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匹是谁发明的,以及是谁发明了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 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 2、被子是谁发明的啊?
- 3、一匹马力等于多少匹马?
- 4、木流牛马是谁发明的?
- 5、最早的火车、汽车、飞机是谁发明的
- 6、匹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这辆汽车装有卧置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785CC容积,0.89匹马力,每小时行走15千米。
该车前轮小,后轮大,发动机置于后桥上方,动力通过链和齿轮驱动后轮前进。该车已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电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挂、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掣动手把等。
在那个马车的时代手游,汽车被斥之为无用的怪物。奔驰夫人贝尔塔为了回击人们的冷嘲热讽,在1888年8月带领两个儿子驾驶汽车从曼海姆直驶普福尔茨海姆,全程144千米。奔驰夫人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汽车驾驶员。
德国人把1886年称作汽车的诞生年。就在这一年,戴姆勒发明世界第一辆四轮汽车。他因此被人们称作“现代汽车之父”。
扩展资料:
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简介:
1.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Friedrich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2.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德国人,发明家,汽车的发明者(他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发明了汽车)。在先后辗转了卡尔斯鲁厄机械厂学徒、制秤厂的设计师、桥梁建筑公司工长等工作后,1872年本茨决定要创建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本茨铁器铸造和机械工厂。但由于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工厂成立之后面临倒闭。
3.无力偿还朋友借款的本茨在穷困潦倒中,想起了老师的“资本发明”理论,决定制造可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发动机作为人生的转机。在这场冒险开始后,本茨投入到了对发动机的学习,并领到了制造四冲程发动机和双冲程发动机的生产执照。
4.本茨革新了发动机的构造,避免了之前容易出现的爆炸危握薯亏险。并在1879年,发明了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在经历过学徒工、服兵役、娶妻生子等人生经历后,本茨于1872年与奥格斯特.里特(AugustRitter)合作组建了“本茨铁器铸造公司和机械工厂”,专门生产建筑材料。
5.由于当时建筑业不景气,本茨工厂经营困难,面临倒闭危险,万般无奈之际,他决定制造发动机获取高额利润以摆脱困境。于是,他领来了生产奥托四冲程煤气发动机的营业执照,经过一年卡尔·本茨和他的妻子贝瑞塔·林格多的设计与试制,于1879年12月31日制造出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转速为200转/分,功率约为0.7千瓦)。
6.但这台发动机并没有改变奔驰公司的经济窘境,破产的威胁依然存在。这位不服输的德国人,并没有被清贫打败。经过多年努力后,1886年1月29日本茨终于又研制成功了单缸汽油发动机(与对手不同的是,本茨将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架上)。
7.发明了第一辆不用马拉的三轮车(现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车博物馆)。奔驰汽车公司获得'汽车制造专利权',正是这一日子,被确认为汽车的生日。经过几年饿肚子拼命地工作,他一改再改设计方案,组装发动机得到了皇家摄影师比勒的资助,改进了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终于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
8.卡尔·本茨于1885年和德国人戴姆勒各自制成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但由于技术的问题,本茨的汽车总是抛锚,被别人冷段神嘲热讽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怕出洋相的本茨甚至不敢在公共场合驾驶它。1888年8月,从始至终一直在本茨身后默默支持他的夫人——贝瑞塔·林格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
9.她带上孩子驾着本茨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普福尔茨海姆探望孩子的祖母。随后,贝尔塔马上给本茨电报“汽车经受住了考验,请速申请慕尼黑博览会”。
10.同年9月12日,本茨的发明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取得非常大的轰动,当时的报纸如此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慕尼黑博览会后,大批客户开始向本茨订购汽车。
11.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奔驰拥有了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名扬四海的奔驰汽车。本茨经过五年的努力,研制成功了性能非常先进的“维克托得亚”牌汽车,为奔驰带来了极高的荣誉,这也显示了奔驰今后要走的高端产品路线。1893年,本茨研制成功了性能先进的“维克托得亚”牌汽车。它采用本茨专利的3升发动机,方向盘安装在汽车中部。
12.尽管该车性能先进,但由于价格高达3875马克,因而很少有人购买得起,成为公司的滞销品。这种在技术上为奔驰带来了极高荣誉的汽车,在经济上并没有给他多大的好处。但由于价格昂贵,“维克托得亚”无人问津。
13.后来本茨听从了商人的建议,于1894年开发生产了便宜的“自行车”(定价2000马克)。这种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的机动车,给奔驰带来了很高的利润。这种“自行车”销路很好,在一年时间内就销出了125辆。
14.由于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的机动车,因而给奔驰带来了较高的利润。后来,奔驰又对前期生产的'维克托得亚'牌汽车进行了改进,将车厢座位设计成面对面的18个,它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辆公共汽车,1899年制造出第一辆赛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
被子是谁发明的啊?
