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是谁发明的(气功是谁创立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气功是谁发明的,以及气功是谁创立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气功到底是怎么回事?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国内有些工具书也如是照搬,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随着科学的向前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来认识气功,这将更加深化我们对气功实质的认识。

如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我们也可将上述认识概括成一句话: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疗法。心身疗法的种类很多,气功区别于其它众多自我心身疗法的重要之处是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中国人所独有的,以中医理论内容“调神”为核心指导的实践活动。

1.抱丹田

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湖泊河水边亦可),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时,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

2.转丹田

立正站立,开左脚向左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然后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中心,自左向右转36下,吸一口气咽下。再从右向左转36圈,再吸一口气咽下。是为转丹田。

3.晃丹田

立正站定,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腰部带动,自左向右作圆形晃动。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中心。先随意呼吸,然后再由左向右作圆周晃动,当身体晃动时,先向左半周吸气,吸气时舌顶上腭。当身体转向右边时呼气,呼气时舌抵下腭。但晃动时要松肩松胯,全身不得有一丝呆板之意,共约36下。这样的平行转圆可以使代脉得到锻炼。

4.揉丹田

如前两脚立正站立,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虎口张开对称放在丹田两旁。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古作划圆运动,也是吸气舌顶上胯(搭鹊桥),呼气舌抵下腭。约36下。

5.击丹田

如前两脚站成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然后伸左脚向左前方半步,两臂鸟展翅一样向后用力展开,为白鹤亮翅,舌顶上腭吸气。然后左脚后收,与右足井齐,两掌变拳一齐向丹田两边猛击,舌抵下胯呼气。计36下。

6.折丹田

轻步站开始,上左步,左手掌向右腮护去。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护去。然后两掌交叉一齐向前扑去,扑时叩首,为“以首叩碑”呼气;起时吸气。这样腹部会得到压迫的锻炼,丹田也会充实起来。

7.搓丹田

取一木凳,随意坐下,右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左腿压在右腿上。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右手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气,气贯丹田,如此36下简冲。再换成左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右腿压在左腿上,有掌心向上,放在盲腿上。左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左掌由右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左手心翻往上,右手心向下,左手掌往回抽,吸气,气贯丹田,也36下。

8.喷丹田

两脚立正,并脚而立,两手掌从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叉,两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气。侍咐岩然后一齐向前猛然推去,为“婴儿击食”,推出时喊“喝”,呼气,一共36下。

9.提老御丹田

立正站立,右子领左手,高举在头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处,两脚尖掂起,向空中吸气。然后两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样,用力一齐向下拽,两肘打坠劲,坠到两手落到胸前,呼气。这样子起吸气,下坠呼气,计36下。通过强行呼吸,丹田气足,内气鼓荡,能达到内壮的目的,只有内壮才能力源丰富,劲力浑圆,用之不尽。

四、丹田功的效应

练功练到一定的程度,会觉得丹田部位有一股热气感,或者形成一个“气”上感,这就是内气聚集、储蕴的表现。通过进一步的锻炼,这个“丹田”之气就会循经络系统运行全身,你会感到一条热气流下伸至会阴穴,往后向上升经督脉经络的尾阎、夹脊、玉枕、百会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脉经络经“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现任督经气循环的感觉。再进一步锻炼,可出现内气沿周身十二条经络及奇经八脉路线循环感觉。练功到此,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功到高级的上乘功夫时,能做到不用眼睛而能视,不用耳朵而能听,那怕是芥未小物能知,微弱之声而能听。这样,你还愁动战不能胜吗?

心意拳内功功法问题

1.问:为什么心意拳内功首重丹田功?

