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点是谁发明的(鞍点的定义)

今天给各位分享鞍点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鞍点的定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章目录:

什么是庞加莱猜想?

法国人庞加莱(HenriPoincaré)被称为“最后一位数学全才”,在他留下的巨大科学遗产中,有一个属于代数拓扑学中带有基本意义的命题,这就是困扰了数学家整整一个世纪的“庞加莱猜想”。

庞加莱是在1904年发表的一组论文中提出这一猜想的:“单连通的三维闭流形同胚于三维球面。”它后来被推广为:“任何与n维球面同伦的n维闭流形必定同胚于n维陆竖球面。”我顷御们不妨借助二维的例子做一个粗浅的比喻:一个无孔的橡胶膜相当于拓扑学中的二维闭曲面,而一个吹涨的气球则可雀悉岩以视为二维球面,二者之间的点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橡胶膜上相邻的点仍是吹涨气球上相邻的点,反之亦然。

一个二维数组只有1个鞍点吗?

谁说没有鞍点这个词

鞍点是二渣蚂维数组中一行的最大元素同时这个元素在那一列中是最小元素,这样的点就叫鞍点。

例如2 3 8

4 5 9

6 7 10

中8就是鞍运缺点

二维数组如悄埋不止一个鞍点 也可能没有鞍点

庞加莱名人故事

姓名:庞加莱

出生地:法国南锡

生卒年:1854-1912年

历史评价

庞加莱被公认为是19世纪后四分之一和二十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

庞加莱的父母都出身于法国的显赫世家,几代人都居住在法国东部的洛林。庞加莱从小就显出超常的智力,他智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遗传。他的双亲智力都很高,他的双亲又可追溯到他的祖父。他的祖父曾在拿破仑政权下的圣康坦部队医院供职,1817年在鲁昂定居,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莱昂·庞加莱即为庞加莱的父亲。

庞加莱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著名医生,并任南锡大学医学院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才华出众、很有教养的女性,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到教育和照料孩子身上。庞加莱叔叔的两个儿子是法国政界的著名人物:雷蒙·庞加莱于1913至1920年间任法国总统;吕西·庞加莱曾任法国民众教育与美术部长派汪,负责中等教育工作。

庞加莱的童年主要接受母亲的教育。他的超常智力使他成为早熟的儿童,不仅接受知识极为迅速,而且口才也很流利。但不幸的事发生了:五岁时患了一场白喉病、九个月后喉头坏了,致使他的思想不能顺利用口头表达出来,并成为一位体弱多病的人。尽管如此,庞加莱还是乐意玩耍游戏,喜欢跳舞。当然,剧烈的运动他是无法进行的。

庞加莱特别爱好读书,读书的速度快得惊人,而且能对读过的内容迅速、准确、持久地记住。他甚至能讲出书中某件事是在第几页第几行中讲述的!庞加莱还对博物学产生过特殊的兴趣,《大洪水前的地球》一书据说给他留下了终身不忘的印象。他对自然史的兴趣也很浓,历史、地理的成绩也很优异。他在儿童时代还显露了文学才华,有的作文被老师誉为“杰作”。

庞加莱1862年进入南锡中学读书。初进校时虽然他的各科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并没有对数学产生特殊的兴趣。对数学的特殊兴趣大约开始于15岁,并很快就显露了非凡才能。从此,他习惯于一边散步,一边解数学难题。这种习惯一直保持终身。

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使得庞加莱不得不中断学业。法国被战败了,法国的许多城乡被德军洗劫一空并被德军占领。为了了解时局,他很快学会了德文。他通过亲眼看到的德军的暴行,使他成了一个炽热的爱国者。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者举行了武装起义,普法的反动派又很快联合起来扑灭了革命烈火,庞加莱又继续上学了。1872年庞加莱两次荣获法国公立中学生数学竞赛头等奖,从而使他于1873年被高等学校以第一名录取。据说,在南锡中学读书时,他的老师就誉称他衡亮为“数学巨人”。高等工科学校为了测试他的数学才能还特意设计了一套“漂亮的问题”,一方面要考出他的数学天才;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40年前伽罗瓦的教训重演。

1875-1878年,庞加莱在高等工科学校毕业后,又在国立高等矿业学校学习工程,准备当一名工程师。但他却缺少这方面的勇气,且与他的兴趣不符。

1879年8月1日,庞加莱撰写了关于微分方程方面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到卡昂大学理学院任讲师,1881年任巴黎大学教授,直到去世。这样,庞加莱一生的科学事业就和巴黎大学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庞加莱的研究涉及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等咐羡宽许多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分析学方面。他早期的主要工作是创立自守函数理论(1878)。他引进了富克斯羣和克莱因羣,构造了更一般的基本域。他利用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级数构造了自守函数,并发现这种函数作为代数函数的单值化函数的效用。

1883年,庞加莱提出了一般的单值化定理(1907年,他和克贝相互独立地给出完全的证明)。同年,他进而研究一般解析函数论,研究了整函数的亏格及其与泰勒展开的系数或函数绝对值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它同皮卡定理构成后来的整函数及亚纯函数理论发展的基础。他又是多复变函数论的先驱者之一。

