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破袭战是谁发明的,以及破袭的战法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 1、朱毛之游击战十六字诀是什么?
- 2、张学良副官离开东北军抗日中创造地雷战,官至副国级活了106岁
- 3、长胜将军 刘永生
- 4、抗战中有哪些新式战法?
- 5、吕正操的生平怎样??
- 6、在抗日战争中军民发明了那些什么战?
朱毛之游击战十六字诀是什么?
朱毛之游击战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关于红军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诀是谁创造的问题,史学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朱德具体概括总结的;二是集体创造的经验;三是毛泽东在作战实践中形成和提出来的。
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正是毛泽东的概括、宣传、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红军主要的作战方针。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民兵:民兵游击组织遍布敌后
战争史上创造奇观 毛泽东十六字决山地游击战战法大显神通。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在党的领导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指引下,在主力部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各根据地的广大民兵和自卫队,活跃在敌后广阔的战场上,依托高山密林、江河湖泊、平原地道和青纱帐,到处摆开了杀敌的战场。
原始的大刀、梭标、斧头,自然界的水、火、石头,都变成了他们杀敌的武器。他们以惊人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在人民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活泼的活剧,创造了许多灵活巧妙、神出鬼没的独特战法,把日本侵略者打得晕头转向、丧魂落魄、顾此失彼、疲於应付,像一条野牛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沼泽泥潭中不能自拔。
扩展资料:
麻雀战。这是民兵在抗战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主要和基本的作战方法,也是最能发挥民兵特长的游击战法。其基本特点是宽册以少量民兵组成战斗小组,出没在山野密林、狭窄隘口、街头巷尾、地道暗洞、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一样,东一枪、西一枪,忽聚忽散,忽来忽去,一会跳到这里,一会跳到那里,出敌不意,扭住敌人,一阵猛打。
地雷战。地雷战首先是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发展起来的战法。1940年春,河北省安国县东赵、西赵两村的民兵,在反“扫荡”中把两枚手榴弹埋入地下,炸死了两个敌人。於是,各村纷纷效仿,利用废铁壶、瓷瓶子、瓦罐子等,装上炸药,以杀伤来犯之敌,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地道战。抗日战争中期,由於日寇加紧对我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扫荡”、“蚕食”、“清乡”,处在平原地区的抗日军民,没有山林和水泽可依,於是就发明了纵横交织、户户相通、村村相联、不怕水淹、不怕毒气,既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战,成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一大法宝。
破袭战。这是广大民兵和群众创造的又一战法,它不仅适用於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信联络,如公路、铁路、桥梁、车站、码头等,而且适用於对敌人的仓库、工厂、矿山等进行破坏和袭击。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民兵经常以隐蔽、突袭的战斗,配合正慎袭宏规军对敌人的铁路、公路和交通枢纽进行破坏,挖路基、扒铁轨、炸桥梁、打火车、割电线、平围墙、阻河道、毁码头等等。
围困战。就是对敌人的据点和碉堡实行封锁,把敌人围困在据点和碉堡里,使其没吃没喝、走投无路,最后将其挤跑、赶跑或歼灭。太岳沁源围困战,就是广大民兵和群众围困封锁、制服敌人的一个典型战例。1942年9月,日寇纠集了1万多人,分14路进犯我只有8万人的沁源县抗日根据地,并在沁源县城安了据点,妄图把沁源划为“剿共实验区”。
伏击战。一般分为待伏与诱伏两种。待伏,是在得知敌人出动的兵力、时间和必经之路后,预设埋伏,待机歼敌。如1944年农历4月的一天,太岳区安泽县风池、高禅明壁等地的民兵,获悉日寇骑兵运输队要给府城的敌人送粮弹,民兵们便在距府城西12公里的柳寨村做好埋伏。当鬼子的运输队进入伏击区时,地雷“轰轰”地爆炸起来,一时浓烟滚滚,杀声四起。
此外,抗战8年中,广大民兵和游击队还创造了窑洞战、联防战、捕捉战、水上游击战、拔点战、攻心战、坚壁清野等战法。这些神奇巧妙的战法,对於配合主力作战,粉碎日寇的“清乡”、“扫荡”、“蚕食”,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游击战十六字诀
张学良副官离开东北军抗日中创造地雷战,官至副国级活了106岁
这位传奇战将就是吕正操。
被东北军长官抛弃
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一个农村,少年时代目睹了日本侵略者杀害家乡人民,他恨透了日本兵。他上学时,老师给他起学名“正言”,他自己改为“正操”。意思就是操练好了参军打日本侵略军。17岁时参加了东北军,被分配到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后调到旅部副官处当文书。受到了张学良的赏识,推荐他去报考东北陆军讲武堂,成第五期学员。1925年毕业后当上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参与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此后,他历任张学良的秘书、参谋处长、团长。