答:丹田功就是培植先天真阳之气的功法。人在母体中时是靠肚脐从母体中吸取营养而维持生命。离开母体以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先天灵性渐渐抿灭,先天的真精元阳之气也会逐渐减少,一直到风烛残年时,人就如耗尽油的灯一样灭(死)了。所以,加强丹田功的锻炼,正是像疏通淤塞的河道一样,疏通经脉,特别是练通周天后前任督气通以后,真阳气通,劲蓄力足,不但百病消除,延缓衰老,还能练成上乘武功。

2。问:为什么叫丹田功?

答:心意拳内功不光叫丹田功,也可叫周天功,或者叫得真法。有的又把此功叫十六把气功、坐功、卧功、站功、内功四经、贯根八法等。但我们这一派则专练此丹田功,以培植先天元气,扶持真阳;当炼到气满全身,全身鼓荡,上下丹田气充时,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时,即可达心意拳的上乘境界。拳谱上说:“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丹田养成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说明丹田功在心意拳的重要。因丹田是人的元气之所在,所以叫丹田功。

3.问;炼丹田功先从哪里入手?

答:首先认清三大奇经。按中华医学学说人身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为什么要认识三大经,哪三大经呢

(1)督脉。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尾闻骨端,长强穴后的会图部,上循脊柱至脑后凹陷中的风府穴,进入脑内,再上巅顶,沿额下行至鼻拄。在人身的背后。督含有总督的意思,“督乃阳脉之海”。“督脉督一身之阳”。一身之阳脉皆会于督脉。

(2)任脉。任脉也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中校之下的会阴部,上出毛际的深部,沿腹内上过关元穴到咽喉;再上至颏下,走面部深入眼内。在人的前面。任有担任的意思,“任脉为阴脉之海”,“任脉任一身之阴”。全身阴经皆会于任脉。此两脉在人的一前一后,一阴一阳。此两脉通则形

成一周天通。

(3)带脉。带脉也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胁下,环绕身躯腰腹部一周。像人的束带一样把人束住。认识这三大脉以后,能打通任督脉,即小周天通。我们练心意拳丹田功即先从我介绍的功法(参看(武魂)199;年第一期)从一往后逐一演练。因为虽然此功不出偏,但为能适应东西南北中的五种人的环境、气候、人体等不同,所以还是按我介绍的步骤练。

4.问:每次练习一式还是九式一次练完

答:按我多年锻炼的经验,每次首先练抱丹田,其次再练晃丹田,时间,次数不限。练多练少均可,但每次不能少于36下,否则不出功。有的时间宽余也可一次九式全部做完,有的时间少,可只做其中一二式。这要视自己时间自己掌握。

5.问:抱丹田每次站多久?怎样收式?

答:抱丹田一法主要是人与天(大自然)进行有益的交流活动。人每天迫于生计匆匆忙忙,思想紧张,肢体疲乏,这就是平常所说会产生一种乏力、僵力。而人要活命又不能不做,所以,在紧张之余去到河边、湖沿,或山林树丛中去放松一下思想,舒展一下肢体筋骨,吸进—些新鲜空气,做“吐故纳新”,这就是抱丹田功。每次抱丹田的时间是以思想达到放松,似想非想,一切皆空,也就是心情舒畅,不再紧张,不再焦虑即好。此动作不要收式。经过思想净化,肢体放松,此动作就是一无复始的开始,再练其它几式,即可练功出效。

6.问:转丹田要求自左向右,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答:男女有别。男性是以丹田为中心,自左向下,然后再向上,再往左转,是顺时针方向转。转36下。女性相反(因为心意弟子女性很少),应自左向右往下再往左上,是逆时针方向,但只转32下。

7.问:晃丹田怎样转法

答:其实只要掌握了男左女右的原则,我想练心意拳的朋友都可想通。功法中已介绍“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中心,以腰部带动自左向前再向右晃动。这种晃动应是以意领气,以气引导带动身体晃,腰部带有螺旋力的意境。这种晃动主要是锻炼入的带脉。

8。问:操舟田怎么揉?轻重怎样掌握?

