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龛是谁发明的(神龛是迷信吗)

今天给各位分享神龛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神龛是迷信吗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代表着中国人朴实的信仰,人人家中都会挂的五个字是啥?

在每一个中国人家中都会挂着天地国亲师这五字牌位。这五个字代表了中国人从孔子时代以来对于入世,处事哲学的的追求。天地国亲师这五个字在过去是天地君亲师。中间发生的变化是由君变成了国,那挂了数千年的君为什么会被人们代之以“国”呢?自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思想,处世,信仰到底出现了什么变化?

古代百姓家中的神灵崇拜

中国古人对于天地的崇拜从很早时候就开始了,孔子曾经说过敬鬼神而远之。这里面的鬼神其实是一体。

一个人死后化身为鬼,被他的后人祭拜,然后在史诗神话之中被描述为神。中国人认为死去的先人实际上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可以获得另外一种力量来庇护他在人间的子孙,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人们被人们看作是神,而这碰闹个世界叫做天,高高在上的人进入天,平凡低庸的人进入地。我们自古以来对于先祖的祭拜实际上都是一种祭鬼活动。

明朝以前没有对于宗族神龛的设置,到明朝开始,中国人开始在大江南北统一了神龛的规格。发明天地君亲师牌位的人叫做解缙。这种概念到东汉时代开始,那个时候是中国人最原始的崇拜。天是传统华夏民族心中最高的神。地则是每一个人死后的归宿,君是什么?君是对于人间帝皇的信仰,师则是开启每一个中国人人生技能的端口。这就是天地君亲师的初步概念和定义。

中国人家中的神龛摆放

西方不与中国同,中国每个省,市,县,甚至到镇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但总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比如相同的肤色与黑眼睛,还有就是家中神龛的摆放和讲究。

天地君亲师的初步概念形成于东汉,但那个时候还只是被人们挂在嘴边,到宋朝的时候,北方一些富豪家中开始在中堂摆设天地君亲师的神龛,到了明朝,则是被全面推广开来。这个写在红纸之上的天地君亲师五字是解缙亲自进行普及的,他是明朝的著名文人,再加上朝廷对于礼仪教化的重视,不到十数年的时间,这一习惯就已经遍布天下了。

天地君亲师的摆放十分讲究,我们过去的房屋都是讲究一个中正方圆,一般以中堂为中心,两边延伸出去厢房和退房。大概就是一个口字却易横收尾的形状,这里参考的是湖南,四川一带的瓦房建筑,北方的话则是略微有点不同,但中堂则是每一个人家之中都所必须有的,中堂之上中心必须贴着天地君亲师五字。

或每年过年之时用大红纸张贴,再以黑色毛笔书写。或以专门的木材制作好模板,再到什么刻字绘墨。两边随之延展开来的就是一些太乙神君,文武夫子,四官财神之类的了,最外边上一副完整的中式对联,横联一般都是写的芳流德祖四个大字,两边的对联则是各家有各的不同。这就是近代以扮吵裤来南方神龛之中对简单的布局了。

被人们忽略的由君到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云贵川,湖南湖北这些地方而言,原来家中神龛上面张贴的天地君亲师五字悄悄地变成了天地国亲师。

古代社会从三皇五帝到大清,就一直是皇帝统治天下。百姓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皇帝给了他们生活下去的机会,所以君能够在每户人家之中占据一席之位。这是古人心中不变的尊君思想。

但现代社会以后,按照我们的理解,天地国亲师才是更符合我们的需求,毕竟从辛亥革命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帝王统治就已经结束了,既然这世上厅简再无君,那祭拜君也就失去了过去那种感恩君父的意义,所以在南方很多家庭之中都将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主动换成了天地国亲师。

如今的我们再也不需要向以前那样去尊君了,只有中国还一直存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崇拜和敬佩,没有国又哪里有家呢?

