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是谁发明的(芬太尼作用原理)

baike.aiufida.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知识是有关芬太尼是谁发明的芬太尼作用原理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文章目录:

毒品种类有哪些

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罂粟、大麻、杜冷丁 、古柯 、可卡因 、冰毒……

法律明文规定的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大麻油、大麻脂、大麻叶、大麻烟、可卡因、吗啡、度冷丁(杜冷丁)、盐酸二氢埃托啡、咖啡因、罂粟壳。

新型毒品有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麻古等。

下面对鸦片、吗啡、冰毒、大麻、海洛因、K粉、杜冷丁、摇头丸、麦司卡林、美沙酮、安纳咖、麦角酸二乙基酰胺、盐酸二氢埃托菲、苯环已哌啶、可卡因、咖啡因、麻古逐个进行分析:

鸦 片

鸦片又称“阿片”,俗称“大烟”、“鸦片烟”、“烟土”等,是英文名Opium的音译,来自于鸦片罂粟。鸦片有生鸦片和熟鸦片之分。鸦片罂粟(以下简称罂粟)是两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初冬播种,春天开花。其花色艳丽,有红、粉红、紫、白等多种颜色,初夏罂粟花落,约半个月后果实接近完全成熟之时,用刀将罂粟果皮划破,渗出的乳白色汁液经自然风干凝聚成粘稠的膏状物,颜色也从乳白色变成深丛敏棕色,这些膏状物用烟刀刮下来就是生鸦片。生鸦片有强烈的类似氨的刺激性气味,味苦,长时间放置后,随着水分的逐渐散失,慢慢变成棕黑色的硬块,形状不一,常以球状、饼状或砖状出售。

吗 啡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含量约10-15%),1806年法国化学家F·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他用分离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他本人吞下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据此他用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的名字将这些物质命名为“吗啡”。

纯净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易吸潮。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粗制吗啡则为咖啡似的棕褐色粉末。在“金三角”地区,吗啡碱和粗制吗啡又称为“黄皮”、“黄砒”、“1号海洛因”等,在非法买卖中,“黄皮”论“个”数进行交易,每个重1公斤。非法生产的吗啡一般被制成砖块状。东南亚的产品有“999”、“AAA”、“OK”等商标,呈白色、浅黄或棕色。鼻闻有酸味,但吸食时有浓烈香甜味。滥用吗啡者多数采用注射的方法。在同样质量下,注射吗啡的效果比吸食鸦片强烈10-20倍。

医用吗啡一般为吗啡的硫酸盐、盐酸盐或酒石酸盐,易溶于水,常制成白色小片状或溶于水后制成针剂。其药理作用有:

(1)强烈的麻醉、镇痛作用。吗啡的麻醉、镇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任何一种化合物无法比拟的。它的镇痛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各种严重疼痛包括晚期癌变的剧痛,一次给药镇痛时间可达4-5小时,并且镇痛时能保持意识及其他感觉不受影响。此外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2)吗啡能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的活动,使呼吸减慢并产生镇压咳作用。

(3)吗啡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缓。

(4)对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有兴奋作用,使它的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因此有止泻和治便秘的效果。

吸食吗啡对神经中枢的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欣快感;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人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影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澹亡和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大剂量的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吗啡的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使吗啡渗隐枝成瘾者不断增加剂量以收到相同效果。(中国法律知识网|)

吸食吗啡的戒断症状有:流汗、颤抖、发热、血压高、肌肉疼痛和挛缩等。

冰 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称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为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观似冰,俗称“冰毒”,吸、贩毒者也称之为“冰”。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冰毒最早由日本人发明。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者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50年代在我国叫“抗疲劳素片”,1957年在重庆曾出现过吸食冰毒的成瘾人群。1962年,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发生过滥用的问题。后来国家禁止了去氧麻黄素的生产、销售与使用。

麻黄携搏草

冰毒属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苯丙胺药物强烈的兴奋作用使它们刚应用于临床不久就开始被滥用。从1932年起就有人为寻求感官刺激而吸食安非他明。冰毒(甲基安非他明)虽然问世较晚,但是它见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的特点使它蔓延速度极快。1996年11月25日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上,一致认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将逐步取代本世纪流行的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常用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 范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

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滥用者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苯丙胺使用过量会产生急性中毒,通常表现为不安、头昏、震颤、腱反射亢进、话多、易激惹、烦躁、偏执性幻觉或惊恐状态,有的会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头痛、寒战、面色苍白或发赤、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循环性脱虚;还可出现肠胃功能障碍如口干、口中有金属味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慢性中毒可造成体重减轻和精神异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出现幻觉、妄想状态,酷似偏执性精神分裂症)。同时,也会发生其他滥用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性病、爱滋病等。

我国不生产苯丙胺类药物,也严禁在临床上使用。我国所有涉及苯丙胺类毒品的案件无一不与境外的贩毒集团有关。近几年来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公安机关破获了多起港、台毒品犯罪集团在大陆非法生产、走私和销售冰毒的案件,缴获了大量毒品、半成品及化学配剂,捣毁了设在我东南沿海省市的多个地下冰毒加工厂(点),给国际制、贩冰毒的犯罪活动以有力的打击。吸食冰毒可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在人体内的作用快而强,一旦断药,会出现戒断症状。用药后精神兴奋、性欲亢进,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

