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的限高(限高是哪个部门批准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是谁发明的限高,以及限高是哪个部门批准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一米是谁发明的,求高人??

有点长

1791年,法国科学家认为地球的大小是不变的,并提出把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的长度定为一米,并用铂制成了截面为4mm×25.3mm的第一根标准米尺。这根标准米尺就成了世界最早的米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馆,“米”这一单位也由此诞生。米原器作为长度单位的基础,在法国使用了84年。1875年3月1日,法国政府邀请美国、俄国、德国、阿根廷、奥地利、丹麦、比利时等20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并于同年5月20日(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由20个国家中的17个全权代表签定了“米制公约”,这个会议上首先统一了长度单位“米”和质量单位“千克”。米制公约签字国承认了以法国档案米原器作为长度基准。这次会议上还决定由签字国共同出资建立国际计量局(BIPM),并确定将局址设在巴黎,其目的是保证米制的国际间的统一和发展。会议还决定以法国档案米尺为基准制成了30根基准米尺发给各成员国作为备用长度标准。并要求定期送往巴黎与米原器进行比较。

1889年9月20日,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瑞士制造的米原器,给“米”的定义是:“0℃ 时,巴黎国际计量局的截面为X形的铂明枣铱合金尺两端刻线记号间的距离。”这是国际计量局第一次给“米”下的定义。但因为刻线的宽度影响,科学家对这个米原器的精度感到不满意。如何提高米原器的精度,又不至于受环境的影响,是摆在科学家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1960年10月的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给“米”下了第二次定义:“米等于氪86原子2P10和5d能级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 73个波长的长度。”以自然基准代替实物基准,这是计量科学的一次革命。用光波波长定义“米”的主要优点是稳定、不受环境的影响,只要符合定义规定的物理条件,就能复现。但是在特殊的技术条件下,氪86用起来很困难,仍不是科学家理想的“米原器”,在用了23年后就被淘汰了。

基于光速的不变性和激光的良好单色性等因素,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将“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这是米的第三次定义。因为光速在真空是永远不变的,因而基准米就更加精确了。

我国于1977年5月签署米制公约并参加了16届国际计量大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同一法定计量单位“米”,大大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从马屁股到光速 看人类科学精神的历史轨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标准的重要性。但若是了解早期标准制定的随意性后,人们对于标准的权威恐怕要大打折扣。在容积、重量、长度等标准确定上,长度标准的确定是最早而且最为随意的。

马屁股决定火箭助推器宽度

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段子是关于马屁股的。现亏槐告代铁路的铁轨间距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其原因是因为铁轨间距采用的是电车轮距的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从何而来呢?原来电车的标准又是沿袭马车的轮距标准。

那么马车为何要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正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如果马车改用其他轮距,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那么英国马路的辙迹宽度又从何而来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罗马人为其军队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可以再追问一句,罗马战车的宽度又是怎么来的?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它正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段子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美国航天飞机的火箭助推器也摆脱不了马屁股的纠缠。原来火箭助推器造好之后要经过铁路运送,而铁路上销明必然有一些隧道,隧道的宽度又是仅比铁轨宽度增加一些。

最后,代表着现代科技最尖端的火箭助推器宽度竟然由2000年前的两匹马屁股所决定了。

身体部位决定长度标准

马屁股可不是长度标准确定随意性的惟一例子。在古时,人的身体及某些部分,甚至某些动作幅度,都能作为长度标准的参照依据。

最早有记载的人为标准物来自古埃及。埃及人用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制作了一根长度标准物(Cubit),而这个长度标准是法老的小臂拐肘到中指间的距离,因此又叫腕尺。虽然这个标准的确定相当随意,但的确解决了很重要的问题。例如金字塔的准确施工得到了保证,胡夫金字塔塔底边长与平均边长相差不过0.05%便得益与此。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于是他们便找来美男子库里修斯,以他双手伸开时,两手中指尖的距离为长度标准,称一浔。在古罗马,恺撒大帝以其军队行军时行走两千步为罗马里。后来英国人沿用至今,便是英里的由来。

