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是谁发明的(宝藏是谁发明的故事)

baike.aiufida.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知识是有关宝藏是谁发明的宝藏是谁发明的故事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文章目录:

神秘邱承墩:土堆深埋2000年前越国宝藏,诡异随葬迷雾重重

天啊!有盗洞!

黝黑的洞口,赫然现身在主墓室上方,让潜心发掘的考古队员心头一紧。

这是2004年的一天,他们所在的位置是江苏无锡郊外的鸿山地区。

从这里前往无锡和苏州市区都不远,太湖的浩渺烟波静静躺在西南边,注视着这一片此起彼伏的土丘。

从2000年起,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现多座墓葬,在当地人称作老虎墩、 秆稞墩、邹家墩之类的土堆里,出土了包括玉璧、玉龙、玉龟在内的一批珍贵器物,列入2004年全国10大考古发现。

在整理这些随葬品的过程中,这批墓葬的 历史 关键词也逐渐清晰:

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贵族墓。

此外更重要的是,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属于:越国。

奇怪!鸿山一带向来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统治腹心,距离吴国都城姑苏仅咫尺之遥。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数百年,越国的贵族墓为何会出现在吴国地盘上?

带着解开谜底的期待,发掘从小型墓、中型墓终于进展到大型墓,邱承墩就此进入视野。

在鸿山地区大大小小的土丘里,邱承墩规模巨大,令人难以置信,长度达到了将近80米,高度接近6米,差不多有2层楼。

如此高大的封土,必然象征着高规格的墓葬,因此邱承墩被寄予厚望,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座大墓能一举解开所有谜底。

但后来的发掘成果证明,邱承墩像一团不见分明的浓雾,弥漫在 历史 深处,让人更生好奇:

盗洞现身的大墓,看似空空如也,一批珍贵的随葬品,如何历经曲折重现人间?

这些文物的出土,又如何颠覆了此前 历史 学界的一些认识?

与此同时,1件奇怪的随葬品,更让所有人对一件事困惑重重:

墓主人,究竟是谁?

今天,阿伦带您走进神秘邱承墩。

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十年之久的越王勾践,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到姑苏城外,越国霸业如一颗耀眼流星,划过春秋最后的夜空。

夜空千年未改,曾经的吴国故地上,邱承墩越国大墓,正如同那个写满了最多神秘的 星座 ,等待今人的解密。

让阿伦带您先来了解这座邱承墩。

首先地理位置上,邱承墩位于鸿山桐知墓群最西面,东西走向,为长方覆斗形。

在鸿山连绵起伏的土丘里,邱承墩的体量最大。考古发掘更令人惊呼神奇:

邱成墩的 历史 构成非常丰富,埋藏着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说凝聚了半部江南地区的上古史。

比如在邱成墩地层的最下方,静静躺着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等远古时期的文化层,清理出了碎陶片等遗物,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祭台。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就巧妙利用了此前堆积的土墩,在此之上进行营造。

当时墓葬工匠的造法是,先在土墩的西部和北部堆土,形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土墩,然后在土墩中部开挖墓坑。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这里不像北方地区的墓葬一样往地下挖掘,而是要地上先堆土再挖呢?

那是因为作为水乡泽国,江南地区河湖遍布,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因此先民们别出一格,发明了先堆土再造墓的传统。

而整个墓坑平面为"中"字型,经过勘探,长度接近57米,宽约6米,深约3米。

长达近57米的墓坑!这意味着什么?

从江南地区出土局虚消的其他吴越墓葬来看,高等级贵族一般为15-16米左右,而中型墓基本在8米,小型墓常见为4米左右,甚至更小。

而即便放眼全国,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墓葬,也只有一座在规模上超过了57米。

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浙江绍兴印山越王陵,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越王等级的墓葬,拥有约100米长度的惊人规模。

如此一来,从墓葬规格上来看,邱承墩凌驾于所有越国贵族,仅次于越王。

其次,作为一座土坑墓,虽然不同于印山越王陵凿山岩为墓,也不如差不多同期的曾侯乙墓深埋地下达13米,邱成墩墓的形制却自成特色。

整体上,墓坑分为墓道、墓室和后室等部分。其中墓室里还用木板仔细隔出了主室和南北两个侧室。

另外,并没有发现这一时期贵族墓里常见的椁室。

而那个让考古学家心惊胆战的盗洞,令人悚然地贯穿到了墓底。

仿佛时光扫过,片甲不留。在邱承墩初期的发掘清理里,这座大墓不见棺椁、不见随葬,只见墓道之上空空誉简如也。

难道真的被盗掘一空了吗?

正当人们为邱成墩的厄运遗憾,转机突然之间出现。

这天,在西墓道的末端,大量随葬忽然重出地面。密密麻麻的青瓷礼器和生活用品如一堆失落千年的宝藏,层叠在不起眼的角落。

经过整理,这批器物近1000件,让人兴奋不已!

原来,正因为邱承墩大墓没有椁室,与其他大墓不同,所以尽管盗洞深入墓穴,但盗墓贼很显然没有摸到方向。

与此同时,西墓道的后端竟然隐藏了一个后室,也就是一般存放随葬品的地方,藏身于此的宝藏因此躲过浩劫,幸存至今。

在这批宝藏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这些仿青铜器型的青瓷礼器和酒器。

相信你一定想问:青瓷?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墓里哪儿来瓷器?