大 麻

大麻在我国俗称“火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原产于亚洲中部,现遍及全球,有野生、有栽培。大麻的变种很多,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大麻的茎、竿可制成纤维,籽可榨油。作为毒品的大麻主要是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THC)。

大麻类毒品分为三部分:

(1)大麻植物干品:由大麻植株或植株部分晾干后压制而成,俗称大麻烟,其中THC含量约0.5-5%左右。

(2)大麻树脂:用大麻的果实和花顶部分经压搓后渗出的树脂制成,又叫大麻脂,其THC的含量约2-10%。

(3)大麻油:从大麻植物或是大麻籽、大麻树脂中提纯出来的液态大麻物质,其THC的含量约10-60%。

大麻植物

大量或长期使用大麻,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1)神经障碍。吸食过量可发生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等,对人产生敌意冲动或有自杀意愿。长期吸食大麻可诱发精神错乱、偏执和妄想。

(2)记忆和行为造成损害。滥用大麻可使大脑记忆及注意力、计算力和判断力减退,使人思维迟钝、木纳,记忆混乱。长期吸食还可引起退行性脑病。

大麻成品

(3)影响免疫系统。吸食大麻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造成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毒、细菌感染。所以大麻吸食者患口腔肿瘤的多.(4)吸食大麻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10倍。

(5)影响运动协调。吸食大麻过量时可损伤肌肉运动的协调功能,造成站立平衡失调、手颤抖、失去复杂的操作能力和驾驶机动车的能力。  

海洛因

海洛因即二乙酰吗啡,鸦片毒品系列中最纯净的精制品,是目前我国吸毒者吸食和注射的主要毒品之一。1874年英国化学家C· 莱特在吗啡中加入冰醋酸等物质,首次提炼出镇痛效果更佳的半合成化衍生物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海洛因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盐酸海洛因易溶于水,其溶液无色透明。 海洛因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水解为单乙酰吗啡,然后再进一步水解成吗啡而起作用。因为海洛因的水溶性、脂溶性都比吗啡大,故它在人体内吸收更快,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具有比吗啡更强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亦为吗啡的4-8倍。最初的海洛因曾被用作戒除吗啡毒瘾的药物,后来发现它同时具有比吗啡更强的药物依赖性,常用剂量连续使用两周甚至更短即可成瘾,由此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

目前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为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第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因此世界上人们普遍称之为“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或吗啡盐类。

三号海洛因又称为“香港石”、“棕色糖”、“白龙珠”等,是将盐酸吗啡经化学过程产生二乙酰吗啡后,再添加大量的稀释剂(如士的宁、喹咛、莨菪碱、阿斯匹林、咖啡碱等)而制成的颗粒状毒品,有时也有粉末状的,颜色从浅灰色到深灰色。三号海洛因中二乙酰吗啡和单乙酰吗啡的总含量一般为25%-45%,咖啡因含量在此30-60%,一般有掺假。

四号海洛因是在盐酸吗啡经乙酰化反应后不对其进行稀释,而是提纯,然后经过沉淀,予以干燥。其中二乙酰吗啡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8%,纯的或高纯的四号海洛因是一种白色、无味、透明的粉末,且非常细腻以致擦在皮肤上会消失。但如果制造不好则会呈现浅黄色、粉红色、沙色或棕色的粗糙粉末甚至是颗粒状。目前国际上对毒品海洛因的鉴定只定性不定号。

海洛因可用鼻嗅、吸食、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其中后两种方法较常见。  

据测定,海洛因对人体的毒性是吗啡的五倍以上,吸食海洛因二次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人上瘾,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海洛因的戒断症状一般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易激动、流泪、周身酸痛、失眠、起"鸡皮疙瘩"、有灼热感、呕吐、喉头梗塞、腹部及其他肌肉痉挛、失水等。还出现神经质、精神亢奋、全身性肌肉抽搐、大量发汗或发冷,男性还会出现自发性的阴茎勃起甚至射精,或二者兼而有之。

海洛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瞳孔缩小如针孔,皮肤冷而发黑,呼吸极慢,深度昏迷,呼吸中枢麻痹,衰竭致命。海洛因吸毒者极易发生皮肤菌的感染,如脓肿、败血症破伤风、肝炎、艾滋病等,甚至会因急性中毒而死亡。

我国海洛因来源的主要毒源地是位于老挝、泰国、缅甸三个国家接壤的“金三角”地区.

K粉

K粉是氯胺酮的俗称,英文Ketamine,属于静脉局麻药,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近年来在一些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发现了氯胺酮的滥用现象。2001年5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局将氯胺酮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度冷丁

度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地美露。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作为人工合成的麻醉药物,度冷丁普遍地使用于临床,它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痛、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8,作用时间维持2—4小时左右。毒副作用也相应较小,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均较轻微,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过量使用等问题。

度冷丁的滥用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毒品问题之一。据上海戒度康复中心的调查,部分人是从治疗某些疾病而逐渐上瘾的,但大多数吸毒者滥用度冷丁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度冷丁有一定的成瘾性,连续使用1--2周便可产生药物依赖性。研究表明,这种依赖性以心理为主,生理为辅,但两者都比吗啡的依赖性弱。停药时出现的戒断症状主要有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不适、流泪流涕、呕吐,腹泻、失眠,严重者也会产生虚脱。

摇头丸

“摇头丸”是安非他明类衍生物,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片剂,属中枢神经兴奋剂,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

“摇头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感情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等。该毒品现主要在迪厅、卡拉OK厅、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以口服形式被一些疯狂的舞迷所滥用

南充女孩吸食麻醉药死亡,你知道手术室麻醉药有哪些吗?