当然,天地君亲师牌位的设置也并没有完全消失,在湘西,鄂西还有云贵川一些偏远农村还是按照过去那样摆放,也并不是说他们不爱国,也并不是说他们信息闭塞,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传统的习惯保留,很多老人不愿意去改变罢了,其实爱国与为国效力在他们那一辈比我们继承的更好,在他们眼中,君早就是国了,形式上的改变并不一定能够替代精神上的超越。

苏美尔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苏美尔文化

1、苏美尔的政治演进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叫两河文明或两河流域文明,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猛搏羡不达米亚平原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而苏美尔人则是这一文明的伟大创建者,他们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个文明。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乌鲁克等。各城市银雹国家为了争雄称霸,相互征战大大削弱了苏美尔人的力量,最后迫使他们臣服于闪米特(Semitic People,也译作塞姆人)人。闪米特人的著名领袖萨尔贡(意为真正的国王)一世。建立阿卡德帝国,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王国时期。但它的寿命短暂(历时280年)。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打败了萨尔贡一世的孙子,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重新出现,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再一次统一各城邦,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史称乌尔第三王朝)。这一帝国从公元前2113到2006年,维持了一个世纪.

2、城市文明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 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即城市国家,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 帕尔等。

3、文字的发明苏美尔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考古学家在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发现了一块约在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两河流域南部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两河流域书写的材料是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笔是用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做的,削成三角形尖头,用它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的字迹笔画很自然地成了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写好后的泥板晾干或烧干,长期保存。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

楔形文字传播的地区主要在西亚和西南亚。在巴比伦和亚述人统治时期,楔形文字有更大的发展,词汇更加扩大和完备,书法也更加精致、优美。随着文化的传播,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采用了这种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家枝拍交往通用的文字体系,连埃及和两河流域各国外交往来的书信或订立条约时也都使用楔形文字。后来,伊朗高原的波斯人由于商业的发展,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进行了改进,把它逐渐变成了先进的字母文字。

4、苏美尔人的科技发明和成就

(一)车轮的发明者。它发明于苏美尔时代初始之际(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可能是受陶轮的启发突发此想的,因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伊朗轮子就已用于制陶业了,并在大约五百年后由伊朗传入苏美尔。

(二)太阴历。他们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

5、艺术

苏美尔人在建筑方面也达到了古代很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建筑遗迹是塔庙。由于两河流域没有巨大的花岗石,苏美尔人以用砖块建造塔庙。苏美尔人习惯于在旧神庙原址上建新庙,因历代续建,神庙地基变成了多层塔形的高台,顶端供奉着神龛。这种高台建筑,叫“吉古拉特”(Ziggurat)。BR苏美尔人在造型艺术上早期以小型雕塑和镶嵌艺术为主。出土的面具、祭司组雕、公牛头(牛头竖琴) 、“乌尔军旗”等,堪称当时的典范。后来,苏美尔人偏重于较大型的雕像和浮雕(纳拉姆辛石碑)。

6、宗教

苏美尔人的宗教发展程度不高,但宗教在他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崇拜许多神,如天神(安努)、地神(恩利尔)、水神(埃阿)、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女神(伊什塔尔)等。苏美尔宗教有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特点:它不主张有什么极乐的和永恒的后世。由于宗教在苏美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祭司在当时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祭司和管理人员(这两个词往往意义相同)需要学习楔形文字,因而神庙区内附设有学校,教授楔形文字和祭司等级需要掌握的其它知识,苏美尔的这些学校是现知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学校。

太昊陵庙会2023

2023太昊陵庙会在2023年2月21日-3月24日举行。

地址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猛坦枝区太昊伏羲陵景区,信高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身高低于一百四十厘米的未成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人民警察、国家消防救援人员、退役军人实行门票免费。

太昊陵庙会是一种古枝敏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 当地俗称人祖庙。据考,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太昊伏羲陵占地36公顷有余,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世人叹绝。

活动内容介绍:

1、拜始祖

淮阳太昊伏羲祭典,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凌晨,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人士将齐聚太昊伏羲陵的统天殿前,共同祭拜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场面宏大,值得关注。

2、看非遗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将在伏羲文化广场举办。本届展演活动主要包括动态展演、静态展示、民俗文化队伍巡演等内容。其中,12个省(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河南省非遗工坊成果展,倍受瞩目。

传说中,文字的创造者的名字叫什么?

