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蛱蝶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希望对于各位朋友学习蝴蝶是谁发明的的过程中有帮助。
文章目录:
蝴蝶的资料?
蝴蝶的种类繁多,根据有关文献显示,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为了方便人们的分类记忆,昆虫学家依据它们的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条件,把种类繁多的蝴蝶分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为派谈源若干个属。
在这十六科当中,有四科仅分布于南美洲,因此在我国只有十二科。广东省地处亚热带,而且本省的山地海拔并不高,全省最高的山峰“石坑硿”其海拔高度也仅有1902米。因而,那些适应高海拔及低温生活的绢蝶科蝴蝶本省也不产,所以本省只有十一科蝴蝶。
这里分别列出这十一科蝴蝶的主要分类特征,供各位蝴蝶爱好者参考。
注:各科翅脉图均摘自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凤蝶科
Papilion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粉蝶科
Pier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前后翅近似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斑蝶科
Dana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短柄;前翅 A脉基部呈分叉状 (3A并入2A)。 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脉有2条(2A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
环蝶科
Amathusiidae
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环蝶成虫触角较短,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两翅面积较大,侍锋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脉4至5分支,R2至R5共长柄;M1与 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 (h);内缘臀区很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及 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蛱蝶科
Nymphal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尘态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5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与Rs共短柄;内缘臀区的A脉有2条(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
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 R脉不共柄,M2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蚬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
蚬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灰蝶科
Lycae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
灰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为2至5跗节。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脉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或无分叉(3A并入2A或无),。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
成虫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脉有2条(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约有600种,台湾产约32种。
此科最具观赏价值,中大体型,
色彩鲜丽,大部份有尾状突起。
约有3500种,台湾产约73种。
其外型极具差异。
主食为动物尸液、树液、动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约有1000种,台湾产约33种。
一般为中型,以白、黄或澄色为主,
飞行时一副很纤弱的样子。
约有5500种,台湾产约100种。
体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习性、食性非常复杂。
约有450种,台湾产约18种。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点,
是一种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约有2500种,台湾产约41种。
成虫翅上有眼状纹,喜欢昏暗的环境,
吸食腐烂的果实、树液或尸液。
约有3000种,台湾产约56种。
此类最不像蝴蝶,体型短小肥胖,
飞翔快速,停留时的姿态也与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见,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竹子为寄主,公母蝶的纹路差异较小
体型硕大,飞行缓慢,不易与其它蝶种搞混。
山区较容易见到,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沙楠子树及朴树为寄主,
又称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蛱蝶的外形特征是什么样的?
长吻蛱蝶是一种大型蝴蝶,无论是谁,只要看见它一次,就能够记住它的样子。它的颜色是樱桃色里带些黑色。翅膀上有一道宽阔的奶油包花边,靠近花边的地方有一排蓝色的小点。
长吻蛱蝶是在7月的后半个月和8月初开始出现的。一直到10月份,我们都能够看到它们飞舞。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长吻蛱蝶就躲起来越冬。它们爬到树窟窿里,爬到脱落下来的树皮下面,爬进树木的裂缝里,把翅膀紧紧叠起,拳曲着脚,睡上整整一个冬季。第二年春天,它们出来飞舞一个月左右,产完卵,然后就死了。
在夏季和初秋的时候,通常可以在桦树林边或是稀疏的桦树林里看到长吻蛱蝶。它停在树干上,有时候落在树旁的地面上,然而它很少停在花朵上面。可是当桦树流出树液的时候,长吻蛱蝶一定会飞向树液。它们也飞向栎树的树液。
和长吻蛱蝶一道飞舞的还有一种海军蛱蝶,不过它们在夏天出现比较早。
这种蝴蝶的色彩比长吻蛱蝶更加鲜明。它的黑色翅膀上有朱红色的条纹,后翅上有花边,前翅上有几道斜的条薯租纹,前翅前角上还有几个白色斑点。
海军蛱蝶落在花朵上的时候要比长吻蛱蝶落在花朵上的多得多。但是,如果你需要找这种蝴蝶,你们可不要到花朵上面去找。流着树液的栎树或者桦树旁边,林间道路的烂泥上以及小溪边潮湿的砂子上——在这些地方,你们会看到海军蛱蝶。在住宅附近也可以看到它,因为它的幼虫爱吃荨麻。
长吻蛱蝶、海军蛱蝶、孔雀蝶、荨麻蛱蝶、白杨蛱蝶、紫蝶、螺钿蛱蝶和棋盘蛱蝶,都是蛱蝶科的蝴蝶。这一科蛱蝶的特点是前足的构造很特殊:发育不全,跗节很短,没有爪。
蛱蝶的口器,和大多数蝴蝶一样,已经变成了长喙。它盘旋地卷起,直到吸吮的时候才伸开。
蝴蝶吃的都是液体。它们利用长喙来吮吸花朵中的蜜汁,某些蝴蝶吃的是树木受伤后流出的树液和落在地上成熟果实所流出来的果汁,直接用糖水也可饲养蝴蝶。
长吻蛱蝶什巧好么时候才伸出它的喙呢?