@男生偷麻药给女友致其死亡 昨日川北医学院一实习男生悄悄偷取手术室麻醉药,和学妹女朋友吸食,致女孩死亡。

不是医学生或者医务工作者可能都不知道

麻醉药到底有哪些?

麻醉药有什么作用或者副作用?

为什么会吸食致死?

今天小胡同学为你在线答疑,觉得有收获点个关注吧!

我们大家都从课本上了解得到最早的麻醉剂是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立了大功,保住了关羽性命和手臂。

麻醉,麻醉,我们先从字面意思理解,你可能经常听到喝酒的人都说“喝的二麻二麻的”,这个麻和麻药的麻都是让人欣快,使人飘飘欲仙的东西。

当然醉就不用我多说了,就是不省人事,自己做什么都不知道,也许街边的路灯都被你吐了个遍。

那真正的麻醉药是什么呢?

麻醉药 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 能成瘾产生依赖性 的药物 。

吸入性麻醉药

麻醉乙醚: 为比较安全的全身麻醉药,吸收后,能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因而失去意识、痛觉,反射消失,肌肉松弛,便于手术

七氟烷、地氟烷: 这是全身麻醉药 ,一般用于诱导麻醉,也可以用于维持麻醉,该药无色无味,该麻醉药品吸入后会有快感,效果等同于毒品。兆梁颂

甲氧氟烷: 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乙醚轻。其全麻效能最强,镇痛效果好,可在静脉麻醉后或基础麻醉后,作全麻的维持。

氟烷、恩氟烷: 麻醉作用比乙醚强,对粘膜无刺激性,麻醉诱导时间短,前者不易引起分泌物过多、咳嗽、喉痉挛等。用于全身麻醉及麻醉诱导。

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这个药很有名,也许大家都听过,像牛奶, 但是它是一种起效迅速的短效全身静脉麻醉药,起效时间约为30-40秒。所以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在很短时间把你放倒。

依托咪酯注射液 :静脉全麻药,静脉注射后1分钟内起效,作用可持续10分钟左右,苏醒迅速而完全。 在我们重症监护室常用于气管插管时用药。

硫喷妥钠: 其主要优点是作用快、诱导期短、无兴奋现象、呼吸道并发症少,一次静注后可维持麻醉20—30分钟,麻醉后恶心、呕吐少见。

镇静镇痛药

吗啡: 吗啡及其衍生物是临床解除剧烈疼痛的主要药物,也是全世界 使用量最大 的强效镇痛剂。但其最大缺点是易成瘾,用药过多,已形成药物依赖性,从而对自身和 社会 均造成极大的危害。国家已严厉管制。

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这是芬太尼家族的三类镇痛药物。

芬太尼是迄今发现的最强效的阿片类物质,其等效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00倍,用于临床麻醉,其衍生物卡芬太尼,其药效和毒性是海洛因的5000倍,约为 2毫克就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

其次是舒芬太尼,其不仅镇痛族郑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 约为芬太尼的2倍 。

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及其副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也就是说剂量越大镇痛效果越好,但是副作用越大。

因为麻醉药作用时间快,而且或多或少都有呼吸抑制,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是致命的,但是在医院会有麻醉医生,在仪器和机器的帮助下,可以很好地利用。

在医院如果需要用麻醉药物或者渣答毒麻药物,都需要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开具处方才能拿药。所以一般市面上很难买到的。

#医学院实习生偷麻醉吸食致女友死亡。网友:到底谁之过#

全身麻醉是用什麽方法的…

036章.全麻技术

????第36章 全麻技术

????目前,麻醉医生主要通过静脉和/或呼吸道给药来对病人实施全身麻醉。静脉麻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前叶,但真正意义上的静脉麻醉用药是伴随着Alexander Wood在1853年发明针管和注射器时出现的。吸入麻醉自William Mortron于1846年在美国麻省总院演示吸入乙醚麻醉以来,迄今已经有150多年历史。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药代学和药效学认识的深入、新型麻醉药的推陈出新、特别是给药技术的进步,全身麻醉的实施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鉴于本书已有专门章节阐述麻醉药理学及全身麻醉药物,本章将简要介绍相关概念而着重探讨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吸入全身麻醉及复合麻醉的一些技术和方法。

????第1节 静脉全麻技术

????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麻醉可分为单次给药法、分次给药法和持续给药法。由于受到自身一些局限性的影响,静脉全身麻醉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但是80年腊启圆代以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强效、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化的静脉自动给药系统的问世,使静脉麻醉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静脉全麻的实施

