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方丈是谁发明的,以及方丈最早和什么有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指南针是怎么发明的?
指南针的发明并无确切的时间及发明者出现,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曾提及在行军时用「指南鱼」来帮助辨别方向,至於「指南鱼」则是一片薄如鱼状的钢困核片,五分宽,两寸长,肚皮处有下凹,形状有如小船般,在经过磁化的步骤后,浮于水面!
指南针
谈到指南针,许多人都会联想到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
但是实际上故事中所提到的指南器具并非指南针,当然黄帝更非指南针的发明者。传说中的指南器具是指南车,并非指南针。
指南车是利用齿轮让木车上的木人手指永远指向南方,完全和磁性无关,而指南针却得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作,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事物。
指南针的起源
谈到指南针的起源就得上推至战国时代,当时有一种称为「司南」的指南器具,那就是指南针的雏形。
在战国时代,采玉的工人四处去采玉时,往往需要带著「司南」以帮忙指引方向。至於「司南」究竟形状、使用方法为何,依据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的叙述,它应该是以一块天然基胡的磁石仔细雕琢成勺子的形状,南极位在勺子的长柄,在雕琢过程中还需使勺子的重心位在底部中心,再加上由「四维」(即乾、坤、巽、艮)、「八干」(即今之天干)、「十二支」(即今之地支)组成二十四向而雕刻其上的底盘。
其使用方法,则是先把底盘放正,再把「司南」放上让其旋转,一旦「司南」停止,长柄所指之处就是南方。
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并无确切的时间及发明者出现,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曾提及在行军时用「指南鱼」来帮助辨别方向,至於「指南鱼」则是一片薄如鱼状的钢片,五分宽,两寸长,肚皮处有下凹,形状有如小船般,在经过磁化的步骤后,浮在水面就能辨别南北。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更记载往后对於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及世上最早发现磁偏角、人工磁化制作指南针这三件关於指南针的相关记载,除了记录下当时发展,沈括更把制作方法加以比较出优劣,成为了解当时指南针发明的最佳参考资料。
指南针的发展
一般谈到指南针的发展,就让人立刻联想到「罗盘」。
所谓的「罗盘」指得是磁针和方位盘的相结合,它又称为「罗经盘」,我国在南宋时代就出现了,当时称为「地螺」。
「罗盘」依照磁针在方位盘的放置方法而分为水针和旱针两种,两者分述如下:
水针
出现年代:宋代
制作方式:磁针用水浮法放在方位盘上
史书证明:1、徐竞所著之《宣和奉使高丽田经》
2、《事林广记》中所称之指南鱼
旱针
出现年代:宋末元初
制作方式:不用水浮法者即是
史书证明:1、於《事林广记》中所称之指南龟│
外传与影响
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之际,传到阿拉伯,然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后来欧洲演变出旱罗盘,再於明代时经日本传回我国。
指南针对西方最大的影响汪锋掘莫过於西方开始海外大探险。
结合当时国家有计画的海外探险,以及天文、地理、造船、航海技术的配合,再加上罗盘的使用,因而造成西方一连串的海外探险。
在各国相竞的向外发展下,新航线、新大陆逐一被发现,让欧洲人在短时间内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与民族,进而促使欧洲人以客观的观察和比较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民族与文化,是为指南针的另外更深远的影响。
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改进的?