公元9世纪,英皇亨利一世在位时,组织大臣们讨论一码究竟应该为多长。大臣们为此争论不休,各说各的理。亨利一世急了,他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大臣们居然可以闹得不可开交。一拍大腿,说道:全都不许闹,一码就是我鼻尖到食指尖的距离。于是,码的标准便伴随着亨利一世的怒气诞生了。

英寸的标准则是十世纪英王埃德加的拇指关节长度。但到了14世纪,英皇爱德华二世颁布“标准合法英寸”,即从大麦穗中选取三粒最大的麦粒排成一行的长度就是一英寸。

英尺最先的规定是一个成年人的脚长。但德国人显然并不满意英国人的随意性,他们认为脚的长度因人而异,具体使用时,人们基本都是依据自己的脚长来计算长度,这样误差太大。于是在16世纪,他们找了16个从教堂出来的男子,将他们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求得平均脚长。这样才诞生了我们现在使用的英尺标准。

中国长度标准的由来

使用身体和马屁股来定义长度标准的并不仅限于老外。在中国,情况也基本类似。唐代便以唐太宗李世民的双步(左右脚各迈一步)为尺寸标准,叫作“步”,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的五分之—为一尺。唐代—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

史书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便“布手知尺”、“身高为丈”、“迈步定亩”。古人中指中节之长被定义为一寸,直到现在,中医的针灸中还袭用这个长度标准。

中国最早的长度标准实物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尺。这支骨尺由兽骨磨成,尺长17厘米,上面标刻着等长的十个单位。由于史料的缺乏,这根骨尺的原始标准不知从何而来,但根据古人长度标准制定的经验,很有可能便是哪位老祖宗的手掌长度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纷纷定义自己领土内的长度标准。这个王的手掌,哪个王的小腿,纷纷派上用场,搞得中华大地长度标准极为混乱,给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待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其他王侯的身体部位才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统一使用秦国的长度标准。

由此看来,历史教科书中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作为历史功绩标载入史,还的确有些道理。

法国人开创“米制天下”

如果没有法国人,可能今天的人们在生活中,很难摆脱“马屁股”和“小腿”的尴尬。众所周知,当今世界采用最为广泛的长度单位是米制。而米制的确定和广泛使用,不能不感谢法国人的功劳。

1791年,具有革命思想的著名科学家拉格朗日,在法国大革命胜利后,被选为法国度量衡委员会主席。在他的推动下,法国当局规定:把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也就是说,1米等于从地球极点到赤道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

使用与地球周长密切关联的长度单位,自然高出“马屁股”和“小腿”许多了。但问题是,如何知道地球经线的长度呢?天文学家约瑟夫·德朗布尔和安德烈·梅尚坚决地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在当时欧洲的狂热革命与纷飞战火中,两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开始了他们细致的勘测工作。

7年后,德朗布尔和梅尚终于带着勘测资料回到了巴黎。崇尚科学的拿破仑给予了两位科学家极高的评价:胜利如过眼烟云,但这项成就将永存于世。

之后,法国度量衡委员会采用两位科学家的测量数量,用铂铱合金制成了一根标准米尺存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米原器”。1812年,法国颁布实行米制,并在1837年在全国强力推行,使米制率先在法国扎根。1875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确定米制为标准国际长度长度。法、德、美、俄等17国政府代表还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

光速取代“米原器”

随着科学技术对于长度标准的精确度越来越高,米原器开始逐渐显得不能适应科技的需要了。起初,法国政府还依据米原器制作了几十根米尺,纷发给《米制公约》各成员国,并规定定期回来接受校正。但采用实物作为长度标准,其误差开始不能被追求精确的科学家们接受。

由于米原器的截面存在,米原器的标准长度便被人质疑。于是,一种更加精确且不会损坏的自然基准开始应运而生。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界重新规定了米的标准。新标准规定,在真空中,氪86(氪一种同位素)发出各向同性的橙色光波长的1,650,763倍为1米。显然,这个规定摆脱了米原器截面误差的困扰。

但氪86的光波长度的确很难获得,各国在使用过程中也感觉并不方便。于是,人们想到了真空中的光速是恒定不变的。1983年,国际计量局又重新定义了米的标准。即:真空中的光,在299792.458分之一秒内通过的行程长度为1米。这个标准被一直沿用至今。