????由于没有任何一种静脉全麻药能够单一满足手术的需要,因此临床上的静脉全麻往往是多种静脉麻醉药的复合使用,而全凭静脉麻醉则是静脉复合麻醉的一个经典代表。所谓"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其辅助药来对病人实施麻醉的方法。此方法诱导迅速、麻醉过程平稳,无污染、苏醒也较快,对于某些特殊的手术(如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肺灌洗手术)及一些存在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TIVA则极大的体现了其固有的优势。TIVA的种类很多,但最为广泛使用的是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Lundy最早于1940年将普鲁卡因滴入静脉进行全身麻醉,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应用非常普遍。我国在全麻中应用普鲁卡因开始于1950年,即便是目前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由于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尤其费用低廉而仍旧经常在基层医院使用。但是随着静脉麻醉药物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异丙酚和TCI的出现赋予了TIVA以崭新的意义,而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二)麻醉诱导

????静脉麻醉诱导适合多数常规麻醉情况(包括吸入性全身麻醉),这特别旁握适合需要快速诱导的病人。

????可以利用单次静脉注射麻轮塌醉药物来实现,也可利用TCI技术来完成静脉麻醉的诱导。在手术麻醉所产生的各种刺激中,气管插管要高于普通的外科手术,因而麻醉诱导所需要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大于术中麻醉维持所需的血药浓度。静注的首剂量可以根据前述负荷剂量公式CTVd峰效应计算,同时还应兼顾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医生还熟悉所用药物的峰效时间,这对于麻醉诱导非常重要。例如,异丙酚和芬太尼的峰效时间分别为2.2和3.6分钟,如果按合理的顺序并以适当的间隔注入芬太尼和异丙酚,则能在两药峰效应时进行气管插管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否则,则有可能出现插管时高血压,插管后由于药物的峰效应出现低血压。利用TCI技术实施静脉诱导时应注意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靶浓度。单独应用异丙酚使50%病人意识消失的靶浓度仅为3.4μg/ml,至5.7μg/ml时则可完成麻醉诱导。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时,上述浓度还可以降低,但如果低于0.8μg/ml,则难以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诱导时病人意识消失所需时间随着所选择的靶浓度的增高而减少。

????此外,利用静脉麻醉来实施麻醉诱导时还应注意到静脉麻醉本身的一些特点。首先应强调个体化原则。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如体重、年龄、循环状况、术前用药等。如果估计到病人可能有异常反应,可先预注负荷剂量的10~20%,以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很小的实验剂量,病人的意识或呼吸循环系统就出现了明显改变,则应该考虑减少原先所计算出的负荷剂量。观察病人对实验剂量的反应,应等待足够时间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其次,对于老年病人或循环时间较慢的病人(如休克、低血容量及心血管疾病等)用药量应减少,且注射应缓慢速度,同时密切监测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最后,诱导时一些麻醉药的注射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术前或诱导前给予阿片类药或所注射的静脉全麻药里混入利多卡因可以减少疼痛的发生。

(三)麻醉维持

????利用麻醉药静脉连续滴入或泵入来维持病人的麻醉,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剂量,即从中央室消除的药物剂量V1k10CT;并且加上向外周室转运的药物剂量CTV1(k10+k13e-k31t+k12e-k21t),显然这样的计算过于复杂。如果参考Cp50数据,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及每个病人具体情况来调节静脉麻醉药的输注速率,也可以提供相对合理的麻醉维持血药浓度。利用TCI技术,通过靶浓度的设定,可以更加精确和方便的达到上述目的。但此时,麻醉医生应该注意到,由于伤害刺激在术中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手术的大小、刺激的程度及病人的反应等)选择合适的靶浓度。此外还应强调,预先的主动调节靶浓度以适应即将出现的强刺激比等到出现伤害刺激后才去被动调节其效果要好得多。

????麻醉维持时应强调联合用药。完善的麻醉在确保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前提下,至少应该做到的意识消失、镇痛完全、肌肉松弛以及自主神经反射的抑制。为了实现这四个目的,显然但靠某一类麻醉药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麻醉药的联合使用。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每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还可减少各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这也是"平衡麻醉"所倡导的原则。完善的静脉全身麻醉主要涉及到三大类药:一是静脉全麻药,如异丙酚、咪唑安定等;二是麻醉性镇痛药,如芬太尼、度冷丁等阿片类药物;三是骨骼肌松弛药,如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及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泮库溴铵等。

????联合用药时各成分的调节。静脉全麻药合用时可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如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这就要求每种药物的用量应小于单独使用时的达到同样效应的剂量。阿片类药物之间也能产生类似的协同作用,但程度非常小,这可能跟它们都作用于阿片受体有关。应用较低浓度的阿片类药物(类似于术后镇痛),可以明显减少维持麻醉所需的异氟醚和异丙酚浓度。但是当阿片类药物浓度升高至一定程度(如芬太尼3~4ng/ml)时,其减少异氟醚或异丙酚用药量的能力降低。此之谓阿片类药物麻醉作用的封顶效应(ceiling effect)。这就提示在联合用药时,如果芬太尼浓度低于3~4ng/ml,可以通过增加镇痛药物或剂量来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反之,则最好增加镇静催眠药的剂量。维持镇静药与阿片药合理的血药浓度比值,不仅有利于确保麻醉过程的平稳,还能使病人得到最快的恢复。以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的互相影响为例。输注60分钟时异丙酚及芬太尼的最佳血药浓度为3.42μg/ml及1.26ng/ml,停药后可在最短时间12.4分钟清醒。偏离这种最佳浓度比例,如异丙酚及芬太尼分别维持在9μg/ml及0.36 ng/ml,虽然也可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但恢复时间却大为延长,达17.8分钟。同样当芬太尼浓度增加,而异丙酚浓度降低时病人的苏醒时间也会延长。当异丙酚与芬太尼实行最佳血药浓度比例时,在不同持续输注点停止后,从麻醉状态到病人清醒,效应室异丙酚浓度降低50~55%,而芬太尼仅降低13~20%。正因为效应室异丙酚浓度减低比芬太尼快,清醒的恢复主要取决于异丙酚浓度的降低。所以麻醉维持中如果需要临时加深麻醉,以增加异丙酚浓度为宜。Vuyk根据药效学之间的互相作用,研究了异丙酚和阿片药物手工输注之间的最佳配伍方式(既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有保持良好的苏醒过程)