庞加莱为了研究行星轨道和卫星轨道的稳定性问题,在1881-1886年发表的四篇关于微分方程所确定的积分曲线的论文中,创立了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他研究了微分方程的解在四种类型的奇点(焦点、鞍点、结点、中心)附近的性态。他提出根据解对极限环(他求出的一种特殊的封闭曲线)的关系,可以判定解的稳定性。

庞加莱猜想

庞加莱是在1904年发表的一组论文中提出这一猜想的:“单连通的三维闭流形同胚于三维球面。”它后来被推广为:“任何与n维球面同伦的n维闭流形必定同胚于n维球面。”我们不妨借助二维的例子做一个粗浅的比喻:一个无孔的橡胶膜相当于拓扑学中的二维闭曲面,而一个吹胀的气球则可以视为二维球面,二者之间的点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橡胶膜上相邻的点仍是吹胀气球上相邻的点,反之亦然。

1885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设立“n体问题”奖,引起庞加莱研究天体力学问题的兴趣。他以关于当三体中的两个的质量比另一个小得多时的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论文获奖,还证明了这种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数目同连续统的势一样大。这以后,他又进行了大量天体力学研究,引进了渐进展开的方法,得出严格的天体力学计算技术。

庞加莱还开创了动力系统理论,1895年证明了“庞加莱回归定理”。他在天体力学方面的另一重要结果是,在引力作用下,转动流体的形状除了已知的旋转椭球体、不等轴椭球体和环状体外,还有三种庞加莱梨形体存在。

庞加莱对数学物理和偏微分方程也有贡献。他用括去法证明了狄利克雷问题解的存在性,这一方法后来促使位势论有新发展。他还研究拉

普拉斯算子的特征值问题,给出了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存在性的严格证明。他在积分方程中引进复参数方法,促进了弗雷德霍姆理论的发展。

庞加莱对现代数学最重要的影响是创立组合拓扑学。1892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895-1904年,他在六篇论文中建立了组合拓扑学。他还引进贝蒂数、挠系数和基本羣等重要概念,创造流形的三角剖分、单纯复合形、重心重分、对偶复合形、复合形的关联系数矩阵等工具,借助它们推广欧拉多面体定理成为欧拉—庞加莱公式,并证明流形的同调对偶定理。

庞加莱的思想预示了德·拉姆定理和霍奇理论。他还提出庞加莱猜想,在“庞加莱的最后定理”中,他把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存在问题,归结为满足某种条件的平面连续变换不动点的存在问题。

庞加莱在数论和代数学方面的工作不多,但很有影响。他的《有理数域上的代数几何学》一书开创了丢番图方程的有理解的研究。他定义了曲线的秩数,成为丢番图几何的重要研究对象。他在代数学中引进羣代数并证明其分解定理。第一次引进代数中的左理想和右理想的概念。证明了李代数第三基本定理及坎贝尔—豪斯多夫公式。还引进李代数的包络代数,并对其基加以描述,证明了庞加莱—伯克霍夫—维特定理。

——传世佳言——

我们靠逻辑来证明,但要靠直觉来发明。

庞加莱对经典物理学有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对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有贡献。他从1899年开始研究电子理论,首先认识到洛伦茨变换构成羣。

庞加莱的哲学著作《科学与假设》、《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方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是约定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科学公理是方便的定义或约定,可以在一切可能的约定中进行选择,但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避开一切矛盾。在数学上,他不同意罗素、希尔伯特的观点,反对无穷集合的概念,赞成潜在的无穷,认为数学最基本的直观概念是自然数,反对把自然数归结为集合论。这使他成为直觉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1905年,匈牙利科学院颁发一项奖金为10000金克朗的鲍尔约奖。这个奖是要奖给在过去25年为数学发展做出过最大贡献的数学家。由于庞加莱从1879年就开始从事数学研究,并在数学的几乎整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此项奖又非他莫属。

1906年,庞加莱当选为巴黎科学院主席;1908年,他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一位法国科学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1908年庞加莱因前列腺增大而未能前往罗马,虽经意大利外科医生做了手术,使他能继续如前一样精力充沛地工作,但好景不长。

1912年春天,庞加莱再次病倒了,7月9日做了第二次手术;7月l7日在穿衣服时,突然因血栓梗塞,在巴黎逝世,终年仅58岁!