单双号限行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单双号限行是中国发明的。

2007年的好运北京奥运亮或肆测试赛期间,北京开始单双号限行。单号日子时候,只能车号的末尾数字是单号的私家车可以上路,双号日子的时候,只能车号末尾数字是双号的私家车可以上路。

措施实施以后对城市交通拥堵起到缓解作用。2012年10月,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将启动2013年保障交通畅通措施的研究,评估特定时段特定区域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扩展资料: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于2008年7月23日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表示,他对北京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采取单双号的交通限行措施表示欢迎。

罗格认为,这一措施必将对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的交通运行和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他说,他对北京奥运会相关工作的整体进展感到满意,对奥运圣火在中国境内的顺利传递感到高兴。

由于公共交通保障得力,市民积极支持,有20万名私家车主主动承诺在“好运北京”体育赛事和空气质量测试期间不开车上路,这一人团纳数目前还在增加之中。

连日来的雾霾天,使得北京市做出各种应急措施进行应对,包括公车停驶、土方施工暂停、学生取消户外运动等等。网上也传出不少声音,称雾霾天北京将会实施单双号限行。1月16日,北京市交通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提法还仅是专家建议,敬轿交通部门尚无单双号限行的打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双号限行

县城“限高”,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县城限高,说明当政者已经明白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口即将减少!

从2010年到处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数量惊人啊。

说句难听的,计.生.政策就是一种兴奋剂,吃下去,会让人亢奋,可惜,能一直亢奋下去吗?不能!

早在十五年前,就有学者提出取缔计.生.政策,可惜……真的遗憾的!

世界上很规律的你看无论亚洲发达国家比如日本,西方欧美,凡事富裕的国家,出生人口都在减少,韩国甚至负增长,中国会怎样?没人敢下结论!

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部分地区对计.生.政策不是太严厉,比如安徽西北部和河南等地,如今,那里也是劳动力最多的地区。

人口减少之后,现在的青壮年大多文化较高,这样,他们会流向工资待遇更好的城市,比如一线,或者产业集中区,那么,一般县城大多不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人口外流就成为必然,比如东北!

城市虹吸之后,城市建设那么多高楼谁来居住?拆迁成本巨大,没人居住,环境必然更加恶化,维护成本高昂,谁来买单?就像有的文章写的那样,成为贫民窟!

五年内,不但县级城市居住高楼不能建,包括其他高楼都不能考虑!十年内,二三线城市高楼最好也是慎重考虑!当政者三思吧!

其实住建部已经把原因说出来了,主要是为了安全问题。

高建筑装修中使用了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还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一旦火灾形成,火势会非常迅猛。很多县城里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根本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如果发生火灾则无法进行救援。

当然,除此之外,高楼大厦虽然可以有效利用土地面积,但实际上由于人口都往城市流动,所以很多县城并不差这一点面积。一些县政府为了让县城显得宏伟气派一些,就盲目批准建设住宅高楼,殊不知建筑高楼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建成后如果无人购没备买居住的话,将是大量的浪费!很多县城的楼房只是有价无市,有些县城的房价已经跟市里差不多,所以大家宁愿去市里买房子。

因此,住建部出台这一政策,一是为了县城居民的安全问题,二是为了减少资源浪费。

与这一条政策相关的原文如下:

现在县城限高,确实是很普遍的问题。那么为何会出现限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我国的房价一直都是持高不下,甚至是一些县城的房价能够和市区持平,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县城的基础设备和教育医疗等,都是不如市区的,那么房价肯定也不应该和市区持平。

但是现在却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部分县城的楼房也是出现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县城发展空间有限,如果单独依靠房地产行业,是很难拉起来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一、县城居住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县城居住建筑的高度需要和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就是在大城市有很多的高层楼,动辄都是五六十层或者上百层,那么如果是高楼发生火灾,对于用户来说,确实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国家要求县城的居住建筑高度需要和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起来。

第二、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

目前在县城新建住宅的模式,应该以六层为主,也就是以六层为主的楼房,应该占据全县城的75%以下,这样的规定就限制县城的高层楼房在本质上会减少。

第三、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

这个也是国家建筑部的规定,要求需要在县城新建的建筑应该不超过18层,那么需要建筑18层的楼房,需要得到充分喝点枯李毁论证,而且还需要加强消防救援和设备,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住在高楼大厦里是非常看起来“高大上”。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高楼大厦,真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里面依旧有很多的缺点。

