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ke.aiufida.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知识是有关盘庚是谁发明的和盘庚名字的由来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文章目录:
- 1、商朝的那些王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汤,武丁,盘庚,帝乙......难道到这是他们的名字么?那他们姓什么啊?
- 2、商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 3、《研读》10:殷本纪(二)
- 4、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明朝大统历常出错朱载堉进献了万年历,你怎么看呢?
- 5、历史高手进
商朝的那些王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汤,武丁,盘庚,帝乙......难道到这是他们的名字么?那他们姓什么啊?
历卖拍培史上,商王朝处于信史形成时期贺世,“言语异声,文字初形"。《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夏 、 商 、 周 的 时 候 , 人 们 有 姓 也 有 氏 。 “ 姓 ” 是 从 居 住 的 村 落 , 或 者 所 属 的 部 族 名 称 而 来 。 “ 氏 ” 是 从 君 主 所 封 的 地 、 所 赐 的 爵 位 、 所 任 的 官 职 , 或 者 死 后 按 照 功 绩 , 追 加 的 称 号 而 来 。 所 以 贵 族 有 姓 、 有 名 、 也 有 氏 ; 平 民 有 姓 , 有 名 , 没 有 氏 。 同“ 氏 ” 的 男 女 可 以 通 婚 , 同 “ 姓 ” 的 男 女 却 不 可 以 通 婚 。 因 为 中 国 人 很 早 就 发 现 这 条 遗 传 规 律 : 近 亲 通 婚 对 后 代 不 利 。
他们是有信的,商王都信子,武丁,帝乙是他们的氏。
契 (前2257年---前?)
昭明 (前?---前?)
相土 (前?---前?)
昌若 (前?---前?)
曹 (前?---前?)
冥 (前?---前?)
商高祖(王亥) (前?---前1972年)
王恒 (前1971年---前?)
上甲微 (前?---前?)
报乙 (前?---前?)
报丙 (前?---前?)
报丁 (前?---前?)
示壬 (前?---前?)
商夔宗(示癸) (前?---前?)
商太祖(商汤) 子天乙 (前?---前1589年)
商代王(太乙) (前1588年---前1588年) 1年
商哀王(外丙) 子胜 (前1588年---前1587年) 2年
商懿王(仲壬) 子庸 (前1586年---前1583年) 4年
商太宗(太甲) 子至 (前1582年---前1571年) 12年
商昭王(沃丁) 子绚 (前1570年---前1542年) 29年
商宣王(太庚) 子辩 (前1541年---前1517年) 25年
商敬中唯王(小甲) 子高 (前1516年---前1500年) 17年
商元王(雍己) 子密 (前1499年---前1487年) 13年
商中宗(太戊) 子伷 (前1486年---前1412年)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 子庄 (前1411年---前1401年) 11年
商思王(外壬) 子发 (前1400年---前1386年)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 子整 (前1385年---前1377年) 9年
商穆王(祖乙) 子滕 (前1376年---前1358年) 19年
商桓王(祖辛) 子旦 (前1357年---前1342年) 16年
商僖王(沃甲) 子逾 (前1341年---前1337年) 5年
商庄王(祖丁) 子新 (前1336年---前1328年) 9年
商顷王(南庚) 子更 (前1327年---前1322年) 6年
商悼王(阳甲) 子和 (前1321年---前1315年) 7年
商世祖(盘庚) 子旬 (前1314年---前1273年) 42年
商章王(小辛) 子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3年
商惠王(小乙) 子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10年
商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 子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11年
商世宗(祖甲) 子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33年
商甲宗(廪辛) 子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4年
商康祖(庚丁) 子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8年
商武祖(武乙) 子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35年
商匡王(文丁) 子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13年
商德王(帝乙) 子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21年
商纣王(帝辛) 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 30年
备注;较有著名的国王
(1)商汤 在位30年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2)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3)盘庚 在位28年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4)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