我国指南针的发明经过漫长的岁月。古人在发明了司南之后,不断在进行改进,运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成了一种新的指南工具指南鱼、指南龟。
古人在使用新指南工具的同时,还发现了地磁偏角现象,给后人以极大启发。
据说秦始皇在位时,身边网罗了一批术士来为他寻求长生不老之药。
有一天,一位叫徐福的术士奏本说:“在东方的大海上有3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仙人们都在那里居住。请皇帝让我率领一批男女儿童前往寻求。”
秦始皇很高兴,马上选派了几千名儿童,又为他造了艘大船,让他从现在的山东日照县附近出海,寻求不老之药。谁知徐福一去不返,不知道他把这些男女少年带到了何方。
几千年过去了,秦始皇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徐福渡海求药的故事并没有被人们忘记。如果情形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徐福可以算得上我国航海家中的先驱人物。
事实上,古代先民们面对茫茫海洋,虽然有探险探秘的愿望,但总是无法如愿。
出海困难并非是由于造船技术限制了古人们的越洋交流,更主要的原因是由衡粗于当时在海上无法辨别方向,方向不明。纵然有可以横渡大洋的船只,也会在海上迷路,最终葬身海底。
因此,指南针的发明可以说是给海船装上了眼睛,为航海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条件。
指南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但它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发展改进而成的。
司南发明后,古人能够在远行中辨别方向。但司南有其局限性,用磁石制造司南,磁极不容易找准,而且在琢制的过程中,磁石因受震动而会失去部分磁性。
再加上司南在使用时底盘必须放平,体积比较大,所以在使用时,很难令人满意。因此,古人在发明了司南之后,不断在进行改进。
继司南之后,我们的祖先又制成了一种新的指南工具,即指南鱼。
北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科学技术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宋代时候,我国在指南针的制造方面,跟造纸法和印刷术一样,也有很大的发展。
当时有一部官编的军事著作叫《武经总要》,其中记载:行军的时候,如果遇到阴天黑夜,无法辨明方向,就应当让老马在前面带路,或者用指南车和指南鱼辨别方向。
《武经总要》这部书是在1044年以前写成的。这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国已经有指南鱼,并且把它应用到军事方面去了。
指南鱼是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的,形状很像一条鱼。它有两寸长,5寸宽,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可以像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
钢片做成的鱼没有磁性,所以没有指南的作用。如果要它指南,还必须再用人工传磁的办法,使它变成磁铁具有磁性。
关于怎样进行人工传磁,《武经总要》记载: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铁片烧红后,温度高于磁性转变点时的温度,铁片中的原来无序状态的磁畴便瓦解而成为顺磁体,蘸水淬火后,磁畴又形成,但在地磁场作用下磁畴排列有方向性,故能指南北。
我国人发明用人造磁铁做指南鱼,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已具有相当丰富的磁铁知识了。
就在钢片指南鱼发明后不久,又有人发明了用钢针来指南。这种人工磁化的小钢针,可算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真正的指南针了。
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技术人员用磁石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4种方法:
一是水浮法,就是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二是碗唇旋定法,就是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三是指甲旋定法,就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四是缕悬法,就是磁针陪庆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4种方法进行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
沈括比较推崇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咐乱镇法。沈括指出的4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即水针和旱针。
另外,由于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地磁有大约50度左右的倾角,如水平放置指南鱼,则只有水平方向分量起作用,而以一定角度放入水中,则使鱼磁化的有效磁场强度增大,磁化效果更好。
长江黄河流域一带的地磁倾角,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磁偏角。沈括在《梦溪笔谈》第二十四卷中写道,磁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磁偏角记录。在西方,直至1492年哥伦布在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偏角这一现象,比沈括晚了400多年。
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北方与真正北方的夹角。各个地方的磁偏角不同,而且,由于磁极也处在运动之中,某一地点磁偏角会随之而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我国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两三度。东经25度地区,磁偏角在一两度之间;北纬25度以上地区,磁偏角大于2度;若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是5度至20度;西经45度以上,磁偏角为25度至50度。毫无疑问,沈括对磁偏角的发现与认识启发了后人。
南宋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
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也是南宋时期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
这种木头指南鱼和指南龟,很可能是一些懂得方术的方士创造的,做成以后只是用来变戏法。所以《事林广记》的作者,把它们当做《神仙幻术》了。
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驱。
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关于指南针的故事!!!