陕西省白水县石关乡吴庄村的一座古庙里,有一棵高20多米、树径很大的古柏。这棵树树龄超过5000年,据说是汉字仓颉的祖先种植的。又称仓颉手栽柏,这座古寺叫仓颉寺。

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历史学家,是汉字的创造者。生于陕西省白水北苑乡吴恙村,葬于白水石关乡吴庄村。出生地点距离死亡埋葬地点20多公里。原来两地都有仓颉寺庙。后来,吴恙村的仓颉寺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用来建造小学。除了白水的仓颉庙,国内其他很多地方都有仓颉庙或造字台。

陕西洛南有仓颉神龛。据《洛南县志》记载,轩辕黄帝南巡,随后仓颉史家,在洛南阳光河湾发现了龟甲红甲铭文。受到启发,仓颉创造了28个角色,后人在他们的悬崖上刻石纪念。

河南省南乐县梁村乡吴村有仓颉座墓葬和仓颉座寺庙。它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摧毁,最近几年才重建。宝鸡岐山南五里有一个仓颉庙村和一个仓颉庙。据说当时仓颉在这里创造了人物。

长安县郭都县昌黎村有一个造字台。据说仓颉在这里添土造字,看日月星辰的形状,俯视鸟兽蹄坑的脚印。这么多遗物,这么多记载,散落全国各地,其实都不是他地籍检查独有的,也没有最终定论。毕竟有3000多年的文字甲骨文,相关的记载和文献甚至更晚,而仓颉造币大约发生在5000年前,在历史岁月中丢失了多少真相和故事。

各地都有寺庙和墓葬纪念仓颉。只能说仓颉的功德太大,建庙是为了纪念他;还有一个事实,就是仓颉的活动范围还是比较大的,涵盖了陕豫鲁陕,恰好是黄帝、颜地、颛顼、帝喾等先民活跃的地方。作为历史学家,跟随左右记录领导的言行是仓颉的责任。这些地区先有文字出现,说明中原故地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汉字从无到有,从最早的打结笔记到刻字,再到横平竖直,指指点点,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的作品。但它的第一次创造就像盘古开天辟地,让中华文化有了色彩、有了印记、有了音义的不同诠释,使今天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与伦比。

现在有些民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汉字,我们只是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达意思,记录历史,而仅仅依靠语音的功能来传递信息。重大事件不能记录,教育更不可能。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是否使用其他人的语言来记录和传递信息。没有汉字和统一文字的出现,我们的文明可能会大打折扣,它的独立性和唯一性也会受到质疑。

汉字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而且塑造了汉字,铸就了汉字,记录了中国故事,使中国文化蓬勃发展。在中国,我们的后代真的要感谢仓颉。

谁可以给我介绍点东西

我也很喜欢金字塔呢,甚至有些迷恋,都是同道中人,就把我收集的一些有关金字塔的文章介绍给你吧,仅做参考考:众所周知,金字塔是埃及的宝藏-------- 1.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至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1989年3月16日,埃及考古工作者在开罗西南部金字塔区一座金字塔底的浅坑中挖掘出一具4400年前古埃及王妃的木乃伊。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称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便紧挨着海夫拉金字塔,据传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拟像。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经历了一次强度为5.4级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损坏。此后经过两年多的全面修缮,于2001年7月重新开放。

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底边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国探险家首次打开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发现一具花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装运这些文物的船只在返回英国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学家在吉萨省的金局兆字塔区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古墓群,里面共有160多个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记录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墓壁上有绘画,生动地展现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这群古墓造型多样,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状,有的呈圆形拱状,有的是长方形平顶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种:土砖、玄武岩和花岗石。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会进一步被揭开。1996年7月,埃及又决定开放位于开罗以南约35公里的达舒尔的4座金字塔。

这4座金字塔中有两座是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萨夫罗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独特,被称为“弯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为边长188米的正方形,高约98米。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每面具有两个坡度。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在施工时,先以54度的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后,又改为以43度的倾角继续向上建造,直至完工。这样金字塔的四面看起来便是弯曲的。为萨夫罗国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筑材料为颜色发红的石灰石,因此被称为“红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芹腊岁者在开罗西南吉萨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门卡乌拉金字塔底座时,偶然嫌睁发现两尊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发现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的文物。

新发现的两尊石像位于第三座大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它们被雕刻在同一块石头上,高3.5米、重约4吨。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则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乌赫梯神像于一体。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约公元前1304-前1237年)。

一男子骑着骆驼从埃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附近经过(摄于1962年)