(5)商纣 在位33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商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一、西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300字
褒姒的故事褒姒,西周周幽王王后,著名烽火戏诸侯女主角.褒姒,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夏朝末年,帝桀在位时,有一天有两条龙在院子里,说:“我们是褒国的先君.”夏桀赶紧让太史占卜,法师说要霸龙的唾液收藏起来,保存龙的精气.后来,夏桀就把唾液装在了匣子里,一代又一代的传到了周朝.历经数代,都把这个匣子视为禁忌,没有人敢打开.转眼间,800多年过去了,到了周厉王即位.有一天,他闲着没事,就让宫女的匣子打开.从匣子里钻出了一条虫子,这条虫子钻进了宫女的肚子里.这个宫女肚子莫名大了起来,周厉王责怪他没有丈夫而怀孕,把她关进了禁宫,一关就是40年,而这个宫女的肚子也大了四十年,到了周宣王即位的时候,宫女才产下一个女婴.因为周宣王怀疑这个宫女妖言惑众,所以把孩子扔进了河里,一对逃难的夫妻捡到了这个小女婴,很开心,边收养了他.后来这对夫妇一路逃到褒国,给孩子取名褒姒.姓姒是追溯到夏朝褒国二君化龙吐涎,夏朝国姓为姒;取名为褒是为了纪念她在褒国保住了性命.(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参考书籍《中国皇后全传》,。
二、西周时期的历史小故事300字
褒姒的故事褒姒,西周周幽王王后,著名磨铅烽火戏诸侯女主角。
褒姒,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夏朝末年,帝桀在位时,有一天有两条龙在院子里,说:“我们是褒国的先君。”
夏桀赶紧让太史占卜,法师说要霸龙的唾液收藏起来,保存龙的精气。后来,夏桀就把唾液装在了匣子里,一代又一代的传到了周朝。
历经数代,都把这个匣子视为禁忌,没有人敢打开。转眼间,800多年过去了,到了周厉王即位。
有一天,他闲着没事,就让宫女的匣子打开。从匣子里钻出了一条虫子,这条虫子钻进了宫女的肚子里。
这个宫女肚子莫名大了起来,周厉王责怪他没有丈夫而怀孕,把她关进了禁宫,一关就是40年,而这个宫女的肚子也大了四十年,到了周宣王即位的时候,宫女才产下一个女婴。因为周宣王怀疑这个宫女妖言惑众,所以把孩子扔进了河里,一对逃难的夫妻捡到了这个小女婴,很开心,边收养了他。
后来这对夫妇一路逃到褒国,给孩子取名褒姒。姓姒是追溯到夏朝褒国二君化龙吐涎,夏朝国姓为姒;取名为褒是为了纪念她在褒国保住了性命。
(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参考书籍《中国皇后全传》,望采纳)。
三、商朝一个历史小故事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他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安阳小屯村)。
因为到殷去有三条好处:
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眼下的都城 "奄"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眼下的情况要好;
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
第三,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盘庚迁殷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
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树起“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宣称为人民打算来争取民心。
在当时,“天命”和“先王”无疑是有威力的,因此盘庚得以迁殷。
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将迁之时,盘庚发出警瞎败好告:“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就是说,有奸诈邪恶,不听话的人,我就把他们斩尽杀绝,不让这孬种遗枯闷留在新邑蔓延滋长。可见盘庚企图通过迁都打击贵族。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安阳小屯村)。
既迁之后,盘庚重申:“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即不管与商王血缘的远近,造罪就处死,立功便封赏;并宣称自己有权“制乃短长之命”。这说明通过迁都,镇压了异己,商王权威上升了。
扩展资料:
1、商朝都城变迁
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公元前1525年,相(今河南内黄)遭洪水,祖乙把国都迁到了耿(今山西河津),祖乙迁至耿的第二年,因发生河患,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因其为都仅一年,近代史学界就把祖乙迁耿略去不谈。
但上述这几个都城,它们与文献中记载的名字是甚么关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看法一致。
对商代历史上多次迁都的原因,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尚书·盘庚篇》中看到,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
如盘庚虽然声称“视民利用迁”(为人民的利益而决定迁都),但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人,他发出了“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我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让孽种留在新邑)的威胁,反映了内部争斗的激烈。
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2、盘庚