飞机在辽阔的天空中翱翔,轮船在无际的大海中航行,探险队在苍莽的
森林中勘察,商旅们在浩瀚的沙漠中跋涉,他们是依靠什么来辨别方向的呢?
大家也许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同一答案:指南针。可你知道指南针是怎样
发明的吗?你知道关于指南针,有许多使人难忘的故事吗?
相传在4000 多年前,在中国北方中原地区,黄帝和蚩尤大战于涿鹿之
野,战斗持续了半年未有分出胜负。
应该说,黄帝在这场战斗中能够取胜,因为他的部落是一个比较强大的
部落,而且他代表着正义。但是,每当战斗即将胜利之时,总是有大雾迷漫
山野,让人辨不出方向,所以总是前功尽弃。
黄帝决定派人探个究竟,这雾到底是怎么引起的。于是派一个重要将领
随自己上山,侦察蚩尤部落的动静。
黄帝等人到了山上后,各处山谷里全弥漫着悠悠昏霞,雾悄然独自上山,答棚
好像一个恶灵,寻找安息之处而不可得似的。粘湿而冷酷的雾缓缓飘来。
只见,浪潮起伏,互相追逐,好像险恶的海面上的波涛。雾的密度封闭
了所有景物,就在黄帝准备命令返营时,身边的大将突然发现了一个奇迹。
黄帝皮孝随着大将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蚩尤的大营中,蚩尤正坐在祭坛
上,身后幽燕,徐徐作雾,雾从他的口中吐出,慢慢飞出营外,萦绕着山川
巨野。
黄帝这才想起这不是自然界之雾,如想破掉雾,必须造出一样东酉,使
人能够辨别方向,然后才可一举破之。
黄帝回营后,立即吩咐能工巧匠造指南车让指南车认出方向。在指南车
造好后的一个黄昏,黄帝率领部落,大举进攻蚩尤。
这时蚩尤再作雾也不灵了,黄帝部落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在迷雾中大败
蚩尤,结果蚩尤残败,黄帝大胜。
其实,上面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很广,但是黄帝发明指南车是不足信的。
而且指南车与指南针有着本质的区别。
根据历史记载,东汉时的大科学家张衡倒是确实发明过指南车,但是他
的制造方法却失传了,甚为可惜。
到了三国时代,有个叫马钧的发明家,重新造出了指南车。当然,马钧
的发明,我们将在后面介绍。
下面这个故事,倒是和指南针有些关系。
据说秦始皇在位时,身边网罗了一批术士来为他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有
一天,一位叫徐福的术士奏本说:
“在东方的大海上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州,仙人们都在那
里居住。请皇帝让我率领一批男女儿童前往寻求。”
秦始皇很高兴,马上选派了几千名儿童,又为他造了艘大船,让他从现
在的山东日照县附近出海。谁知徐福一去不返,不知道他把这些男女少年带
向何方。
几千年过去了,秦始皇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徐福渡海求药的故事并
没有被人们忘记。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徐福他们是横渡黄海和朝鲜海峡
到达了日本。
如果情形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徐福可以算得上中国航海家中的先驱人
物,也就是说,徐福最早使用了指南针。
也许有读者会说:“难道徐福非要使用指南针不可吗?比如用太阳、星
星定方位,不是同样可以到达指定地点吗?”
不错,这样的确可以,我国古代的人们也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如果碰
到那种“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的天气怎么办呢?