答:两手虎口张开形成一个自然圆,两掌对称地放·在丹田两旁,此时丹田穴正好在两虎口的圆中;两掌要贴身,但不能按死,而是轻轻地贴身。做圆形转动时动作也要轻柔,自左向右,路线也是自左向下再向右,是顺时针方向,但两掌虎口圆不能转到丹田穴的外面去。

9.问:击丹田的轻重怎样掌握?

答:心意拳内功功法从第五式开始一般是内功有了一定的功力后才练的。两臂往后如鸟展翅,要尽力后展,两手心往上,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尽量往后翻。两掌回落时要攥拳击丹田时一船是功力小时用力轻一些,功深时可用力大一些。这要视每人的体质和内功功力而掌握。

10.问:折丹田应多少次,是否也要36次

答:此式在心意拳中既是内功也是技击动作之一。所以,折丹田时应多练。多练多出功,不能只局限36下。此式如用在技击上,前扑时两掌心均向前,每掌五指乍开向前,左掌从右掌上穿前,右掌经右肘下持回,左手掌一直扑到左膝前处。右式也同前,唯动作相反。

11.问:搓丹田要注意哪些?

答:搓丹田不管凳坐式还是盘坐式,均两手相合,但凳坐式两手向前搓时像搓绳一样,但此势是手胫相摩也,其功仍在丹田部。盘坐式也同;

12。问:喷丹田应怎样做

答:喷丹田也是技击动作之一。两手在胸前交叉时吸气,一齐向前猛然推出时呼气。向前推击时两掌分开均五指乍开,掌心向前,两大拇指相距约半尺到八寸。此式因为也是击人动作,所以,两掌出掌要看对方的身型而定。

13.问:提舟田左右手高举,两足尖掂起怎样呼吸?

答:此势不管左右手哪手举起,足尖掂起,都要有恨天无柄,恨地无环之劲意。即手往上高举时,就像地上有个环被我握住,能把地拎起来一样;手往下就像天有个柄被我抓住打坠劲能把天拽下来一样。手高举时吸气,打坠落时呼气。‘这个动作,一般练心意拳的人要多练,多练多出功。就像李元霸以锤击天,练的是抖绝力,锤从天上掉下来,又要接住,就要有顺势坠落劲。

14.九式做完是否要收式?怎样收式?

答:关于内功功法的几个动作,如果光做前四个动作,则不要收式,做完以后即可结束而从事其它工作。唯从第五式击丹田开始,练完后要:“决断”或者“虎扑”并发一声噫这就是雷声。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每天锻炼,运气就是要把身体修炼好,不然一旦元气耗尽,就像一台坏了的机器一样无用了。所以,锻炼身体就是一种无形的储蓄,是储蓄人的机能、生命;保持人的体能,处长人的寿命,以达到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样一个目的。

浑圆功源于意拳气功,意拳气功源于意拳。

意拳宗师王乡斋先生,少年时从师于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先生,得其真传。后以形意拳为基础,博采众长,创立意拳。

王安平先生一九五八年拜王老的入室高足王斌魁先生门下习意拳。通过潜心修炼,深得意拳之精髓,并在技击和养生治病方面有独到之处。王安平先生对拳学悉心钻研,参悟,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能使人集气功,武功,特异功能于一身。所以王安平先生从一九七二年起都发意拳气功命名在全国传功授徒。

浑圆桩是意拳气功的根基,是修大道的根本,大道包罗万象,与自然,社会,人生等万物圆通。王安平先生由一九九六年用“浑圆”二字将意拳气功改名为浑圆功。

中华浑圆功的特点:简单易行;不出偏差;上功特快;自然呼吸;锻炼整体;多种功能;治病范围广范,医疗效果显著。

浑圆功修习者是多炼多受益,少炼少受益。其修习效果就与习练者的练习时间长短有关,不象其它骗人功法说的,你没有效果是因为你心不诚或悟性不够。

武术里的气功是谁发明的?