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不计太丁)。
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盘庚迁殷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盘庚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商朝
四、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小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tieba.baidu/f?kz=1022002225
五、隋唐时期历史小故事
1.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 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 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数月如此,都知心头很为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而高兴.一天,他正与主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胡趱不敢怠慢,急忙让主人把驴牵来.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主人出来,胡趱急了,奔进后院,只见驴子浑身是汗,直喘粗气,正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这才恍然大悟.第二天早晨,胡趱又来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样,习惯地拉开嗓门喊道:“仆人们 多加草料,好好喂驴!” 胡趱冷笑一声说:“抱歉得很,今天驴子来不了啦.” 主人问:“为什么?” 都知就说:“昨天回去头旋恶心,卧在棚里起不来了,请您准它几天假,让他缓缓气吧!”。
六、夏商西周时期历史故事有哪些
1、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2、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3、姜太公钓鱼 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
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
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 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
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4、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展开对外活动,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5、假道灭虢 春秋时期,晋献公要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同时给虞国送去宝马和贵重礼物。
虞国国君贪财,大夫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近邻,它的灭亡必然会导致虞国灭亡。”虞国君主不听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虞。
七、商朝的历史小故事,谁有
商纣王之死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他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整天花天酒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有一年,商的属国苏国给纣王送来一位美女叫妲己,特别受到纣王的宠爱。妲己是个脾气很怪的女人,纣王为了取得妲己的欢心,就派人挖了一个大池子,里面倒满了酒,池子周围移植有很多树木,树枝上挂着肉块。
然后派许多青年男女在酒池里洗澡,相互追逐嬉乐,有谁能从酒池里跃身而起咬到树枝上挂的肉,还可以得到奖赏。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酒池肉林”。
妲己喜欢看这种游戏,每次看她都笑。纣王为博取妲己的笑,几乎每天都要举行这种游戏。
八、商朝的历史小故事,谁有
商纣王之死 商纣王是历史上的暴君,他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整天花天酒地,过着 醉生梦死的生活。
有一年,商的属国苏国给纣王送来一位美女叫妲己,特别受到纣王的宠 爱。妲己是个脾气很怪的女人,纣王为了取得妲己的欢心,就派人挖了一个 大池子,里面倒满了酒,池子周围移植有很多树木,树枝上挂着肉块。
然后 派许多青年男女在酒池里洗澡,相互追逐嬉乐,有谁能从酒池里跃身而起咬 到树枝上挂的肉,还可以得到奖赏。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酒池肉林”。
妲己喜欢看这种游戏,每次看她都笑。纣王为博取妲己的笑,几乎每天 都要举行这种游戏。
商纣王为了搜括民财,就在都城朝(zhāo)歌,造了一个高大的建筑物, 专门贮存从全国各地搜括来的金钱。这个高大的建筑物叫鹿台。
另外还建造 了一个很大的仓库,专门囤积从老百姓手中掠夺来的粮食。 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纷纷起来反抗。
一有反抗,纣王就派 大兵去镇压,百姓们成群结队逃亡,到邻国去寻找活路。这样一来,反而使 邻国逐渐强盛起来。
纣王对自己手下的大臣,也采用残酷镇压的手段,谁不听他话,人头就 会落地。他知道姐己喜欢新奇,于是就发明一种刑具,以杀人供妲己取乐。
这个刑具是一根空心的铜柱子,将要处死的人绑在这根铜柱子上,然后在空 心铜柱子中烧火,把铜柱烧得通红,被绑着的受刑人在痛苦地挣扎,最后被 活活烤死。 妲己喜欢看受刑人死亡前的痛苦挣扎,一看这个场面她就笑。