????(四)麻醉恢复

????静脉麻醉后,病人苏醒时间与中央室(血浆)麻醉药的浓度密切相关。对于单次注入的药物,其血药浓度的降低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分布半衰期和清除半衰期。如硫喷妥钠,单次注入后由于其快速地自中央室向外周室分布,血药浓度从高峰很快下降,但是较慢的清除半衰期及药物从外周室向中央室的再分布,使得其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仍维持于较高水平,这也是硫喷妥钠不适合静脉麻醉维持的原因。按等效剂量单次注入给药,恢复快慢的顺序为:异丙酚、依托咪酯、硫喷妥钠、咪唑安定、氯胺酮。

????对于较长时间持续输注麻醉药物,其血药浓度下降的快慢则不仅取决于分布半衰期和清除半衰期,还与其外周室是否迟钝有关。长时间输注,外周室药物已经逐渐充满并不断向血浆中释放,这就是考虑外周室会影响到病人苏醒的原因。在长时间应用后,异丙酚比硫喷妥钠的临床恢复快,不仅是因为异丙酚的清除半衰期远小于硫喷妥钠,而且是前者存在容量巨大且迟钝的周边室。显然要考虑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才能估计病人的苏醒时间对于临床麻醉工作仍显得有些复杂,引入静脉麻醉药物的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概念将使问题得到简单化。药物的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越小,其血药浓度下降也就越快,病人苏醒也就越迅速。一个具有较长清除半衰期的静脉麻醉药物可能具有较短的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可见,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与血药浓度(或中央室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含义并不相同,这一点对于估计病人的苏醒时间非常重要。结合静脉麻醉药的即时血药浓度(如TCI时的靶浓度)以及病人清醒时可以耐受该药的浓度,再根据持续输注即时半衰期便可估计病人的苏醒时间。

????良好的恢复除了迅速,还应没有副作用,并尚存足够的镇痛作用。异丙酚恢复期副作用最少。氯胺酮及依托咪酯麻醉后,苏醒期常出现躁动,咪唑安定可以较好地减少这些副作用,但使得恢复延迟。氟哌啶可能会增加恶梦的发生率。病人在恢复期出现躁动首先应该排除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伤口痛及肌松药残余;如果使用了吸入麻醉药还应考虑其洗出是否彻底。

????第2节 吸入全麻技术

????吸入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在麻醉史上吸入麻醉是应用最早的麻醉方法,而在今天吸入麻醉已经发展成为实施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吸入麻醉药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除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按照流量大小和使用的回路不同,吸入麻醉有不同的分类方式。鉴于本书已有专门章节进行相关阐述,本节只将涉及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而着重介绍低流量麻醉技术并简介紧闭回路麻醉的一些问题。

????五、吸入全麻的实施

????(一) 麻醉前处理

????与其它全身麻醉相同,主要包括病人身体与心理的准备,麻醉前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及相应设备的准备和检查,以及合理的麻醉前用药。此外还应根据吸入麻醉诱导本身特点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及呼吸道上的准备。

????(二) 诱导

????分为浓度递增慢诱导法和高浓度快诱导法。单纯的吸入麻醉诱导适用于不宜用静脉麻醉及不易保持静脉开放的小儿等,对嗜酒者、体格强壮者不宜采用。

????慢诱导法是用左手将面罩固定于病人的口鼻部,右手轻握气囊,吸氧去氮后打开挥发罐开始予以低浓度的吸入麻醉药。麻醉药的选择以氟烷为最佳,也可选用其它吸入性麻醉药。打开挥发罐至0.25%,让病人深呼吸,每3~4次增加吸入麻醉药浓度0.5%,直至1MAC。如果需要可以插入口咽或鼻咽通气导管,以维持呼吸道通常,同时检测病人对刺激的反应,如果反应消失,可通知手术医生准备手术。麻醉开始后静脉扩张,应尽可能早的建立静脉通道。这种浓度递增的慢诱导方法可以使麻醉诱导较平稳,但诱导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兴奋期出现意外的可能。

????高浓度快诱导法是先用面罩吸纯氧6L/min去氮3分钟,然后吸入高浓度麻醉药如5%安氟醚,让病人深呼吸1~2次后改吸中等浓度麻醉药如3%安氟醚,直至外科麻醉期。可行气管插管,实施辅助或控制呼吸。诱导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否则可致胃扩张,影响呼吸,并易导致误吸。