气功的历史可以上溯五千年以上或更久远,灶埋最先有描述的是:《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以动静两种方式抵御寒暑和养生疗病。那时古代人把这种锻炼方法不叫“气功”,而称之为导引、按跷、吐纳等。又,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早唯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于而滞著,骨瑟缩而不达,作舞以宣导之”。说明古代的气功、导引、舞蹈、体育并未分科。

要是武术里的气功,一是外家拳练到“暗劲”的境界;而是内家拳直接练气(最熟悉的莫过于“太极隐睁蚂拳”;明清之际,姬际可的“形意拳”等等)。

武术与气功的起源和发展

气功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未见直接的文献资料,目前是根据几个间接文献的互相佐颤乱证推测的。据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吕氏春秋•古乐篇》就有用有“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蔽腊达”之疾的记载。《黄帝内经》也有用导引、按跷来治疗骨关节病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导引按跷”。

1975年在青海乐都地区柳湾三坪台出土的马家窑时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是一个练气功站桩的人形,说明中华气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

一、殷周时期的气功萌芽

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创时历,应用干支纪日法,制造石器、骨器,进而是青铜器。农业生产较前发展,生活和文化较前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渐增进。虽然天体运动与神话相伴,周天之说已见端倪,对身体各部分结构已有观察,对疾病的危害也已有所认识,并具有了一定的医药知识。这都为气功养生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传说殷时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得益于“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中国人名大辞典》•彭祖)又有一位容成公“自称黄帝之师,见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精气者,发白复黑,齿坠更生。”(《云笈七签》)说明殷时已有气功导引养生法的存在。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创编“舞”用以疏通经络,理气导滞,以防治郁滞不通之疾,这种“舞”已类似今天的健身气功。

二、先秦诸子与气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相继出现,形成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开始积极探索生命的生长壮老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卫生保健方法,导引、食气(服气)、吐纳、行气之术逐渐为人们所采用,为气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除了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外,也为探索气功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它把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守一法”也出自该书,故《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很有影响。 “守一”的“守”是指“意守”,“一”是指意念集中为“一”。所谓“守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孔子提倡修身(健身),以“守中”类功法传世。所谓“守中”,即在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或脏腑,或自然景物之内,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处天和之中。

《庄子•刻意》中的“吹口句(xu音虚)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则说明了习练气功的目的只是为了健康长寿而已。

孟子提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练气功要重视道德修养的修身方法,这与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观念:“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康的人才算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宋、尹则把老子的“道”和“气”统一起来,认为“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遍流万物而不变”(《心术》)。又进一步提出了精、气、神的概念,其“气论”对气功学的基础理论有很大影响。

动静结合的观点则首见于《吕氏春秋》,吕氏首先指出了“静”的重要性,“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接着又指出了“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由于静与动对宏洞滑人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吕氏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专以养生为务的“神仙家”,其中的突出代表有被后世广为传扬的王乔与赤松子,他们对气功的影响也很大,致使不少功法都冠以二者的名字。

《战国玉铭》又称《行气玉佩铭》、《行气玉铭》以及《行气铭》,据专家考证,这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一件反映气功历史的珍贵文物,也是到迄今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锻炼的实物,在这一中空但未透顶的十二面体玉制饰物上,刻有四十五个铭文,表明在战国时代气功功法确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战国至汉初成书的第一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奠定了古老气功的医学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从气功锻炼的角度来看,这正是古人对远古时期人们修炼气功境界的描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已有了三调的雏形。《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是一种社会医学,它所奠基的气功学,古时称为“黄老之学”,恰好符合当代的“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是气功锻炼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理。《素问•遗篇刺法论》更介绍了气功治疗慢性病的具体方法。后世练功的“入静”、“气贯丹田”、“舌抵上腭”、“叩齿吞津”、“玉液还丹”等等,也都由此而来。