1936年10月,吕正操到张学良西安公馆担任内勤副官。“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西安调解,就住在吕正操的楼上。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在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即被扣押。东北军群龙无首,成一盘散沙。
1937年3月,蒋介石强令东北军改编,吕正操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53军691团团长。5月,吕正操秘密入党。10月,吕正操率部在束鹿县半壁店与日军遭遇,击毙日军少尉队长以下10名。激闭物吕正操所部按照指令开往河北藁城四德村、梅花镇一带,掩护53军左侧。日军进攻梅花镇包围了吕正操的一营。危急关头,53军军长万福麟发报让吕正操丢掉被包围的部队后撤。
这种贪生怕死,不顾自己弟兄性命的做法让吕正操义愤填膺,他撕碎电报带队直冲敌阵,经过一场激烈厮杀,杀伤敌军伤亡七八百人,691团阵亡一名连长,20余名战士。这是抗战以来53军最大的胜利明液。被日军围困的部队被吕正操救出重围。
691团突围出来了,可是军长万福麟带着部队早跑远了,把他们丢给了敌人。吕正操说:“这正是机会,就此脱离他们。”吕正操对部下说:“作为爱国军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负有保卫国土、收复失地的责任。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像红军那样,到敌后打游击去!”战士们群情激奋,纷纷表态决心留在冀中坚持敌后抗战。
冀中抗日显神威
吕正操断绝了同53军的一切电讯联系,10月14日,召集全团官兵举行抗日誓师大会,站到共产党的旗帜下面,宣布691团改称“人民抗日自卫军”,吕正操任司令员。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有力支持下,部队很快由1000多人发展到4000多人,冀中平原上树起了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对冀中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学良得知这个消息后说:“必之(吕正操的字)这条路走对了。”
不久,人民自卫军编入晋察冀军区,吕正操担任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吕正操在残酷激烈的作战环境中,沉着、果断,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冀中百姓心目中的传奇人物。最多一天之内他带队伍打过五仗,大大鼓舞了冀中人民抗战情绪。
吕正操率部驰骋冀中平原,铸造了平原抗战中的传奇。冀中军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方法,开展敌后抗日斗争,最终使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破产。
吕正操,这是一个令日本侵略者心惊胆战、威震敌胆的名字。将军回忆说,他已调到晋绥军区任司令员,还看到过日本人的报道说,捉住了冀中军区的吕正操。这也成了吕正操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一笔:“我最得意的是打日本。”
在冀中抗日时期,吕正操率部队、民众积极展开敌后战争。在三纵队成立三周年之际,毛泽东给他们亲笔题词:“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地雷战》、《地道战》、《平原作战》等文艺作品都是以这个时期的真实斗争作背景创作的。
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日军采取“鲸吞”式围攻对冀中根据地连续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扫荡”,企图一举消灭我冀中主力。冀中军民共和敌人进行了383次大小战斗,歼灭日伪军9414人,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在这一战役之后,冀中抗日武装已发展到6.3万人,在1000万人口的地区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政权和游击政权。实现了毛泽东说的“把敌人挤出去”的战略目标。
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感到恐慌,因此多次进行扫荡。冀中军区开展地雷战和地道战,不断消耗和杀伤敌人。蠡县、无极、定县、新乐等县,一年内炸死炸伤敌军400多人。日军称之为“土八路的地雷爆炸”,对其产生极大的恐惧。
日军加大态模了扫荡力度,冀中军队受到严重损失,不少干部、战士牺牲。吕正操在回忆录中写道:“冀中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我们,培育和壮大了人民子弟兵。如果没有冀中人民的英勇战斗和流血牺牲,我们这些人能不能剩下来就很难说了。每当我回忆起这些,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将军后来回忆说:“福尔曼说,其重要性并不在于这些原始武器的效果优良,而是在于它清楚地反映出人民的作战精神。”
建国后转战修铁路
1944年冬,已担任晋绥军区司令员的吕正操去延安见到了他十分崇敬的毛泽东。一见面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毛泽东先开口说:“你那封信我看了。就是你的那个签名难为了我,猜了半天,才认出是吕正操三个字,干吗要把三个字连成一个字呢?”吕正操笑了,算是回答。毛泽东留他吃了饭。