被子是自古就有的,没有谁发明这一说。
在中国古代,人们冬天也盖被子。只是古时并不流行叫“被子”,先秦时人们称被子为“衾”、“寝衣”等。中国人是从何时开始睡觉时盖被子的?明罗欣《物原》称“神农作被”。
《论语》:“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被子是“覆体之物”,它的出现是人类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之一。早在先秦时期,被子已是中国人普遍的睡眠用具。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衣部》释之为“大被”。将“衾”与“被”互解,令人感觉有些绕,但此解释至少说明在许慎生活的东汉,“衾”与“被”并不等同。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称:“衾,广也,其下广大,如广受人也。寝衣为小被,则衾是大被。”
扩展资料:
古人一般以“幅”来衡量布帛的宽度,故“幅”也是被子的宽度单位。《汉书·食物志唯陪》记载:“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汉尺“二尺二”,相当于现代半米多一点。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人盖档悄的被子最小宽度为一幅。
据《太平御览·服用部九·被》引谢承《汉书》:羊续“为南阳太守,以清率下。惟卧一幅布,败,糊纸补之”。羊续是东汉官场上著名的清官之一,作为相当于今地级市市长的官员,其所盖被子仅仅一幅宽,被子破了还用纸糊上,可见其清廉的程度。
一幅宽的被子应是小孩用被,或非冬天情况下行山渣短暂休息时覆体用。古代成人所用的单人被一般不会少于两幅宽,双人大被都在三四幅宽。也就是说,古人所盖被宽在1米至2米之间,这与现代人所盖被子的宽度差不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被子
一匹马力等于多少匹马?
一匹马力不是等于多少匹马。约定1公制马力等于每秒钟把75公斤重的物体提高1米所做的功。
马力来源于詹姆斯·瓦特提出,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一种计量功率的单位。一般是指公制马力而不是英制马力。
公制马力,它的规定完全是人为的,它取了一个非常接近英制马力的值。规定1公制马力是在1秒钟内完成75千克力·米的功。即:1公制马力=75千源袜克力·米/秒=735瓦特。
扩展资料
马力 (简称“匹”,英文缩写为HP/hp) 是一个古老的功率单位。现时除了汽车工业提及内燃机的功率、空调的制冷效能以外,平时已甚少机会使用马力这个单位,而会使用标准的国际功率单位瓦特。
目前最常见的定义为:
1 HP=1米制马力
1 HP = 0.98632007006701 英制马力
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里功率P=功J/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mw等
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雹梁激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们渣梁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
在汽车领域,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W)=扭矩(Nm)×转速(rpm)/9.549。
由于英制与公制的不同,对马力的定义基本上就不一样。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尺(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马力(PS)定义则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kg的物体拉动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g.m/min。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匹
木流牛马是谁发明的?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袜余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 紧接着介绍了制造木牛之法: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众将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司马懿听说后,派人去抢了数匹木牛、流马,并将这些木制的牛马拆卸开来,描图画形加以仿造,不到半月,竟也造出了千余匹,一经使用,也与蜀军所造效果一样,奔走进退如活的一般。于是,魏军也用它们去陕西搬运粮草,自以为得计,“往来不绝”。岂不知,这恰恰中了诸葛亮之计。原来,表面上看,魏军造的木牛流马与蜀军所造几无二致,但在这些牛马的口舌之内却有诀窍机关。当诸葛亮发现魏军开始用他们仿造的木扮碰牛流马搬运粮草时,不由得心中一阵暗喜,便派大将王平带领1000名士兵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暗中将木牛、流马口中舌头扭转,使牛马便不能行动。正当魏兵怀疑为怪物时,诸葛亮又派五百名士兵装扮成神兵,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一边燃放烟火,一边驱牛马而行。魏兵目瞪口呆,以为诸葛亮有神鬼相助,也不敢追赶,诸葛亮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获得许多粮草。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能够“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在当时可算是巧思绝作了,因而有诗赞告缺滚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然而根据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木牛流马类似于永动机,这是不符合历史规律的,所以不少人认为,所谓木牛、流马纯系小说家的杜撰。 