事实上,中国瓷器的发展远比我们印象中久远。

瓷器的基本特征是瓷土器物外施釉,烧成温度在1210摄氏度以上,釉色常见泛青或泛黄,有着硬度和密度高、渗水率低等特点。

虽然在国内的一些西周墓葬里发现了青瓷豆,距今已有3000多年,但学界曾普遍认为,到东汉时期中国瓷器技术才开始走向成熟,东汉之前算作"原始瓷器",商周时期的很多更是达不到瓷器标准。

因此,邱承墩大墓出土的青瓷器里,令学者惊讶的是,有多达200多件的器物已达到了"瓷器"的理化标准!

因此某种程度上,它们改写了中国瓷器的 历史 ,提前了600多年!

比如这件青瓷甗yǎn形鼎,瓷胎呈现出灰白色,釉色微微泛青。

器型十分别致,束腰鼓腹,圜底近平,口沿外侧有对称的半环耳,通高17厘米。

甗形鼎,顾名思义就是形状是甗的鼎。

鼎是周代传统的礼器,而甗yǎn则是厨房用品,功能近似于如今的蒸锅。

除了青瓷礼器,一些青瓷的生活用具同样令人惊喜。

比如这件青瓷温酒器。

口径近26厘米,通高约8厘米,同样是灰白的胎色和泛青的釉色,腹部微微倾斜,贴着4只装饰用的铺首,底部衬托着三只矮足。

粗看平平无奇,细看才发现,温酒器上方大有乾坤。

只见一片平坦的顶盖之上,密布着13个玲珑圆孔,同期还出土多个青瓷小酒杯。

遥想2000多年前,窗外细雪飘舞,高大的厅堂里暖意融融。

贪饮美酒的越国贵族生怕酒凉伤胃,便将温酒器的小孔里加注热水,盛满酒水的杯子放在里面。

温酒器下面可能还会衬上炉盘,点上炭火保温,就这样一口一杯热腾腾的小酒,饮完再斟,边温边饮。

驻足在这套温酒器之前,即便隔着千年的距离,今天的我们仍能闻到阵阵暖熏熏的酒香。

不知杯里温的可是绍兴黄酒呢?

除了这批现身的青瓷礼器,邱承墩还隐藏了更大的惊喜。

在清理墓道和礼器的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零星的青瓷悬铃和青瓷磬。

看来,墓里还随葬了乐器!

按照此前的发掘经验,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里,随葬乐器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往往成套下葬,维护诸侯贵族的身份等级和地位。

比如著名的曾侯乙墓,曾出土成套的青铜编钟,轰动了世界。

因此,如果出现了磬,墓里一定曾随葬与之配套的乐器,比如钟之类,甚至包括一些越国特色的乐器。

但是左右寻找都不见踪影,它们去了哪里?

埋葬时没准备?或是只随葬了一部分?从当时的礼制文化看,不大可能。

那么是被盗吗?

也不合情理,为什么盗墓贼放着精美的青瓷礼器和玉器不拿,专门盗取乐器呢?

正在徘徊之际,差不多10天之后,专家发现了端倪——秘密藏在墓道的南边墙壁里。

原来在这面普通的墓室墙壁上,竟暗藏着一个竖向挖进去的洞,赫然是一个壁龛。

而当打开这个壁龛,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摆放了90件青瓷乐器,保存之完好,仿佛昨天刚放进去的一般。

谜底真相大白。

经过清理,这90件乐器涵盖了10大类,基本都是打击乐器。

其中仿制中原系统的包括甬钟、镈bó和磬。

这些大家都不陌生。所谓的编钟音乐,即是在不同的身份等级之下,匹配对应数量的甬钟、编镈和编磬。

当钟声庄严典雅,磬音清脆悦耳,华夏雅音流淌在贵族的宴席,流传在 历史 的长河。

除此之外,其他的乐器大多属于本地文化,包括青瓷鼓座、錞于、缶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与仿制中原的乐器不同,绝大多数属于军乐器。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象征优雅的乐器如何与战场厮杀联系在一起?

所幸的是, 历史 留下了现场转播。

《国语·吴语》里,就忠实记载了一段越国死对头——吴王夫差的争霸场面:

当时面对晋国部队的穷追猛打,夫差杀红了眼,他亲自敲起战鼓,鸣起錞于。

于是高亢雄壮的战歌之下,吴国军士群情高昂,喊杀声震天动地。

夫差奏响的鼓与錞于,虽然失落于 历史 ,但邱承墩里保存下了同款的青瓷乐器。

首先是这件青瓷鼓座。

胎色灰白,釉色泛黄,座身为覆钵状,中部是粗矮的插孔,用来安装战鼓。

整件鼓座不是白板一片,而是装饰着斜刻划"人"字纹和戳印的"S"形纹,座的边缘还点缀着4个铺首耳管,别出心裁。

我们今天常说的"一鼓作气",这件文物就是其中"鼓"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这件青瓷錞(音同“纯”)于。

釉色泛黄,浅盘虎钮,除了钮的设计十分精巧,还装饰了戳印的"S"形纹。

如果说战鼓激励的是战队的前进,錞于则指挥战队的撤退。

事实上,成语里所谓的"鸣金收兵",其中的"金"就包括"錞于"这样的打击乐器,只不过成语里的錞于应当是青铜质地。

邱承墩里的青瓷錞于,则保留了錞于作为越国随葬品的珍贵形态。

试想2000多年前,当勾践率领的越军杀向吴国都城,军士高呼死战,另有鼓声高昂,錞于刺耳,战阵进退之间,压迫着所有人向着最后胜利发起总攻。

除此之外,另一件青瓷乐器的发现,则颠覆了人们对一段 历史 的理解:

那就是青瓷缶(fǒu,与"否"字同音)。

相信很多人认识这个字,是因为《史记》里赵国蔺相如的故事。

战国中晚期,在秦兵刀锋之下,东方六国挣扎着生死存亡,尤以赵国为甚。

公元前281年,秦国攻占赵国石城,随后杀尽2万赵国兵士,血腥弥漫之下,几年之后的渑池大会上,秦赵两国君王相逢了。

志得意满的秦昭王见到赵惠文王,故意请他鼓瑟,赵王听到只得演奏一曲,一旁秦国史官立刻写下:

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弹瑟。

这是赤裸裸的侮辱!