吉萨金字塔属于埃及古王国(公元前3200-前2270年)时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则生活在埃及新王国(公元前1560-前1100年)时代。考古专家认为这一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人们揭示金字塔地区更多秘密。

近十年来,参观金字塔的大量游人使金字塔内部湿度不断上升、化学物质增加,从而损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为了更好保护金字塔这一珍贵古迹,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为保护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从早期的王陵马斯塔巴墓发展开来的。建筑金字塔的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许多科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前去观光游览。

2.考古新发现 "金字塔"现身巴尔干

希腊神话里,海神波赛冬之子独目巨人波吕斐摩斯生有三子:塞尔都斯、伊利里阿斯和加拉斯。据说三个儿子后来分别统治了那些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民族:凯尔特人、伊利里亚人和加拉提亚人。

作为欧洲古文明的一支,伊利里亚文明长久以来湮没在虚幻迷离的神话中。近日,东欧考古学家声称在波黑中部维索科山谷找到了欧洲的第一个金字塔群,有可能是伊利里亚人留下的。如果这一发现被证实,我们将在这“建筑活化石”中遭遇到传说中的古文明。

■也是“金字塔”

小山外貌酷似金字塔

作为世界古文明之一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随着考古发现,类似金字塔的建筑也在中美洲等地区陆续被发现。近期,波斯尼亚考古学家塞米尔·奥斯马纳基奇通过六七个月的考古,认为维索其卡山(Visocica)是古人留下的金字塔。

奥斯马纳基奇曾在墨西哥、秘鲁等地发现考察过许多隐藏在山中的金字塔,此次他将眼光投向了他的家乡巴尔干。维索其卡山高为645米,当地一直便将维索其卡山视为一个特殊的自然景观,整个外观完全是一金字塔形,方方正正,和一般山的外形不太相似。与埃及金字塔用巨石垒成不同的是,这里为葱葱林木所覆盖。

奥斯马纳基奇登上山后发现,附近还有另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山。这使他联想起拉丁美洲的“双金字塔”,一个象征太阳,一个象征月亮,两座金字塔在山谷入口处拱成一个入口。

命名“金字塔”有五大证据

维索科是位于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西北的一座小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维索其卡山顶上还存留着中世纪维索科小城的残垣断壁。

今年夏天,考古行动正式拉开帷幕。经过长达几个月的研究,奥斯马纳基奇发现至少有五个重要元素可以证明在这座山里深藏着金字塔,而且还是双金字塔。

首先是“粗制混凝土层”的发现。奥斯马纳基奇认为,这种沙砾的混合物历史上是铸造石方的原料,现在却是山的一部分,但这些肯定不是自然产物———这山很早就存在,古人可能对它的形状加以整理,并覆盖以混凝土石方,将其变作一处圣地。

其二,奥斯马纳基奇注意到了山上有对称的平台,这点让他确认古人曾对该山进行过“加工”。平台通向金字塔,完全由从大自然中采取的石板铺成。其三,整座山可视为四个面,这四个斜面都指向一个主点,这一点酷似金字塔的构造。其四,这座金字塔还有复杂的入口,北边的为其主要入口。

最后,奥斯马纳基奇还考察了地下通道,认为与埃及、墨西哥等地金字塔的地下通道极其类似。

欧洲到底有没有金字塔?此一新的考古发现一传出,便引来了多方声音。奥斯马纳基奇认为有了这几大元素,基本可以断定维索其卡山藏着一座金字塔,况且当地居民早就称呼维索其卡山为“金字塔”了。而一些考古学家也曾在维索科发现过一些有着7000年历史之久的人工制品。德国考古学家最近也在维索卡其山附近发现了24000件新石器时代的手工艺品。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方研究员表示,“即使在欧洲也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毕竟凭借现在所发现的一些特征,还无法为其定论,但即便不是金字塔,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巨型建筑。”

古文明有了“活化石”

维索其卡山是被加工了的,那么这一伟大工程究竟是哪种文明所遗留的呢?奥斯马纳基奇认为可能是伊利里亚人(lllyrian)。他们曾在巴尔干半岛上繁衍生息,直到公元600年斯拉夫人占据此地。