开创了动力系统理论,多复变函数论的先驱之一的是哪一科学家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开创了动力系统理论,多复变函数论的先驱之一的科学家是亨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他是法国数学家、天体力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1854年4月29日生于法国南锡,1912年7月17日卒于巴黎。庞加莱的研究涉及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天体力学、数学物理、多复变函数论、科学哲学等许多领域。他被公认是19世纪后四分之一和二十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庞加莱在数学方面的杰出工作对20世纪和当今的数学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是牛顿之后的一座里程碑,他因为对电子理论的研究被公认为相对论的理论先驱。

【研究方向】

庞加莱的研究涉及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等许多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函数论方面。他早期的主要工作是创立自守函数理论(1878)。他引进了富克斯群和克莱因群,构造了更一般的基本域。他利用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级数构造了自守函数,并发现这种函数作为代数函数的单值化函数的效用。

1883年,庞加莱提出了一般的单值化定理(1907年,他和克贝相互独立地给出完全的证明)。同年,他进而研究一般解析函数论,研究了整函数的亏格及其与泰勒展开的系数或函数绝对值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它同皮卡定理构成后来的整函数及亚纯函数理论发展的穗棚基础。他又是多复变函数论的先驱者之一。

庞加莱为了研究行星轨道和卫星轨道的稳定性问题,在1881~1886年发表的四篇关于微分方程所确定的积分曲线的论文中,创立了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他研究了微分方程的解在四种类型的奇点(焦点、鞍点、结点、中心)附近的性态。他提出根据解对极限环(他求出的一种特殊的封闭曲线)的关系,可以判定解的稳定性。

1885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设立“n体问题”奖,引起庞加莱研究天体力学问题的兴趣。他以关于当三体中的两个的质量比另一个小得多时的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论文获奖,还证明了这种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数目同连续统的势一样大。这以后,他又进行了大量天体力学研究,引进了渐进展开的方法,得出严格的天体力学计算技术。庞加莱这一工作究竟给N体问题的解决以及动力系统的研究带来巨大而无比深刻的影响:第一,庞加莱证明了对于N体问题在N大于二时,不存在统一的第一积分(uniform first integral)。也就是说即使是一般的三体问题,也不可能通过发现各种不变量最终降低问题的自由度, 把问题化简成更简单可以解出来的问题,这打破了当时很多人希望找到三体问题一般的显式解的幻想。在一百年后学习微分方程课的人大多在第二个星期就从老师那里知道绝大多数微分方程是没法找到定量的解的,但一般都能从定性理论中了解更多解的性质,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看到”解的形状行为。而在庞加莱的年代,大多数数学家更热衷于用代数或幂函数方法找到解,使用定性方法和几何方法来讨论微分方程就是起源于庞加莱对于N体问题的研究,这彻底改变人们研究微分方程的基本想法。第二,为了研究N体问题,庞加莱发明了许多全新的数学工具。例如他完整地提出了不变积分(invariant integrals) 的概念,并且使用它证明了著名的回归定理(recurrence theorem)。另一个例子是他为了研究周期解的行为,引进了姿族蚂第一回归映象(first return map)的概念,在后来的动力系统理论中被称为庞加莱映象。还有象特征指数(characteristic expontents),解对参数的连续依赖性(continuous dependence of solutions with respect to parameters)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了现代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第三,庞加莱通过研究所谓的渐近解(asymptotic solutions),同宿轨道 (homoclinic orbits) 和异宿轨道(hetroclinic orbits),发现即使在简单的三体问题中,在这样的同宿轨道或者异宿轨道附近,方程的解的状况会非常复杂,以至于对于给定的初始条件,几乎是没有办法预迹埋测当时间趋于无穷时,这个轨道的最终命运。事实上半个世纪后,后来的数学家们发现这种现象在一般动力系统中是常见的,他们把它叫做稳定流形(stable manifold)和不稳定流形(unstable manifold)正态相交(intersects transversally)所引起的同宿纠缠(homoclinic tangle),而这种对于轨道的长时间行为的不确定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称之为混沌(chaos)。庞加莱的发现可以说是混沌理论的开创者。

庞加莱还开创了动力系统理论,1895年证明了“庞加莱回归定理”。他在天体力学方面的另一重要结果是,在引力作用下,转动流体的形状除了已知的旋转椭球体、不等轴椭球体和环状体外,还有三种庞加莱梨形体存在。

庞加莱对数学物理和偏微分方程也有贡献。他用括去法(sweepingout)证明了狄利克雷问题解的存在性,这一方法后来促使位势论有新发展。他还研究拉普拉斯算子的特征值问题,给出了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存在性的严格证明。他在积分方程中引进复参数方法,促进了弗雷德霍姆理论的发展。

庞加莱对现代数学最重要的影响是创立组合拓扑学。1892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895~1904年,他在六篇论文中建立了组合拓扑学。他还引进贝蒂数、挠系数和基本群等重要概念,创造流形的三角剖分、单纯复合形、重心重分、对偶复合形、复合形的关联系数矩阵等工具,借助它们推广欧拉多面体定理成为欧拉—庞加莱公式,并证明流形的同调对偶定理。

庞加莱的思想预示了德·拉姆定理和霍奇理论。他还提出庞加莱猜想,在“庞加莱的最后定理”中,他把限制性三体问题的周期解的存在问题,归结为满足某种条件的平面连续变换不动点的存在问题。

庞加莱在数论和代数学方面的工作不多,但很有影响。他的《有理数域上的代数几何学》一书开创了丢番图方程的有理解的研究。他定义了曲线的秩数,成为丢番图几何的重要研究对象。他在代数学中引进群代数并证明其分解定理。第一次引进代数中的左理想和右理想的概念。证明了李代数第三基本定理及坎贝尔—豪斯多夫公式。还引进李代数的包络代数,并对其基加以描述,证明了庞加莱—伯克霍夫—维特定理。