然而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确实制造过木牛、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231),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尽管上述记载没有《三国演义》描绘得那么神奇,但也可以从中看出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的历史事实。那么,木牛、流马究竟什么样的机械呢?《诸葛亮集》中的一段文字,应该是可靠的资料:“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丰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助,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尽管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并且下文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多年来,围绕着木牛、流马,人们作过许多猜测。 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都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这种说法,源自《宋史》、《后山丛谈》、《稗史类编》等史籍,认为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的称呼。这两种独轮车都很独特,其车形似牛似马,具有独特的运输功能。木牛有前辕,引进时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而流马和木牛大致相似,只是没有前辕,行进时不用拉,仅靠人推。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蜀汉偏处西南一隅,马匹有限,并且多被用于骑兵作战。运粮运草主要靠人力,这样,木牛流马便应运而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说法还以四川渠县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等实物史料为佐证,认为这些东汉的独轮车,都再现了木牛、流马的模样。但是,有人对此颇有微辞,认为四轮车与独轮车的机械原理十分简单,无须大书特书,诸葛亮的本领也不至于如此平庸。 还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新款的自动机械。《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意思指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出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以此推论,三国时期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属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不可能是汉代已有的独轮车,很有可能是令祖冲之感兴趣的、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然而遗憾的是并无实物留于后世。 第三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四轮车和独轮车,但是何者为四轮,何者为独轮却观点截然相反。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八认为:“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而范文澜则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虽然它们的尺寸与古代的木牛流马不相同,但工作原理差不多:木牛的载重量比较大,行进缓慢,比较适宜在乎缓的道路上运行;流马则是专门用于山区运输的工具。并推测,当年诸葛亮北伐曹魏,所需粮草需要从遥远的川西平原运到秦陇地区,沿途既有平原也有山地。尤其是出川的“蜀道”,艰险崎岖,沿江的许多栈道是在峭壁上开凿的,又窄又险,有的只有一米多宽,也只能容纳‘流马”这种独轮车通过。这两种完全相左的论断,我们也没法评判哪一种正确。 蜀道遗址 蜀道又称阁道,栈阁,是古代川陕之间著名蜀道遗迹。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有不少描写,以唐李白的《蜀道难》最脍炙人口。栈道开凿始于先秦,《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历代续有修葺,三国时期曾用作攻曹运粮之道,今阁道已废,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30厘米见方,深50厘米左右。远观栈道,宛若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 还有一种争论更有意思,即木牛和流马究竟是一物还是两物。全国知名的研究三国史专家谭良啸认为,木牛和流马为一物,是一种新的人力木制四轮车;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王湔也认为,二者同属一物,并制造出一种具有牛的外形、马的步态的模型。王开则认为,木牛与流马是两种东西,前者是人力独轮车,后者是经改良的四轮车。同济大学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等则勘察了川北广元一带现存古栈道的遗迹,掌握了宽度、坡度及承重等数据,认为二者乃二物:木牛有前辕,引进时有人或畜在前面拉,后面有人推;流马与木牛大致相同,但没有前辕,不用人拉,仅靠推力行进,外形像马。 流马图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乌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上述几种观点,不一而足,究竟哪一种说法最符合木牛流马的原貌,至今仍难以评说。近日,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李刚把3000多块碎陶片复原成一辆完整的三轮马车,该车的断代在东汉与三国之间。他认为就是历史上传说的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这辆是一件殉葬品,只有实物三分之一大。高1.15米,车厢高1米,全长2.56米。该车有很多先进之处。首先,一般马车只有两个轮子,这样,马不仅要费力拉车,还要承担车身的重量;而三轮马车的出现减轻了马的承重负担,增加了马车的稳定性,让它的牵引力更大,从而运送更多更重的货物。其次,传统二轮马车的车身和马之间靠“辕”连接,“辕””的长度注定了马车转弯半径大,不适合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走;而三轮马车在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车厢之间有个“转向器”,适合在狭窄山路上转弯。不过对于“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李刚也不能解释清楚。诸葛亮如果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初没有留下详细的制作图解。
