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刘寄奴是谁发明的,以及刘寄奴是什么样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 1、刘寄奴为什么叫刘寄奴?皇帝的名字为何会成为药名?
- 2、3.“寄奴”生活在何处?创造了怎样的业绩?
- 3、南朝猛人刘裕的“寄奴射蛇”事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 4、刘氏历代名人
- 5、植物刘寄奴名字的来历
- 6、南朝第一帝刘裕:斩杀六帝开创南朝,千古第一人
刘寄奴为什么叫刘寄奴?皇帝的名字为何会成为药名?
刘寄奴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个名字现在还很常用,是一种中药的名字,但其实,这在古代也是一个人名,但这个人名是一个皇帝的名字。不过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是很奇怪的,名字里面带有“奴”这个字的确是很奇怪的,但是,为什么一个皇帝的名字叫刘寄奴呢?刘寄奴又为什么会成为一种中药的名字,这背兄枝后又有什么原因呢?
1.刘圆蔽寄奴是谁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亡佚。
2.刘寄奴为何会成为中药的名字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
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
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
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羡腔敏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3.对刘裕的评价
刘裕“奋起寒微”,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在刘裕入朝执政到称帝的二十年中,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矫晋时弊政,加强集权,铲除分裂割据势力,努力发展经济。
刘裕先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谯纵、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西蜀、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更派兵南征林邑国。正是刘裕的征伐,使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
刘裕北伐取得的成就不容磨灭,后来关中虽复失,但河南、山东、淮北已划入南朝版图。将南朝的防线推进到了潼关、黄河一线,保障了江淮流域。后来的宋魏间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为“元嘉之治”的出现提供了北部疆域屏障。
同时,刘裕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集权中央,整顿吏治,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废除苛法,赈济穷人,减轻人民负担,亲自听讼,兴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又实施“义熙土断”,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的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李贽则直接以“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刘裕,近代文学家鲁迅说他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君主。田余庆则将刘裕视为门阀政治的掘墓人,认为门阀政治终结于刘裕之手。刘裕代晋之后,门阀士族虽然仍然存在,但已无法成为决定性的政治力量。
3.“寄奴”生活在何处?创造了怎样的业绩?
寄奴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君王。
一、寄奴何来,当于血情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县人,彭城刘氏可是大族(不像刘备那般,还不一定是中山王的后代)彭城刘氏来源于楚元王刘交。楚元王是谁啊?没听过。那刘邦你一定知道吧!刘交就是刘邦的弟弟。历史真是有趣,转来转去又回到原点了。刘邦建立大汉朝,后来汉朝衰败,曹氏篡汉称魏,司马篡曹称晋,后来又到了刘裕这里,而刘裕正是汉室正宗血统。
刘裕
虽然有伏陵大汉朝皇室血统,时代变迁到了刘裕父亲刘翘这一代就只能做一个功曹(帮助郡守县长记录一些事情,考察记录业绩,就和现在的秘书差不多吧!)当时的功曹虽然算是“公务员”但是功曹一年的俸禄就不够刘翘养家汪备,更别谈娶妻生子了。幸运的是刘翘有个好爸爸,在担任侨郡守之时与同僚平原郡赵太守把酒言欢,就把刘裕的妈妈给定下来了。(古代不是对婚姻很重视吗?怎么刘翘的婚姻这么草率,喝着酒就订婚了。)刘翘和赵家小姐赵安宗就这样定下了一生,可惜的是幸福的生活仅仅持续了四年,赵安宗诞下刘裕后就去世了。
没了母亲的刘裕,没有了母乳无法生活,父亲刘翘曾想丢弃刘裕,幸好被刘翘的同宗族的兄弟刘万夫妻拦住。刘万的的妻子杜氏将属于自己孩子(刘怀敬)的母乳断掉给了刘裕。因此刘裕在三岁前就一直寄居在刘万家中,所以才有了一个小名刘寄奴。血脉的情缘是最亲的情,将刘裕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二、寒门寄奴,当思进取
刘裕的生母赵安宗去世后,父亲刘翘不久就续弦一名女子名叫萧文寿。不久家中就多了两个弟弟。对于只是一个小小的功曹,刘翘是养不起三个孩子的。一个可怕的想法就冒出来刘翘的脑海中,就是再次抛弃刘裕(我想要是刘翘知道日后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九五之尊,他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萧文寿不像一般“故事”中的歹毒后妈,而是十分贤惠,她坚决不同意将刘裕抛弃,说服刘翘将刘裕接回家中自己扶养。从小没见过生母的刘裕在萧文寿这里第一次得到了“母爱”。
刘裕四岁时,父亲刘翘去世,可能是由于家庭生活奔波而过度劳累去世。最后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萧文寿身上,萧母每日除了扶养三个孩子还要下地干活,每天都要挤出时间来编织草鞋补贴家用。而七岁的刘裕也知道“萧妈妈”辛苦,每天背着“萧妈妈”编的草鞋叫卖,还上山砍柴下湖捕鱼。作为家中的长子刘裕知道这些都是他困厅毁的责任,他要替萧妈妈分担生活的压力,如果不是萧文寿刘裕说不定早都死于乱世了。
出卖劳力赚取财富,刘裕觉得这样太慢了,于是想走捷径。他日日到赌场赌博,曾因为赌钱被人家打的半死。后来还给富贵人家当打手,可是刘裕发现这些终究不是正道,他要寻找自己的道!男儿生身于世,必将成就一番事业!