1947年3月,吕正操起草的《关于东北解放区铁路工作向中央的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他撰写的《论乘务负责制》的文章,刊发在了《东北日报》上。1949年3月,毛泽东与吕正操在西柏坡亲切交谈,称赞道:“你写的文章《论乘务负责制》不错呀!我们就是要学会搞建设。”
吕正操说自己讲的有不少是外行话。毛主席笑着说:“外行可以变内行嘛!”建国后,吕正操被任命为铁道部副部长。他长期担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在铁道部主要领导岗位长达17年之久,为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57位“开国上将”之一。
文化革命中被关押7年
文革开始,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要保吕正操。周恩来专程去大连找林彪,当面向其传达毛泽东的指示。林彪表面答应了,背地里对吕正操的迫害不断升级。说吕正操、张学思等42人,在1946年曾联名给蒋介石发电报,要求张学良回东北。说他“还密谋策划在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进犯时,倒戈投敌,搞掉林彪作战指挥部,暗害林彪。”
吕正操由此被打成了罪大恶极、叛党投敌的敌人。从1967年开始被关押在京郊通县。“在里面挨打,是常事,我也还手,也打。但他们人多,年轻。”吕正操威武不屈,顽强地抗争着。他说:“不都是要让我屈服吗!我不屈服。”吕正操居然敢还手,导致被自己被打掉了十几颗牙齿。
1973年初秋,他的夫人刘沙得到“解放”。她给毛泽东写了封信,为丈夫申诉。1974年7月,毛泽东在武汉提出:要把吕正操、杨成武、余立金等放出来,让他们出席庆祝“八一”建军节的盛大招待会,名单见报。
7月31日下午,周恩来抱病参加中央政治局成员接见恢复自由的吕正操等几位军队干部。周总理握着吕正操的手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要在意喽!”吕正操表示:“感谢毛主席、党中央,总算把我的问题弄清楚了。”
吕正操后来说。“那段岁月真是不堪回首!中国的大劫难!文化大革命,实际是大革文化命!”
1975年,吕正操在毛泽东亲自发话下复出,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
与张学良分别55年后再聚首
吕正操曾多年担任张学良秘书、副官,和张学良又是海城老乡,他们俩有特殊的感情。周恩来指定他做中共和张学良的联系人。吕正操曾多次试图邀请张学良回大陆,让他回东北老家看看,但张学良终未成行。
1983年3月,邓颖超当选全国政协主席时,吕正操任副主席。
1991年,张学良获准赴美国探亲。受邓颖超指派,5月,吕正操赴美。两人在分别55年后,终在异国大使馆相聚。张学良拉着吕正操手说:“必之呀,我现在迷信了,信上帝。”他回答自己也迷信了。张学良问他迷信什么?吕答:“我迷信老百姓。”张学良大笑,说:“我知道,你叫地老鼠。”吕正操在回忆录中记述:“他们说,使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到使馆做客,就等于归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张将军迁台以来头一次回大陆。”
2005年,吕正操将军在自己的百岁诞辰上讲:“常常想起那些为了保护我们而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刺刀下的乡亲们,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将军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
吕正操长期担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他曾风趣地讲,文革说撤除他的一切职务,结果还是忘记把他的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职务撤掉。
2009年10月13日,106岁的吕正操将军因年老体衰,无疾而终。
英雄远行,传奇戛然而止。
长胜将军 刘永生
刘永生是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常胜将军。他刻苦自学,指挥大小战斗1000多次。被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游击大王”。
1904年,出生于上杭稔田的刘永生,从小因家庭贫困,干过长工、炭佬、脚夫等苦活,并在狩猎时练就了一手好枪法。1925年始,他在张鼎丞的启蒙教导下,懂得了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参加过农会“铁血团”,并于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永定暴动。1929年朱毛红军进入闽西,9月他参加了攻占“铁上杭 ”战斗,开辟金丰山区革命根据地。他还从张鼎丞的口授中学到了《古田会议决议》精神。1931年底他任丰稔区委书记和区苏主席,毅然释放了当地在“肃社党”中蒙冤受屈的全部无辜。1932年4月,毛泽东亲率东征军进攻龙岩、漳州,他奉命带领永定赤卫队配合作战,并将战利品从漳州挑到汀州,受到苏区中央局的表扬。1933年4月他指挥太拔独八团,机智勇敢,攻占上杭白砂炮楼,从此名声大震。1934年春,他被调往福建军区任警卫营营长,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温坊战役并负伤。主力红军长征后,他携侍不赞成固守阵地,死打硬拼,并把自己带领的24师独立营拉到交通线打游击,而后转移到四都和莒溪一带“打圈子”,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1935年1月,刘永生跟随张鼎丞,回到了岩、永、杭边区,担负起保卫首长、机关,重辟根据地的工作。4月,张鼎丞、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方方等在永定仙师乡的大阜村会合时,意外遭到白军和民团的突袭。正巧来参加会议的刘永生及时赶到,挺身而出,指挥反击,终于使首长和机关化险为夷。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他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任永东游击队司令员,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胜利的游击战争”,在五十倍于我的敌人前后五次的疯狂“清剿”中,始终稳如�石。抗战爆发后,1938年3月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他奉命率六连北上,在到达浙西的江山时,又接受组织调遣,回闽西,坚持斗争。他参加了中共闽西南特委举办的党训班学习,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坚持革命不动摇,学习文化不放松。