再说,这种天气,在大海中是家常便饭。茫茫大海,无边汪洋,如果航
向偏离1°,那就可能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
里。”
当然,我们在这里,也只是猜测而已,不必当真,权且作为探讨。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指极性而制成的。磁铁能够吸铁,也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吸铁石。
2000 多年前,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采矿、冶铁业已有相当规模。劳动
人民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神奇的矿石,因为它一碰到铁就吸住,
好比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称它为“慈石”。
《管子·地数篇》中记有:“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山海径·北
山经》中记有:“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慈石。”古人把磁石吸铁比作“母
子相恋”。
他们不但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而且还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每块磁石
的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S 极,一头叫N 极。
而我们清握则居住的地球本身,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体,在南北两头也有不同
的磁极。靠近北极的磁性为S 极,靠近南极的磁性是N 极。因为同性磁斥的
缘故,所以不管在地球什么位置,放置一根磁针,它的N 极始终指向北方。
但是,最初的指南针,同现在指南针的形状完全不同。最初的指南针是
用磁石做成的,它是一块天然的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
把磁石的S 极琢磨成勺柄,并使磁勺的重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底部中央。
磁勺做好后,还得做一个光滑的底盘。
使用的时候,把它放在平置底盘的中央,用手拔动勺柄,使它转动,当
它停下来时,勺柄指向南方,古人把这磁勺称为“司南”,就是负责指南的
意思。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中国古籍中有许多用司南来辨别方向的记
载。如《鬼谷子·谋篇》中,曾记到有人外出采玉,就带了司南去,以便不
迷失方向。
《韩非子·有度篇》记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也是用司南来
定方向的记载。
但是,这种用天然磁石琢制司南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
为天然磁石在琢制的过程中,容易因受到震动而失去磁性,所以这种司南得
不到广泛的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和海上航行的需要,人们迫切要求一种制作和使
用更加方便的指向仪器。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了人工
磁化的方法,指南针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公元1044 年,北宋初年,由曾公亮主编的一部军事著作《武经总要》
中,详细地记载了一种新颖的指南工具——指南鱼的制法。
“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
赤,以铁铃铃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北方),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
以密器收之。”
这样一来,铁片鱼就被磁化成指南鱼了。使用时,只要取一碗水置于无
风处,平面鱼会浮在水面,待它静止时,鱼首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
当然,上面所说的薄铁片,应是一种低碳钢。这种人工磁化法要比欧洲
早几百年,直到1600 年,英国人吉尔伯特才发现使红热的铁棒沿着地球磁场
方向冷却而磁化的方法。
当时不但有铁片制成的指南鱼,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和指南龟。木制