安全隐患比较多

如果是当用户住在高楼里面的时候,对于火灾隐患需要高度的重视,因为如果发生火灾,那么对于高楼来说,确实风险特别大。

再加上现在的楼房消防配置一般都是在17楼,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住在三十多楼的话,发生火灾是特别严重的一件灾扰雀难。再加上高楼中,空间狭小,人员密集,所以安全隐患多。

容易患或者传染疾病

还有就是公共医疗事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说在高楼发生火灾还可以紧急救援,那么如果发生疾病或者传染病的时候,高楼也是特别容易被传染。

本地的小开发商,风险意识不高

很多县城,其实造楼能力非常一般,基本上都是采用本地的小开发商进行的,那么对于这些小开发商而言,资金的管理能力有限,而且风控意识不高,非常容易造成楼房烂尾。

前几年的时候,我所在的一个县城,就因为开发商跑路,发生高层建筑烂尾的情况,最后真的影响特别大,楼房烂尾没人管,购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政府需要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

现在全国大多数的县城本来就是属于那种地多人少的情况,所以想要盖楼房,其实不缺地的,但是如果让开发商,将所有的楼房盖成高层,那么就会使得所有的居民集中,然后开发商对于土地的需求就变得很低。

那么就会造成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土地过剩,地方政府卖的土地越少,那么土地财政也就越少,这样的发展并不适合或者有利于县城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购买的楼房,都是70年的寿命,也就是说超过这个年限,会有安全隐患,如果住房过于破旧,就会无法入住。

而且如果时间过长,那么相应的配套设施,就需要上去,比如说楼房的保暖层,暖气,电梯,电线等,这些都是需要更换的,而更换这些又是一件工程量特别大的工程。

用户对于高层楼房的需要出现变化

如果是放在以前,那么大家可能都需要喜欢购买高层楼房,但是现在大家都觉得低层比较好,低层的建筑反而更贵一些。所以部分收入一般的人,只能够购买高层楼房。

不同的地方,喜欢居住的环境不同,比如说发达国家喜欢低密度的小洋房,而国内,大家都喜欢住高层楼房。其实这个也是和 社会 的风气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对于县城的房子来说,其实就是需要讲究一个品质,需要住的舒服,所以还是选择低层比较好一些,那么大家会选择高层还是低层。

最近几年,小县城的高楼越来越多,看起来和大城市差不多。

可是一到晚上,看着楼盘里的夜灯寥寥无几,就知道空置率是多么的高。

这些闲置的房子,大多数被乡村人口所购买,他们偶尔春节回家小住,平时基本都是空置着。

虽然县城的高楼很多,但是空着也是浪费。

3月29日,住建部提出,将限制县城居住建筑的高度,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不低于75%。同时,县城新建住宅最高层数不得高于18层。

由此可见,以后县城的房子是彻底搞不上去了。

为何县城的房子会被“限高”呢?

文/十二不惑

高楼在县城有市场

美国学者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用大量数据证明一个核心观点: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因为人口集群,住在高楼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社会 成本和对自然的影响,从而容易实现经济繁荣。

所以越发达的地方房子越高,比如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广州珠江新城,深圳福田中心商务区,这些都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极值。

伴随着一线城市高楼大厦的兴起,这些年二线城市也陆陆续续在建高楼,于是小县城也坐不住了。

2015年开始,在房地产大潮的推动下,高层住宅大量在全国各地的小县城拔地而起。

一方面,高楼建造技术变得越来越容易,不断下沉到县城。

另一方面,开发商愿意建造高楼,可以节省土地成本,在同面积的土地上,多盖一些楼层,创造更多的收益。

而且,县城里的有钱人普遍喜欢住高楼,在熟人社交的圈子里,形成了攀比之风,越高越有面子。

买卖双方一拍即合,县城高层住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可是随着县城高楼越来越多,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何要“限高”