为了对付蒋顽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3年7月,刘永生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并结合斗争经验,开展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8月就拔掉了经常威胁革命的南靖曲江“钉子”。10月,以刘永生为队长的“闽西南武装经济工作总队”成立,在率队开赴闽南途中虽遭到平和县白匪伏击,却能出奇制胜。1944年10月,在闽南和闽西“经工队”的基础上,于杭永边楮树坪成立“王涛支队”,刘永生任支队长,在闽西南各地连续出击,捷报频传,人心振奋,并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1947年5月,就在敌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批准了闽粤赣边区工委“先粤东后闽西南,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普遍开展游击战争桐兆”的作战方针,刘永生率领闽粤赣边区纵队,开辟了大片农村游击根据地,先后粉碎了蒋军上万人对闽粤边的“十字扫荡”、“六路进攻”、“分区驻剿”,并缴获敌人大量的军用物资,大大加强了部队的装备。1949年1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司令员,并从游击战转入运动战,聚歼国民党正规军,迫使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率部投诚起义。受到毛主席通电表扬。9月“边纵”与四野48军144师在会昌会师后,他即率“边纵”主力迅速南下追歼蒋军残敌,并于10月24日解放汕头。至此,粤东、闽西、闽南全境宣告解放,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55年,刘永生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游击大王·常胜将军·老货 解读刘永生的几个“外号”
江树高
“游击大王”“游击司令”
1951年,在华东军区党代会上,一天,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把刘永生叫到主席台前,大声向全场代表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刘永生,闽粤赣边有名的游击大王、游击司令!”顿时,全场响起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
刘永生被称作“游击大王”局隐租,并非陈毅的发明,但陈毅特地在这时导演这段小插曲,可以说这是他对刘永生为了革命需要长期坚持在敌后开展和指挥游击战争,而且创造了辉煌业绩的一种褒扬,一种嘉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永生被长期任用在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环境中,并非偶然,这是他坚决服从组织需要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结果。历史上,他也曾经有过几次离开这个环境的机会,但为了工作需要,他毅然放弃了。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结束后,闽西、闽南和闽赣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于1938年3月在龙岩白土誓师北上,奔赴苏皖前线。由于二支队在闽西还有一个后方留守处,需要一支警备部队配合工作,司令部决定由智勇兼备的刘永生任连长的六连留下担负这一角色。刘永生没有讲半句价钱,服从了安排。时隔不久,组织上决定六连也开赴苏皖前线抗日。刘永生以为这一次总算盼到一个上前线杀敌的机会了。但当他和陈茂辉、熊兆仁等历尽艰难曲折,把六连带到浙江江山,即将抵达目的地时,他又接到新四军军部的命令,要他只身折返新四军南昌办事处接受新的任务——回闽西南坚持斗争。起初,他也确实舍不得失去就要到手的上前线的机会,但当南昌办事处负责人曾山做了他一番工作后,他又想通了,毫无怨言地接受了组织决定,千里迢迢回到了闽西。
“常胜将军”“中国的夏伯阳”
刘永生在几十年的游击战争中百战百胜,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果和一套富有特色的作战经验。因此,他又被人们称作为“常胜将军”、“中国的夏伯阳”。
据有人统计,刘永生生平所指挥的战役战斗达千余次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胜利的,失利的很少,特别还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小胜大的出奇制胜的战例。如“白砂攻坚战”、“五乡破袭战”、“黄汪侨伏击战”、“山狗坳打‘狗’”、“智取天后宫”、“田螺形大捷”、“巧袭高陂”等。