先秦时期,社会上已有从事气功研究的术士、方士。气功养生术从休息以利于体力恢复的简单应用,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预防养生、祛病健身的导引气功。如楚国盛行导引行气,著名的方士就有“羡门高豀 、上成郁林、公乐聚榖”(宋玉《高唐赋》)。姜亮夫先生说:“燕齐以求仙方而延年为主,而楚南以养气而外生死为宗,故燕齐多方士,而楚南多隐逸……而导引行气,始于楚南。”(《屈原赋校注》)可见战国后期社会上气功养生术的普遍流行。《素问》即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之论(《异法方宜论》)。

《管子》则谓“故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此乃以稳定形神立法。《荀子•修身篇第二》提出“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乘之以调和”,提倡用中和法调节精神与形体。功法已有动功、静功等不同,并且收载在诸子的著作里流传下来。

三、秦汉时期的气功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虽然秦朝持续时间不长,但在经济文化方面做了许多统一的工作,为汉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秦汉在医学方面有较大发展,气功学也因此受到良好的影响。尤其是汉初,统治阶级曾一度提倡“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之风盛行一时。政府休养生息,人民安居乐业,客观上对气功的发展是一个促进。即使以后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罢黜百家”,但气功并未因儒家经学的兴盛受到影响,反而在理论认识上有显著提高。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家的一些修持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摄生养性的手段。至此,中国气功明显形成了儒、道、释三家。

秦汉时期,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论著日多。受先秦诸子的影响,秦汉论著也包罗万象。其中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的论著不少,较有代表的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素书》、《春秋繁露》、《韩诗外传》、《申鉴》、《老子指归》、《论衡》、《老子河上公章句》、《太平经》等。除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天文、地理、气候的知识外,有的篇章直接阐发气功养生的内容,其中尤以《吕氏春秋》对发展气功整体论的观点有较大的推动,将天地自然、社会人事、机体生命合为一大系统。后世气功家观察自然、社会与机体生命的关系,多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指导,足见其影响之深。另外《老子指归》对“道”的论述,明确提出“道”即是平衡,是事物形成过程中的相对稳定状态,较先秦诸子所述平衡问题在气功中的应用更为具体。《淮南子》“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万言”。其中淑真、精神、道应、人间等篇所述(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气功基本理论和实践功法的具体阐发。还有《太平经》阐述功法之多,也是其他同时著作所少见的。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首次应用十二消息卦,说明了气功气化学说的数学原理。

秦汉时期,气功实践加强,不仅用于预防摄生,也用于治疗外感内伤多种疾病。道士、医师应用其作为防治疾病的方法,有知识之士用以作为养生法,连普通民众也有应用气功的记载。在摄生防病方面,社会上已流行各种不同作用的功法。如汉•荀悦的“关息法”,就重在壮阳。有侧重养阴的功法,静而生阴,多从静功方面入手进行。养阴又多重在精、血、津液等体内物质的获得上,如长沙出土的青铜镜铭文:“尚方佳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渴饮玉泉”即是练气功时吞咽口中分泌出的津液。较多的气功家,还是提倡应用“和”法。如《吕氏春秋》的“精神安乎形”、“心志欲其和”;刘安的“形神志气,各尽其宜”;韩婴的“君子务结心乎一”;董仲舒的“心平和而不失中正”;陆贾的“宁其心而安其性”;徐平的“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尤其是严君平对“和”法的论述:“其为化也(‘其’指道),变于不变,动于不动;反以生复,复以生反,有以生无,无以生有,反复相因,自然是守。”(《老子指归•卷三》)是说道在不变中变,不动中动,自身在相对稳定中产生变化的运动。明确阐发了气功的气化作用,从理论上对“和”法进行了深入的总结。除说明秦汉时期广泛应用“和”法之外,还表明秦汉气功对动静、复反、有无等辩证关系的认识,已具较高的水平。