三、龙腾之前,必先蓄势
萧方等:“夫蛟龙潜伏,鱼虾亵之。是以汉高赦雍齿,魏武免梁鹄,安可以布衣之嫌而成万乘之隙也!今王谧为公,刁逵亡族,_恩报怨,何其狭哉!”
年少的刘裕一直在为生存而挣扎,而此时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从军。
刘裕到京口加入了“北府兵”,开始了自己精彩的人生。由于爱冒险、有想法成为了当时有名的将领孙无终的部下。
北府兵 东晋隆安三年,新安太守孙泰的侄子孙恩反。 侄子造反为何要把叔叔拉出来?因为叔叔也想造反,孙泰是五斗米道教教主曾想造反被司马道子发觉,将其诛杀。孙泰死后孙恩继续发展义军,此时义军已达十万之众,辅国将军刘牢之听闻下属孙无终有一员大将刘裕,便在此次征讨中将刘裕借调出来,刘裕便是从此走开始走上人生的巅峰。
五斗米教教主孙泰
刘裕奉命带着数十人侦查敌情,不料被义军发觉。近千人对数十人,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刘裕心中也不是滋味,但是他知道战死沙场不是他想要的!刘裕懂的擒贼擒王的道理,就先将几名义军首领斩杀,义军皆不敢向前,只此一战刘裕闯下了一人敌千军的威名。
后来刘裕攻打孙恩,孙恩被俘跳海自尽,孙恩妹夫卢循率义军反抗不久兵败投水自尽。现在阻拦在刘裕面前的只有一人——桓玄。桓玄在刘裕征讨孙恩和卢循是发展壮大势力,逼死刘牢之,废晋安帝自立为帝,国号为楚。
桓玄
刘裕假意臣服伺机寻找机会将桓玄极其党羽铲除,入主建康。
刘裕并不像三国的袁术,和刚刚被他灭了的桓玄,他迎接晋安帝复位,安帝嘉奖其兴复晋朝宗室封侍中、车骑将军、督军从此以后东晋的政治权利牢牢地被刘裕抓住。
刘裕年少坎坷,几次几乎丧命于父亲之手。为了生存不辞辛苦的打拼。从军后找到了方向,并闯下一片山河,算的上是当世之雄。比之刘邦、朱元璋也不遑多让,他所建立的的朝代不论疆域还是军事均为南朝之最!想当年,寄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多少人热血沸腾。
南朝猛人刘裕的“寄奴射蛇”事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这个事件说的是刘宋高祖刘裕在山上砍柴时,用弓箭射伤了一条很大的蛇,当他第二天又路过这里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孩子在这里鼓捣中草药,然后运用话术巧妙地套出了真相,在吓走了这几个蛇化森庆亏成的孩子后,他得到了蛇妖留下的珍贵草药。
刘宋高祖刘裕
刘裕的另一个名字叫寄奴,他祖先刘交的亲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刘邦,说来也算得上是皇室后人,所以他后来能成为帝王也不算奇怪。他曾经是东晋的一名大将,后来代替东晋自立门户,历史上称为“南朝宋”,也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寄奴射蛇
根据史书《南史·宋纪上》的记录,刘裕年轻的时候差消上山去砍柴,当他走到一个茂密丛林的时候,却迎面碰上了一条大蛇。幸好身手敏捷经常打猎的他身上带了弓和箭,慌乱之中他一边跑一边回头搭箭向大蛇身上射去,那条大蛇似乎也无心追它,在身上中了一箭后就钻入丛林不见了。
奇怪的童子
第二天刘裕上山的时候又路过这里,却听到石头在互相击打的声音,于是他走过去一看,发现有三四个孩子正拿着药杵在石臼中捣药。刘裕感到很奇怪,这大山里怎么会有孩子在制作中草药呢,也不担心被山里的野兽给吃了?他仔细观察这几个孩子,发现他们脸色很白,散发出一股说不清的阴郁之气,不像正常人家的普通孩子,就起了疑心。
射蛇得药
于是刘裕问他们为何制药,孩子说大王被刘寄奴射伤了,要制药给大王疗伤。刘裕心中一动又问他们大王那么厉害,怎么不杀了刘寄奴?孩子又回答说刘寄奴将来要做帝王的杀不得。刘裕听到这里大喊一声:我就是刘寄奴,今天专此神门来杀你们!孩子们吓得四散逃窜,刘裕就得到了他们留下的草药,后来他根据这几种药的配方,制作出一种刀伤神药。
刘氏历代名人
刘 邦:即汉高祖,江苏沛县人。于公元前211年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 向: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刘 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建武元年称迅余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 一了全国。
刘 备: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公园221年正式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