纣王为了 使妲己笑颜常开,每天都寻找理由杀人,供妲己取乐。这种酷刑叫“炮烙”。
纣王手下有一个耿直的大臣叫梅伯,对纣王用“炮烙”杀人很为不满。 他不顾自身安危,劝说纣王取消这种酷刑。
纣王不但不听梅伯的劝说,反而笑嘻嘻地对梅伯说:“其实‘炮烙’并 不残酷,死的人也并不痛苦,你不信可以自己试试。”说完就沉下脸,一挥 手,叫宫殿卫士用长矛把梅伯逼近空心铜柱,剥去梅伯的衣服,把他绑在空 心铜柱上。
梅伯被烧红的铜柱烤得撕心裂肺地惨叫。 纣王望着梅伯说:“怎么样,不像你想的那么残酷吧?”说过又叫人把 梅伯放下。
梅伯对纣王说:“大王,炮烙太残酷了。为人君的应当仁慈,你这样简 直是罪大恶极!这样下去,百姓们都要起来反叛你的,商朝的江山就要断送 在你手里了。”
纣王一听,勃然大怒,一挥手,叫卫士再把梅伯绑到铜柱上,点火再烤。 梅伯对纣王说:“大王,请你答应我,老臣是最后受炮烙之刑的人。
这 样老臣死而无怨。” 这时,在朝的大臣也都一起跪下替梅伯求情。
纣王对众大臣说:“好吧,看在你们大家的面子上,免去‘炮烙’之刑, 改成杀头,然后再将他剁成肉酱。你们大家都尝尝这烤得半熟的肉酱的味道, 记住梅伯的教训,今后不能随便诽谤我。”
卫士杀了梅伯后,又将他的尸体剁成了肉酱,盛在盘子里,分给大臣们 吃。在纣王面前,众大臣谁敢不吃?只好闭上眼,把人肉酱吃了下去。
梅伯之死,吓得众大臣再也没人敢劝说纣王了。 为了使周围的各附属国都慑服商朝,纣王把姬昌、九侯、鄂侯3 位诸侯 首领召进京城,让这3 个人分管全国各地的诸侯。
这3 个人的官衔叫“方伯”。 国内如果有哪个诸侯造反,就由管辖的“方伯”领兵去镇压。
3 位“方伯”带着家属住进京城不久,有一次,纣王到九侯家去玩,见 九侯的女儿长得漂亮,就暗示九侯把女儿送进宫给纣王作妃子。 九侯不敢不答应,只好把女儿送进宫。
可是九侯的女儿早就知道纣王是 个昏君,进宫后对纣王总是爱理不理的,整天面带愁容。有一次,纣王下令, 一定要她笑,不然就把她杀了。
她对纣王说:“把我杀了吧,我在你身边比 死还痛苦。” 纣王一气之下,就将她杀了。
九侯得到女儿死亡的消息,放声大哭。不料,这件事被纣王安插在九侯 身边的宠臣费仲知道了,立即向纣王告密。
纣王召九侯、鄂侯和姬昌3 位“方 伯”进朝。姬昌预感到这次召见凶多吉少,便推说有病,不能上朝。
九侯、鄂侯和众大臣都上朝了,金殿上的气氛十分紧张,都觉得大祸临 头了。 纣王对九侯说:“你的女儿是我杀死的,你哭,这岂不是对我不满吗?” 九侯分辩说:“大王,我死了女儿哭几声,这是人之常情啊……” 纣王说:“你知道人之常情,难道你就忘了君臣之礼吗?看来你目无君 主,来人,把他推下去斩了!” 鄂侯听了,立刻跪下,替九侯求情:“大王,九侯哭女儿,确实是人之 常情,求大王看在老臣的份上,免九侯一死……” 纣王不但不听鄂侯的话,反而咆哮着说:“反了,全反了。
你竟然敢替 叛逆者求情,拉下去一并斩了!” 纣王杀了九侯和鄂侯,又把他们的尸体切成“肉脯”,剁成“肉酱”, 叫人送给西伯姬昌吃。 西伯姬昌当着宫廷来人的面,把“肉脯”和“肉酱”吃了,对来人说: “臣姬昌叩谢大王的赏赐。
九侯和鄂侯反叛大王,罪有应得……” 宫廷里的人走后,西伯姬昌为两位老朋友的惨死而痛哭,同时又为自己 避免了灾难而幸庆。从此,姬昌天天装病在家,足不出户。
他知道,就是这 样也无法避免九侯和鄂侯的命运,于是暗中派人回到自己的周国,叫儿子姬 发和大臣阂夭设法营救。 果然不出姬昌所料,不久,纣王就对姬昌下起了毒手。
九、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1、烽火戏诸侯
严格来说,这个不算春秋时期的故事,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0、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研读》10:殷本纪(二)
汤去世后,因为太子太丁早年亡故,由其弟弟外丙继位。三年后外丙去世,由外丙的弟弟中壬继位。四年后中壬去世,伊尹拥立太丁的儿子太甲继位。太甲元年,伊尹为训诫太甲,专门写了《伊训》《肆命》和《徂(音cú,促)后》三文。
太甲临朝三年,暴虐昏乱,纲常大乱,伊尹把他流放到汤的埋葬地桐宫。在这以后的三年,伊尹代行国家事务,主持国政,朝会诸侯。
太甲在桐宫住了整整三年时间,期间悔过自新,经常向伊尹进行检讨。伊尹迎接他回来,交还了政权。以后太甲修身养德,诸侯纷纷前来归服,百姓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很让烂是赞赏,专门写了《太甲训》三文,赞扬太甲,称颂他为太宗。
太宗去世后,他的儿子沃丁即位,伊尹也去世了。沃丁组织官员们在首都亳隆重安葬伊尹。为了用伊尹的事迹教育后人,他命令咎单写了《沃丁》一文。
沃丁去世后,由他的弟弟太庚继位。太庚去世后,由其子小甲继位。小甲去世后,由其弟弟雍己继位。殷商从这时开始衰落,很多诸侯不来朝拜。
雍己去世后,由其弟弟太戊继位。太戊任用伊陟(音zhì,治)为相。亳地有棵桑树和椿树生长在一起,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到了一抱粗细。太戊感觉很奇怪,就去询问伊陟。伊陟回答:“臣我听说妖魔鬼怪不敢欺凌有德行的人,陛下看看在政德上有什么缺失没有?这可能是上天警告陛下要修政德。”太戊听从,这两棵树也逐渐枯死了。
伊陟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当时的执政官巫咸。巫咸治理朝政有功绩,写下《咸艾》《太戊》两文,记载了自己治理朝政的功绩,颂扬了太戊从谏如流、专修德政的事情。太戊在太庙中称赞伊陟,伊陟一再谦让,写下《原命》一文。就这样,殷的国势再度强盛,诸侯又纷纷前来归服。因此,史称太戊为中宗。
中宗去世后,由其子中丁继位。中丁迁都于隞(音áo,熬)。中丁去世后,由其弟弟外壬继位。这些在《仲丁》有记载,但现在已经残缺不存。外壬去世后,由其弟弟河亶(音dǎn,胆)甲继位,河亶甲迁都于相。河亶甲时,殷商的国势再度衰弱。
河亶甲去世后,由其子祖乙继位,祖乙迁都于邢,殷商再次复兴。祖乙去世后,由其子祖辛继位。祖辛去世后,由其弟弟沃甲继位。沃甲去世后,由其兄长祖辛的儿子祖丁继位。祖丁去世后,由其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继位。南庚去世后,由祖丁的儿子阳甲继位。阳甲时期,殷商又衰落了。
自从中丁以来,废掉了嫡长子继位制,拥立诸兄弟及诸兄弟的儿子继位,这些人都为了争夺帝位而互斗不息,造成了九代混乱,诸侯们也没有谁前来朝觐。