刘永生之所以成为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主要原因是他能自觉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执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同时,他又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了许多他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如在如何做到“识敌而战”,对不同敌人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如何果断处置战机,根据实际情况既能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一路,以多胜少;又能组织突击队,集中火力猛冲猛打,以火力和气势压倒敌人或攻其无备聚而歼之,实现以少胜多等方面,刘永生游刃有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对一些无准备之仗,刘永生以他的大智大勇往往也能打好。他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刘永生的这一过人胆识确实在他几十年军事生涯中创造了许多奇迹,如“大阜退敌”、“凉伞岽遭遇战”、“采坑凹突围”等,都是他这方面的“杰作”。
“老货”“贴心将军”“糍粑团”
在刘永生众多的外号中,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老货”了。在他的部队里,不分职务高低,不管年长年幼,大家都管刘永生叫“老货”,甚至许多熟悉他的老百姓也叫刘永生为“老货”。
这个称呼最初是刘永生自己先叫起来的,他说队伍中他年纪比较大,要大家不要称呼他什么“队长”、“司令”,只管叫他“老货”就行了。广大指战员因刘永生十分平易近人,也就不避忌讳,管他叫起这个称呼来,而且越叫越亲热。
刘永生爱兵如子,战士们遇有困难,他倾其所能帮助解决。因此,战友们又送给他一个美称叫“贴心将军”。
刘永生胸怀宽广,能够最大限度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十分重视知识分子,与他们促膝谈心,虚心向他们请教问题。对于转入革命队伍的俘虏兵,刘永生也非常尊重和爱护,对他们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刘永生还善于起用。特别使人折服的是刘永生善于容纳历史上同自己有过过节的人一起工作,不计前嫌。由于刘永生具有善于团结各方面的人一起工作的品格,久而久之,刘永生又多了一个外号,叫“糍粑团”。
希望可以帮到你`
抗战中有哪些新式战法?
.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发明的新战法: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麻雀战 破袭战,运动战,游击战 地雷战就是以宴茄空运用地雷为主晌瞎要武器的游击战。地道战就是以运用地道为主的游击战。麻雀战就是以大量散兵分散作战为主要战术的游击战。破袭战就是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或小据点为目的的游击战。运动战是指以大兵团运动、伏击杀伤敌人的战术。游击战是以小兵力单位进行袭扰的战术。 我记得在电视剧亮剑中反扫荡那一段还介绍了一种叫挑纳逗帘战的战术,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除了这些还有以下战法仅供您参考还有正规战、立体战、闪电战、持久战、速决战、歼灭战、消耗战、破袭战、地道战、围困战、地雷战、等等....还有:草原战、地道战、闪电战、持久战、速决战、歼灭战、消耗战、破袭战、渗透战、麻雀战、挑帘战、信息战。 .....
吕正操的生平怎样??
吕正操《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市唐王山后村,南满铁路由旁边经过;以至于村民连下地劳动都要经过这条当时由日本人占领的铁路。吕正操的家人就曾因过铁路,而被日本警察砍伤。这份屈辱,从小就埋在了他的心里。由于家境贫寒,上了四年小学后,吕正操不得不回家务农。17岁时,他报名参军;加入了张学良的东北军,被分配侍嫌到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开始了“戎马生涯”。
在东北军
吕正操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部队招考文书时,吕正操被幸运选中,调到旅部副官处当文书。很快他就受到了张学良得赏识,被推荐去报考东北陆军讲武堂,并考取了第五期。1925年毕业后,他就当上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参与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此后,他历任张学良的秘书、参谋处长、团长、同泽俱乐部干事。
1936年10月,张学良调吕正操到他在西安的公馆临时服务,担任内勤副官。“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斡旋,就住在负责接待和警卫工作的吕正操的楼上。在此期间,他和中共代表罗瑞卿、许建国等人常有接触。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在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即被扣押;东北军群龙无首,名存实亡。1937年3月,蒋介石强令东北军改编,吕正操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53军691团团长。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当时,吕正操担任张公馆的内勤工作,他的任务是保卫张公馆和随时掌握情报。
周恩来一行到达西安,住在张公馆。吕正操就住在中共代表的楼下,他和中共代表罗瑞卿等常有联系,对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1937年3月,蒋介石强令东北军改编。当年5月,在一个行军帐篷里,吕正操秘密完成了入党仪式。
1937年10月10日下午,吕正操率部进抵束鹿县半壁店,与日军遭遇,击毙日军少尉队长以下10名,乘着夜色进驻梅花镇四德村。深夜,日军进攻梅花镇,部分中国军队被包围。
在危急关头,53军军长万福麟、师长周福成、旅长丛兆麟分别打电报让吕正操丢掉被包围的部队后撤。
吕正操大怒,撕碎电报带队直冲敌阵,接应部队突出重围。事后,吕正操对部下说:“作为爱国军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负有保卫国土、收复失地的责任。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像红军那样,到敌后打游击去!”