刘 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拍塌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 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所著《天论》三篇,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及辩证法哲学著作。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今其墓尚在。著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三妹】亦称“ 刘三姐 ”。
传为 唐 代著名的 壮 家女歌手,善唱山歌,有“歌仙”之称。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刘三妹》:“ 新兴 女子有 刘三妹 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 唐中宗 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今称‘歌仙’。” 何其芳 《毛泽东之歌》:“ 毛主席 说:‘ 刘三姐 反压迫,是革命的。’”
【刘三姐】见“ 刘三妹 ”。
【刘氏冠】 汉高祖 刘邦 创制的一种竹皮冠。《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 薛 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后汉书•舆服志下》:“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裏。初, 高祖 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 楚 冠制也。”
【刘石经】 北魏 刘芳 的美称。《魏书•刘芳传》:“昔 汉 世造三字石经於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 芳 音义明辨,疑者皆往询访,故时人号为 刘石经 。”
【刘四骂人】《旧唐书•刘祎之传》:“父 子翼 ,善吟讽,有学行……性不容非,朋僚有短常面折之。友人 李伯药 常称曰:‘ 刘四 虽复骂人,人都不恨。’”后以“刘四骂人”谓用俏皮浅露的语言骂人。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随园诗话》所载诗,如……《咏茶灶》云:‘两三杯水作波涛’等类,皆舌尖聪明语,恶薄浅露,何异 刘四 骂人?”
【刘生】 汉 横吹曲名。原为人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刘生>诗》 宋 郭茂倩 解题:“‘ 刘生 ,不知何代人, 齐 梁 以来为 刘生 辞者,皆称其任侠豪放,周游 五陵 三秦 之地。或云抱剑专征,为符节官,所未详也。’按《古今乐录》曰:‘ 梁 鼓角横吹曲,有《东平刘生歌》,疑即此《刘生》也。’” 梁元帝 、 陈后主 、 唐 卢照邻 等均有《刘生》诗。
【刘仙掌】 唐 代诗人 刘象 的美称。 五代 何光远 《鉴诫录•卓绝》:“ 刘象 郎中因咏仙掌得名,时人呼为 刘仙掌 。”
【刘白】 唐 代诗人 刘禹锡 和 白居易 的并称。《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又与 刘禹锡 齐名,号‘ 刘白 ’。” 宋 王禹偁 《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前不见 刘 白 ,后不见 皮 陆 ,又何人袭昌圆也。” 明 高启 《三贤堂》诗:“ 韦公 既前蹈, 刘 白 乃后连。”
【刘白堕】相传为 南北朝 时善于酿酒的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河东 人 刘白堕 ,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山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 永熙 年中, 南青州 刺史 毛鸿宾 齎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复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 白堕 春醪。’”