阳甲去世后,由其弟弟盘庚继位。盘庚计划把首都从黄河以北迁徙到黄河以南,以便回到成汤的故居。从成汤到盘庚,已经经历了五次迁都,百姓留恋故土,听说要迁徙后怨声载道。盘庚告谕诸侯大臣说:“当年高祖成汤和你们的先祖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就因为对法令必须言听计从。如果帝王的命令大家都不遵从,那么靠什么修成大德?必须严格执行命令,不能打一点折扣。”
盘庚越过黄河,迁都到了黄河以南,回到亳地。盘庚组织人员修缮当年汤的故宫,修身养德,百姓安宁平定下来,殷商再次复兴。因兆激为其又举起了遵守成汤之德的旗帜,所以诸侯又都前来朝觐。
盘庚去世后,由其弟弟小辛继位,小辛时期,殷商再次衰落。百姓思念盘庚,于是写成《盘庚》三文。小辛去世后,由其弟弟小乙继位。小乙去世后,由其子武丁继位。武丁研究复兴殷商之计,但苦于没有得到贤人辅佐,三年不出一谋,国家政事都由冢宰决定,自己则在暗中观察国家风气。
武丁在夜间做梦遇到圣人,名叫说(音yuè,悦坦猜漏)。他醒来后根据梦中所见审视群臣百吏,都不像梦中之人。武丁就派出人员到民间四处寻找,最后在傅险找到了说。这时说正在服劳役修路。手下人把他带来见武丁,武丁说找的正是这个人。经过一番交谈后,武丁感觉他就是梦中的圣人,马上任命说为国相,殷商再次大治。因为是在傅险找到的说,所以武丁赐其姓傅,名叫傅说(约公元前1335——公元前1246年)。
武丁祭祀成汤时,有只野鸡突然飞来,落到鼎耳上高声鸣叫。武丁认为是不祥之兆,十分害怕。祖己说:“陛下不要担忧,这是提醒陛下修身立德,做好政事。”祖己进一步开导武丁:“上天监察我们要遵从道义,人的寿命有长也有短,这是自然规律。有些百姓不遵守道德大义,犯下很多罪过,等到上天来惩罚他了,他才想起来应该多做善事,这已经晚了三秋了!陛下只要敬天安民,办好职责内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改变原来规定的祭祀仪式。”武丁修政行德,百姓十分高兴拥戴,殷商再次复兴。
武丁去世后,由其子祖庚继位。祖己因为赞赏武丁能因野鸡出现而修身立德,特地为武丁建立高宗庙宇,专门写了《高宗肜(音róng,容)日》和《高宗训》两文。祖庚去世后,由其弟弟祖甲继位。祖甲荒淫无道,殷商再次衰落。
祖甲去世后,由其子廪辛继位。廪辛去世后,由其弟弟庚丁继位。庚丁去世后,由其子武乙继位,殷都又迁到黄河以北。
武乙暴虐无道,命人制造了很多木偶,对别人说这是天神。武乙和木偶下棋赌输赢,让旁人替它落子。如果天神输了,就开始侮辱它。又制作了一个皮革口袋,里面盛满血,然后用箭瞄准射击,说这是“射天”。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间去打猎,突然间被雷击劈死。武乙去世后,由其子太丁继位。太丁去世后,由其子乙继位,殷朝这时更加衰落了。
乙的长子叫做微子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卑贱,所以没能够继承帝位。乙立其正妻所生的儿子辛为王储。乙去世后,辛继承帝位。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146年),名受(另称受德),人们都称他为纣。
纣天资聪明,善于辩论,行动敏捷,领悟接受能力很强,并且气力过人,能够徒手和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能拒绝臣下的劝谏,他的口才足能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这些天赋在大臣面前炫耀,认为天下人都赶不上他。他喜欢喝酒,放荡作乐,宠幸女人。在纣的众多妃子中有个叫做妲己的,特别受他宠爱,他对妲己言听计从。他让乐师涓为他写作了淫词滥调,宫廷中到处是靡靡之音。
为了享乐,纣开始拼命搜刮民脂民膏,不断加重赋税,钱库鹿台中堆放的钱到处都是,粮仓钜桥的粮食很多腐烂掉。他多方搜集来的狗马和新奇玩物填满了宫室,又大肆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到里面。纣宣招来大批乐工,聚集到沙丘,搞起了酒池肉林,让青年男女赤身裸体在里面娱乐,他天天热衷于参与其中,经常通宵达旦。
这时很多百姓因为怨恨起来反叛,纣就加重刑罚。他发明了“炮烙之刑”,把犯人绑在烧红的铜柱子上,然后以听犯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为乐。纣任用当时的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个女儿很是美丽动人,纣派人强索入宫。这个女孩不喜欢纣的淫乱,纣大怒,立即杀掉,然后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劝阻,结果也被纣用斧子砍死后制成肉干。
姬昌听说这事后,暗自伤心叹息流泪。崇侯虎知道后,暗中向纣告发。纣派人把姬昌囚禁到羑(音yǒu,有)里。姬昌的臣下闳(音hóng,红)夭等人,用美女奇物宝马贿赂纣,纣这才赦免了姬昌。姬昌被放出后献出自己受封的洛西之地,请求纣废除炮烙之刑。纣答应了,并且赏赐给姬昌弓箭斧钺,让他代表自己去征讨不服从的诸侯。姬昌由此成为西部诸侯中的首领,人们称其为西伯。纣任用善于阿谀奉承、贪财好利的费中执掌朝政,又重用喜欢诽谤别人的恶来,诸侯们更加疏远纣。
姬昌回到封地后,悄悄地修德行善,诸侯逐步叛离纣而归附于西伯。姬昌日益强大起来,纣王这时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纣的王子比干竭力劝谏他的父亲,纣根本不听。商容是一个很贤良的人,百姓很喜爱他,但纣却找茬废掉了商容。
姬昌讨伐灭掉了饥国,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对姬昌很怨恨恐惧,就跑去对纣王说:“上天马上要断绝我们殷商人的天命了!陛下终日荒淫,这是自绝于天下,上天马上要舍弃我们。陛下赶紧警醒起来吧,要不大祸临头时,我们就真的没救了。”纣说道:“我命在天不在人!”祖伊返回后,叹息道:“纣已经听不进任何劝谏了。”
姬昌去世后,其子姬发继位,他就是周武王。周武王率军东征,到达盟津后,八百多名诸侯背叛殷商前来归附周。诸侯们建议说:“现在是讨伐纣的时候了。”周武王却说:“你们都不知天命。”率军班师。
纣更加淫乱不止。微子多次劝谏,纣王不听,微子就和大师、少师商量着要离开商都。比干说:“作为人臣,不能不以死相争。”于是再次劝阻纣。纣大怒道:“我听说过圣人有七窍,你这么聪明,我看看你到底有几窍。”命人把比干剖心挖腹,察看比干的心脏。