高层住宅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本身存在许多致命的缺点。

首先,安全隐患较高。

如果发生火灾时,风险极大,现在的火灾救援、消防配备基本都只能到17楼左右。而且由于高层住宅里人员密集、公共空间狭小,消防车甚至不一定能够进入小区。

有些城市因为楼层过高,消防车赶到时,只能解救中低层,高层也无能为力。

由于高层住宅人口密集,空间小,一旦发生传染病也更容易蔓延。

其次,县城建高楼风险大。

在县城里,造楼的主要是本地的小开发商,资金管理能力一般,风控意识不高。

近几年,县城高层住宅出现烂尾的情况非常多。高楼烂尾后,开发商就跑路了,县城也不管,业主维权无果,只能继续往上“告状”,造成的影响非常不好。

全国大部分县城本来就是人少地多,人口外流,想盖楼根本不缺地。开发商用高楼把人们都集中起来,土地需求一下子就少了许多,供开发的土地严重过剩。

地方政府卖的土地越少,土地财政就越少,不利于县城的发展。

再次,高层住宅衰竭率高。

现在的民用建筑,使用寿命一般是50年或70年,超过这个年限,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高,过于破旧,无法正常使用。

比如:保暖层、暖气、电线、电梯、水管等老化;墙壁破裂、房屋漏水等,这种情形要么维修,要么更新,实际操作起来也非常麻烦。

基本上,要修也是大修,改造、翻新的成本很高,还需要大多数业主同意。毕竟需要自己拿出钱的事情,每个人的利益不一致、认识也不一样,很难达成共识。

所以,县城高层住宅会存在许多问题。

需求出现变化

高层住宅在一二线城市非常多,可是真正的有钱人更愿意住小洋房或别墅。

比如在北上广深,除了品牌开发商建造的超高层、江景房、楼顶造泳池的豪宅,其他中高端小区,楼层建设得越低,反而越贵。

而普通市民迫于收入有限的压力,才不得不选择购买高层住宅。

在大城市,普遍是别墅价格高于小洋房,小洋房价格高于小高层,小高层住宅高于超高层。

因为建造越低的房子,土地成本就越高,同时居住质量越优。

发达国家的小城市都是以低密度的小洋房为主,而在中国,越是小地方,有钱人越喜欢住高层住宅。

这与不良的 社会 风气有关。

县城“限高”,对于县城群众来说是好事,既压缩了开发商利益,又提高了居民的购买安全性及居住品质。

相信随着限高政策的执行,县城居民逐渐认识到一二线城市低层住宅更贵,更适合居住,他们的观念也会逐渐转变。

从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对于县城的房子,本身的居住属性非常重要,而居住就要讲究品质,住得舒适。

优化县城居住环境,提倡减少高层住宅,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是因为县城以后发展潜力不大,因为城市化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还必须有配套服务,首先要保证城市人口有班上,这样才能吃上饭,其次还有人民的 娱乐 、教育,医疗等等配套设施。但一个县城通常也就十来万人口已经不得了了,就算把广大的农村人口算上也不过百十万人口,但县城显然不能把农村人口全部赶到城市,但又没有能力吸引其他城市的人口过来,最后只能空有高楼大厦,但没有人口支撑,这就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却没有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同时还会造就阶级矛盾,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流传最广的就是尔虞我诈。虽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 社会 就会成为美好人间,但同样只要人人献出一点恶,这 社会 就会成为炼狱般的存在,这一点可以参考底特律这个城市,当时多牛逼,现在就有多苍凉。

第二就是因为国家现在也发现,并不是城市化越多,遍地高楼大厦,就说明国家越发达,反而会出现一大堆城市化的毛病,所以国家现在要先叫停县城的城市化,再一点一点的去摸索,毕竟咱们的发展已经脱离出了西方的体系,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的摸索,摸着石头过河还是谨慎点好,不然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最后疼的还是自己,但这只是正常的政策变化一样,未来说不准还会改变的,就像当时推的特色新农村一样,不也是突然叫停,然后才推的城市化吗,所以这个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说不准哪天政策就又变化了来。