14日,吕正操率部起义,改称“人民自卫军”,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冀中平原上树起了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不久,人民自卫军便纳入晋察冀军区。吕正操担任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公署主任。
吕正操率部驰骋冀中平原,铸造了平原抗战中的传奇历史。在这里,冀中军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方法,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吕正操带领军民,依靠这些办法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使冈村宁次的“铁壁合围”破产。
冀中吕司令,成了威震敌胆的名字。这也成了吕正操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一笔:“我最得意的是打日本。”
转投中共
此前,已和中共有所接触的吕正操,在1937年5月,就被中共北方局秘密接收为党员。“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吕正操率所辖691团趁53军南撤之际,正式脱离了国民革命军,转投中共,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着手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张学良得知后,曾对陵含表示:“必之(吕正操字)这条路走对了”。
在冀中抗日时期,吕正操率部队、民众积极展开敌后战争。毛泽东曾评价“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中共建政后,许多电影、戏剧,如《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以及《平原作战》等的文艺作品都是以这个时期的真实斗争作背景的。故晚年访问美国会见张学良被对方称为“地老鼠”。
1943年9月,吕正操晋升中共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常委。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又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10月,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东北军政学校校长;后历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获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57位“开国上将”之一;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为中央委老汪手员。他曾长期担任铁道部副部长职务;1958年起任代理部长、兼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此后,还曾兼任“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等职。1965年1月被正式任命为铁道部部长,并继续兼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委员。
“文革”开始后不久,吕正操受到迫害,被关押。1975年复出,并在当年1月,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8月起,任铁道兵政治委员、党委第二书记;两年后升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1982年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次年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此外,他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
晚年生活
吕正操自1983年离休以后,吕正操始终关注国家大事,除在军队、铁道建设这两个自己最为关心的领域多有建言外,还对教育、经济、科技、新闻等多个领域都作过深入的调研,提出过重要建议。吕正操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心支持大自然保护事业,他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吕正操有一个爱好是打网球。1990年9月23日,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夏特圣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将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章授予时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吕正操。
从在东北军跟着张学良打网球开始,吕正操一直打到了90岁。即使在冀中抗战中,战况一缓,他就要跟人打两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找到万里,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使国家队有了自己的网球训练馆。2004年,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网球女子双打金牌时,吕正操马上要秘书发电报去祝贺。
吕正操还喜欢打桥牌,曾和许多桥牌高手较量过,据内行讲,他的桥牌技艺相当有水准。在他的客厅里,可以看到几十座熠熠发光、各具特色的网球赛、桥牌赛奖杯。
逝世
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虚岁)。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官方仆告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铁路交通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字必之,中国辽宁海城人;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军委委员,第十二届中顾委委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铁道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等职。
在抗日战争中军民发明了那些什么战?
麻雀战:麻雀战,是中国民兵常用的以弱胜强的游击战法。由民兵组成战斗小组,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地道战: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亮毁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乎键空式。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
地雷战: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 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 作者署名刘丁 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 第一课《总说地岁瞎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 由此书可知 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 至1941年 已经形成战术 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破袭战:破袭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采取的一种战法。顾名思义,以破坏敌战略意图、破坏敌战略物资、袭击敌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占领为目的。这是八路军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既日军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而采取一种针锋相对的战术策略。
关于破袭战是谁发明的和破袭的战法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