瞧,一只长吻蛱蝶落下来,停在一个小水洼边。这只蝴蝶卷着长喙,并不打算喝水。它只在那儿休息一下或是晒晒太阳。
但是,长吻蛱蝶一落到栎树皮上流着的树液旁边,立即就把长喙伸出来。显然,它有某种分辨清水和甜味的汁液的本领。
桦树或栎树流出的树液,气味很浓,长吻蛱蝶一闻到气味就能知道,可是糖水没有什么气味,和白水无什么区别,然而长吻蛱蝶却能分辨什么是糖水,是糖水它就吸,给它白水,如果它不渴的话,它就不吸。
长吻蛱蝶的触角并没有碰到水。这就说明:并不是触角帮它辨别水的味道,它也没有把口器伸到水里,显然,也不是口器帮它辨别水的味道。
那么,它究竟是怎样辨别食物的呢?它的味觉器官分布在什么地方呢?
它的味觉器官分布的地方,你根本就想不到。长吻蛱蝶的味觉器官是分布在中足和后足的跗节上面。长吻蛱蝶落到有树液、糖水和其他任何液体的地方,它的跗节就接触这些液体。但并不是前足的跗节,而是中足和后足的跗节,因为它的前足的跗节是发育不全的。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我们把一只长吻蛱蝶迭起翅膀放在一个小扁盒子里,让它既不能伸展翅膀,也不能爬出来。一连三四天都不给它东西喝。
然后拿一团干棉花碰碰它前足的跗节,我们发现,它的长喙还是卷着的。再把长吻蛱蝶放在一团湿棉花上面或者用数宽兆毛笔蘸湿它的中足跗节或后足跗节的爪垫,长吻蛱蝶就会伸出它的长喙了。
要是你让长吻蛱蝶的位置能够喝得到水,它就会吸起水来。显然这只长吻蛱蝶是由于嗅出了水的味道才伸出喙来吸水的。你瞧,这个“嗅”字用得多么奇怪,因为长吻蛱蝶竟然是用足来嗅。
长吻蛱蝶吸足了水,就把喙收进去了。
现在不管怎样用水去蘸湿它的跗节,它也不再伸出它的长喙,因为长吻蛱蝶已经不再需要喝水,它已经喝足了。
不过,它几天没吃东西早就饿坏了!
把一团蘸湿了糖水的棉花团贴到长吻蛱蝶的跗节上面,它的长喙又伸出来了,因为它分辨出了这是糖水,而不是白水。
也可以用兑了蜂蜜或果子酱的水来代替糖水。长吻蛱蝶能分辨出最稀薄的糖水,而且它越是饿,它的味觉就越敏锐。它的跗节上的味觉感受器比人类的舌头要灵敏250倍呢!
对海军蛱蝶也可以做同样的一套实验。
蝴蝶之中,只有少数几种蝴蝶的味觉感觉器官是在跗节上的。飞行技术高超的天蛾并不落在花朵上面。
在夏季,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个儿老大的白杨蛱蝶和紫蝶在林边,特别是在泥泞的道路上飞舞。白杨蛱蝶是黑色的,沿着翅膀的边缘有一些火红色小斑点,前翅上还有些白色斑点。紫蝶是黑褐色的,前翅上有白色的斑点,后翅上有白色的条纹。雄蝶具有紫色的光泽。这两种蝴蝶的幼虫都生活在白杨和杨树下面。
不论白杨蛱蝶还是紫蝶都不落到花朵上面,它们落到道路上的烂泥或者已经开始发酵的含糖栎树树液上面。有时也落到桦树或是新鲜的粪便上面。在俄罗斯,6月里就可以看到白杨蛱蝶在飞舞。紫蝶出现得比较晚,要等白杨蛱蝶已经不露面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它们。
现在还不知道这两种蝴蝶的跗节上有没有味觉器官。也许它们是根据气味而找到栎树的,因为发酵的树液所发出的气味很强烈,老远就能闻到。新鲜的畜粪也是这样,所以很容易根据气味加以发现。不过,也可能它们的跗节上有味觉器官吧!