箕子害怕了,于是装作疯癫,纣王把他囚禁起来。殷朝的大师、少师等人携带着殷朝祭祀天地的乐器投奔到周。
周武王看到时机成熟,就再次率领诸侯讨伐纣王。纣组织军兵和周武王在牧野展开决战。甲子日这天,纣王军队溃败。纣王穿上自己最好的宝玉衣服,登上鹿台,跳入火中自焚。
周武王斩下纣王的头颅,悬挂到白旗上面。又命人杀掉妲己,释放了箕子等囚犯,祭祀比干的坟墓,表彰商容所在的街巷。对于殷朝的遗老遗少,周武王也加以安抚,加封纣的儿子武庚,以继续殷朝的香火,命令他重修盘庚之政。看到这样,殷朝的百姓很是高兴。周武王做了天子,他的后世贬低“帝”这个称呼,自称为王。
周武王去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起来叛乱,成王命令周公讨伐诛杀,封微子到宋,以接续殷朝香火。
太史公曰:我根据《诗经》中的《商颂》来编定契的事迹,自成汤以来,很多史实材料都采自《尚书》和《诗经》。契为子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到各国后,就以国为姓了,其中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孔子说过,殷朝的车子很好,那个时代崇尚白色。
黄其军
作于2019年11月17日(古历己亥年十月廿一)
殷本纪(一)
夏禹本纪(三)
夏禹本纪(二)
夏禹本纪(一)
华夏始祖黄帝本纪
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明朝大统历常出错朱载堉进献了万年历,你怎么看呢?
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他的父亲郑恭王朱厚烷精通音律和乐谱,朱载堉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音乐和数学。他聪明机灵,长辈们都非常喜简指欢他。
朱载堉十岁开始攻读《尚书·盘庚》等史书。后来他被封为世子,成为郑恭王的继承人。
郑恭王朱厚烷为人正直,他上书嘉靖皇帝,劝他不要再服用丹药,惹得嘉靖皇帝大怒。
于是,郑恭王被贬为庶人,送到宗人府,囚禁在高墙之中。朱载堉和家里人都惶恐不安。
年纪尚小的朱载堉无力反抗皇帝的判决,只好在王府外建造一座土屋,独自居住,以示不满。
尽管生活艰苦,但是朱载堉依然读了“十三经”及明代的乐学、律学、算学等方面的大量著作。
.隆庆皇帝即位后,将囚禁多年的郑恭王放了出来。朱载堉哽咽地说:“父亲,您受苦了。”
就这样,朱载堉结束了在土屋里一个人生活、读书的状态,搬回家里和家人们住在一起。
在父亲的指导下,朱载堉在乐律方面进步神速拦清配,他过人的才智和不骄不躁的态度得到郑恭王的赞许。
为了解决创制十二平均律时遇到的计算问题,朱载堉琢磨了很长时间,发明了81档的特大算盘。
接着,朱载堉用大算盘进行开方运算。其工作量之大,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而朱载堉却乐在其中。
在这一过程中,朱载堉发现了十二平均律和等比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以及不同进位制的小数换算。
到了万历十九年(1591年),郑恭王病逝,朱载堉淡泊名利,上书皇帝,甘愿放弃王位。
万历皇帝批准朱载堉让出王位后,朱载堉自称是一位不问凡尘俗事的道人,迁居到了怀庆府。
从那以后,朱载堉不问世事,专心做学问。每天在堆满书籍的居室里看书,过着学者一样的生活。
明朝的历法是《大统历》,常出差错。朱载堉向万历皇帝进献《圣寿万年历》和《律历融通》,提请改历。
万历皇帝驳回朱正运载堉的请求。其后,朱载堉在十五年里,上了七道奏章,终于获得万历皇帝的批准。
1610年,朱载堉写成音乐史上最早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的声学理论著作——《乐律全书》。
1611年四月初六,朱载堉病逝,享年七十六岁,他被葬到九峰山上,赐号“端清”。
历史高手进
简要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表
夏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
商 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
周型掘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① 前770—前476前 前475— 前221
秦 前221—前206
汉 西汉② 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 东晋 317—420
十六国③ 304—439
南北朝 南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 北魏 386—534
东魏北齐 534—550550—577
西魏北周 537—557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④ 902—979
宋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97
辽 907—1125
西夏 1038—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洪武 1368—1398
建文 1399—1402
永乐 1403—1424
洪熙 1425
宣德 1426—1435
正统 1436—1449
景泰 1450—1456
天顺 1457—1464
成化 1465—1487
弘治 1488—1505
正德 1506—1521
嘉靖 1522—1566
隆庆 1567—1572
万历 1573—1620
泰昌 1620
天启 1621—1627
崇祯 1628—1644
清 1644—1911
顺治 1644—1661
康熙 1662—1722
雍正 1723—1735
乾隆 1736—1795
嘉庆 1796—1820
道光 1821—1850
咸丰 1851—1861
同治 1862—1874
光绪 1875—1908
宣统 1909—1911
中携隐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附注:
①这时期主要有秦、齐、楚、燕、韩、赵、魏等国。②包括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朝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③这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存在着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④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卜隐核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高祖李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 则天皇帝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 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 宪宗李纯 穆宗李恒 敬宗李湛 敬宗李湛 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忱 懿宗李温 僖宗李儇 昭宗李晔 哀帝李拀 宋(1)宋太祖赵匡胤 (2)宋太宗赵匡义 (3)宋真宗赵恒(4)宋仁宗赵桢(5)宋英宗赵曙 (7)宋哲宗赵煦(8)宋徽宗赵佶 (9)宋钦宗赵桓 (1)宋高宗赵构 (2)宋孝宗赵昚(3)宋光宗赵敦 (4)宋宁宗赵扩 (5)宋理宗赵昀 (6)宋度宗赵禥 (7)宋恭宗赵显 (8)宋端宗赵昰 (9)宋祥兴帝赵昺 元朝皇帝谱太祖 太宗 昭慈皇后 定宗 钦淑皇后 宪宗 世祖 成宗 武宗 仁宗,英宗 泰定帝 天顺帝 明宗 宁宗 顺帝 明代年表 庙号 名字 太祖 朱元璋 惠帝 朱允文 成祖 朱棣 仁宗 朱高炽 宣宗 朱瞻基 英宗 朱祁镇 景代宗 祁钰英宗 朱祁镇宪宗 朱见深 孝宗 朱佑樘 武宗 朱厚照 世宗 朱厚璁 穆宗 朱载后神宗 朱翊钧 光宗 朱常洛 嘉宗 朱由校 思宗 朱由检 清朝的历届皇帝 努尔哈赤(1):皇太极(2):顺治(3)康熙(4)雍正(5)乾隆(6)嘉庆(7)道光(8)咸丰(9)同治(10)光绪(11)宣统
中国朝代顺序表【全】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则天皇帝(624-705) 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显(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1)宋太祖赵匡胤
生卒:927——976.12 50岁
在位:960——976.12
建隆(960——963.11)
乾德(963.11——968.11)
开宝(968.11——976.12)
三弟
(2)宋太宗赵匡义(又名赵光义、赵炅)
生卒:939——997.3 59岁
在位:976.12——997.3
太平兴国(976.12——984.11)
雍熙(984.11——987)
端拱(988——989)
淳化(990——989)
至道(995——997)
因箭伤屡发而死
三子
(3)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
生卒:968——1022.2 55岁
在位:997.3——1022.2
咸平(998——1003)
景德(1004——1007)
大中祥符(1008——1016)
天禧(1017——1021)
乾兴(1022)
六子
(4)宋仁宗赵桢(原名赵受益)
生卒:1010——1063.3 55岁
在位:1022.2——1063.3
天圣(1023——1032)
明道(1032——1033)
景佑(1034——1038)
宝元(1038.11——1040.2)
康定(1040.2——1041.11)
庆历(1041.11——1048)
皇佑(1049——1054.3)
至和(1054.3——1056.9)
嘉佑(1056.9——1063)
中毒暴亡
堂侄,收为养子
(5)宋英宗赵曙
生卒:1032——1067.1 36岁
在位:1063.4——1067.1
治平(1064——1067)
子
(6)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
生卒:1048——1085.3 38岁
在位:1067.1——1085.3
熙宁(1068——1077)
元丰(1078——1085)
长子
(7)宋哲宗赵煦(原名赵名佣)
生卒:1077——1100.1 24岁
在位:1085.3——1100.1
元佑(1086——1094.4)
绍圣(1094.4——1098.5)
元符(1098.6——1100)
弟
(8)宋徽宗赵佶
生卒:1082——1135 54岁
在位:1100.1——1125.12
建中靖国(1101)
崇宁(1102——1106)
大观(1107——1110)
政和(1111——1118.10)
重和(1118.11——1119.2)
宣和(1119.2——1125)
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子
(9)宋钦宗赵桓(原名赵亶)
生卒:1100——1156 57岁
在位:1125.12——1127.3
靖康(1126——1127.3)
国亡被俘后被马踩死
金灭北宋 北宋亡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1)宋高宗赵构
生卒:1107——1187 81岁
在位:1127.5——1162.6
建兴(1127.5——1130)
绍兴(1131——1162)
禅位于子
养子
(2)宋孝宗赵昚(原名赵伯琮)
生卒:1127——1194.6 68岁
在位:1162.6——1189.2
隆兴(1163——1164)
乾道(1165——1173)
淳熙(1174——1189)
禅位于子
三子
(3)宋光宗赵敦
生卒:1127——1194.6 68岁
在位:1189.2——1194.6
绍熙(1190——1194)
被废
三子
(4)宋宁宗赵扩
生卒:1168——1224.8 57岁
在位:1194.7——1224.8
庆元(1195——1200)
嘉泰(1201——1204)
开禧(1205——1207)
嘉定(1208——1224)
服金丹中毒而死
侄,养子
(5)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