电光火石之间,赵国臣子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秦王朗声道:还请秦王击缶!

秦王尴尬拒绝,但蔺相如以死相挟,誓要保存赵国颜面。

眼见他耿硬至此,秦王只能"为了赵王"敲了一下缶。

这段故事被收入了中学课本,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人。

只是,虽然故事情节激动人心,但"缶"是什么乐器?长久以来并没有人确切了解。

在考古发掘里,此前也没发现过实物的乐器缶,所以很多人将"缶"简单理解成大瓦盆,或认为是一种容器。

但矛盾的是,从流传的文献记载来看,缶无疑是一种乐器。

比如《说文》里就有对乐器"缶"的解释:鼓之以节歌。也就是缶用来敲打出节奏,然后伴着唱歌。

听上去像是嘻哈音乐的老祖宗。

邱承墩大墓中出土的青瓷缶,揭开了乐器缶的千古之谜。

这件青瓷缶,口径接近43厘米,通高28厘米。在内外施釉,腹部深广,边沿外卷,器身上装饰着对称的宽兽面耳,缶之下还装饰着外撇的矮蹄足。

仿佛准备随时出列,等待主人叩击起声。

而且从这件珍贵实物能看出,与寻常的瓦盆相比,缶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缶在当时被视作乐器,出土的位置是存放编钟的乐器壁龛。

此外,缶的器型是为敲打发声而设计,腹部比一般的瓦盆深广,还有三个底足将器身悬空,制造足够的共鸣空间。

如此一来,即便轻轻敲打,也能发出响亮的回声。

与此同时,缶的花纹装饰更比一般的瓦盆要繁复考究。

消失千年的吴越清音,就这样重现人间。

至此,宝藏出土,越音重现,可笼罩在邱承墩之上的迷雾并没有散去,反而越发氤氲。

既没有发现任何棺椁,也没有出土任何文字信息,这座规格仅次于越王,拥有豪华陪葬的大墓,主人究竟是谁?又为何葬在吴国地盘?

正当考古学家苦苦思索之际,一件长相奇特,从未见过的稀世文物从墓室东部浮出水面。

这就是盘蛇玲珑球: 为中国考古史中第一次发现,一眼看去的斑斓色彩,隐隐透出远古的诡异气息,隐藏着千年前的墓主秘密。

玲珑球足径6.6、高6.4厘米,由8条首尾咬合在一起的蛇组成。

蛇身和蛇头上扬,圆目微张,盘成圆圈形状,形成了一个玲珑的球体。

仔细观察,只见玲珑球的蛇头和蛇身点缀着蓝色的琉璃釉,红蓝相间,给人以神秘莫测的神秘感觉。

更加令人惊异的是,作为一件低温琉璃釉陶器,琉璃球的白胎、红彩和蓝色琉璃釉,虽历经千年沧桑,但毫不褪色。

这种点状琉璃的施釉技法,此前普遍认为到了隋唐时期才发展成熟,但玲珑球的出现颠覆了这种看法,提前了一千多年。

也许你会问,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能生产琉璃器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虽然很多人只知道中国生产瓷器,但从 历史 上看,中国的琉璃器发展同样传承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

最初,本土的琉璃生产,很多是从青铜器铸造的副产品中获得原材料,然后提炼加工形成,大多数以微型的珠、管状装饰品存世。

在春秋时代,因琉璃非常罕见,不管外来输入还是本地生产,琉璃往往被作为珍贵器物用于陪葬,比如鸿山墓群和曾侯乙墓里出土的琉璃珠。

因此像盘蛇玲珑球如此体积和工艺的琉璃器,可以说是举世无匹,世所罕见。

而这件盘蛇玲珑球究竟用来做什么?

根据玲珑球奇特的器型和邱承墩大墓的高规格,尽管它不见于任何 历史 记载,具体功用难以复原,但一定 与越国王族的"蛇"图腾崇拜与祭祀有关,象征着越国的王权或神权 。

事实上,2000多年前的越国,作为南方诸侯,地处江南远离中原,很长时间以来被中原国家视作蛮夷之邦,讽刺越国"淫祠盛行",讥笑越国人走歪门邪道。

也正因为这种国族间的文化差异,越国崇拜的神灵很难被中原接受,祭祀和仪式在中原国家看来,充满了诡异的色彩。

而玲珑球的出现,无疑印证了中原诸国眼里神秘莫测的越人神灵和祭祀。

与此同时,除了器物本身的非凡价值,玲珑球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

让判断墓主身份有了一条直接的线索,那就是越王之下,万民之上,兼有祭祀大权的国之重臣!