要检验这一点并不很困难,拿一个用薄胶合板或是硬纸板做成的夹蝴蝶的夹子,用夹子夹住蝴蝶以后,就可以用毛笔或是棉花球去触碰蝴蝶的跗节,以及其他地方。当然,做实验用的蝴蝶,必须事先在饲养笼里关上几天,不让它吃喝。
有几种蝇的跗节上也有味觉器官。
大家都见过巨大的金蝇,这种蝇有时在晚上飞进屋子,围着电灯打转,十分讨厌。这种金蝇的胸部是蓝色的,腹部也是蓝色的,但是上面还带着一层稍稍发白的颜色。红头金蝇的头,前半部是橙黄色的;黑头金蝇的头,前半部是黑色的。
金蝇前面一对跗节上有味觉器官。如果你把它的前面的跗节放进稀糖水里,它的喙就伸出来,准备吮吸了。
有谁知道蝴蝶翅膀的学名叫什么
蝴蝶因为其翅膀上变化多端、绚烂美好的花纹而使人着迷。这也让生物学家们感到疑惑:蝴蝶令人眼花缭乱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又有什么不同意义呢?最近,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希拉尔多(Marco Giraldo)发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通道。在研究了菜粉蝶和其他蝴蝶翅膀的表面后,希拉尔多揭示了这个秘密:翅膀上的纳米结构正是蝴蝶的“色彩工厂”。“每日科学”等科学网站近日报道了相关消息。
两层鳞粉结构
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亨利·贝兹花了11年时间在亚马孙河收集到了14000多种动物标本,其中也包括多种蝴蝶。他曾经这样说:了解这些动物能帮助我们揭示生命的力量。而蝴蝶,这种被认为浅薄轻佻的昆虫则将成为生物学中最有价值的精灵。
如今,人类发现的蝴蝶品种已经超过了17000个。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有与众不同的翅膀,有的似精美的刺绣,有的如闪烁的彩屏。研究表明,蝴蝶翅膀上炫目的色彩来自一种微小的鳞片状物质,它们就像圣诞树上小小的彩灯,在光线的照耀下能折射出斑斓的色彩。
和电脑显示屏的成像原理一样,蝴蝶也是用单色斑点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每一个有色的鳞片来自一个细胞。它在整幅图案中扮演一个像素。细胞上的颜色来自细胞内的类黄酮、黑色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细胞也有寿命,它死亡以后,那些曾经绚丽的颜色也随之消逝瞎乱。
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构成图案的细胞在其幼虫时期就已经存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科学家菲德里克·莱奥特通过对一个幼虫进行的微型手术证明了这一点。莱奥特研究的非洲彩蝶有一对漂亮的翅膀,其花纹看上去活像一对公牛的眼睛。莱奥特说,那样的花纹在蝴蝶还是蛹的时候 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希拉尔多则强调,蝴蝶翅膀上的颜色其实就是一个身份标志。不同颜色的翅膀,让形色万千的蝴蝶能在很远的地方就识别出同伴,甚至辨别出对方是雄是雌。那么,蝴蝶是如何拥有这些漂亮的色彩呢?希拉尔多将研究对象瞄准了菜粉蝶。
这种属于鳞含岁翅目粉蝶科的菜粉蝶体型中等,体长15-19mm,翅展35-55mm。受到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同菜粉蝶身上的色泽有深浅的变化,斑纹也会有大有小。通常来说,在高温下生长的个体,翅面上的黑斑色深显著而翅里的黄鳞色泽鲜艳;反之在低温条件下发育成磨老档长的个体则黑鳞少而斑形小,或完全消失。
当然,这位物理学家以菜粉蝶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它们拥有的色素颜色单一。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他发现这些菜粉蝶翅膀的结构非常奇特。希拉尔多发现,尽管不同种类的蝴蝶,鳞粉结构不同,但彼此之间还是有共同特征。一般来说,蝴蝶翅膀由两层仅有3至4微米厚的鳞片组成,上面一层鳞片像微小的屋瓦一样交替,每个鳞片的构造也很复杂。而下一层则比较光滑。蝴蝶翅膀这种井然有序的安排形成了所谓的光子晶体,也就是纳米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蝴蝶翅膀能捕捉光线,仅让某种波长的光线透过。这便决定了不同的颜色。
还能区别雌雄
此前的研究资料可以为这项结论提供佐证:在2005年,科学研究人员在非洲发现一种蝴蝶,其翅膀鳞粉中所含的物质,就与利用最新纳米技术开发出的发光二极管材料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不过,更重要的是,希拉尔多还发现,这种纳米结构不仅让蝴蝶拥有了不同的颜色,同时也能区别出性别。在菜粉蝶群落中,由于“种族”的不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日本菜粉蝶,雌雄易辨,而欧洲的菜粉蝶,雄粉蝶经常找错对象。这也是蝴蝶翅膀上的纳米结构在“作祟”。
鳞粉能将逃逸的光线高效折射回表面。这种独特结构,能使光折射率各异的物质在纳米层次有规则地排列,从而高效地让特定颜色的光透过或者将其“拦截”。日本菜粉蝶雄雌个体之间,色素构成有着细微的区别。雌性日本菜粉蝶缺少一种特殊的色素颗粒,而这种色素颗粒是利于吸收紫外线的。由于这一缺失,菜粉蝶翅膀的纳米结构反映出的色彩就会有差异,因循着这一线索,雄性个体很快就能找到它们的伴侣。
关于一些蝴蝶的常识
1. 关于蝴蝶的知识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