【刘阮】1. 东汉 刘晨 和 阮肇 的并称。相传 永平 年间, 刘阮 至 天台山 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归。时已入 晋 ,子孙已过七代。后复入 天台山 寻访,旧踪渺然。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元 杂剧中有 王子一 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一○四:“曾随 刘 阮 醉 桃源 ,未省人间欠酒钱。”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陆采 《明珠记•赘苹》:“忽成 刘 阮 约,如入 武陵村 。”《宦海》第五回:“画眉窗下,孔雀屏前, 天台 之 刘 阮 重来。”参见“ 刘郎 ”。2. 刘伶 、 阮籍 的并称。 刘 阮 , 魏 晋 时人,以纵酒放达著称。 清 戴名世 《醉乡记》:“自 刘 阮 以来,醉乡遍天下。”
【刘杜】 明 末 刘綎 、 杜松 的并称。 刘 杜 在辽地与 清 兵激战,壮烈牺牲。 清 方拱乾 《广宇》诗:“ 光熹 往事伤心久, 刘 杜 征魂带血还。”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当时海内称 刘 杜 ,死事忠勋君叔父。”
【刘村】 宋 代画家 刘益 的美称。 元 夏完彦 《图绘宝鉴》卷三:“ 刘益 字 益之 。 汴 人,工花禽……尤长小景。 靖康 之难流落 岭表 ,多画山果野禽,故人呼为 刘村 。”
【刘伶酒】《晋书•刘伶传》:“ 刘伶 字 伯伦 , 沛国 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刘伶酒”、“刘伶锸”为纵酒放达的典实。 王德钟 《书感》诗之三:“浇愁须饮 刘伶 酒,埋骨愿傍 苏小 坟。”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甚时同荷 刘伶 锸,一醉空江卧月明。”
【刘伶锸】见“ 刘伶酒 ”。
【刘阿斗】 三国 蜀 后主 刘禅 小名 阿斗 。虽有 诸葛亮 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 蜀汉 。参阅《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对不起,此路不通。”
【刘表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 刘景升 不?有大牛重千斤,噉刍豆十倍於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 魏武 入 荆州 ,烹以飨士卒,於时莫不称快。”后因以“刘表牛”谓大而无用之物。 宋 苏辙 《土牛》诗:“君看 刘表 牛,岂脱 曹公 手。”
【刘郎】1.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妪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说。”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鸾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袅。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裏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台 苏台 隔云水。”
【刘郎前度】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载: 东汉 刘晨 阮肇 在 天台山 遇仙,归来已是 晋 代。后 刘 等重访 天台山 ,旧踪渺然。诗文中因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亦作“ 刘郎前度 ”。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 刘郎 今又来!”此 刘禹锡 自称。 宋 周紫芝 《点绛唇》词:“浑无绪! 刘郎 前度,空记来时路。”《花月痕》第十回:“不独马缨一树,不识门前,就是人面桃花,也无所谓 刘郎 前度。”
【刘柳】 唐 刘禹锡 、 柳宗元 的并称。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未几,有八司马之变,使 退之 不贬,与 刘 柳 辈俱陷党中,则终身废锢矣。” 清 唐孙华 《读柳诗》诗:“漏泄谓 刘柳 ,责望致嫌疑。” 严复 《<天演论•群治>按语》:“此其说与 唐 刘 、 柳 诸家《天论》之言合,而与 宋 以来儒者以理属天,以欲属人者,致相反矣。”
【刘根】 汉 代术士。传说能驱鬼、辟谷。《后汉书•方术传下•刘根》:“ 根 於是左顾而啸,有顷, 祈 之亡父祖近亲数十人,皆反缚在前,向 根 叩头。”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刘根 遐寝不食,或谓偶能忍饥。” 唐 高适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诗:“江山归 谢客 ,神鬼下 刘根 。”