顺着这条线索,按当时越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五大夫"或"八大夫"制度,越王之下便是大夫。

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研究深入,另一条更为直接的线索浮出水面:

根据对出土器物的碳14检测,以邱承墩、老虎墩等为代表的鸿山贵族墓群,推定下葬时间为公元前470年左右。

至此, 历史 与考古惊人地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事件: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吞灭吴国!

墓主身份似乎正在步步清晰:

这个人,既是勾践重臣,又可能为越国大夫,曾亲历灭吴大战,葬于吴国灭亡之时。

会是谁呢?

公元前473年,距今2400多年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实现了自己的复仇梦想。

在他的指挥下,越军攻入吴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感走投无路,自杀谢世。

灭亡吴国后,越兵横行于江淮之间,各路诸侯纷纷道贺。

勾践俨然已成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越国霸业冉冉升起于战国前夜。

也许是经受过太多苦难,太想保护拥入怀里的霸权。功业既成,勾践环顾四周,让那些曾追随他的大夫重臣们,纷纷用"非正常"的死亡方式,踏上了人生最后一程。

根据《左传》、《史记》、《越绝书》等文献记载,勾践时期的越国大夫包括:文种、范蠡、计然、石买、苦成等等。

除了石买死于灭吴之前,其余基本都在灭吴后无疾而终。

比如文种不听范蠡之劝,留恋权位犹豫不决,被勾践赐以属庐之剑,伏剑而亡。

范蠡的结局更有传奇性,《史记》记载他泛舟而去,不知所终,后世的戏曲里还加上了西施同行。

虽然听上去美好,但西汉初年贾谊却记录了另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

范蠡并没有携得美人归隐江湖,而是最后被勾践沉湖处死。

无论真相如何,他留下的一句千古警示,至今仍闪烁在中国的 历史 :

这句话道尽功臣心境: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做人要看清何时进取何时退让,何时兴起又何时灭亡啊!

死于非命的文种,看破真相的范蠡……

邱承墩的墓主真的是他们中的一位吗?还是另有其人?

邱承墩的 历史 天空,注定将迷雾重重。

但与此同时,以邱承墩大墓为代表的鸿山越国墓群,又何尝不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呢?

邱承墩大墓丰富的青瓷宝藏,改变了学界对青瓷和乐器发展的认识。某种程度上说改写了 历史 ,印证了华夏瓷器的源远流长。

邱承墩大墓独特的盘蛇玲珑球,是我国首次发现色彩亮丽、与陶器完美结合的低温琉璃陶器,既是一件弥足珍贵的文物,更展示了中国在先秦时代非凡的陶瓷工艺。

最后,吴越争霸,烽火峥嵘,邱承墩大墓和鸿山墓群既为我们留下了宝藏,还留下了尚待 探索 的谜题:

比如墓主人究竟是谁?是否真的是越王勾践大夫中的一位?

以及:为什么在吴国灭亡前后,大批越国贵族墓葬会集中下葬于吴都附近呢?

相信后续的解密,将为这段人们耳熟能详的华夏 历史 ,增添更多动人的宝藏发现。

凡是过往,皆能打开序章!

近期连载分享进行中,点击可查看往期:

这座王陵不简单:深埋神秘古酒2300年,2件奇怪文物入选国宝

海底里发现古希腊沉船,其中的宝藏甚多,为什么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呢?

1900年,一群潜水员在地中海遇到风暴,被迫逃往安提凯希拉附近的一个小岛。第二天,他们在岛上潜水,发现了古希腊沉船。该船可能在公元前70至60年从小亚细亚到罗马的航行中沉没。潜水员从船上救出的生锈的青铜是安提凯希拉。该设备后来被确定为始建于公元前205年。安提凯希拉被认为是古老的计算器,但其惊人程度远不止于此。

这个鞋盒大小的设备是由30个青铜齿轮组成的复杂齿轮系统,用于显示日期,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月相,19年日历和223个月的日食预报日d。这使其成为一台非常复杂的模拟计算机,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并且可比的发明在1000多年后出现。几十年来,科学家只能猜测这种设备的实用性,因为它太脆弱了,无法用手检查。如今,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例如三维X射线扫描仪的发展,科学家可以看到机器的许多工作部件并找到其用途。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天文计算器,它显示每四年举行一次的早期希腊运动会,因为上面的铭文与这些运动有关。例如,“ Nemia”,“判中州 Pitya”和“ Olympia”都出现在其铭文中。 2006年,该设备模型的重建和研究工作发现,它可能不会像以前所培租认为的那样在希腊生产。它实际上可能来自巴比伦,而且建造时间比以前想象的要长。尽管存在争议,但这意味着巴比伦可能在促进希腊掘蔽天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提凯希拉不只是一件。它由82部分组成,所有这些都保存在雅典和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中。根据希腊埃及日历,日历显示一年中有360天,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

行星盘上的五个行星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相信这些表盘可以显示行星轮转。它是一个360度刻度盘,分为12个区域,分为“快速”区域和“慢速”区域。这些速度区被认为代表了太阳的不同视在速度。

祖冲之在哪个朝代

祖冲之( 拼音 zǔ chōng zhī 注音 ㄗㄨˇ ㄔㄨㄙ ㄓㄧ)(公元429~公元500),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南北朝时齐人,汉族,字文远,祖伍神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

祖冲之画像(15张)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六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也就是圆周率的祖先。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妙机械多种。 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 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但早已失传。[1]。