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逗灶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
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扩展资料:
蝴蝶体形大多在5~10cm之间,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在头部有一对锤状的触角,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
最大的是新几内亚东部的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雌性翼展可达31厘米;最小的是阿富汗的渺灰蝶,展翅只有7毫米。口器是下口式;足是步行足;翅是鳞翅;属于全变态。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不仅能使蝴蝶艳丽无比、还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因为蝴蝶翅膀的鳞片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护起来,所以即使下小雨时,蝴蝶也能飞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蝴蝶
2. 蝴蝶的知识
蝴蝶属昆虫类。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翅膀竖立在背上。腹部较瘦。触角呈现棒状、鼓锤状。
蝴蝶包括昼伏夜出和夜伏昼出两大类。前者身体强壮并长满御寒茸毛,后者触须光滑,端部像一根球棒;前者凭气味寻找配偶,后者凭翅膀的颜色吸引雌蝶。
蝴蝶的幼虫是毛虫,大多数是害虫。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亚历山大鸟翼皇后,此蝶的翼距可达28厘米。
蝴蝶也有迁徙的习惯,例如斑蝶,它是昆虫中的旅行冠军,每年秋季它们都要从美洲大陆北部飞到南部过冬。它们在飞过程中会有无数伤亡,到达目的地进行繁殖后不久便会死去。
在我国台湾岛最奇特的地方要数蝴蝶谷。其中,最特殊的黄蝶翠谷,是地球上惟一的生态系统型蝴蝶谷,而且是人工形成的。在台湾南部,还有一个越冬型的紫蝶谷,每年冬天都会有紫斑蝶和淡型斑蝶来这里过冬。
/cp_detail?id=46832nowmenuid=111108cpath=11495:11507:catid=11495
3. 关于蝴蝶的生物知识
(三)养殖技术 1.蝴蝶寄主和蜜源植物的种植养殖蝴蝶首先需准备一定种类和数量的食料——它们的寄主和蜜源植物。
根据所养殖的蝴蝶种类,通过查文献或问专家,以确定它们的寄主植物。在养虫室周围和蝴蝶网室内种植这些植物供幼虫取食和成虫产卵。
下面把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蝶类的常见寄主植物罗列如下:إ إ 2.蝴蝶种源的采集 养殖蝴蝶前,需要先有一批种源。蝶种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向蝴蝶养殖单位或个人购买稀有优质蝶种。
要求供种单位提供蝶种名称、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彩图等资料。 由于蝴蝶尤其是一些稀有种对生存环境有一定适应范围,食科植物的栽培也有地域限制,异地引种养殖相对难度大些,目前蝴蝶养殖大多用本地种源。
蝶种的另一主要来源是野外采集,凡蝶类的卵、幼虫、蛹、成虫均可采来饲养,由于卵、幼虫、蛹在野外不易被发现,采集主要是成虫。إ (1)采集工具 ①捕蝶网:这是捕捉蝴蝶的重要工具。
它由网圈、网柄和网袋3部分组成。简易的捕蝶网可自己制作。
网柄:可用轻巧结实的木棍或竹竿制作。杆粗2~2.5厘米左右,长度据个人的高度,以1.5~2.0米之间为佳。
为牢固耐用,袋口可缝上白布边,铁丝穿入其中。إ ②三角纸袋:野外采集时用三角纸袋可暂时保存蝴蝶。
把蝶翅反面合拢,放入纸袋中,但注意不能放置过久,以免影响蝴蝶活力。纸袋可用质地光滑的硫酸纸或白纸制作肢指枝,纸若太粗糙,蝶翅鳞粉易脱落。
纸袋可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做成3种不同的规格,尺寸分别为5厘米*5厘米、8厘米*8厘米、11厘米*11厘米。采集中根据蝴蝶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三角纸袋装置。
③采蝶盒及网笼:用于放置三角纸袋和活蝴蝶。最简单的采集盒可用一些硬纸盒代替,纸盒长宽在10~15厘米左右,厚3厘米,大型蝶每盒放1~2只,小型蝶每盒可放3~5只。
采蝶网笼用粗铁丝做支架,四周罩以尼龙纱网。网笼中间缝制一条拉链,便于取放蝴蝶,用网笼放置蝴蝶,可避免三角纸袋易造成蝶翅损伤的弊端。
为减少蝴蝶在网笼内飞舞、碰撞,可在网笼外罩一块深色的布,使蝴蝶处于黑暗的历敏环境中。简易的网笼也可用自行车的网篮或竹篮等代替,篮口用纱布和橡皮筋封口。
采集一些数量少而且珍稀的蝶类种源时,用网笼放置或运输,能较好保持蝴蝶的活力。إ (2)蝴蝶种源的采集时间、地点和方法 ①采集时间、地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蝴蝶的出现有早有迟,大不相同。
在东北各省采集蝶类,以6~8月最好;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采蝶以5~8月最合适;长江流域最佳采集期为4~9月;在海南、广东、云南等亚热带地区2~10月都是良好的采集时期。蝶类吸蜜传粉。
在春暖花开至秋季植物叶片凋谢,都可捕到不同种类的蝴蝶。إ一天中捕蝶的最佳时机是上午8点到下午3点。