生卒:1205——1264.10 60岁
在位:1124.8——1264.10
宝庆(1225——1227)
绍定(1228——1233)
端平(1234——1236)
嘉熙(1237——1240)
淳佑(1241——1252)
宝佑(1253——1258)
开庆(1259)
景定(1260——1264)
侄
(6)宋度宗赵禥(原名赵孟启)
生卒:1240——1274.7 35岁
在位:1264.10——1274.7
咸淳(1265——1274)
二子
(7)宋恭宗赵显
生卒:1271——1323 53岁
在位:1274.7——1276.2
德佑(1275——1276.2)
被俘送入西藏,后被冤杀
长兄
(8)宋端宗赵昰
生卒:1268——1278.4 11岁
在位:1276.5——1278.4
景炎(1276.5——1278.4)
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
弟
(9)宋祥兴帝赵昺
生卒:1271——1279.2 9岁
在位:1278.4——1279.2
祥兴(1278.5——1279)
由陆秀夫背负投海而死
元灭南宋 南宋亡 元朝皇帝谱
太祖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明代年表
年号 纪年 庙号 名字 即位时间 即位年龄 在位年数 死时年龄 世系
洪武 1368 太祖 朱元璋 洪武元年正月(1368.1) 41 31 71 朱世珍之子
建文 1398 惠帝 朱允文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6) 22 4 朱元璋之孙
永乐 1402 成祖 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1402.7) 43 22 65 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 1424 仁宗 朱高炽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1424.9) 47 1 48 朱棣之长子
宣德 1425 宣宗 朱瞻基 洪熙元年六月(1425.6) 28 10 38 朱高炽之长子
正统 1435 英宗 朱祁镇 宣德十年正月(1435.2) 9 14 朱瞻基之长子
景泰 1450 代宗 祁钰 正统十四年九月(1450.9) 22 8 30 朱瞻基之次子
天顺 1457 英宗 朱祁镇 景泰八年正月复辟(1457.2) 31 8 38
成化 1464 宪宗 朱见深 天顺八年正月(1464.2) 18 23 41 朱祁镇之长子
弘治 1487 孝宗 朱佑樘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 18 18 36 朱见深之第三子
正德 1505 武宗 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 15 16 31 朱右樘之长子
嘉靖 1521 世宗 朱厚璁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 15 45 60 朱右樘之侄
隆庆 1567 穆宗 朱载后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 30 6 36 朱厚囱之第三子
万历 1572 神宗 朱翊钧 隆庆六年六月(1572.7) 10 48 58 朱载后之第三子
泰昌 1620 光宗 朱常洛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1620.8) 39 1月 39 朱翊钧之长子
天启 1620 嘉宗 朱由校 泰昌元年九月(1620.10) 16 7 23 朱常洛之长子
崇祯 1627 思宗 朱由检 天启七年八月(1627.10) 18 17 35 朱常洛之第五子 清朝的历届皇帝
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
(1):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第一个庙号“太祖”
(2):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3):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4):雍正: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5):乾隆: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6):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7):道光: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8):咸丰: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9):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10) 光绪: 光绪皇帝(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年号光绪,醇亲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驾崩,无嗣,载湉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
(11)宣统: 溥仪是醇亲王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慈禧太后于十月发懿旨,立溥仪为嗣帝,十一月初,溥仪登极,号宣统。
三年后,辛亥革命暴发,宣统宣布退位,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并优待清室,让宣统在紫禁城继续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盘庚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盘庚名字的由来、盘庚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