第三就是人口的减少,以及老龄化的到来,咱们可以想想,以后人口越来越少,但老龄化时代已经来临了,那么多的老人涌进城市,而这些老人又没有再劳动的能力,他们涌进城市,却还需要衣食住行,而且还得需要人来照顾,如果这些老人留在农村,国家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只要饿不死就行了,而且在农村想要饿死也不容易,但他们到了城市可就不一样了,是真有可能会出大问题的,到时候国家还要出大力气去解决这些人的生活问题,而且稍微解决不好,轻则在国内引起话题,重则会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严重败坏国家形象也不是不可能。

另一方面是因为出生人口减少,国家人口总数减少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那样再大力发展县城的高楼大厦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口来支撑县城来发展,而仅有的年轻人口需要为现有的大城市提供给养,而且到时候年轻人涌向大城市也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必要再去发展县城的城市化,县城未来就承担培养人才的基地,毕竟现在农村的教育体系已经被彻底摧毁,只有县城还有一点教育理念,国家只需要县城来培养人才就好,不需要县城再承担这些人才的未来,而且年轻人在县城发展机会受限,就在县城成不了国家想要的人才。

因此县城限高的政策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具体背后的意义,应该还是有诸多解读,但总的来说,离不了人口的减少,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国家的政策发展方向,至于是好是坏,还是再等几十年,自有新人说。

县城“限高”,是指国家有个征求意见稿,规定县城新建住宅楼不得超过18层。其原因是:

1、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层不适合老年人居住。

2、高层楼房空置率高,不能再盲目新建。

3、太高的楼层给消防、安全等带来较大压力。

4、县城城市化发展不足以支撑太多的高层楼房。

5 、高层越来越没竞争力,洋房和小高更受人追捧。

背后原因应该是一种调控手段,防止楼市泡沫化严重,加速膨胀的房地产的虚假繁荣。以及新生儿人口锐减和未来人口老龄化严重等因素不支持未来高房价,和源源不断高层高楼拔地而起。

首先说限高是因为安全的原因其实这一理论不成立,要说人口密集和楼层之高,肯定城市比县城甚之。嫌安全没保障。完全可以加重这方面安全法律制度。或者让建造城市的开发商来建造这些高楼,可以加重培养物业个人素养,所以这方面安全因素其实不成立的。

县城限高政策,其实也是防止未来资源浪费,现在县城高层入住率远低于城市,甚之好多高层建好后只是卖出去压根儿没人住,都是在囤房等待房价上涨,说房子是刚需,可是需要的人一般买不起,买的起的也不住,就是一种资产投资而已,只要别人买不起,买的起的人就会源源不断买房囤着,待以后卖给这些奋斗到余生的人。

希望未来一些“空城”“空楼”“鬼楼”等少一些。

其次以前的城市化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农村农作的人大大减少,现在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很少了,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县城房价在追赶市里的房价,这会导致农村劳动力进一步锐减。人口分布会再次严重失衡,未来种地少了,粮食就少了。粮食少了,粮价上涨,物价变相的也上涨了。慢慢的通货膨胀就形成了。

县城限高,背后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是有利于稳定县城房价,同样的地建房更少了,开发商成本增加,房价不可能大跌,同时,成本增如,有利于抑制当前房地产过热势头,让热钱流入制造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是有利于建设更有品质的县域人居环境,楼层限高,采光通风居住舒适度更高,更安全。第三是有利于降低若干年后房屋拆除成本。

县城建高楼,主要是开发商愿意建高楼,可以节省土地成本,创造更多的效益,还有高楼的建造技术越来越容易,由大城市向县城下沉

限高的原因

1.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主要是从消防还是传染病这些方面考虑

2.县城建高楼风险较大:县城建房的可能都是一些小开发商,风险控制意识不高,不过造成烂尾楼的状况,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3.高层楼房的衰竭率高:配套设施(水管电线暖气等)容易老化出现问题,改造和翻新难度大

1.县城的人有限,目前一些房子需要去库存。体量较大的楼盘金融风险也大。

2.限高也降低了建筑成本,有利于房价稳定。当然地价也会随之变化。

3.县城房子也有改善的空间。毕竟高层会影响居住品质。

外国有路障和限高杆吗?

我觉得外国应该也是有这样的东西的,这个东西又不是我们国家一个人发明的,肯定别的地方也有这么的用途。

关于是谁发明的限高和限高是哪个部门批准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