历任职务

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

编辑本段主要履历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的一百七十年中间,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称作南北朝。南朝从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夺取帝位,建立宋政权开始,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同南朝对峙的是北朝,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祖冲之是南朝人,出生在宋,死的时候已是南齐时期了。 当时由于南朝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的进步,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科学的前进。因此,在这一段时期内,南朝出现了一些很有成就的科学家,祖冲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祖冲之的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在西晋末年,祖家由于故乡遭到战争的破坏,迁到江南居住。祖冲之的祖父祖昌,曾在宋朝政府里担侍桥任过大匠卿,负责主持建筑工程,是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祖家历代对于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因此祖冲之从小就有接触科学技术的机会。 祖冲之对于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都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对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更有强烈的爱好和深入的钻研。 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有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并且被政府派到当时的一个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去做研究工作。后来他又担任过地方官职。公元461年,他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的从事。464年,宋朝政府调他到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作县令。 祖冲之在这一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研究学术的态度非常严谨。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但又决不迷信古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决不“虚推(盲目崇拜)古人”,而要“搜炼古今(从大量的古今著作中吸取精华)”。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歆〔xin欣〕、张衡、阚[kan看]泽、刘徽、刘洪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另一方老橘猛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所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在数学方面,他推算出准确到六位小数的圆周率,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成绩。 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今南京),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从这时起,一直到齐朝初年,他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当祖冲之晚年的时候,齐朝统治集团发生了内乱,政治腐败黑暗,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北朝的魏乘机发大兵向南进攻。 从公元494年到500年间,江南一带又陷入战火。对于这种内忧外患重重逼迫的政治局面,祖冲之非常关心。大约在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安边论》,建议政府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防。齐明帝看到了这篇文章,打算派祖冲之巡行四方,兴办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但是由于连年战争,他的建议始终没有能够实现。过不多久,这位卓越的大科学家活到七十二岁,就在公元500年的时候去世了。

编辑本段成就概述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数学成就

他写的《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隋书·律历志》留下一小段关于圆周率(π)的记载,祖冲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祖冲之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创造了中国纪协世界之最。这一纪录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 祖冲之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一起圆满地利用「牟合方盖」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为“商高定理”,在外国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者“百牛定理“。(毕达哥拉斯发现了这个定理后,即斩了百头牛作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法国、比利时人又称这个定理为“驴桥定理”。他们发现勾股定理的时间都比我国晚,我国是最早发现这一几何宝藏的国家, 而这个发明者,就是祖冲之。

天文历法

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祖冲之雕像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及为大明历所写的驳议中。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差误。于是祖冲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大明历在祖冲之生前始终没能采用,直到梁武帝天监九年(公元510年)才正式颁布施行。《大明历》的主要成就如下: 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测得岁差为45年11月差一度(今测约为70.7年差一度)。岁差的引入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进步。 定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今测为365.24219878日),直到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杨忠辅制统天历以前,它一直是最精确的数据。 采用391年置144闰的新闰周,比以往历法采用的19年置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 定交点月日数为27.21223日(今测为27.21222日)。交点月日数的精确测得使得准确的日月食预报成为可能,祖冲之曾用大明历推算了从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到大明三年(公元459年),23年间发生的4次月食时间,结果与实际完全符合。 得出木星每84年超辰一次的结论,即定木星公转周期为11.858年(今测为11.862年)。 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合周期,其中水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也接近现代的数值。 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机械制造

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请问《国家宝藏》中,那个有密码的盒子叫什么?有什么典故吗?

我只记得在《纯行简达芬奇密码》中带昌有这个东西,叫做密码筒,其密码是“A-P-P-L-E”达芬奇做裤本人发明的,在《国家宝藏》中好像没有看到呀!

关于人类发明创造的故事名称有哪些?

关于人类发明创造的故事名称有:

1、仓颉造字仓颉从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错误的史实,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就叫做字。

2、女娲造人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裂橘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

3、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一开始的活字制作是采用泥来作为主要的原材料,是已知最早最实用的活字印刷技术,其次便是以木头作为主要材料的木活字印刷,起初的木字在遇到水后便会发生膨胀,极难维持好的印刷效果,随后相关技术有所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并逐渐推广开来。

发明创造的意义

如果说大自然的一切创造皆是完美,人类也本该是完美和完整的,但若因为自卑而去过度创造,或把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滥用,灾难就会降临。创造性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宝藏”,但同时他也附赠了另一个“宝藏” —— 谦卑。

虽然我们不能像鸟一样飞,不能像豹子一样跑,But that is OK!我们不需要变成十项全能,我们有自己的独特宝藏。观察和欣赏大自然已经完美完整的一切。

接纳感恩自己本来的样子、动物植物本来的样子,世界本来的样子 —— 然后把这些真实和美好,通过观察和肆手团欣赏,薯野偶尔通过某种形式和媒介分享与他人,或许这才是创造和创作真正的意义。

铜钱是谁发明的

分类: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我想知道铜钱是谁发明的,是在那个朝代开始用同样的铜钱。

补充:不是统一货币。

解析:

秦始皇下令废除原举橘各国的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货币制度。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半两其形制仿玉璧纺轮的圜钱形制而来,方孔圆形,逐渐成为中国制钱的规定模式。

方孔钱是中国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发行时间和发行量均远大于其他种类的钱币,方孔钱和中国古钱币这两个概念经常等同。

秦帝国以后两千多年间的钱币,除王莽一度行刀布外,中间都有一方孔,故称钱为“方孔钱”,也被戏称为“孔方兄”。方孔钱是由圜钱演变而来的,以秦帝国的“半两钱”为最早,中华民国时期的“民国通宝”为最晚。