庞加莱对经典物理学有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对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有贡献。早于爱因斯坦,庞加莱在1897年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Relativity of Space”〈空间的相对性〉,其中已有狭义相对论的影子。1898年,庞加莱又发表《时间的测量》一文,提出了光速不变性假设。1902年,庞加莱阐明了相对性原理。1904年,庞加莱将洛伦兹给出的两个惯性参照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命名为‘洛伦兹变换’。再后来,1905年6月,庞加莱先于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关论文:《论电子动力学》。[2] 他从1899年开始研究电子理论,首先认识到洛伦茨变换构成群(1904年),第二年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论文中也得出相同结果。

庞加莱的哲学著作《科学与假设》、《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方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是约定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认为科学公理是方便的定义或约定,可以在一切可能的约定中进行选择,但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避开一切矛盾。在数学上,他不同意罗素、希尔伯特的观点,反对无穷集合的概念,赞成潜在的无穷,认为数学最基本的直观概念是自然数,反对把自然数归结为集合论。这使他成为直觉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1905年,匈牙利科学院颁发一项奖金为10000金克朗的鲍尔约奖。这个奖是要奖给在过去25年为数学发展做出过最大贡献的数学家。由于庞加莱从1879年就开始从事数学研究,并在数学的几乎整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此项奖又非他莫属。

【参考】

铁磁物质,它的具体参数是哪些

你看看吧.

先从最简单的事情说起,从一滴水说起,这是日常生活大家非常熟悉的事情。一滴水有多少个分子很容易算出来,两毫米直径的水滴,算一下它的体积,乘上阿佛迦德罗常数,除上18,差不多是10的20次方个分子。这么一滴水里面有非常多的学问。当然从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有经验,烧开水的时候,在正常的气压下加温到摄氏一百度,水开了,有蒸汽,蒸汽升到天空形成彩云。同样一滴水在摄氏零度的时候会结成冰,冰的晶体是非常漂亮的。这是从网上找到的,有一本书,给出一千多张冰晶的照片。平常大家不太容易源高搜看到,到春天的时候,山沟里的冰溶化了以后再结晶,那个晶体就是非常漂亮的,拿显微镜看就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讲这个事情呢?这么简单的事情里包含着一个问题:仔细想想,为什么10的23次方个水分子,单个的水分子结构不变,相互作用也不变,为什么这么巨量的分子,会“集体地”、“不约而同地”从一个相变到另外一个相。新的相在老的相当中又是如何孕育、如何形成的?大家如果没想过的话,我建议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要说10的23次方,就是100个人,如何有秩序地从一个门走出去,需要念握大家自觉地遵守纪律才行。为什么10的23次方个水分子,可以那么集体地、不约而同地、很默契地做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水是非常复杂的。冰和水的相图很复杂雹历,如果把相图中间的小块放大,就是下面的图,冰有10个以上不同的相。 这是三维的相图,这是气态,这是液态,左边的相图是三维图在温度-压力平面的投影。即使我们最熟悉的物质——水和冰,还有非常、非常复杂的东西值得研究。这个相图里有些部分还不很确定。

物质最简单的状态是气态,所谓理想的气体。气体比较稀薄,分子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作用。这是体积和压力的相图,是抛物线。这是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相图,左下角阴影线的部分不对应理想的气体。有一个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压力乘上体积,等于n乘上RT,R是气体常数,等于Nak,Na 是阿佛迦德罗场数,k 是玻耳兹曼常数,等于1.38乘上10的负23次方焦耳/度。这是理想的气体。

实际的气体不满足这样的方程。19世纪一个著名的荷兰物理学家,叫范德瓦耳斯,他在1873年做的报告里提出一个现实气体方程,现在叫范德瓦耳斯方程。方程很简单,考虑了两个物理效应,一个是V减掉NB,把分子本身的体积排除掉,另一个是内压力,是负的,分子在比较远的地方有吸引力,相当于负的压力。把这两个修正考虑以后,就是这个相图,实际上与绝大多数气体的相图相当符合,这是现实气体。

我们看相图中温度和压力的曲线,这边是液体,这边是气体,从液态加热,到了相变线上,温度不继续上升,这时有一个蒸发的潜热,当全部液体蒸发后,温度继续上升。问一个问题,这个相变线究竟到什么地方结束呢?是无止境地走下去还是怎么样? 19世纪的时候,英国的物理学家安德鲁斯说,不会的,这根线会在一个点上嘎然而止,突然停住。他为这个点起了一个名字:当时实验是用二氧化碳做的,在摄氏31度附近的时候,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消失了,所以这个点就叫“临界点”。看起来是孤零零的一个点,但这个点本身非常重要,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这个点是什么意思呢?有了这个点以后,液体和气体的差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么看是液体的状态,可以让体系绕过这个点,就可以连续地变到气体的状态,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临界点的存在。

