯,浇入铁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除净泥芯,得到成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型铸造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用铁范成批铸造生铁农具和工具。《铸炮铁模图说》所述铸造工艺是在传统金属型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得以产生的。例如铁模各瓣之间和各节之间采用的定位方法,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古代陶范和金属型的榫卯定位工艺措施。又如铁模把手分铸、采用双层涂料等,也是传统铸造的常规技艺。
龚振麟在《铸炮铁模图说》中,还总结了铁模铸炮的七个优点。其中讲到铁模的特点是一模多铸,成本低、工时少,“用一工之费而收数百工之利”,“用匠之省无算”;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量;铸型不含水分,少生气孔,用后收藏,维修方便,如果战时紧迫,能很快投产以应急需。所有这些,都讲得相当真切,符合实际;在一些主要技术问题上,和现代铸造学对金属型的认识是一致的。用黑色金属型铸造重数百斤至数千斤的大型铸铁件,困难很多,即使在现代亦非易事。龚振麟首创铁模铸炮,无疑是一个出色的技术成就。他所撰写的《铸炮铁模图说》一书堪称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金属型铸造的专著,只是由于清廷的腐败落后,这一技术才没能得到进一乎亩氏步的应用和提高。龚振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创新精神是值得后人敬慕和效仿的。
大炮是谁发明的?
随着火药的发明,中国于唐末宋初,人们在石炮的基础上,用火药代替石块发射出去,成了原始的火炮。
公元1044年,北宋颤毕曾公亮等编写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就有火炮火药复杂的配制方法记载。到了元代,进一步发展成金属铸成的火铳,即火炮。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公元高嫌1332年)铜火茄念芹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火炮,它重6,94公斤,长35,3厘米,火炮口径为10,5厘米,铳筒中部盖面镌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三行铭文。
铁炮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铁炮是什么、铁炮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