战国时秦货币为圜钱

“圜钱”是中国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类圆形铜质货币,又称“圜化”,简称“环钱”,是我国先秦时期铜铸币四大系统之一,也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圜钱有两大类:一是圆形圆孔,比较原始;二是圆形方孔(由圆形圆孔逐渐演变而成)。初期圜钱的穿孔比较狭小,以后逐渐变大。圜钱的正面铸有铭文,反面则无任何文字。

圜钱是由玉璧和古时的纺轮演化而来的。圜钱是沿用璧、环的专称来称其形体的。《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孔位颤指之璧,肉好若一谓之环。”“好”是指璧、环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环钱的穿孔也称好,自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也称“肉”,可见圜钱与玉璧之间的关系是有联系的。

从圜钱钱体所铸货币单位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一、以“两”为单位的秦国圜钱;二、以“釿”为单位的两周、三晋地区的圜钱;三、以传统货币单位“刀”为名称的齐、燕圜钱。

圜钱目前发现的以安臧钱局最早,直径3厘米,穿孔0.8厘米左右,钱文右列,书法粗壮,古朴淳厚。材质为青铜,泥范不磨边。安臧二字是地名,现在不知确切所在,这一城邑曾出过空首布,文字书法都不及这钱工整。因为发现不多,对此古老的圜钱无法详细研究。这一钱穿孔细小,其流通时间在东周初年至春秋中期,流通地域可能在河南、山西接近黄河的地区。

还有一种是“济阴钱”。济阴是地名,在今山西省荣河县魏邑。济阴钱在秦国圜钱中流通最久,变化最多。最初的济阴钱直径长37厘米以上,重9克,穿孔较大,约1厘米以上。字体十分工整,瘦劲圆滑。济阴地处楚、齐、魏、赵、卫等国之间,商业非常发达,是东方经济的中枢。

“共屯赤金”是一种圆孔钱,标铸造地名,或加标布钱币值单位,但钱形又为秦制,可分为:一、魏国所铸,个别为周铸;二、秦占领布钱地区城邑出现的地方性铸钱。

魏国所铸钱币的共同特点是穿孔小,一般在0.7厘米左右,形体较大,一般不小于4厘米,无廓,背平素,无文,形制古拙,面文多铸有一个字,也有四字的,如垣(山西垣曲西,战国魏邑)、共(河南辉县,战国魏邑)、屯赤金(山西盐池东北,战国魏邑)等圜钱,都是魏国铸币,也是魏受到秦币影响而出现的新币。

圆孔圜钱的共同特点是穿孔较大,约0.9-1.4厘米,钱直径3.2-3.6厘米,铸造工整,有的有外廓,面文铸有地名,多是被秦国占领的赵、魏城邑。

蔺和离石都是战国时赵国的属地。离石即今山西的离石县,蔺在今离石县西,也称蔺阳邑,两地相距很近,赵在这两地都铸过纪地的圜钱。

圜钱是战国中晚期的青铜铸币,是一种进步的铸币形式。最早的圜钱产生在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先进的魏国。如面文“垣”、“共”字等。这种形式的钱币,比起“布币”、“刀币”来便于正洞团携带,也便于互相接受,符合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它的出现在钱币兴起上就有了一种新的铸币体系,在战国时期为各国先后所仿铸。先是赵国、秦国仿铸,后有齐国、燕国仿铸。圜钱迄今发现有十余种,蔺、离石圜钱属赵。蔺和离石地区是秦国、赵国、魏国争夺之地。战国大部分时期内,这两地都属赵,但也一再为秦所占。

史书记载,在赵成侯、赵肃侯至赵武灵王统治时期,秦国屡次攻击蔺和离石。《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51年),“秦攻我蔺”。又载:赵肃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28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再后又记载:赵武灵王十三年(公元前313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可见这个地区战争之频繁。

在赵武灵王十三年秦攻蔺时,正当秦惠文王十二年。《史记·六国年表》说:“樗里子击蔺阳,虏赵将。”《史记·秦本纪》也记载:“庶长疾攻赵,虏赵将庄。”这两处记载与上述赵武灵王十三年秦攻蔺都说的是同一事件,只是《史记·秦本纪》未提“击蔺阳”而已。

蔺、离石因为距秦很近,因此一再受秦国的攻击和占领,差不多十几年就有一次。秦国在军事上的不断攻占,必然会对商贸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也可以说蔺、离石两种圜钱是在直接受秦国圜钱的影响下铸行的。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在公元前228年秦将破赵军、入邯郸、赵亡后所铸。

赵国本来是刀、布币并行的地区,曾出有“尖足布”、“方足布”、“圆肩圆足布”和几种直刀。蔺和离石两种圜钱的形制——圆形圆孔,有外廓,也表现出嬗变于赵铸的“圆肩圆足布”。

赵国的布、刀、圜钱都有带“蔺”字的。但是蔺布较多,刀和圜钱则罕有。蔺字,在布、刀、圜钱上都写作“焛”,这个字在金文简书和其他先秦文字中未见。钱币上却保留了此字,值得注意。