【刘晏粟】 唐 理财家 刘晏 ,曾任吏部尚书, 东都 河南 江 淮 山南 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用分段转运方法岁运 江淮 粮食四十万斛,以解决关中食粮。后人因以“刘晏粟”谓善于理财,政绩卓著。 清 赵翼 《寿全惕庄六十》诗:“最绩早同 刘晏 粟,清心仍酌 隐之 泉。”
【刘师哥】牡丹花品种之一。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刘师哥者,白花带微红,多至数百叶,纤妍可爱。莫知何以得名。”
【刘海】1.见“ 刘海蟾 ”。2.传说中的 刘 海 额前垂发,俗因称此发型为“刘海”。《文明小史》第十九回:“众人举目看时只见一个个都是大脚皮鞋,上面前刘海,下面散腿袴。” 巴金 《秋》六:“略微高的前额上覆盖着刘海。”
【 刘海蟾 】亦称“ 刘海 ”。
五代 燕山 人,名 操 ,字 昭远 ,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 燕 主 刘守光 为丞相。一日,道人 正阳子 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 海蟾 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 海蟾 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双髻簪花,如世间所绘 刘海 状。”《秧歌剧选•十二把镰刀》:“ 桂兰 打铁手呀手儿软,腰儿闪几闪,越看越好看……好像 刘海 戏金蟾, 王二 我好不喜欢。”
【刘陆】 宋代 刘克庄 、 陆游 的并称。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元 白 自清浅, 刘陆 但恣肆。”
【刘累】传说中善于驯龙的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 ,学扰龙于 豢龙氏 ,以事 孔甲 ,能饮食之, 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 。” 宋 梅尧臣 《文惠师赠新笋》诗:“ 刘累 死,龙不驯。世间事,不识真。”
【 刘猛将军 】1.传说中灭蝗保穑之神。指 宋 刘錡 。 宋 景定 四年,旱蝗,上敕 刘錡 为 扬威侯 天曹猛将之神。敕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馀。”蝗遂殄灭。见 罗振玉 《俗说》引 朱坤 《灵泉笔记》。2.传说中灭蝗保穑之神。指 元 刘承忠 。 承忠 元 末驻守 江 淮 ,会蝗旱,督兵捕逐,蝗殄灭殆尽。后 元 亡,自溺死,当地人祠之,称之曰 刘猛将军 。见《畿辅通志•祀典》。
【刘寄奴】药草名。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寄奴 原为 南朝 宋高祖 刘裕 小名。据《南史•宋武帝纪》载, 刘裕 首得此草,曾用以治愈金疮。,后人因称之为“刘寄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五•刘寄奴草》:“刘寄奴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尖长糙涩,面深背淡,九月茎端分开数枝,一枝攒簇十朵小花,白瓣黄蕊……其子细长。”
【刘参军】 晋 刘伶 曾仕建威参军,因称 刘参军 。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诗之三题名《刘参军》。 周斌 《和剑华醉歌行》:“君不见荷锸仙游 刘参军 ,沉饮高风至今闻。”参见“ 刘伶酒 ”。
【刘琨舞】《晋书•祖逖传》载: 祖逖 与 刘琨 同寝, 祖 中夜闻荒鸡鸣,蹴醒 刘琨 ,起而舞剑。后以“刘琨舞”喻志士奋发之情。 唐玄宗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不学 刘琨 舞,先歌 汉祖 风。” 清 唐孙华 《卧闻鸡鸣》诗:“暗蹴 刘琨 舞,急速 田文 行。”
【刘项】 刘邦 、 项羽 的并称。《汉书•诸侯王表》:“ 陈吴 奋其白梃, 刘 项 随而毙之。” 唐 李白 《猛虎行》:“ 张良 未遇 韩信 贫, 刘 项 存亡在两臣。” 金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诗:“谁为 刘 项 决雌雄,赖有 韩 彭 力相援。” 清 陈维崧 《虞美人•题徐渭文画花卉翎毛便面》词:“愁看 刘 项 兴亡史,且读《南华子》。”
【刘棉花】 明孝宗 时户部尚书 刘吉 的绰号。 明 文林 《琅玡漫钞》:“阁老 保定 刘公 ,屡为台谏所论,而上宠眷不衰,人因称为 刘棉花 ,谓愈弹愈起也。”《明史•刘吉传》:“ 吉 多智数,善附会,自缘饰,锐於营私,时为言路所攻。居内阁十八年,人目之为 刘棉花 ,以其耐弹也。”
【刘贾】 汉 代 刘向 、 贾谊 的并称。 王国维 《文学小言》十一:“ 韦 柳 之视 渊明 ,其如 刘 贾 之视 屈子 乎?”