指南鱼,是一块手指大小的木头刻成鱼的形状,从鱼嘴往里挖一个孔,放进
一块磁铁,使它的S 极向外,再用黄蜡封口。
使用时,将木头鱼放在水面上,其原理同铁片鱼相仿。但指南龟则不放
在水中,而是将龟肚下方挖个小洞,让它顶在光滑的竹签上面,便于自由转
动。
指南鱼发明后不久,人们又掌握了一种更好,更方便的人工磁化法,就
是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钢针磁化。这种经过人工磁化的钢针,可说是正
式的指南针了。
这样一来,指南针的制造过程大大简化,为指南针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先
决条件。
北宋著名科学家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述了这种指南针的四种用
法:
1.以磁针横贯灯芯的水浮法;
2.指甲旅定法,即把磁针放在光滑的手指甲面上;
3.碗唇旋定法,即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口上;
4.缕悬法,即在磁针中间涂一点蜡,粘上一根线,挂在无风的地方。
水浮法、缕悬法和木刻指南龟用的针顶法,直到现在,仍为航空和航海
用的罗盘以及地磁测量仪所采用。
指南针的最大历史功绩是在于航海上的应用。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最
早用于航海的是在北宋。宋代时,航海业已相当发达,与日本列岛和南洋群
岛的交往已很频繁,同阿拉伯各国的贸易关系也很密切。
这些海上交通的迅速扩大,是与指南针的应用息息相关。不论天气如何
阴晦,航向都可由人来把握。
南来的《梦梁录》曾写道:“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
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元代的《海运篇》中有这样一句话:“航行海洋,不畏深深而虑浅,不
虑风而虑礁,??立定盘星以取向。”
上面所说的针盘,盘星就是航海罗盘。明朝的《东西洋考》中说:船出
河口,进人茫茫大海,波涛连天,毫无岸边标帜可循,这时就只好“独特指
南针为导引”了。
由此可见,小小磁针,对于海上航行是多么必不可少,对于推动航海业
的发展,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最著名的航行,有明代郑和下西洋,从江苏刘家港出发到印尼苏门答腊,
沿途航线都标有罗盘针路。以后的哥仑布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和麦哲仑环球航
行,也都依赖的是海上救星——指南针了。
中国的指南针大约在公元12 世纪传到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传到欧
洲。
为什么方丈的头上有戒疤
和尚头上的是戒疤
是和尚受戒时用艾火烧上去的,戒疤越多,受的戒越多,相对而言资格也比较深。戒疤最少1个,最多9个。
烧戒疤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元代,当时有位志德和尚受到元世祖的尊崇,他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后来居然悄悄地流传开来,并且世代传袭下来。这当然是一种残害身体的陋习,是汉地佛教文化的小小的土特产。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汉地佛教文化圈的一点特色,简单地说,就是佛教发展到后期,“大众信仰”比极少数思想家(佛学家)所构成的“精英文化”拥有强大得多的能量。发明烧香疤(俗称“烫香洞”)的元僧志德根本算不得弊贺一个佛学家,但他的这个小发明,流传之广和深远却是哪粗慧能以后任何著名高僧的学说所不能比拟的。
另说
和尚的光头上,用香火烧灼出几个疤痕,这叫烧戒。凡愿遁入空门者,剃度之后,便是烧戒,烧戒结束,即为正式的佛门弟子。奇怪的是,佛教发源地印度的和尚从不烧戒,他们进佛门时免受这皮肉之苦。
原来,中国和尚烧戒始于南朝梁代的梁武帝,梁武帝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曾三次舍身佛寺当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庙赎回租缓派。当时,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当和尚。但又怕他们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脸面刺字的一种刑法)为范本,在头上烧上戒疤以便随时识别,加以捕获,此即中国佛教徒烧戒的开始。后来,烧戒被认为是入佛门苦修的开始,逐渐适用于所有的和尚,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但是,我们决不可认为各国的佛教徒都如此,同是信佛,有些东西差别甚大。如日本和尚可娶妻生子;中国和尚多看几眼女香客,也被认为是犯戒条,甚至于逐出山门,不入轮回。