关于“蔺”字圜钱,过去钱币界有一段遗闻。民国八、九年时,钱币学家郑家相在直隶省(今河北省)财政厅任职,寓居天津,与钱币收藏家方若来往较密。有一次郑家相在一个古玩店铺里,见到一枚蔺字圜钱,锈色已无,文字也不清晰。店主要价20元,郑家相还价,用10元钱购得。他问店主:方若先生是否见过此钱?店主答:他早见过,但不愿意购买,否则,10元你怎能买。第二天,郑家相持钱去见方若。问他,见过此钱没有?方说:我见过,是伪品,不然我早就买了。郑家相说:我看此钱,绿色虽无,但铜色甚古。文字虽不清晰,但精神尚在,决非好事者能伪作。方若不信。过了一个月,方若去北京,回来时,得蔺字钱左右文各一枚。访郑家相时,说,为此两枚钱花了600元,叫卖主敲了竹杠。问郑:你那一品还在吗?可以拿出来比较一下。郑家相拣出那枚蔺字钱一看,与方若得的那一枚字在右者虽有精粗之别,而制作工艺则相同。这样,才断定郑家相的那一枚也非赝品。

蔺、离石两圜钱,显然比蔺、离石布钱铸行得晚,除离石没有方足小布外,蔺字在“方足”、“尖足”、“圆足”、“平首布”钱中都有,而以“方足”、“尖足小布”为最多。蔺、离石圆足布钱为赵国边邑所铸,后被魏占有,所以又铸行了方足小布,后被秦占领,先出现蔺、离石圆足布,后铸圆钱。蔺与离石圜钱迄今发现不多,说明这种圜钱铸行的时间短暂,并且在布钱之后铸造。

与蔺、离石圜钱相近的还有皮氏(本属魏邑,公元前270年被秦占)、平原(河南济源西北,本属魏邑,大概公元前242年秦建东郡时已归秦)、济阴(公元前290年魏献河东400里,济阴归秦,公元前257年魏国的信陵君与赵得胜,收复河东,秦再度取河东已在战国末年)、封坪(今陕西浦县境,本属魏邑,与洛阳同时归秦,铸此钱应在战国末年,没过多久就停铸了,所以后世遗存极少)、武安(河南武安西南,公元前259年秦派王义攻取,武安入秦)、黍垣一釿、漆垣一釿(为一地所铸。战国时漆垣为魏国的西河之外,公元前296年,齐韩魏联军攻秦,秦还魏河外二地。公元前290年,魏又献秦河东地400里,漆垣又入秦)等圆孔圜钱。

圜钱中还有安臧钱,安臧圜钱可能是受秦影响或秦占领王畿后出现的钱币。此外尚有西周、东周两种圆孔圜钱,钱直径2.5厘米,为战国时的小国东西周所铸,也可能是秦吞并东西周以后出现的地方钱币。

从以上论述的情况来看,有几种迹象值得注意:一、除魏国的垣、共字圜钱外,其余的圆孔圜钱均在战国末一二十年内铸行。二、上述圜钱上的文字多为城名,多在黄河中流以东的汾水流域,黄河以西的洛河流域,以及黄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恰是当年秦和周王畿及赵、魏接触的地带,看来在这个时候赵国已经把中山国占领。三、上列圜钱除垣、共两种圜钱外,其余很稀少,有的迄今还是孤品,可见距离秦国统一六国改革币制的时间不会很长。四、出土最多的是垣、共字两种圜钱,特别以垣字圜钱出土居多。圜钱总的出土量很少,在战国时期的币制中,仅是一个小小的体系,,但它是战国中期以后各地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商品交换更为频繁、货币日趋统一的主要发展标志,它也是一种承上启下的重要的货币形式。

齐国圜钱的文字为“益化”,是战国时期由齐国铸行的圆形有空的金属货币。其形制较为独特,穿孔呈方形且币面有郭。齐圜钱的铸造时期略迟,大约是在战国晚期,但它们仍然继承了齐刀币的“化”为货币单位。

齐国圜钱方孔、背平素。面文“益化”有人解释为宝化、明贝、燕贝这是不确切的,一般认为解释为益更为准确。益化钱分为三等,即益化、益四化、益六化。益六化直径长3.5厘米,重8.25克左右;益四化直径3厘米,重5.45克左右;益化直径一般为2厘米,重1.30—2克。

益化钱的“益”旧说等于20两或24两,看来未必如此。益字为20朋贝,铜一益曾等于贝20朋贝,它的币材重量称“溢”,应该不是20或24两的镒,这个“溢”字为一把粟米的重量。益化钱铸行时期在战国末年,具体说,益化钱开始铸行应是齐襄王复国以后的事。如果铸行在秦汉之际,近年来山东临淄的战国晚期墓就不会出土一枚益六化了。建国以来,有科学考古记录的:1960年山东省济南市五星牌坊出土益六化305枚,益四化292枚,益化两枚;1979年山东省日照县两城公社竹园大队出土一批齐币中,有圜钱 122枚,益六化107枚,益四化 95枚,同坑出土的齐刀有197枚。

“匽”、“匽化”、“一化”都是燕国晚期所铸。匽钱方孔圆形,无轮廓,背平素,一般直径2.9厘米左右,重4.2—4.6克。“化”本来是刀币的单位,齐刀就铸上化字而称为“法化”。看来“燕化”与一枚燕刀化就名目价值来说应该是相等的。“一化”钱圆形方孔,分为有廓和无廓两种,背平素,只有一种铝铸者尝在背面上有一“吉”字。这种圜钱一般直径1.8—1.95厘米,而厚薄很悬殊,所以重约1.1—2.6克,一般重为1.4—1.5克,个别的有重3克的。面文“一化”两字,旧时的解释也众说纷纭,为一刀、一夕、一化等,解释为“一化”比较适当。这种铸币是通货紊乱时期的铸币。过去有人往往把这三种货币看作“三等制”,以其益化圜钱的三等制来比较,那是讲不通的。其实,三种燕币的铸行是有先后的。匽钱是由燕化刀改的圜钱,时间很短,便铸行减重的燕化圜钱,再进一步减重而铸行一化,所以后世不易发现。目前发现比较多的“燕化”较多,“一化”最多。这类钱的出现最近情理的看法是铸行于燕王喜在位(公元前254—公元前222年)时期,是燕王喜近都辽东郡的铸币。