【刘窟头】1. 五代 刘仁恭 善挖掘地道攻城,因得“刘窟头”之号。《新五代史•杂传一•刘守光》:“ 刘守光 , 深州乐寿 人也。其父 仁恭 ,事 幽州 李可举 ,能穴地为道以攻城,军中号‘刘窟头’。”2.谓身死入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上闻 从荣 伏诛,悲骇几落御榻,气绝复苏者再,由是不豫转增,以至晏驾。自云:‘我今日自作刘窟头也。’”
【刘随州】即 唐代 诗人 刘长卿 。他曾任 随州 刺史,因称 刘随州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李频 不全是晚 唐 ,间有似 刘随州 处。”
【刘纲】 三国 时 吴 下邳 人。传说他能檄召鬼神,后与妻 樊云翘 同入 四明山 仙去。 唐 白居易 《酬赠李炼师见招》诗:“ 刘纲 有妇仙同得, 伯道 无儿累更轻。”
【刘毅答诏】《晋书•刘毅传》:“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 毅 曰:‘卿以朕方 汉 何帝也?’对曰:‘可方 桓 灵 。’帝曰:‘吾虽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 吴会 ,混一天下。方之 桓 灵 ,其已甚乎!’对曰:‘ 桓 灵 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 桓 灵 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后以“刘毅答诏”谓敢于谏诤。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札率尔遣兴寄呈苏涣侍御》诗:“ 郭钦 上书见大计, 刘毅 答诏惊羣臣。”
【刘豫州】指 刘备 。 刘备 曾任 豫州 刺史,因称 刘豫州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起兵据有 江 东, 刘豫州 亦牧众 汉 南,与 曹操 并争天下。” 清 顾炎武 《汉三君诗•昭烈》:“卓矣 刘豫州 ,雄姿类 高帝 。”
【刘卢】 晋代 刘琨 、 卢谌 的并称。 唐 李商隐 《赠赵协律晳》诗:“已叨 邹 马 声华末,更共 刘 卢 族望通。”
【刘宠一钱】 东汉 会稽 太守 刘宠 将内迁为大臣, 山阴县 有五、六老人各赠百钱为他送行。 刘宠 难拂众意,只受每人一钱。后用为称誉廉吏的典实。 清 钮琇 《<觚賸>自序》:“旅食三年,不断 臯鱼 之泪;宦归千里,无馀 刘宠 之钱。” 沈昌直 《寄龙圣江西》诗:“ 刘宠 选一钱, 杨震 凛四知。”
【刘览】浏览,泛观。《淮南子•原道训》:“刘览偏照,复守以全。” 高诱 注:“刘览,回观也。刘读留连之留,非 刘 氏之 刘 也。”
【刘灵】即 晋代 的 刘伶 。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刘参军》诗:“ 刘灵 善闭关,怀情灭闻见。” 唐 李商隐 《假日》诗:“谁向 刘灵 天幕内,更当 陶令 北窗风。” 冯浩 笺注:“《文选》五臣注引 臧荣绪 《晋书》:‘ 刘灵 字 伯伦 。’ 颜延之 《五君咏》、《文中子》、《语林》并作‘灵’,而《晋书》本传作‘伶’,故他书通用。”
植物刘寄奴名字的来历
植物刘寄奴的名字源于,刘寄奴射蛇得来的药草甚信带为灵验,人们不知道名字,就把它叫做“刘寄奴”。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纳坦宏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
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洞册
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
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这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药,一直流传。
扩展资料:
功效
1、对肝脏的作用 阴行草(即北刘寄奴)浓缩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下降;对麻醉犬和大鼠有明显利胆作用.刘寄奴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损害引起的大鼠高SGPT,是刘寄奴煎剂防治棉酚肝损害的有效成分.