临界点上可以看到非常奇妙的现象,有所谓的“临界乳光”。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找一个封着的试管,让气体密度正好处于接近临界的状态,将一束激光打在上面,就发现有一个亮点,在成像的地方发现非常复杂的花纹。反映的是什么呢?在临界点的时候,水比沸腾的时候还要更“折腾”,这就是临界乳光现象的起源。这是实验物理学家送的照片,说明了临界涨落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怎么回事呢?封了一个瓶子,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碳,大体上处于临界密度。这里放了三个球,它们的密度,一个正好是临界密度,一个比临界密度稍稍高一点,一个比临界密度稍稍低一点。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时候,是气体的状态,球处在三个不同位置。把温度稍微降一点,但还没有降到临界温度的时候,就发现中间的球掉下来了。再降的时候就已经降到临界点以下了,这时就出现了气体和液体的分界面,上面的球也掉下来了。再降低温度,因为球的密度只是比临界点的密度稍微高一点,液体的密度更高,底下的球也浮上来了,三个球都在界面上。为什么在接近临界点,但没有达到它时中间的球会掉下来?就是因为“折腾”得很厉害,用物理的话讲涨落非常厉害,所以在那里待不住了,有随机的力作用就会掉下来。

再举一个例子,是铁磁相变。我们老祖宗最早用的指南针,是一种铁磁体,为什么能指南?就是因为在地磁场当中有确定的指向。但是原来并不知道,那块磁铁如果用火烧一烧,温度很高以后就不能吸铁了。这件事情其实是在17世纪才发现的。如果画一个卡通图,有一些小铁磁体,在转变温度以下都排好了,到转变温度以上就乱了。看这个相图,温度和磁场的关系,叫居里点,是老居里自己发现的。磁铁有一个自发磁化强度,和温度有关系,放在外磁场里可以看出磁化强度和磁场的关系。如果在转变温度以下,居里温度以下就走这条线,如果在转变温度以上就没有磁性了,就走这条线了。

不光有铁磁体,还有反铁磁体,小的陀螺是这么交错排列的。看一看这两个系统,气体和液体的临界点和铁磁的相变本身是非常像的,我故意用相应的坐标把它们画在一起。20世纪初,人们意识到这两件事情实际上是一回事。还有更多、更多的相变。手机彩屏用的是液晶显示,笔记本电脑也是液晶显示。液晶分子本身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棒状的,一类是盘状的,这些非常漂亮的照片是向列型液晶表面的照片。这是向列型液晶的示意图,基本上是棒状分子。液晶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顾名思义,“液”指位置是无序的,“晶”指方向有一定的序,分子取向虽然有一定的分散度,但有个平均取向,用一个单位矢量―指向矢表示。这种叫做向列型的液晶。胆甾型的液晶,就是手机和计算机屏幕上用的。有一个选定的方向,指向矢沿这个方向旋转,叫胆甾型液晶。近晶型液晶,顾名思义,跟晶体非常近,分子是一层一层的,在每一层内部位置还是无序的,不是排好的,但是层和层之间是这样排的,有垂直的排法,还有斜着的排法。

到目前为止,讲的还是比较经典的相变。现在讨论一些系统,粒子本身的运动规律已经不能够用平常我们熟悉的经典的牛顿力学描述,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现象。当粒子变得非常小以后,粒子的运动规律已经跟牛顿力学描述的不一样。牛顿力学描述的粒子是可以辨认的,眼睛可以盯着一个粒子,看着粒子怎么走。到了微观的粒子以后,不存在粒子轨道的概念。粒子和粒子是不能区分的。不能区分的粒子分两种,一种是“费米子”,每一个状态里最多只能容纳一个粒子。另外一种叫做“玻色子”,每一个状态里可以容纳很多、很多粒子。今年纪念爱因斯坦发表五篇划时代论文的一百周年。我讲一个爱因斯坦和玻色的故事。事请发生在1924年,玻色住在原来的印度,现在属于孟加拉的城市达卡,当时是非常年轻的达卡大学的讲师。那时量子论还处于建立的时期,他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英国的《哲学杂志》,但被拒绝了。他把那篇六页的文章寄给了爱因斯坦。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呢?如果假定光子是粒子的话,就可以推导出普朗克的辐射定律。爱因斯坦是大家,对年轻人非常提携,他意识到文章的重要性,自己将它翻成了德文,帮助玻色在《德国物理学报》发表了。当时玻色考虑的光子是没有质量的,爱因斯坦把它推广到有质量的粒子。 如果是有质量的玻色子,就会出现一个新奇的现象,叫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玻色没有留过学,是自己土生土长出来的,但是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百分制,他得了110分。后来他成功以后,虽然他做了这么多重要的工作,在印度还是不能得到承认,只是一个副教授。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又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问能不能给他写推荐信,帮助提升。爱因斯坦非常惊讶,说你做了这么重要的事情,还不是教授,所以爱因斯坦真的给他写了推荐信,后来被提升成教授。他这个人非常专心做学问,有些风趣的笑话。大物理学家N × 玻尔去达卡大学讲演,玻色是主持人,坐在那儿听。著名科学家“挂黑板”了,推不出一个式子,说:“玻色教授,你能不能帮帮忙”?,那时大家发现玻色的眼睛是闭着的,突然站起来了,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式子,把问题解决了,完了以后,他又坐回自己的座位半眯着。他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下还是可以做出非常有创意的工作。