公元前1000年左右,伊利里亚人由中欧迁徙到巴尔干半岛西部,后来这一带就叫伊利里亚,古希腊、古罗马就是这样称呼这一民族。“长期生活在中欧地区的伊利里亚人只是到了后来才被凯尔特民族驱赶到了巴尔干半岛,”郭方表示,长期以来,我们只能在一些神话、传说里了解到伊利里亚这个民族。

伊利里亚的农业、手工业制作比较突出,伊利里亚族群中的一支利布尼人,因其居地濒临亚得里亚海,便擅长航海、造船,伊利里亚船曾一度是希腊、罗马所效仿之作。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由于罗马帝国的入侵,伊利里亚文明也在不同程度上被罗马化。郭方介绍:“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伊利里亚文明的痕迹。

而由其发源的语言———阿尔巴尼亚语,与现在的一些欧洲语言明显不同。“郭方表示如果维索其卡山被确认隐藏着金字塔,则将是我们从”活化石“中体验古伊利里亚文明的一次契机。

3.玛雅文明之谜之三:金字塔之谜

2001-05-23 14:08:08· · ··

与埃及的金字塔不同,尤卡坦半岛上的金字塔更像一个祭坛,因此看来它的功用不仅仅是国王或首领的坟墓。

在尤卡坦半岛上,耸立着九座巍峨的金字塔,它与埃及最早的几座金字塔相比,科是孪生的姐妹。同类的建筑在英国和法国也已发现。

金字塔各种数据的精确程度党为我们所惊叹不已的。苏格兰天文学家斯穆斯对埃及的两座金家塔作了为期四个月的勘测,他们得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数据:塔的四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它们正好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底边与塔高之比,恰好为圆周率与半径之比;塔的高度为地球周长的二十七万分之一,也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万亿分之一。

玛雅人的金字塔的天文方位计算得更为精确: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墙上的气流通道,直射到长眠于上面厅堂中的法老头部;北极星的光线通过北墙的气流通道,径直射进下面的厅堂里。

大家一向认为金字塔是一种坟墓,而且在很多金字塔中确实找到了木乃伊。那么,大西洋两岸的古民族会不谋而合都来营造工程浩大的金字塔作坟墓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金字塔与塔顶上的神龛是这么不相称,整个塔的建造水平是如此之高,而神龛却是相当粗糙,这不禁使人想起神龛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100 多年前,从金字塔中发掘出来的东西,今天已有一部分被人们辩认出来了,原来是一些精致的透镜、蓄电池、变压器、太阳系模型碎片、不锈钢和其他不知什么合金制成的机械、工具等。据此,有人推测,金字塔原先很可能是一种玛雅祖先的供应库, 只是由于金字塔内部的奇特空间形状,能使停放在金字塔内一定部位的尸体木乃伊华,因此头脑中有着永生渴望的民族,要把自己的首领放进这种供应物已用完的现在建筑物中,是可以理解的。

4.金字塔之迷

人总是要死的,但是,为什么要花费这样多的劳力,消耗这样多的钱财,为自己建造一个尸体贮存所呢?除了国王们的奢侈外,有没有其它的原因呢?

有,科学家们研究表明,金字塔的形状,使它贮存着一种奇异的“能”,能使尸体迅速脱水,加速“木乃伊化”,等待有朝一日的复活。

假如把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币放进金字塔,不久,就会变得金光灿灿;假如把一杯鲜奶放进金字塔,24小时后取出,仍然鲜美清新;如果你头痛、牙痛,到金字塔去吧,一小时后,就会消肿止痛,如释重负;如果你神经衰弱,疲惫不堪,到金宇塔里去吧,几分钟或几小时后,你就会精神焕发,气力倍增。

在全世界研究金字塔的浪潮中,真是一谜未解,一谜又起。说法越来越多,也愈来愈离奇,被它吸引的人也日益增加。几十年前,忽然又冒出一项所谓“新发现”,在西方接连出版了几十本洋洋洒洒的专著,上百篇的论文,成千上万人在试验、探讨,它的势头正方兴未艾。这项“新发现”就是蜚声欧美各国的“金字塔能”。它说的是金字塔形的构造物,其内部产生着一种无形的、特殊的能量,故称之为“金宇塔能”。据说,这种能量有着许多用途和奇特的功效。