古代戒疤也是区分是不是真正的和尚的标志,只剃个光头冒充和尚一看头上没有戒疤就会露馅了。
解放后这项习俗被政府废止了,不过中国还是有某些寺庙遵守这项仪规,为新来的比丘受戒时为他们烧戒疤。
魏朝发明家马钧:三国比诸葛亮还出色的科学家
其实,三国时最出色的科学家还不是研究出木牛流马的诸葛亮,而是曹魏的马钧,就是改进诸葛亮连弩的那个人,被誉为“绝世巧思”。他出身贫寒低微,却聪明好学,肯于钻研,发明改进了很多东西。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人们最容易想起的恐怕就是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了,因为小说赋于它神秘的色彩,好象是一种无动力的自行机械,这在科学上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刘仙洲教授,在几十年前发表论文,认为它们就是人力推动的独轮车和四轮车,现在还能在川陕一带见到的这类独轮车。现代科学家大都倾向于此种说法。
但是也有不同意见,新疆一位教授王湔就花费了多年功夫,研制这种神奇的机械。笔者曾经观看过他的模型,木制马形的关节是活动的,以轮轴推动前进,木马也似乎奋蹄前行。它的特点无非象四轮推车,木马起到稳定前辕的功能。
我曾经到过当年诸葛亮北伐的指挥中心之一,现为四川广元市的筹笔驿(现在这一带恢复了部分蜀汉栈道,以供旅游者凭吊),万山环绕,一江蜿蜒,交通条件是相当艰难的。所以四百年后的李白,犹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设想如果仍然依靠人力推拉,躜行在蜀道崎岖山路之间,恐怕并不省时省力。须知诸葛亮所以要造“木牛流马”,主要是需要在蜀 *** 力资源极端缺乏的条件下,解决“恢复中原”的前线后勤供应问题。原其初衷,其实与一次大战中欧洲战区大量使用汽车差不多。但汽车因此经过这次大战的严酷检验,成为本世纪影响深远的交通运输工具,却是当初人们始料不及的。
实际上,三国时期虽然不过百年,但它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多方面成就,在中华民族科技文化史上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和三国竞争的局面大有关系,竞争才出成果。
和现在的军备竞赛一样。三国时期的很多科技成果,也是首先运用于军事目的,不光木牛流马。诸葛亮曾经改进了汉代的一种强力弓箭形式的兵器弩机,使之从单发变为十连发,称为“连弩”,又叫“元戎”,就象现在的连发枪似的。这种新式武器曾为蜀兵赢得过胜利,据说曹魏大将张A就是被这种新式武器击毙的。曹魏获得实物后都很惊讶,但巧匠马钧的细心研究,用心揣摸,指出如果再改进一下,效力还可以提高五倍。
东吴境内河湖交错,又临大海,在制造、使用船只方面很有经州森验,赤壁一战,就是发扬了这一优势。当时东吴造船业一度领先于刘、曹,发展到新的历史水平,所造船舰“大者二十余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南州异物志》)远航北至辽东、高丽,南至东南亚、天竺(印度)等地,是一支真正的海军和远洋船队。但魏晋也不甘落后,刻意发展造船技术,到灭吴时,晋国大将王浚制造的船又比东吴的大出两三倍,“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舟楫之盛,自古未有。”结果“王浚州枣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晋舰队顺流而东,势如破竹,东吴五千战船也成了俘虏。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造船术,对南北朝以至唐宋的海上交通和贸易都有很大影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军工转民用了。
行军布阵,离不开对地形地貌,道路交通的充分了解,所以地图是军事指挥员的囊中必备之物。熟悉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张松献地图”的事。张松是刘璋部下的官员,因为刘璋谙弱不能自保,主动把西川的地形路径绘制成图,交给了诸葛亮。张松后来为这张地图丢了一条命,可刘备的军队就是凭着这张地图,顺利地攻下了素称天险的四川。《三国演义》中有关地图的故事还有一些,《失街亭》的故事就是一例。马谡一意孤行,屯兵于山顶,副将王平劝说无效,将形势画成地图派专人火速送给诸葛亮,诸葛亮一看地图,就知道马谡必败无疑了。刘备攻东吴时,因为天热,在彝陵的密林中结营八百里,也是给诸葛亮送去了地图,诸葛亮在成都看到,就知道大事不妙了。看来当时绘制地图的技术还真不简单呢!