通常气体凝聚成液体,是气体的分子在坐标空间凝聚,而这里说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在动量空间里的凝聚,分子都掉到最低的能态上去了。现在用的是激光冷却的办法,还有叫做“分子逃逸”的办法,让温度降下来。为什么爱因斯坦1925年预言的效应,过了整整70年以后才实现,因为温度要求非常、非常低,要达到亿分之几度。这是计算机模拟的卡通。最后阶段的冷却是靠什么实现的?让气体中速度快的分子跑掉,剩下的那部分气体的温度降下来了,但密度也就低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温度也降低。这里画了两个温度计,一个是真正的温度,一个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温度,当真正的温度降到相应密度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温度时,气体动量分布突然冒出一个尖峰,标志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因为这项重要的发现,E. Cornell, W. Ketterle 和 C. Wieman三位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奖。

真正观测到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在1995年,而实际上类似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现象,早在30年代就被观测到了。发现的人是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叫Kapitsa,他原来在英国的卢瑟夫实验室工作,后来苏联把整个实验室买回去,他在物理问题研究所工作。这个现象叫做液氦的超流。把水倒在水杯里,水是出不来的,如果把氦冷到绝对温度2.16度以下,氦会从杯子里“爬”出来,放一段时间以后杯子就空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氦跟器壁之间没有摩擦力,这个现象本身叫做超流,是Kapitsa在1938年发现的。发现以后并不清楚这个现象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那时Kapitsa利用这个发现帮助了他的朋友,非常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朗道。当时朗道有一点麻烦,被关在牢里,Kapitsa专门给斯大林打了一个报告,说他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没有别人能够解释,只有朗道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果然朗道被放出来了,他不负厚望,41年发表了两篇文章,解释了超流的现象。他们两位分别在78年和6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一件事情发生的更早,原来也不知道它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有关系。1908年荷兰的Kamerlingh Onnes把氦液化,在1911年发现汞是“超导”的,就是电阻准确为零。除了没有电阻以外,更重要的一个性质是完全抗磁,跟磁铁的吸铁是相反的,磁力线完全不能穿透。这是一块超导体,这上面是一块磁铁,磁铁是浮在超导体上面的,因为磁力线被完全排斥。1911年发现了超导,一直到1957年才由 J. Bardeen, L. Cooper 和 J. R. Schrieffer三个人建立了一个微观理论给予解释。1911年发现的超导,1913年得了诺贝尔奖。1957 年建立的微观理论,过了15年,1972年才得到诺贝尔奖。

氦3的同位素也有超流的现象,跟超导类似。这个现象是1971年,当时做博士论文的年轻学生,叫Osheroff在康奈尔大学发现的。超导微观理论建立后许多理论物理学家都预言氦3会超流,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估计了转变温度。等了很多年以后在实验上才发现,当时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现象。真正证明这个现象是超流的“决定性理论”,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现在美国的Leggett提出的。氦3的超流并不是用原来所设想的理论模型描述的。

我们说了半天的相变,从一个相变到另外一个相,还需要把相变现象先分类一下。相变的分类是艾伦菲斯特提出的。体系的热力学势(如自由能)是温度、体积、压力这些变量的函数,如果在相变点,热力学函数本身是连续的,但是它的一阶导数(切线的斜率)是不连续的,比如体积、熵有跃变,叫做第一类相变。冰的溶化和水的汽化是一类相变。如果斜率本身在这儿也是连续的,只是二阶导数(曲率)不连续,有跃变,就叫第二类相变,超导、超流、铁磁居里点,气-液临界点都属于第二类相变。有时我们称它们为“连续相变”,或“临界现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这类现象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描述相变要引入“序参量”,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或者铁磁体的自发磁化强度,就是序参量。在一类相变点序参量有跃变,而在连续相变点它是连续变化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对称破缺”。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对称比较低还是比较高?通常情况下,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对称比较高,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对称比较低。什么叫“对称破缺”?举个例子,有一个自旋,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就有一个向上、向下的对称。如果自旋是确定地向上或者向下,就没有这个对称。对称元素的减少就叫做对称的“破缺”。正方形的图,图中的点表示可以通过对称的操作连起来,这个点跟这个点通过在这个线上反演等价,这个点和这个点通过在这个线上反演等价。一看是正方形的,有8个对称元素。如果我们设想,沿一个方向伸长一点,变成长方形以后,只有两个对称操作,一个相对于这根线的反演,一个相对于这根线的反演,从8个对称元素变成了4个对称元素,这就叫对称破缺。

在液体和气体的相变中,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差,就是序参量。到了临界点以上液体和气体就不能分了。铁磁体有一个自发磁化,或者向上,或者向下,这时上下是不对称的。温度高于居里点以后就没有自发磁化,上下的对称就恢复了。还要考虑连续的对称。如果自旋可以在平面上转,具有平面上的旋转对称;如果指定一个特定的方向,就是连续对称的破缺。

