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是谁发明的(nacl是由什么构成的)

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NaCl是谁发明的,以及nacl是由什么构成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因原料利用率高.并能进行连续生产,从而享誉中外.“侯

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制备纯碱的实验操作过程为:先制得NH3(左边装置)和CO2(右边装置),再将制得的气体依次通入B装置中饱和食盐水中即得碳酸氢钠晶体,再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就可以得到纯碱,

(1)试剂A用于制取氨气,可以选用氯化铵和熟石灰;试剂B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试剂B为稀盐酸,

故答案为:氯化铵和熟石灰;稀盐酸;

(2)CO2在水中溶解度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则先通NH3至饱和,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NaHCO3析出,

故答案为:NH3;CO2;CO2在水中溶解度小,先通NH3至饱和,有利于NaHCO3析出;

(3)根据图示装置可知,该装置的错误有:BC之间缺少止水夹、B装置应与大气相通、通NH3的导管不应伸入液面以下,

故答案为:BC之间缺少止水夹、B装置应与大气相通(或通NH3的导管薯轮不应伸入液面以下);

(4)根据反应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  

.

 

Na2CO3+CO2↑+H2O可得关系式:2NaCl~Na2CO3,58.5gNaCl的物质的量为:n(NaCl)=

58.5g

58.5g/mol

=1mol,1mol氯化钠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0.5mol碳酸钠,

则碳酸钠的产率为:

26g

106g/mol×0.5mol

×100%≈49.1%;

如果操作正确,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大,会导致碳酸氢钠没有完全沉淀出来,所以碳悄绝酸钠的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49.1%;NaHCO3在水中有较大的数运信溶解度,未能全部沉淀出来;

(5)根据反应方程式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

  △  

.

 

Na2CO3+CO2↑+H2O可知,NH4Cl、CO2可以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NH4Cl、CO2.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1)A装置是指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 3 +2H + ═睁察粗Ca 2+ +CO 2 ↑+H 2 O;C装置稀硫酸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CaCO 3 +2H + ═Ca 2+ +CO 2 ↑+H 2 O;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依据图标分析可知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通入后和氨气反应不能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的不到碳酸氢钠晶体,所以需要加一个洗气装置用饱和碳悉镇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A与B;饱和NaHCO 3 溶液;除没谨去CO 2 中混合的HCl气体.

林格溶液是什么

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氯化钾及氯化钙,则为林格氏液。因为它是由英国生理谨空帆学家“林格”所发明,所以称林格氏液,实际上就是通称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林格氏液(Ringer's Solution)也称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因为林格液除了含有氯化钠成分,还含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祥雹及乳酸根离子。

扩展资料:

一、林格氏液配法:

1、氯化钠 8.6g

2、氯化钾 0.3g

3、氯化钙 0.28g

4、蒸馏水 1000ml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用。

二、乳酸林格氏液的相关应用

用来治疗外伤、手术、烧伤等造成的失血,和对肾衰竭病人促进造尿。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的酸中毒被乳酸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平衡。

用量由估计的体液流失计算。补充体液的时候,一般用量是每公斤体重每小时20-30毫升。电解质的浓度上,乳酸林格氏液含钠过多而含钾不足,故不宜用于长期输液,特别是对儿童病人。

乳酸林格氏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在实验中可以用来延长青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保持两栖类其他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亏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格氏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酸林格氏液

纳虑技术是那个国家发明的

韩国人发明的。

纳滤(NF) 是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围内,孔径为几纳米,因此称纳滤。基于纳滤分离技术的优越特性,其在制药、生物化工、 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膜分离技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水处理技术",自70年代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后,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空前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国水处理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开展了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在给水处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一系列的低压膜,如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其中,纳滤膜法水处理技术以其特殊的优势,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水处理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着纳米级的细孔,且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mm,所以近几年来这种膜分离技术被命名为:Nanofiltration,简称:NF,中文译为:纳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纳滤膜被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LPRO:LowPressureReverseOsmosis),或称选择性反渗透膜或松散反渗透膜(LooseRO:LooseReverseOsmosis)。日本学者大谷敏郎曾对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具体的定义:操尘贺作压力≤1.50mPa,截留分子芦凳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认为是纳滤膜[1]。现在,纳滤技术已经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之间的独立的分离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制造、食品工陪兄旅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成为膜分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关于NaCl是谁发明的和nacl是由什么构成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