值得说明的是,秦汉时期健身气功的应用已很普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上虽仅存44幅图画,但导引姿势复杂多变,运动全身各部,男女老幼都有,都着平民装束。有的注明了导引作用,并且注意了意识活动要与动作协调,而且已有仿生物的“鹞背”、“龙登”、“熊经”、“鸟伸”,较《庄子》的记载有所发展,显然是后世“五禽戏”的起源之一。

华佗在气功学方面的贡献是创制五禽戏,即虎、鹿、熊、猿、鸟五戏。五禽戏为时间较早、系统全面的健身动功功法之一。《三国志•华佗传》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简要地介绍了五禽戏的由来以及临床上的应用。说明五禽戏较之春秋二禽戏,较之战国末西汉初的导引法又有提高。华佗五禽戏的创制,促进了气功的发展,是其他方法不能相比的。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功

晋初(又谓汉末)女气功学家魏华存的气功学专著《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问世。就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而论,主要应用人天观、脏象学说研究气功养生法,说明脑神经及心、肝、脾、肺、肾等五脏。提高了气功对人体结构及脏腑间联系的认识,对后世广有影响。

晋代医学家、炼丹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对推动古代气功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他认为导引的作用是“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可以延年益寿。

南北朝的陶弘景、陆修静对气功的发展也有较大的贡献。陶弘景著有《养性延命录》、《真诰》,创制了许多具有实际作用的功法。陆修静撰有《三洞经书目录》,为保存南北朝前的气功文献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还有北齐•颜之推说的“爱养神明,调护气息”,论述了气功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后世多有效法。

晋以后,各种功法相继出现。其中有以练气为主的“命功”,如魏华存的“出日入月呼吸存法”和陶弘景的“六字服气法”:“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口四,皆出气也。”(《养性延命录》)有调神,协调精神为主的“性功”,如魏华存的“思一法”,用以稳定脑神,其实就是补脑安神的性功。梁刘勰的“理神法”,实际上也是调节精神、稳定情绪的安神法,即所谓“静则养神”。临床还用于治疗神形失调引起的各种内伤疾病,有调身、运动形体的“导引”。将“导引”用来预防摄生,祛邪疗疾。如晋许逊所创的“补肝三势”、“补脾三势”、“补心脏三势”、“补肺脏三势”、“补肾脏三势”,用于治疗五脏疾病。方法简明易行,有实效,至今仍用于实践,即是经后人改动而更名为“立式八段锦”的原型。两晋南北朝的气功较秦汉时期又有新的发展,除有以上的功法外,还有按摩、咽津等多种辅助功法。如陶弘景的以活动形体,动摇肢节,强壮身体,增进健康的“导引按摩法”等。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军队的武术活动,二、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本书有涵很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易有太级,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产生了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武术体系,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恒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在这时期,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

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有习枪弄棒的“英略社”,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路歧人”。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

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

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1987年在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标志武术走进亚运会。1990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气功是如何发展的?

气功和导引,实为同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而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导引、吐呐、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它是起源于上古的一种养生术,指通过呼吸俯仰和肢体屈伸运动,以行气活血,除病强身的养生治疗方法。气功导引可谓我国古代的医疗体育和养生方法的结合,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医疗保健体操。

而“气功”一词,最早见于许逊撰写的《净明宗教录》。许逊,即东晋时期的许旌阳真人。到宋朝,皇帝封许旌阳为“神功妙济真君”。清朝末年出版的《元和篇》一书中,也有《气功补辑》之篇。都已明确标有“气功”二字。

导引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那时,环境恶劣,百哪罩宏病丛生。为了消除疾病,有人曾发明一种舞蹈,据说可“利关节”,对疾病起到“舞以宣导之”的作用。这些舞蹈动作,就是古代导引的起源。