怎么描述相变?有一个最简单的理论,就是所谓的“平均场理论”。粒子和粒子之间有相互作用,怎么简化?平均场理论,顾名思义,认定一个粒子,这个粒子受到其它粒子的相互作用,把它平均一下,看这个粒子在平均场中受到什么样的相互作用。范德瓦耳斯的状态方程是最早的平均场理论,后来还有很多不同的名称。1937年朗道提出了二类相变的普遍理论。朗道的平均场理论,拿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单轴各向异性的铁磁体,磁化强度只能向上或者向下,现在是向上的。 认为热力学函数是序参量的解析函数。这是一个假定,热力学函数可以展开,有二次方和四次方项(由于反演对称,没有奇次方项),展开系数是温度的函数,a是一个正数,b也是一个正数。曲线在高于Tc的时候和低于Tc的时候是不一样的,高于Tc的时候,最小值是Mo=0,就是没有自发磁化;如果低于Tc,就有不等于0的极小点。按照平均场理论算出来,临界指数β等于二分之一;算出与磁场的关系,在临界点上是这样的关系,d=3。可以算出平常说的磁化率,和T的相对温度之间有一个关系,指数是1。还可以算比热,从低温到高温的时候有一个跃变,本身是一个常数。如果铁磁体不是单轴各向异性,而是平面各向异性的,序参量会有两个分量。我们可以拿这个曲线转一圈,最低能量态是“简并”的,所有“酒瓶底”的状态都具有最低能量,实际体系可能处于某一个位置上。这就是对称破缺。 平均场理论是“多次被发明”的理论。从最早的范德瓦耳斯方程,到外斯的分子场理论,描述合金有序化的布喇格-威廉姆斯理论,都说的同一回事。即使朗道这么大的物理学家,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回事,在他写的著名的理论物理教程里,二类相变和临界点是在两个地方分开描述的,说明人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相变点的涨落和关联特别强。有一个小磁矩,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它的平均值是宏观的磁矩。还可以求出所谓的“关联函数”,关联函数在通常情况下是指数衰减的,衰减的速率本身随着温度变化。也有一个临界指数n,按平均场理论是二分之一,描述关联长度在临界点如何发散。真正在临界点上,关联长度是无穷大。为什么在临界点上磁化率发散,发生临界乳光的现象,说明涨落非常厉害,真正的起因是关联长度发散。

现在讨论一下连续相变的物理图像。体系本身在接近临界点的时候互相关联起来了,不约而同地集聚。虽然粒子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短程的,但是在快到临界点的时候互相有关联的粒子会变得越来越多,这个长度的尺度叫做关联长度,变得非常长了,真正在二类相变的时候是趋向于无穷的。这是一个卡通图,用自旋来表示的,作为一个例子。如果拿一个显微镜来观察,发现自旋向上的区域和向下的区域是互相套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然关联长度是无穷打,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看到的图像是一样的,叫做“自相似性”。

平均场理论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很可惜,跟实验不符合,而且差别非常明显,是不可能“调和”的。比如临界指数b算出来应该是二分之一,实验上看到的大体是三分之一。g应该是1,而实验上大体是三分之四。更重要的是1944年Onsager,荷兰的物理学家,找到了二维的Ising模型的严格解,发现比热对数发散,不是平均场理论预言的有限跃变,这是对平均场理论最大的挑战。有了现在新的重正化群理论以后才发现,这个平均场理论要到四维以上的空间才对,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它是不对的。

这大体是20世纪60年代的情形。人们不可能停止在这个阶段,必然会继续研究这一现象。那个时候人们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平均场的理论是不对的,但是如果用平均场理论也满足的所谓“标度假定”,把磁场、磁化强度和温度重新“标度”,仍旧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验。这是铁磁体系,这是气-液体系,标度以后,不同体系的实验点都落在同一条线上。不是没有规律可循,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所谓“标度变换”,就是一个尺度的变换,拿自旋的例子来讲,考虑一个自旋的团簇,有两个向上,一个向下,我们按照“少数服从多数”,把这个自旋的团簇用一个向上的有效自旋代替,再做一个尺度的变换。这个尺度变换以后各种热力学量就会做相应的变换,可以推出所谓的“标度律”:发现六个临界指数里,实际上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开始这是从经验里归纳出来的,后来做了标度假定,可以推导出来。

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是原来研究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的Kenneth Wilson,他提出了临界现象的重正化群理论,因为这个划时代的贡献,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简单的意思是考虑不同尺度的涨落,先把短距离、小尺度的涨落处理掉,然后再考虑比较大的尺度的涨落,最后给出一个算法,能够算出临界指数,直接与实验比较。