????此外,还有作者推荐采用Mepleson E或F型或Bain回路,以减少回路内容积对输出麻醉药的稀释作用。

????(三) 维持

????麻醉诱导完成后即进入麻醉的维持阶段。此期间应满足手术要求,维持病人无痛,无意识,肌肉松弛及器官功能正常,应急反应得到抑制,水、电解质及酸碱保持平衡,血液丢失得到及时补充。平稳的麻醉要求了解手术操作步骤,掌握麻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能提前3~5分钟预测手术刺激,以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如果为控制呼吸,气管插管后应立即给予肌松药,同时可吸入65%N2O、35%O2及0.8~1.2MAC挥发性麻醉药。目前低流量吸入麻醉是维持麻醉的主要方法。术中应根据手术特点,术前用药情况以及病人对麻醉和手术刺激的反应来调节麻醉深度。在不改变病人的分钟通气量时,改变麻醉深度主要是通过调节挥发罐开启浓度和增加新鲜气流量来实现。MAC常用来判断吸入麻醉的深度,1.3MAC相当于ED95水平。

????尽管吸入麻醉药本身就产生肌松作用,但为了获得满足重大手术的完善肌松,往往需要静脉给予肌松剂,以避免为增强肌松作用而单纯增加吸入浓度引起的循环抑制。挥发性麻醉药可明显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神经阻滞作用,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肌松药的用量。

????(四) 苏醒及恢复

????(四) 苏醒及恢复

????吸入麻醉病人的苏醒过程与诱导过程相反,可以看作是吸入麻醉药的洗出(washout)过程。由于回路内气体的低流量,无法迅速把麻醉药洗出,因此在手术结束时应比高流量麻醉更早关闭挥发罐,N2OλB/G值很低,可以晚些停用。整个手术操作结束后,用高流量纯氧来快速冲洗病人及回路里的残余麻醉药。当肺泡内吸入麻醉药浓度降到0.4MAC时,约95%的病人能够按医生指令睁眼。吸入麻醉药洗出越干净越有利于苏醒过程的平稳和病人的恢复,过多的残余不仅可能导致病人烦躁、呕吐,甚至抑制清醒状况和呼吸。在洗出吸入性麻醉药时,静脉可给予一定的止痛药来增加病人对气管导管的耐受,以有利于吸入药的尽早排出,同时还可减轻拔管时的应激反应。

????第3节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单纯的静脉复合麻醉及吸入麻醉药复合麻醉已经在本章一、二节予以阐述,因此本节着重在于讲述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对病人同时或先后实施静脉全麻技术和吸入全麻技术的麻醉方法称之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技术,简称静吸复合麻醉。其方法多种多样,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由于静脉麻醉起效快,诱导平稳,而吸入麻醉易于管理,麻醉深浅易于控制,因此静脉麻醉诱导后采取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占主要地位。

麻药有哪些

麻醉药物从大的方向来讲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局部麻醉药物;第二类全身麻醉药物。第一类局部麻醉药物,又可以分为两类:脂类和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物。

脂类的局部麻醉药物主要有普鲁卡因昌此胺;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物,临床上比较多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和罗哌卡因等。第二类全身麻醉药物,包括:静脉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

历史

华佗第一个发明止痛的麻醉品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麻沸散的配方,以致它的药物组成,至今还是一个谜。

据镇判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耐旅迅曼陀罗花、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炒南星。(部分药材如草乌,有神经毒性,请勿轻易模仿或尝试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麻药

先有的麻醉药还是毒品

新型毒品发展史:从药品到毒品

毒品推陈出新,基本走的是“从天然到合成”的一条发展路线。在这样的趋势下,国际社会管制毒品也形成了“从药品到毒品”的现象

3月中旬,英国《太阳报》报道了英国街头出现的一幕诡异景象:一群年轻人如恐怖电影中的“丧尸”一样行走在人群中,跌跌撞撞,时而静止不动,时而拔腿狂奔。原来,这些几乎丧失了意识的年轻人服用了一种名为“香料(Spice)”的新型毒品。

据悉,“香料”是模仿大麻的化学成分合成的,而效力比大麻强上一百倍。在曼彻斯特,仅需3英镑便可买到1克“香料”,在伦敦10英镑能买到1克“香料”。由于英国等一些国家缺乏对其有效管制,因而“香料”在这些国家大量流行。英国有慈善机构表示,估计曼市街头95%以上的流浪汉都吸食过“香料”。

“‘香料’会作用于大脑中的特定受体,使人整天浑浑噩噩,并且丧失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整体感觉真的就成了丧尸,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中国毒理学会会员陈晟向记者介绍。

“香料”就是一种典型的新型毒品。所谓新型毒品,国外称之为“设计过的毒品”(designer drugs),即在普通药品或传统毒品的分子结构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加以修饰,得到一系列与原来毒品结构不同、效果却差不多甚至更强的药物。也有人发掘和传统毒品有类似作用的药品,并把这些未被法律明文禁止的毒品的“亲戚”当作合法药物来销售。其实,新型毒品的概念内容是在变化的,比如在只有天然鸦片、大麻的年代,鸦片制剂就被认为是新型毒品。而现在运用新化学技术制造的甲卡西酮等取代了鸦片制剂成为新型毒品主流。