中国的制图术很早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大约也是征战的需要,已经有相当水平。还记得荆轲刺秦王的事吗?荆轲就是以向秦王嬴政献地图为名,在地图中暗藏匕首,躲过卫士的盘察,留下了“图穷匕首现”的成语。长沙马王堆出土过西汉用帛画的地图,近年还发现西汉的纸地图,可能推翻东汉蔡伦造纸的传统认识。事实上,三国册迹拆时期制图术的确有一个新的大发展,不仅是绘图技术的提高,还提出了最早的制图学理论,这就是历仕魏晋的裴秀绘制的《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和“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个基本原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图理论,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古希腊的托勒密交相辉映。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制图学,要比西方领先一千年左右,现存西安碑林里的两方宋代地图碑刻描绘中国地形之细致准确,至今仍令人惊叹不已。
三国的军事医学也有很多传奇性的故事,最有名的,自然是华陀的故事了,他为关羽“刮骨疗毒”,要用开颅手术为曹操治疗“头痛风”,这在传说中都被带上一层神奇色彩。史书记载,华陀是用一种叫“麻沸散”的药作为麻醉剂,来进行外科手术的,《三国志》的有关记载,是人类文化史上关于全身麻醉术和腹部手术的最早记录。这种神奇的麻沸散究竟是如何配制的,至今也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有的人认为是以鸦片为主要原料,有的人认为是曼陀罗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战争的环境,外科手术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进展。
华陀还创立了最早的健身体操“五禽戏”,摹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用来怯病强身。今天武术里的形意拳,什么猴拳,蛇拳,鹰拳等等,很可能就是由此发展变化来的。还有现在风行的健美操,道理也是一样的。关云长“刮骨疗毒”在小说中也说是华陀做的,史实上曹操杀华陀在前,关羽负伤事在后,“刮骨疗毒”是另一位不知名的医生做的,可见当时有本事的军医还不少。因为华陀有名气,情节上又能前后照应,所以后世小说家就把故事移花接木,安在他头上了。
此外,被后人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也是和华陀同时代的人,不过他的名字在《汉书》而不是《三国志》里,因此一般以他为东 *** 了。张仲景是内科专家,当时战乱频繁,疫病流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对军队也有很大影响,曹操兵败赤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士兵感染时疫的人太多,战斗力大受影响。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一整套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诊治的临症理论,至今仍被中医视为法则。据说华陀看到这部书曾拍案叫绝,说:“此真活人书也。”是一部真正可以救活人的书。医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以无数生命为代价的。但是每一个重大进展,又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说到三国科技,人们总是推崇诸葛亮,史书也确实记述他非常重视科技,还亲自发明创造,“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一位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从这一点看,他和两汉以名物训诂的见称后世“汉学”大儒有着带有根本性的差别。文革中有人以他为“法家”代表,实际上“儒法兼用”才是后世能员干吏的特点。
其实,那时候最巧的还不是诸葛亮,而是曹魏的马钧,就是改进诸葛亮连弩的那个人,被誉为“绝世巧思”。他出身贫寒低微,却聪明好学,肯于钻研,发明改进了很多东西。有一次听见人们议论说,古时候有一种指南车,失传已久,恐怕不是真的,他却认为原理是对的,也应该能造得出来,别人都不相信,经过几天研究,他果然制造了一种制作出以齿轮传动的一种指南车,这在行军时是非常实用的。还有农业上使用的提水工具“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出更入,其巧百倍于常。”(《晋书・杜夔传》)这在浇灌耕地上非常实用,至今仍在南方一些地方能够看见的龙骨水车,恐怕就是翻车的后代。马钧还改进了织绫机,提高功效五六倍,使古代纺织技术有了一个突破性发展,这类机械直到解放前还可在一些偏僻的农村看到。还有水力推动的齿轮传动玩具“百戏”。他的发明涉及范围相当广泛,真可谓三国时代的爱迪生了。说来他也是曹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受益者。这说明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还是会用人,而不一定事必躬亲,这一点上,似乎还是曹操更高明些。
当然,曹操用人才,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华陀给曹操医治头痛,他想让这位名医老乡作他的私人医生,只为他一个人服务,华陀不愿意,他就就宁可杀害华陀。这还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霸道作风。马钧的很多项发明都失传或无钱制造,如发石车,就是可以把石块抛掷几百步远,以击伤敌人的,是火炮的前身,也是掌管的官吏不拨给经费,不能投入实际应用,成为我国科技史上的憾事。
竞争促进发展,战争更是一种特殊的,紧迫的竞争,关系着生死存亡的竞争,科技在这里就是特殊的战斗力。一项新的科技成就,关系着数万,数十万以至数百万,数千万人的生命,所以必然要集中最优秀的人才,调动最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来,投入应用。战争中或战争后,凡是能够有利于生产、经济发展的技术,设备,自然而然地会转入民用途径,继续完善、改进。综观世界各国历史,无不如此。三国科技给我们的启示,恐怕就在此吧。
通过上述对方丈是谁发明的和方丈最早和什么有关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