晴天蝴蝶多,阴雨天不宜外出采集。 ②采集方法:A.动态捕蝶:低空飞翔的蝴蝶,可从后方追上,快速挥网;蝴蝶落网后,迅速将网扭转,防止蝶逃脱,B.静态捕蝶:停在花或叶片上的蝶:先靠近它,测准距离后横扫兜网,极易捕获。
停在树干上的蝶:先将网框靠近蝶下方的树干,然后向上挥动蝶网,再迅速将网底向上转折。左手提网袋,网圈向下,对准蝴蝶,快速罩住,待蝴蝶飞至网袋底时,再快速扭转网袋,这样采得的蝶较为完整。
إ C.诱饵捕蝶:根据蝴蝶取食和饮水的习性,可配制一些诱饵进行诱捕。将沾有稀释蜜糖水的、颜色鲜艳的布或纸花插在植物上,不少蝶类饿不择食而向上吸食;也可将树木的汁液收集起来盛入容器中,野外采集时还可携带盛有蜂蜜和醋稀溶液的小喷壶,选择蜜源植物较少的场地,在植物丛中喷洒,也能诱来蝴蝶。
用诱饵捕蝶,应将诱饵放置在蝶道口,如山林小道、溪流旁等,引来蝴蝶集中吸食,一网数蝶,省时又省工。إ。
4. 蝴蝶的冷知识
蝴蝶 (Butterfly) 昆虫的一种。
蝴蝶、蛾和弄蝶都被归类为鳞翅目。现今世界上有数以千计的物种都归在这类下。
它们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显花植物而演进,并为之授粉。它们是昆虫演进中最后一类生物。
鳞翅目的锤角亚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
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 蝶,通称为“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橙尖粉蝶(Anthocharis cardamines)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
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4个科14,000种昆虫的总称。与蛾和弄蝶构成鳞翅目(Lepidoptera)。
几乎分布于全世界。 与蛾相似之点是在翅、体和足上均覆以一触即落的尘状鳞片。
与蛾相异之处是蝴蝶白天活动、色泽鲜艳或图纹醒目。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大概是蝶的触角呈棒状,休止时翅折叠与背垂直。
这种鳞翅类的生活周期分为4个阶段:卵、幼虫(毛虫)、蛹和成虫。多数蝴蝶的幼虫和成虫以植物食,通常只吃特定种类植物的特定部位。
这4个蝴蝶科是:粉蝶科(Pieridae),如白粉蝶或黄蝶,以群集迁飞著名;凤蝶科(Papilionidae),如凤蝶和绢蝶(绢蝶有时被单画为绢蝶科〔Parnassiidae〕);灰蝶科(Lycaenidae),包括蓝灰蝶、铜色蝶、燕灰蝶、灰蝶和蚬蝶(蚬蝶多见于热带美洲,有时被归为蚬蝶科〔Riodinidae〕);蛱蝶科(Nymphalidae),是毛刷足蝴蝶。蛱蝶科是最大且种类最多的一科,有些专家再把它细分为几科。
这种毛刷足蝴蝶包括一些普通的蝶类,如海军上将蛱蝶、蛱蝶、王蝶、斑蝶和赤蛱蝶。
5.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枯叶蝶”的知识
枯叶蝶 kallima inachis 分类: 蛱蝶科/鳞翅目 外观特征: 展翅宽70~80mm。
翅膀表面深紫褐色,上翅具明显宽大的橙黄色斜带;翅膀腹面拟态成枯叶状,颜色斑纹变化颇大。雌雄差异在于,雌蝶翅端较雄蝶尖锐且外弯。
生态习性: 除了冬季外,成虫生活在低海拔山区。喜吸食树液、腐果,水液。
枯叶蝶的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六足总纲 Hexapoda =昆虫纲 Insecta =有翅亚纲 Pterygo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锤角亚目 Rhopalocera =蛱蝶科 Nymphalidae = 枯叶蝶 枯叶蝶学名枯叶蛱蝶(KALLIAMINACHUS Boisduval) ,分布于我国的西南部和中部,以及缅甸、泰国、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喜拉雅山的低海拔地区。比其它蝶种数量少,分吊区域狭小。
枯叶蝶为我国稀有品种,是蝶类中的拟态典型。数量极少,分布于海拔高度900米以上。
幼虫以马蓝和蓼科植物为食。 枯叶蝶喜生活于山崖峭壁,以及葱郁的杂木林间,栖息于溪流两侧的阔叶片上,当太阳逐渐升起,叶面露珠消失后,这迁飞至低矮树干的伤口处,觅食渗出的汁液,一旦受惊,立即以敏捷的动作,迅速飞离,逃到高大树木梢或隐居于林木深处的藤蔓枝干上,借助模仿枯叶的本能隐匿起来,难以发现。
午间过后,炎热稍退,是雄蝶追逐雌蝶寻求交配佳期。 峨眉山的蝴蝶中,以拟态逼真的枯叶蝶最为著名。
峨眉山的枯叶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姿美色 丽,拟态逼真。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
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翅面褐色或紫褐色,露出翅膀的背面,其色彩可与凤蝶媲美,大都为绒缎般的墨蓝色,闪动着耀眼的光泽。前翅中域有一横贯翅面的桔黄色宽带,亚顶部有一小白斑,中区有一小透明斑。
后翅大部分紫色,后缘区灰白。翅腹面枯叶色,静息时从前翅顶角至后翅臀角有一连贯的明显的深褐色纵线纹,纵纹两侧有几条斜线纹,极似叶脉。
翅反面的色泽线纹因个体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脱离枯叶状。该蝶为世界著名拟态昆虫,为所有蝴蝶爱好者所收藏。
本种数量不多,在森林中飞翔,色泽艳丽,突忽静止,停息树干,树枝上则戛然不见踪影,实乃静立时,翅竖立于背,全然一片枯叶而觉察不到所至。成蝶飞高且速,加之拟态不易捕获。