“从天然到合成”的发展路线

所有的毒品,无论传统毒品还是新型毒品,本质上都是一种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正如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在国际法上,毒品的定义是一步步扩大和深化的。最早关于毒品的国际禁毒公约是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和1925年的《日内瓦禁毒公约》,这两部公约规定了对鸦片和鸦片制剂的管制。随后,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将毒品管制范围扩大到了麻醉药品。联合国又于1961年和1971年分别制订《麻醉品单一公约》和《精神药物公约》,以及于1988年制订《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纳入毒品管制范围,形成了现有的国际禁毒公约体系。

随着时间推移,新与旧的概念不断变化。可以说,在毒品发展史上的不同阶段,都有属于那个阶段的新型毒品:在《海牙鸦片公约》开始管制鸦片的时期,出现了鸦片制剂,例如吗啡、美沙酮、杜冷丁等;在鸦片制剂受到管制之后,又出现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例如冰毒、海洛因等;如今,杜冷丁、冰毒等已经被严格管制后,又出现了如“丧尸浴盐”、“开心纸”等新一代的新型毒品。

毒品推陈出新,基本走的是“从天然到合成”的一条发展路线。在这样的趋势下,国际社会管制毒品也形成了“从药品到毒品”的现象。美国有专家做过调查,自二战以后,新型毒品一开始几乎都是以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的形态出现的,或用于科学研究,塌枝缺或用于军事目的,或用于临床医学。这些药品在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滥用,带来社会问题,才会被列为毒品进行管制。

美国学者戴维·考特莱特在其《上瘾五百年》一书中,写了这样一件事:19世纪初,医学家从鸦片中提炼搭竖出吗啡。美国南北战争时,吗啡作为镇痛剂在美军中广泛使用。但作为鸦片制剂,吗啡的成瘾性比鸦片更强。因此,战争结束后,美军中出现了大量吗啡成瘾者。1897年,为了解决吗啡的成瘾性,德国拜耳药厂的化学家菲利克斯·霍夫曼合成了一种名为二乙酰吗啡的制剂。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把它起了个外号叫“海洛因(Heroin)”,意为“英雄式的发明”。当然,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海洛因成了比吗啡成瘾性更强的新型毒品,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其毒性蔓延至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无独有偶,人工合成毒品的故事也团辩类似。1919年,日本一位化学家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兴奋剂苯丙胺,即(Amphetamine),用于治疗肥胖症等疾病。二战时,欧洲各国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将安非他命分发至前线。在此过程中,有人继续将安非他命改良,制成甲基苯丙胺,即冰毒。苏德战争时,德国军队就曾以冰毒为兴奋剂进行注射,希特勒本人也曾注射过冰毒。冰毒在后来也成了世界上最普遍、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致幻新型毒品“丧尸浴盐”的恐怖故事

随着海洛因、冰毒的泛滥,各国开始严格管制,它们也随之退出了“新型毒品”的行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毒品的发展史走到了尽头,一些药效更加强劲与诡异的新型毒品不断孕育出现,制造着更大的社会问题。

“有些新型毒品在成瘾性上弱于传统毒品,但它们非常容易导致大脑产生幻觉,并带来严重的暴力倾向,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暴力犯罪。”陈晟说,例如世界上出现得最早的致幻类新型毒品LSD。

LSD学名为“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1938年,由瑞士化学家阿伯特·霍夫曼合成。一开始,霍夫曼只将其作为开发呼吸道药物的一种中间体使用。1943年4月,当霍夫曼重复这个实验时,指尖无意蘸上了一点LSD,就随意放在嘴里尝了一下,没想到却造成了强烈的幻视、幻听等反应。

霍夫曼的发现,迅速引发了人们对LSD的重视,开始研究它医药方面的用途。1947年,LSD以“Delysid”的商品名作为一种精神药物在美国、欧洲上市,医生们对它的评价也相当不错。

冷战时期,美国CIA(中央情报局)开始使用LSD来做实验,一方面用于审讯政治犯,一方面用于培养不怕死、无感情的超级战士。美国电影《无间道风云》的原型、著名黑帮大佬詹姆斯“白头”巴尔吉(James‘Whitey’Bulger)就曾参加CIA组织的LSD药物试验来换取减刑。

后来,美国政府逐渐发觉这种药物似乎有些不对劲,许多年轻人将其作为刺激神经兴奋的药物而滥用,造成了大量人身伤害事故甚至犯罪。随后,美国政府在《管制物质法案》(CSA)中将其列为I类物质加以严格控制,除非得到禁毒署(DEA)的特许,任何人或组织在美国制造、持有、运输、使用LSD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并可能构成犯罪。

在LSD之后,陆续有多种致幻类新型毒品在各国出现,例如MDPV、MDMA等。其中,MDPV是使得新型毒品在全世界范围受到关注的“功臣”。

MDPV学名为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ethylene dioxy pyro valerone),早在1969年便被人工合成出来,因为外形跟盐类似,所以人们称之为“浴盐”。2004年以前,没有人注意到MDPV的神经刺激性作用,所以各国法律对其未作任何限制。美国的加油站、便利店、酒吧里到处都能买到这种“浴盐”。