最早的火车、汽车、飞机是谁发明的
特里维西克(1771―1833年)经过多年的研渣察究,探索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一气缸和一个大飞轮的蒸汽机车,牵引5辆车厢,以时速8公里的速度行使,这是在轨道上行使的最早的机车。后来被称作平“火车”。
最早的机动车是蒸汽机作动力的木制三轮车,它是历史上第一部“自动车”,由于它的功能不全,驾驶非常危险,因此而未能推广。
后来,经过人们不断改造试验,直到1826年,由英国人勃朗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人,发明了内燃引擎汽车,它的性能得到很好的改进和提高,不仅能在平坦的大道上奔驰,而且还能翻越陡坡洼地,这就是真正最早的汽车。
期以来, 关於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谁发明的问题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为俄国人莫扎伊斯基发明说例如, 在前苏联史学家诺索夫主编的《苏联简史》一书中直接了当地写道, 俄国军事工程师亚 费 莫扎伊斯基 (1825—1890 年)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前苏联另一位史学家涅奇金娜主编的《苏联通史》中也说, 俄国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是莫扎伊斯基这位海军少将长时间和仔细地设计自己的飞机, 并准备飞行他制造了单翼飞机, 这种飞机有机身、机翼、起落架、动力装置、水平和垂直晌肆的操纵系统, 即有现代飞机的所有主要部件1881 年, 莫扎伊斯基因发明航空器 (飞机) 而获得了专利特许证1882 年7 月20 日, 在靠近彼得堡的红村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首次试飞一位目击者写道: 莫扎伊斯基的飞机靠轮子在地上滑行, 然后像鸟儿那样腾空飞起据前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中说, 莫扎伊斯基1882—1885 年试制的飞机上使用的是蒸汽发动机他的飞机问世之后, 1890—1893 年克 阿德尔在法国, 1892-1894年海 马克西姆在美国也先后试制最初的安装蒸汽发动机的飞机
第二种为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说在《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一书中写道, 美国的两个发明家莱特兄弟, 即威尔伯 莱特 (1867-1912 年) 和奥维尔 莱特 (1871-1948 年) 驾驶以汽油为动力的飞机实现了第一次空中飞行我国学术界也有人认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由於用蒸汽作动力驱动飞机实用价值不大, 因此,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 人们就把注意力放在试制用内燃机作动力的飞行器上1896 年, 德国设计师G 捷尔费尔特首次把使用液体燃料的内燃发动机装在飞艇上内燃机的改进以及飞行理论和飞行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飞机的制造准备了必需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20世纪初, 出身牧师家庭、从小就坚持不懈地观察、研究飞行器并勇於进行飞行实践的莱特兄弟开始研制用内燃机作动力, 由人操纵的飞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 制成符合飞行要求的12 匹马力的内燃机, 通过链条带动螺旋桨这种使用汽油的内燃机轻便而又紧凑飞机则用木头和布料制成1903 年12月17 日, 莱特兄弟俩带着自制的飞机, 来到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附近的沙丘, 开始试飞最初两次起飞失败接着, 奥维尔驾机起飞, 在空中飞行了12 秒钟, 飞行距离120 英尺, 距地面高度为3 米世界上第一架内燃发动机飞机试飞成功了! 1906 年, 威尔伯获得美国专利他去世后, 其弟奥维尔继续从事飞机性能的改进工作1943 年, 奥维尔将他和哥哥共同研制的飞机赠送给华盛顿密森学院, 5 年后作为永久展品供世宴梁轿人瞻仰飞机上有块牌子, 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文字: "莱特兄弟最早发明的飞机"
匹的由来
匹,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信首布帛一匹,古代计算布帛长度的单位,引申有匹配、辅助义。
匹作量词时,指整卷的绸或布,如“一匹布”;也可指马、骡等。在“匹夫”中也表示单独:或指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或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匹夫之勇”。还可表示相当,相敌,比得上,如匹敌、匹配。
此外,匹亦是一个姓氏:匹姓,匹娄姓。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滑嫌数、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现在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者芹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关于匹是谁发明的和是谁发明了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