翅展70-95毫米。国内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广西、云南、 *** 。
枯叶蝶的拟态,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实用价值。1941年月,德国侵略军侵入苏联境内,遭到苏军将领以伪装设施进行保护。
委托著名的蝴蝶专家施万维奇主持设计一整套蝴蝶式防空迷彩伪装,将防御、变形、伪装三种方法相互配合起来,给列宁格勒的众多军事目标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隐身衣',有效地防御了侵略军的进攻。实践证明,枯叶蝶的拟态,在军事科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枯叶蝶的幼虫图: 枯叶蝶 - 形态特征 枯叶蝶幼虫 枯叶蛱蝶翅展70~75mm,体背黑色。翅褐色,有青绿泽,前翅中域有1条宽大的橙黄色斜带,前后翅外角尖端顶角部分尖锐,好似叶尖和叶柄状。
翅背面呈枯叶色,还有叶脉状的条纹,雌雄形态近似。 该种均生活在大山中,飞翔迅速,静止时常分开双翅,显现出美丽的翅面花纹,但在受惊吓或黄昏时分才合并双翅,露出翅背面的枯叶色。
幼虫寄主为爵床科植物。该种是蝶类中最著名的拟态实例。
中华枯叶蝶善于伪装成树叶,其翅膀像树叶叶脉,遇到天敌,它惹不起却躲得妙,自有它的处世哲学。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枯叶蝶 - 生活习性枯叶蝶喜生活于山崖峭壁,以及葱郁的杂木林间,栖息于溪流两侧的阔叶片上,当太阳逐渐升起,叶面露珠消失后,这迁飞至低矮树干的伤口处,觅食渗出的汁液,一旦受惊,立即以敏捷的动作,迅速飞离,逃到高大树木梢或隐居于林木深处的藤蔓枝干上,借助模仿枯叶的本能隐匿起来,难以发现。
午间过后,炎热稍退,是雄蝶追逐雌蝶寻求交配佳期。枯叶蛱蝶为我国稀有品种,是蝶类中的拟态典型。
数量极少,分布于海拔高度900米以上。幼虫以马蓝和蓼科植物为食。
枯叶蝶 蝴蝶从卵到成虫四个阶段,无一不受到天敌的攻击。卵期常受到小蜂总科的昆虫寄生;幼虫期是最易受到捕食的时期,鸟类、步甲、土蜂、胡蜂、猎蝽等是蝴蝶幼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寄蝇、茧蜂、姬蜂也常寄生在它们体内,它们还常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蛹期的天敌有姬蜂、小蜂、马蜂等;成虫的天敌有鸟类、蜻蜓、盗蝇、蜘蛛、马蜂等。
对于寄生性天敌来说,蝴蝶是无力抵抗的,只能靠增加繁殖数量来补偿损失的种群。对于捕食性天敌来说,蝴蝶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有着各种各样的防范机制。
枯叶蛱蝶属Kallina也许是在动物中被最常引用的自然伪装的例子。当休止时,其前后翅形成一片具柄的椭圆形的大叶片。
其颜色基本上与枯叶一致。翅反面的花纹具“中脉”,甚至“瑕疵”,例如“蛀孔”及“霉斑”等。
这些蝴蝶是如此精确地模仿枯叶的自然形态,致使自然学家一直对它们惊叹不已。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枯叶蝶 - 峨眉山枯叶蝶峨眉山的枯叶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姿美色丽,拟态逼真。
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翅面褐色或紫褐色,露。
6. 凤蝶类蝴蝶的知识
本类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
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而且形态优美,许多种类的后翅有修长的尾突;根据记录,全世界有540多种,我国有90多种,而广东有40种。
特征: 1.生活史是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 2.成虫有二对大而且布满鳞片的翅膀。
3.成虫大都具有可以收卷的虹吸式口器。 4.触角呈棍棒状,多数下翅尾端有一对尾突。
5.多半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活动。 6.凤蝶的幼虫有"臭角",受惊扰时会伸出。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
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成长过程: 卵 近圆球形,表面光滑,或有微小而不明显的皱纹;多产在寄主植物上;散产,也有多个产在一起的。
幼虫 粗壮,后胸节最大,体多光滑,有些种类有肉刺或长毛;体色因龄期而变化,初龄多暗色,拟似鸟粪,老龄常为绿、黄色,有红、黑斑而成警戒色;受惊时从前胸前缘中央能翻出红色或黄色Y形或V字臭角,散发出不愉快的气味以御敌。 蛹 缢蛹,表面粗糙,头端二分叉,中胸背板中央隆起,喙到达翅芽的末端,以蛹越冬,化蛹地点在植物的枝干上。
成虫 包括蝴蝶中的一些大型和中型美丽的种类,色彩鲜艳,底色多黑、黄或白,有蓝、绿、红等颜色的斑纹。 下唇须小。
喙管及触角发达,后者向端部逐渐加大。前足正常;爪一对,下缘平滑不分叉。