秦圜钱系指战国时期秦国所铸行的一类圆形有孔的货币。其形制特征是以“两”作为单位,钱上只纪货币单位而不纪地名。秦的半两圜钱,实际上是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铸行的方孔半两钱的先驱。目前,秦圜钱已经发现“铢重一两·十四” “铢重一两·十三” 、“铢重一两·十二”、“半两”及方孔的“两甾”等品种。铢重一两钱铜质纯赤,圆形圆孔,背平素无廓,形制古朴。一般直径约3.7厘米,穿孔约0.8-0.9厘米,重约14克左右,轻者也有9克左右。“半两”型钱,方孔圆型,平均重量约为10克左右,重的有15克以上,轻者6克左右。“半两”钱中还有一种名曰“两甾”的变异钱,“甾”即“锱” ,一锱为六铢,两锱是十二铢即半两。这种钱外圆内方,初期无廓,后期有外廓,直径大约3厘米左右,重量约为8克左右。秦国铢重一两型圜钱的重量与魏国“共”、“垣”字圜钱接近,说明二者的铸造时间比较接近。魏在公元前354年与齐国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国势衰落,一蹶不振。此时已经崛起的秦国再不会向魏国效仿学习,所以半两钱铸行在铢重一两 钱之后,时间大约在“初行钱”时。战国秦半两的铸行,与商鞅变法和惠文王“初行钱”有关系,秦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到了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任用商鞅变法。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十四年(公元前348年)“初为赋”。租禾是实物田租,“赋”就是要农民交实物田租税外,还要以货币来纳口赋。手工业者和商人也要以货币来纳税。与此同时,货币也进行了改革。秦惠文王年十九而立,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进行货币改革——“初行钱”。“初行钱”不等于说秦国到了惠文王时才开始铸钱,而是在这之前,钱币多为私人所铸,主要由商人铸造,用以牟取暴利,现在 *** 改革,规定钱币一律由公家 *** 来铸造,私人不许铸造。这无疑是秦国进行币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还是一次成功的措施。

秦国钱币中还有一种方孔小型圆钱,面文为“文信”,“长安”。 文信钱,方孔圆形,无内外廓,背平素,钱面穿孔四周有凸出纹,面文“文信”二字分别列于穿孔左右,字体优美别致。文信钱直径长2.3厘米,穿孔宽0.9厘米,重2.9—4克。 1955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洛阳市西郊河南古城遗址内发现了文信钱残石范,从而证明文信圆钱为吕不韦所铸。

吕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县)人,出身大贾,富有谋略。他在邯郸经商时,认识了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此时异人正被赵国冷落,吕不韦认为异人有利用的价值,所以重金与异人交好。吕不韦在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被封为文信侯,此钱是吕不韦在其封地所铸。钱上的信字旁没有固定,不是小篆,可知文信钱是秦统一文字以前的铸币。在秦始皇没有亲政之前,吕不韦掌有实权,他在封国内用封号铸钱是可能的,更何况吕不韦又是商人出身。后来经过吕不韦的精心谋划,异人被秦孝文王立为太子。公元前250年,孝文王猝死,异人即位,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的吕不韦拥有家僮万人,食客三千,俨然如一国之君。

公元前239年,赢政已经21岁, 按照秦国的礼制,下一年就要“冠耳听治”。吕不韦不甘心大权归政,与宦官嫪毐同时展开紧张的活动。公元前238年,嫪毐集团被彻底镇压后,吕不韦又策动长安君倒戈,妄图取赢政而代之,很快又被赢政平息。这样秦赢政和吕不韦的斗争已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公元前237年,赢政先以放纵嫪毐的罪名免除了吕不韦的相位,接着命令吕不韦出居食邑河南。吕不韦在河南并不安分,与京中使者来往不绝,赢政就干脆命令吕不韦迁居蜀郡,吕不韦自感前途不妙,后自尽身亡。

与文信钱相似的是长安钱,面文“长安”旋读,背平素,直径长2.1厘米,穿孔宽1厘米,重1.8—2.5克。“长”字在穿孔右边,“安”字在穿孔下,这种文字的排列,只有圆钱才有。秦王赢政时由长安君成矫所铸。《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成矫于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率军“击赵,反”,此钱当为长安君反叛前所铸。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汉城砖厂出土过“长安”与“文信”钱各一枚。

既然证明了文信钱的存在,同时也就证明了吕布韦阴谋篡位并非杜撰。文信钱可以说是文信侯吕不韦阴谋取代秦赢政的有力证据。

关于长安钱,其形制、字型与文信钱相同。如果该钱确实为长安君所铸,则此钱与文信钱同为阴谋家的罪证。因为秦代是绝对不允许私人铸钱的,况且在钱币上还铸有自己的封号,这不是谋反是什么呢?

想了解更多货币请访问

china/chinese/zhuanti/zggqb/729553

通过上述对宝藏是谁发明的和宝藏是谁发明的故事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