环绕着大金字塔的神秘和谜是数之不尽的,但近年来,较热门的金字塔的神秘性话题,则是金字塔神力。

有关金字塔神力的发现,可溯及至本世纪初。热衷于超自然科学的法国人安东尼·博维于1930年前往埃及,在参观了吉萨金字塔群落后,他提出大金塔的形状非同一般,由此又为金字塔神秘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博维热衷于“感觉辐射”的造型研究。这项技术的基本概念就是说物体会辐射某种能量,这种能量目前尚不能为现代物理学所解释。当博维在金字塔参观时,进入“国王墓室”的他,不经意地往当成垃圾箱的罐子一看,发现里面竟放着猫和老鼠的尸体。当时他想这些动物大概是在金字塔内迷路,无法定出而死亡,而被丢在坡圾罐中的吧!可是,他随即又注意到有些奇怪的事,因为尽管墓室中非常潮湿,但尸体却未腐烂,这么说来,这些动物不就和木乃伊一样干透了吗?且墓室中岂不是具有能够使物质脱水之力吗?

博维心想这种现象应该是和大金字塔的几何学图形有关,于是在返国后就立即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底边0.9公尺的大金字塔的模型。并将其 4个方位配合上东西南北的方向,再将猫的尸体放在与墓室相同,距底部1/3高度之处。结果他发现过了数日,猫的尸体竟然变成了木乃伊。

接着,他又用肉片及蛋等等加以实验,结果确认不论放入什么全都不会腐烂。于是他就发表了有关他对金字塔神力的研究结果。

原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名无线电技师,放射学专家卡尔,德鲍尔得知博维在小型金字塔中做的实验后,于1940年开始亲自用木乃伊风干的方式对食品花朵和动物尸体进行试验。德鲍尔用三毫米厚的马粪纸,按胡夫金字塔的比例,做了几个30厘米高的模型,进行第一次实验。结果他惊讶地发现,放在模 型内的牛肉、羊肉、鸡蛋、花朵、死青蛙、壁虎等果然变于而不腐。实验获得初步成功后,他就与博维通信,两人保持着经常的联系。

德鲍尔不断地试验,探讨模型内究竟存在什么能量。有一次,他将一把刮胡子刀片放在模型内,满以为它将变钝,但结果却相反,刀片变得更锋利,他用这把刀片刮了50次胡子。

这样,他就开始研究金字塔模型对刀片的影响。他做了一个15厘米高的模型,把刀片平放在塔内距塔底三分之一高的地方,刀片的两端对准南北方向,模型本身也按南北放置。几次试验,结果雷同。一种极其简单而又神奇的磨刀片器--马粪纸的胡夫金字塔模型就这样发明了。1949年,德鲍尔正式向捷克首都布拉格有关部门申请注册“法老磨刀片器”的发明权。在捷克,一般专利发明权至多3 年即可批准。但这项编号为 91304的发明经过了整整10年的周折,直到1959年才批下。其间,德鲍尔竭力说服专利委员会,并向委员会主席提供了一个模型。该主席亲自进行试验,最后表示这项发明确有实效,它并不是什么欺骗或魔术。与此同时,德鲍尔还探索模型磨刀片的原理。德鲍尔在一家无线电研究所工作,他可以了解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情报,并充分利用所里的设备与仪器。他把实验扩大到收音机、雷达、宇宙线和其它射线中,研究用马粪纸这样的绝缘体制成的金字塔模型,其内部的空间产生着什么样的震荡,这种震荡又和地球磁场与刀刃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他得出一种假设,或称为一个定理:来自太阳的宇宙微波,通过聚集于塔内的地球磁场,活跃了模型内的震荡波,使刀片“脱水”变锋利。这种特性不局限于胡夫金字塔模型,其它形状和大小的金字塔模型也能对刀片产生同样的作用。他在申请专利权的报告中说,这种磨刀片器与胡夫法老本人毫无关系。金字塔状结构物内部的空间产生着一种自动的更新运动。金字塔空间产生的能量仅仅来自宇宙和地球的引力、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它通过太阳发射的混合光线中看不见的射线起作用。在塔内空间激起的这股力量,能减轻由于多次刮胡子而引起刀口内部结构出现的毛病和变钝现象,但是,这股力量的影响仅仅局限于刀口变钝,而不是刀口所受到的外形损伤。因此,这种刀片必须是用上等的钢材制造的。一把刀片通常只能使用25一30次,但如果每次用毕后放在金字塔模型内24小时,那么,每次刮胡子后的钝化现象即可消除,刀片的使用寿命将会延长。