前后翅三角形,中室闭室;前翅R脉5条,A脉2条,通常有一条臀横脉;后翅只有1条A脉,肩角有一钩状的肩脉生在亚缘室上,多数种类M3常延伸成尾突,也有的种类无尾突或有2条以上的尾突。 常见的几种: 凤蝶属 Papilio (Sinoprinceps) 柑橘凤蝶 Papilio (Sinoprinceps) xuthus 凤蝶属 Papilio 金凤蝶 Papilio machaon 宽尾凤蝶属 Agehana 宽尾凤蝶 Agehana elwesi 台湾宽尾凤蝶 Agehana maraho 燕凤蝶属 Lamproptera 燕凤蝶 Lamproptera curia 绿带燕凤蝶 Lamproptera meges 青凤蝶属 Graphium 统帅青凤蝶 Graphium agamemnon 碎斑青凤蝶 Graphium chironides 宽带青凤蝶 Graphium cloanthus 木兰青凤蝶 Graphium doson 银钩青凤蝶 Graphium eurypylus 青凤蝶 Graphium sarpedon 黎氏青凤蝶 Graphium leechi 纹凤蝶属 Paranticopsis 纹凤蝶 Paranticopsis macareus 细纹凤蝶 Paranticopsis megarus 客纹凤蝶 Paranticopsis xenocles 绿凤蝶属 Pathysa 斜纹绿凤蝶 Pathysa agetes 绿凤蝶 Pathysa antiphates 芒绿凤蝶 Pathysa aristea 红绶绿凤蝶 Pathysa nomius 剑凤蝶属 Pazala 金斑剑凤蝶 Pazala alebion 铁木剑凤蝶 Pazala timur 升天剑凤蝶 Pazala euroa 华夏剑凤蝶 Pazala glycerion 圆翅剑凤蝶 Pazala incerta 乌克兰剑凤蝶 Pazala tamerlana 四川剑凤蝶 Pazala hoenei 旖凤蝶属 Iphiclides 旖凤蝶 Iphiclides podalirius *** 旖凤蝶 Iphiclides podalirinus 钩凤蝶属 Meandrusa 褐钩凤蝶 Meandrusa sciron 钩凤蝶 Meandrusa payeni 喙凤蝶属 Teinopalpus 喙凤蝶 Teinopalpus imperialis 金斑喙凤蝶 Teinopalpus aureus 丝带凤蝶属 Sericinus 丝带凤蝶 Sericinus montelus 尾凤蝶属 Bhutanitis 多尾凤蝶 Bhutanitis lidderdalii 二尾凤蝶 Bhutanitis mansfieldi 丽斑尾凤蝶 Bhutanitis pulchristata 三尾凤蝶 Bhutanitis thaidina 不丹尾凤蝶 Bhutanitis ludlowi 玉龙尾凤蝶 Bhutanitis yulongensis 玄裳尾凤蝶 Bhutanitis nigrilima 虎凤蝶属 Luehdorfia 中华虎凤蝶 Luehdorfia chinensis 虎凤蝶 Luehdorfia puziloi 长尾虎凤蝶 Luehdorfia longicaudata。
7.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枯叶蝶”的知识
枯叶蝶 kallima inachis 分类: 蛱蝶科/鳞翅目 外观特征: 展翅宽70~80mm。
翅膀表面深紫褐色,上翅具明显宽大的橙黄色斜带;翅膀腹面拟态成枯叶状,颜色斑纹变化颇大。雌雄差异在于,雌蝶翅端较雄蝶尖锐且外弯。
生态习性: 除了冬季外,成虫生活在低海拔山区。喜吸食树液、腐果,水液。
枯叶蝶的分类地位: 动物界 Fauna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六足总纲 Hexapoda =昆虫纲 Insecta =有翅亚纲 Pterygota =鳞翅目 Lepidoptera =锤角亚目 Rhopalocera =蛱蝶科 Nymphalidae = 枯叶蝶 枯叶蝶学名枯叶蛱蝶(KALLIAMINACHUS Boisduval) ,分布于我国的西南部和中部,以及缅甸、泰国、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喜拉雅山的低海拔地区。比其它蝶种数量少,分吊区域狭小。
枯叶蝶为我国稀有品种,是蝶类中的拟态典型。数量极少,分布于海拔高度900米以上。
幼虫以马蓝和蓼科植物为食。 枯叶蝶喜生活于山崖峭壁,以及葱郁的杂木林间,栖息于溪流两侧的阔叶片上,当太阳逐渐升起,叶面露珠消失后,这迁飞至低矮树干的伤口处,觅食渗出的汁液,一旦受惊,立即以敏捷的动作,迅速飞离,逃到高大树木梢或隐居于林木深处的藤蔓枝干上,借助模仿枯叶的本能隐匿起来,难以发现。
午间过后,炎热稍退,是雄蝶追逐雌蝶寻求交配佳期。 峨眉山的蝴蝶中,以拟态逼真的枯叶蝶最为著名。
峨眉山的枯叶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姿美色 丽,拟态逼真。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
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翅面褐色或紫褐色,露出翅膀的背面,其色彩可与凤蝶媲美,大都为绒缎般的墨蓝色,闪动着耀眼的光泽。前翅中域有一横贯翅面的桔黄色宽带,亚顶部有一小白斑,中区有一小透明斑。
后翅大部分紫色,后缘区灰白。翅腹面枯叶色,静息时从前翅顶角至后翅臀角有一连贯的明显的深褐色纵线纹,纵纹两侧有几条斜线纹,极似叶脉。
翅反面的色泽线纹因个体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脱离枯叶状。该蝶为世界著名拟态昆虫,为所有蝴蝶爱好者所收藏。
本种数量不多,在森林中飞翔,色泽艳丽,突忽静止,停息树干,树枝上则戛然不见踪影,实乃静立时,翅竖立于背,全然一片枯叶而觉察不到所至。成蝶飞高且速,加之拟态不易捕获。
翅展70-95毫米。国内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广西、云南、 *** 。
枯叶蝶的拟态,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实用价值。1941年月,德国侵略军侵入苏联境内,遭到苏军将领以伪装设施进行保护。