现在用一个卡通图说明一下,在这个理论的框架里,物理体系用参量空间来描述。它的图像非常像一个马鞍。这是一个鞍点,在鞍点附近有两种不同的方向,一种是这个方向,另外一种是与它正交的方向。 如果球在这个方向运动,就会往下滑,越走越远,叫做“有关参量”,如果球在另一个方向运动,越走越近,叫做“无关参量”。刚刚所说的标度率,就表示只有两个有关参量。很多不同体系都表现出来同样的性质,叫做普适性,同样一个不动点(鞍点)控制参量空间的一个区域,属于这个区域的系统对应同一个“普适类”,具有相同的临界指数。临界指数依赖空间的维数,依赖内部自由度的数目和相互作用力程的长短。

这个理论本身对不对,必须依靠实验来检验。平均场的理论跟实验不符合,重正化群的理论跟实验符合不符合呢?这是用重正化理论计算出来的临界指数,这是最新的在太空的实验结果,在没有重力影响的情况之下做的实验,相对温差从10的负2到10的负9次方,七个数量级的范围之内,试验点和拟合曲线符合得非常之好,临界指数的数值在理论和实验的各自误差范围内完全符合。而且,实验走在理论前面,实验的误差小一些。这个计算里没有任何可以调节的参数,应该承认,这充分显示了理论物理的威力,真正懂得了这个现象,可以从理论上把数值精确地算出来,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三位,是完全一致的。这件事情对物理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宇宙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叫做还原论,是很多物理学家非常赞同的,对我们学物理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基本的看法。一切都归结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决定它们行为的最基本的规律。进一步,可以试图建立包罗万象的“大统一理论”。大家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中子和质子是由夸克构成的,这些粒子的物理性质是由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爱因斯坦晚年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大统一的理论,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无所不包的理论。这是一种看法。

另外一种看法叫做“呈展论”,这个名词的翻译还没有确定,暂时翻译成“呈展论”,原文是Emergence. 按照这种看法,客观的世界是分层次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基本规律。重要的是承认这些客观的事实,理解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Philip Anderson在1972年写了一篇文章,中文翻译过来是:“多了就是不一样”,这句“说白了”的话有很深刻的含义。“将万事万物还原成简单的基本规律的能力,并不蕴含着从这些规律出发重建宇宙的能力。”“面对尺度与复杂性的双重困难,重建论的假定就崩溃了。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巨大的和复杂的集聚体的行为,并不能依据少数粒子的性质做简单外推就能理解。正好相反,在复杂性的每一个层次之中,都会呈现全新的性质,而要理解这些新行为需要做的研究,就其基础性而言,与其他研究相比,毫不逊色”。

可以把我们研究的科学大体分成若干类别,有一类X科学,X科学研究对象的“组成元件”,是由Y科学描述的。比如我们是搞凝聚态物理或者多体物理的,这些体系的“元件”由微观粒子物理描述。化学研究的对象,大体要用凝聚态、多体物理来描述×××。有这么多不同的层次。但是大家注意一点,每一个新的层次的科学规律,并不是所谓“上一个”层次规律的简单的应用。化学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化学键。有了氢分子理论以后就明白了共价键是怎么回事。狄拉克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20年代末,氢分子的理论建立后说,化学已经没事可做了,就是化学已经“走到头了”。可是他马上又说了一句话,薛定格方程太复杂了,没法去求解,把问题只是归结成没法解决。这不是简单的没法去解的问题,而是有新的规律。

相变和临界现象是呈展论最好的例证。对称破缺、平均场理论的失败,关联长度的发散,相变的孕育,标度律和普适性,重正化群的应用和实验检验,说明我们做事情要先了解实验事实,从现实出发归纳出基本规律,然后找出描述基本规律的理论,这中间当然要做一些假定。相变理论突破以后有很大的影响,超导微观理论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

粒子物理里的所谓Higgs机制实际上是一种Meissner 效应。粒子物理整个的图谱,是建立在弱―电统一理论的基础上的,叫做“标准模型”。如果没有从相变和超导理论引入的对称破缺的概念,就不可能有这些发展。宇宙大爆炸的模型被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所证实。为什么会加速爆胀,必须运用相变的观念。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实际上非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我是做凝聚态物理的,凝聚态和统计物理与其它分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物质结构、天体演化、量子态的调控以及其它前沿技术都有密切的关系。相变和临界现象是这个领域里的一个现象。

彭桓武先生最近特别强调爱因斯坦的两段话,“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我做个注解:对相变和临界现象认识的突破来自于精密的实验,以及与平均场理论的尖锐矛盾,而不是纯粹逻辑思维的结果!

“我们现在特别清楚地领会到,那些相信理论是从经验中归纳出来的理论家是多么错误呀。甚至伟大的牛顿也不能摆脱这种错误”。牛顿当时说了一句话:“我不做假设”,实际上是不对的,牛顿三大定律本身实际上是假设。我们现在说的相变和临界现象的重正化群理论并不是简单地从实验现象归纳出来的。

彭桓武先生强调的爱因斯坦的这两段话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事。

20年前郝柏林和我写了一本书,“相变和临界现象”,最近科学出版社要出一个新版,陈晓松博士也参加了。这个书包括我今天讲的一部分内容。谢谢大家。

鞍点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鞍点的定义、鞍点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