挪威发现的创造奇迹的维京国王祭坛

考古学家揭开了一座木制教堂的根基,在那里,维京国王Olaf Haraldsson的遗体在他被宣布为圣人之后可能被铭记。挪威文化遗产研究所(NIKU);根据知识共享许可证发行)“KDSP”在挪威发现了一个由维京国王变成圣徒的原始神龛,考古学家说,“KDSPE”挪威文化遗产研究所(NIKU)11月11日宣布,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座木制教堂的基础,Olaf Haraldsson国王的尸雹宽体在1031被宣布为圣徒后立即被带走。众所周知,圣奥拉夫于1016年征服并巩固了挪威,但在他的权力受到丹麦国王和英国国王卡努特一世的威胁之前,他坚持统治了十多年。奥拉夫于1030年死于斯蒂克斯塔德战役。考古学家说,他们在国王从殉道者到挪威守护神的死后旅程中找到了一个关键地点。【25项可怕的考古发现】

一个圣人的坟墓

一个挪威特隆赫姆圣克莱门特教堂遗址中心挖掘的三维模型,如10月18日所见。石头是教堂的根基,它早已瓦解了。(Kirke/church at Søndregate 18/10 by nikunorway根据CC属性获得许可)

网站位于特隆赫姆,奥拉夫在战斗中死亡后埋葬在那里。当地人开始流传有关这位已故国王奇迹的故事后,他的坟墓被打开,根据教会的教导,他的尸体被发现奇迹般地保存完好。当地主教宣布他为圣徒,并在圣克莱门特教堂重新埋葬了他的尸体。

尼库考古学家认为他们现在发现的就是这座教堂。他们发现了石头的地基,甚至是一栋由岩石的小平台组成的平台,这座建筑的东端被认为是教堂祭坛的底座。挖掘主管安娜·彼得森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座祭坛可能是圣奥拉夫新坟墓上方修建的教堂高坛。

“这是挪威历史上宗教、文化和政治方面独一无二的遗址。”挪威的大部分民族身轮型份是建立在圣奥拉夫周围的圣徒崇拜之上的,这一切都是在这里开始的!”教皇将在1164年确认圣奥拉夫在当地被封为圣徒。

的创始历史

奥拉夫的遗体后来被转移到特隆赫姆的一个更大的教堂,根据尼卡罗斯大教堂就建在这座教堂上。从1070开始,在1300完成,华丽的大教堂仍然矗立在今天(尽管它已经被大火严重损坏了几次,几乎完全重建和恢复)。“KDSPE”“KDSPs”通过NikunoWe在SrimFabFor“KDSPE”“KDSPs”和基础和祭坛上雕刻SMOR的NDRE门19/10,该废墟被认为是原始圣地。彼得森和他的同事们报道说,克莱门特的教堂还包括一口腊肆猜可能被视为神圣的小井,

奥拉夫国王的圣道蜿蜒曲折。根据天主教会的历史,他出生于995年左右,年轻时是一名海盗袭击者。他于1013年受洗进入罗马天主教堂,并于1015年开始试图巩固挪威,并于1016年巩固他的统治。在1024年,英国主教格里姆凯尔(谁将是第一个宣布奥拉夫为圣徒,在1031年)在奥拉夫的要求下,提出了一个宗教法典,建立了挪威教会。

然而,奥拉夫的权力运行崩溃后不久,当时的英格兰和丹麦国王,克努特一世,决心重新占领挪威。奥拉夫在1028年被迫逃到俄罗斯;他在1030年返回俄罗斯试图夺回王位,但最终还是死了。一些当代消息来源报道说,他是在一次伏击中被谋杀或不礼貌地杀害的。《挪威传奇海姆斯克林格拉》是在这一事件发生200年后写成的,讲述了一个更加英勇的故事:国王率领一支军队参战,与抵抗军领袖之一的索里尔·亨德并肩作战而死奥拉夫的统治,带来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关于生命科学的原始文章。

神龛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神龛是迷信吗、神龛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