2、抗菌作用 阴行草对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
3、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寄奴
南朝第一帝刘裕:斩杀六帝开创南朝,千古第一人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祖上籍贯彭城县绥舆里,自租尺粗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起初在县中卖鞋为生,并热爱赌博,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寒酸的市井小人物,在从北府军后 ,展现出了其惊人的军事才能,虽为一介小兵,却作战勇猛,附有智谋,也是出名的法纪严明。在此基础上,刘裕的崛起之路正式开启。公元399年,东晋孙恩、卢循在会稽纠结军队造反,刘裕在当时被讨伐大军将领看中,升为参府军事,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开始了自己的斩帝之路。而自此以后,刘裕声望大增,但是因出身卑微,不识大字,很难融入当时的晋国上流层次。而这时北伐已经成了渴望出人头地的刘裕的最好选择。自此之后,刘裕走上了自己斩帝的道路。
而第一位可怜的主是刘裕开始北伐之时篡位成功的桓玄元兴二年(403年)十一月,东晋权臣桓玄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并于十二月正式登位为帝,国号大楚,改元永始,封东晋安帝为平固王,不久迁于寻阳。但是桓玄篡位后 ,骄奢淫侈,大兴土木,百姓苦不堪言,民心思变。而这时顺应民意,北府旧将刘裕、何无忌与刘毅等人推举刘裕为盟主,准备举义兵讨伐桓玄。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等人正式举兵,桓玄接连溃败,当年五月被杀,时年三十六岁,史称桓楚武悼帝。不久,桓玄头颅传至建康,刘裕命人高悬示众。桓玄败亡后,刘裕拥立司马德宗复位,从此间接控制了东晋朝政。
安定内部之后,刘裕继续北伐大业。义熙五年(409年)二月,占据齐鲁大地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对东晋用兵掠取。四月,刘裕率军攻击南燕。此战进行的时间较长,也非常惨烈,一直到次年二月,刘裕才攻入南燕国都广固城。慕容超见大势已去,带领身边数十人出城逃跑,被刘裕的军队生擒,南燕灭亡。随后,刘裕命人将慕容超押送到建康,并在街市将其斩首,时年二十七岁。也成为了刘裕手上丧命的第二位皇帝。
而在这之前,东晋国内又出战乱。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参将谯纵奉命攻打楚桓政权,但是因为蜀兵不愿远征,发动了政变,强逼谯纵自立为王。被逼无奈,谯纵杀掉益州刺史毛璩,自立为成都王,四川也脱离出东晋 。义熙五年(409年),在后秦的支持下,谯纵对外称蜀王,对内实则以皇帝自居。但是好日子不长久。对此,刚刚灭亡南燕的刘裕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义熙九年(413年),刘裕重封朱龄石为益州刺史,亲率两万大军直破蜀军。逼成都王自缢身亡,成为刘裕手下第三位帝王之魂,弊镇西蜀灭亡。困册
西蜀灭亡后,如日中天的刘裕自然不会放过扶持西楚的后秦,腾出手来的斩帝王者,在义熙十三年(417年),总领大军讨伐后秦。而在伐秦的过程中,在借道北魏的路途中,刘裕与北魏明元帝在黄河沿岸大战几回合。最终刘裕以却月阵打败据黄河而守北魏军队,此战也广为流传。此后北魏也再不敢为难刘裕。强行借道成功,刘裕举兵打败后秦军队,一路长戈所向,所向披靡,很快攻打到了后秦首都长安。后秦皇帝姚泓无奈,举全家于营垒门前投降。但刘裕杀伐之人,在屠杀完姚泓宗亲之后,与建康闹市中斩首,时年三十岁,可怜的姚泓仅仅做了两年的皇帝就此成为刘裕手下亡魂。此役之后,刘裕接受宋王之封。
而此时的刘裕的欲望显然不是一个宋王就能满足的。其心中早已有称帝的欲望,而以他的威望和实力,取代此时的晋安帝司马德宗易如反掌。但毕竟为市井小民出身,刘裕对当时流传的昌明之后有二帝深信不疑。认为还有两个皇帝之后,东晋才会灭亡。当然急于称帝的刘裕自然不会坐等。为了达成目的。义熙十四年(418年)十二月,派遣心腹害死时年三十七岁的司马德宗。并随即将司马德宗的弟弟司马德文立为傀儡皇帝,是为晋公帝。司马德文安稳当了一年多皇帝之后,刘裕再也无法等。义熙十六年(420年),他派手下傅雷直接写了一份禅位诏书,递给晋公帝。司马德文自知无奈,签下诏书,正式禅位给刘裕。晋恭帝司马德文带着后妃、家眷凄凉出宫,被降为零陵王,搬到了建康南郊的秣陵,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刘裕族弟)带兵看管。同年7月5日,登皇帝位,改国号为大宋,这一年,他58岁,史称宋高祖。
司马德文虽无造反之心,但刘裕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将其子嗣暗中杀死之后,为永除后患,于421年派士兵将司马德文活活闷死,时年36岁。斩杀六位帝王,如此丰功伟绩。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对外称王、对内称皇帝)、后秦姚泓、东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皆被其所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虽然刘裕杀伐果断,做事可称得上狠辣。但是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奠定南朝政治的雏形。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纵观宋高祖刘裕一生,不得不用传奇来形容。对于吾辈唯有震撼,敬佩之意。刘寄奴,刘寄奴!
关于刘寄奴是谁发明的和刘寄奴是什么样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