自春秋战国时代始,人们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形神一体”思想以及运动与静养相结合的养生思想,从而揭开了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中国古代养生史的崭新一页。春秋战国时期,导引术就已经非常流行,为当时的“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来为道教承袭,作为修炼方法之一,并将其继承发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治疗肌肉萎缩、关节转动不灵,或由于寒热造成血气不调的疾病。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养生的思想与方法日臻完善。

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将导引概括为养气和养形的结合。《庄子·刻意》记载说:“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呴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段话对导引的解释形象而具体。“吹呼吸,吐故纳新”,是锻炼内脏器官的呼吸运动。“熊经鸟申”,是模仿动物的动作,如熊类攀树而自悬,飞鸟凌空而伸展,这些形体运动,使肌肉和骨骼得到锻炼。他在总结锻炼效果时,指出“为寿而已矣”,即运动能使人李册长寿,最后以传说中的彭祖为例,来说明凡是高寿的人,都是导引的爱好者。

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强健往往是连在一起的。而气功导引的三大要素是“调身”、“调息”和“调心”,也说明了身体和精神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调身,是指姿势自然放松,是顺利进行气功呼吸和诱导精神松弛的先决条件。调息,则是指通过锻炼,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最后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而调心,意即心无杂念,集中意念于一点,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

传说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渴得很,曹操说前面有个梅林,到那里可以摘梅子吃。士兵听了后口中都流出酸水了,于是暂时解了渴。这就是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这也反映了古代用心理调动生理的生活智慧。后来有人通过实验的方法论证了这个神奇的生理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狗听到铃声或看到食物,也能引起内脏反应,就会流出唾液或胃肠蠕动,这说明大脑皮层可以控制内脏。而气功导引也是一样,它也正说明了通过姿势、呼吸和意念相结合而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可见古人智慧之精湛。自古流传的健身气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五禽戏”、“易筋经”和“八段锦”三种。

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家华佗,把导引术作了归纳总结和延伸,从而创造出了最负盛名的“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是结合中医脏腑、经络、气血理论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仿生类功法,具有明显的闷悄强身健体作用,长期以来深受历代养生家和人们的欢迎。

“易筋经”作为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以强壮筋骨为目的的健身方法,强调对肢体,尤其是对脊柱的屈伸、扭转和牵拉,以增强对脊髓的调节。在易筋经的流传过程中,少林寺僧侣起到了重要作用,曾对其改编并用以健身。现代研究表明,后人根据现代健身理论改编和简化了的易筋经,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以及身体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力量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八段锦”起源于宋代以前,在明清时期逐渐发展完善,是历代养生家和练习者共同创造的传统健身方法。由于其动作简单易学,健身效果良好,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经研究测试,习练八段锦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机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能力,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上下肢力量、平衡能力及关节的灵活性。

中医学认为,导引的作用是通过各种练功手段进行锻炼和活动,以加强人体的气化作用。古时候又叫“化生之道”。实际上就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食物消化,血液循环,津液运化,废物排泄等等,是一种生理新陈代谢的过程。人们通过运动加强了这种生理新陈代谢过程,从而达到平衡机体阴阳、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培植真气、扶正祛邪、强健筋骨的作用。其一方面可以导引疗病,另一方面则可保健养身。

气功导引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被现代医家所重视。人们只要按其方法缓缓地运动肢体关节,使全身气血调和,经络畅通,就能够达到导引防病保健的目的。现代人们一直重视的运动养生,以及从印度传入的瑜伽健身,都是从上古时期的导引术而来的。

气功导引术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有些人打着气功的幌子进行封建迷信宣传,甚至鼓吹长生不老、神乎其神的气功疗效是一定要予以反对和抵制的。

气功六字诀创始人是谁

非一人所创,是历代能人沉淀,后人总结而成的。

《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发明长息法。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师,在他所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也提出了六字诀治病方法。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谓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 、六呬。此咐棚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含带微而用。颂日: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谈简芦重新编排后的六字诀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关于气功是谁发明的和气功是谁创立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