委托著名的蝴蝶专家施万维奇主持设计一整套蝴蝶式防空迷彩伪装,将防御、变形、伪装三种方法相互配合起来,给列宁格勒的众多军事目标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隐身衣',有效地防御了侵略军的进攻。实践证明,枯叶蝶的拟态,在军事科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枯叶蝶的幼虫图: 枯叶蝶 - 形态特征 枯叶蝶幼虫 枯叶蛱蝶翅展70~75mm,体背黑色。翅褐色,有青绿泽,前翅中域有1条宽大的橙黄色斜带,前后翅外角尖端顶角部分尖锐,好似叶尖和叶柄状。
翅背面呈枯叶色,还有叶脉状的条纹,雌雄形态近似。 该种均生活在大山中,飞翔迅速,静止时常分开双翅,显现出美丽的翅面花纹,但在受惊吓或黄昏时分才合并双翅,露出翅背面的枯叶色。
幼虫寄主为爵床科植物。该种是蝶类中最著名的拟态实例。
中华枯叶蝶善于伪装成树叶,其翅膀像树叶叶脉,遇到天敌,它惹不起却躲得妙,自有它的处世哲学。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枯叶蝶 - 生活习性枯叶蝶喜生活于山崖峭壁,以及葱郁的杂木林间,栖息于溪流两侧的阔叶片上,当太阳逐渐升起,叶面露珠消失后,这迁飞至低矮树干的伤口处,觅食渗出的汁液,一旦受惊,立即以敏捷的动作,迅速飞离,逃到高大树木梢或隐居于林木深处的藤蔓枝干上,借助模仿枯叶的本能隐匿起来,难以发现。
午间过后,炎热稍退,是雄蝶追逐雌蝶寻求交配佳期。枯叶蛱蝶为我国稀有品种,是蝶类中的拟态典型。
数量极少,分布于海拔高度900米以上。幼虫以马蓝和蓼科植物为食。
枯叶蝶 蝴蝶从卵到成虫四个阶段,无一不受到天敌的攻击。卵期常受到小蜂总科的昆虫寄生;幼虫期是最易受到捕食的时期,鸟类、步甲、土蜂、胡蜂、猎蝽等是蝴蝶幼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寄蝇、茧蜂、姬蜂也常寄生在它们体内,它们还常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蛹期的天敌有姬蜂、小蜂、马蜂等;成虫的天敌有鸟类、蜻蜓、盗蝇、蜘蛛、马蜂等。
对于寄生性天敌来说,蝴蝶是无力抵抗的,只能靠增加繁殖数量来补偿损失的种群。对于捕食性天敌来说,蝴蝶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有着各种各样的防范机制。
枯叶蛱蝶属Kallina也许是在动物中被最常引用的自然伪装的例子。当休止时,其前后翅形成一片具柄的椭圆形的大叶片。
其颜色基本上与枯叶一致。翅反面的花纹具“中脉”,甚至“瑕疵”,例如“蛀孔”及“霉斑”等。
这些蝴蝶是如此精确地模仿枯叶的自然形态,致使自然学家一直对它们惊叹不已。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枯叶蝶 - 峨眉山枯叶蝶峨眉山的枯叶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姿美色丽,拟态逼真。
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翅面褐色或紫褐色,。
从蝴蝶身上得到什么启示从而发明迷彩服
拟态。
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is),属于蛱蝶科。世界著名的拟态蝴蝶。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和中部,喜马拉雅的低海拔地区。停息时,两面三刀翅紧紧收竖立,将身子深深地隐藏着,展示出翅膀的腹面。
腹面全主古铜色,秋天酷似枯叶,也常常随着季节变化,色彩和形态都和叶色无异。族让悄一条纵贯前后翅中部的黑色条纹和细纹,很像树叶的中脉和支脉;后翅的末端拖着的条和兆渣叶柄十分相似的“尾巴”,枯叶蛱蝶静止在树枝上,很难分辨出是蝶还是叶来。
扩展资料:
拟态成因:
拟态是进化的产物。尺蠖形似小枝因而免受鸟类啄食,这种现象可称模拟或保护色。但当昆虫数目过多时,鸟类甚至啄小枝以寻找昆虫。在本例,原系尺蠖伪装,但随后小树枝都转变为“模仿者”引起鸟类的啄食反应。
看来,相似的形态原只是物种特征的随机变化,只是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才成为拟态。进化的趋势总是:模仿者力求形态更为近似被模仿者。但若拟态对被模仿者无利,则被模仿者可能会发展出种种差异以示与假者有别。
被杜鹃寄生的其他鸟类的卵、被维达鸟寄生的鸟类的喙裂以滑亏及清洁鱼都发展得形态万千,可能与此有关。若拟态对受骗者无利,受骗者也可能增进鉴别能力。不过,拟态也可能对几方均有利,如非洲丽鱼,雌鱼不能鉴别真假反而有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
在进化过程中常存在一种平衡状态,如杜鹃的拟态不能过于逼真,否则宿主受害者过多反不利于寄生者生存。在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数目间也存在某种平衡关系。
例如模仿有刺昆虫的无刺昆虫数目可能多于有刺昆虫本身,但若为数过多时则易被天敌发现无刺昆虫多于有刺昆虫而使拟态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又如,假清洁鱼,虽数目极少但因它造成的损伤较大,仍足以引起猎物警惕以致拟态失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拟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蝴蝶
通过上述对蛱蝶是谁发明的和蝴蝶是谁发明的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