2012年5月26日,美国迈阿密31岁的男子鲁迪·尤金在吸食了MDPV后,突然袭击路边的流浪汉罗伯特·普普,将其四分之三脸部啃咬下来。警方到达后,连续开了数枪将鲁迪·尤金击毙,才使得他啃脸的行为停止下来。

事件发生后,媒体冠之以“丧尸事件”的称号,MDPV也以“丧尸浴盐”的外号出了名。随后,美国共计28个州立刻将其列入违禁药品名录,禁止生产和售卖,就连科学研究都严格管制。

新型毒品在中国的扩散与列管

在中国,新型毒品的发展也呈现从无到有、危害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的轨迹。

中国最早的新型毒品是吗啡,19世纪末进入中国,于民国初年盛行。1901年,上海口岸的吗啡进口量为11万盎司。早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即制订了《禁毒治罪暂行条例》,来管制吗啡、海洛因等新型毒品。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吸食毒品的大概有200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4%左右,流行的基本是传统毒品鸦片、大麻等。此后,由于政府严格管制,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有30年‘无毒国’的美誉”。《边境缉毒实录》作者、前缉毒警察田浩表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毒品越来越多,新型毒品也开始流行了。

自20世纪末起,新型毒品开始在国内的娱乐场所中流行,典型的代表有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等。虽然进入中国较晚,但新型毒品在中国的蔓延却极为迅速。

3月27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中显示,全国现有的250.5万名吸毒人员中,滥用合成毒品的人员为151.5万名,占60.5%。国家毒品实验室从各地送交的检测样品中,发现了22份可直接吸食的新型毒品。

报告还显示,国内制造新型毒品的犯罪十分突出,制毒区域规模明显扩大。2016年全国破获制造毒品案件583起,捣毁制毒窝点438个。此外,还有大量非列管化学品流入制毒渠道。

大量的新型毒品在国内生产出来,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外买家的需求,国外贩毒集团因为本国某种毒品已经列管,无法生产,而中国对这种毒品却没有列管,便委托中国制毒者供应这种毒品;另一方面流向了国内的娱乐场所和毒品黑市,受众多为年轻人。

比如在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戒毒中心治疗的新型毒品吸食者,以20岁至30岁的青年为主体,许多人吸毒史长达七八年,也就是说许多人几乎一成年就开始沾染新型毒品。

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医生陈敏认为,新型毒品迅速蔓延的原因之一,是新型毒品价格非常低廉。传统毒品最初传入国内时,因为其种植、提炼、运输等成本,吸食者多为有钱人,每月花费动辄上万元。而新型毒品因为可以通过国内的实验室自行制作,省去了种植、运输等多项成本,制毒原料也并不昂贵,所以新型毒品的价格一直非常低。“以湖南为例,一般的低纯度冰毒大概也就是200多元一克(纯度越高价格相对就高),而麻古可以低至50元一粒,两三百块钱可以让吸毒者维持一个星期,一个月毒品的消费成本也就是一千多块。”陈敏说。

此外,制作新型毒品也并非难事。“如果开发一种市面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型毒品,最大的障碍不在于将其合成出来,而在于评估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吸毒人员而言,有效性就是所谓的‘过瘾’效果)。因为这种开发肯定是不合法的,也就没法公开招募受试者,也没法采取临床上的一系列监控措施来保护受试者的安全,所以风险高得可怕。”陈晟说,“而如果制造他人已经开发出来、市面上流行的新型毒品,那倒不是很麻烦。许多制造新型毒品的工艺,在毒品黑市上流传得不少。”

新型毒品越来越猖獗,禁毒部门只能采取动态的方式,密切关注新型毒品的产生与流行,不停将新出现的新型毒品列入管制。

2月16日,国家禁毒办宣布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等4种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巡视员邓明介绍,芬太尼类物质自21世纪初起,在欧美国家开始出现较大规模滥用。由于这类物质药效较强,极少量的摄入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乃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欧美国家已出现上百起滥用芬太尼类物质致死案例。

截至将4种芬太尼类物质列管,中国目前已经一共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134种,即国内毒品市场上的新型毒品。其中,2001年,国内将氯胺酮列入管制。2010年以来,国内将国际社会反映突出的13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相继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2015年10月1日起,国内开始实施《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一次性列管了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

文/方圆记者 靖力

哪种属于麻醉药品

常用的麻醉药品有醋托啡、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醋美沙朵等。

现代麻醉所采用的全身麻醉药均为对人体影响极小、代谢时间很快的药物,术后可经人体代谢完全排出。实践证明,在专业人士的正确使用下,麻醉药不会对脑部产生任何危害。而麻醉后,病人可能会产生的各种不适症状,多数都会在数小时至一两天后完全消失。

合理使用,利大于弊

厦门市儿童医院麻醉科的主任医师倪锦在接受《厦门日报》的采访时表示,麻醉药若能够合理使用,其利远大于弊。

麻醉过程所带给脑部的功能性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可恢复的。一些病人在术后会出现记基洞桐忆力下颤和降,思维混乱等症状,可搏坦能与麻醉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静脉麻醉药物、麻醉性气体有关。一旦这些药物被人体代谢,大脑功能即可恢复正常。

综上就是 baike.aiufida.com 小编关于芬太尼是谁发明的的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芬太尼作用原理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