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是谁发明的(槊是谁发明的人)

baike.aiufida.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知识是有关槊是谁发明的槊是谁发明的人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文章目录:

墨子发明的百兵之贼,冉闵用它干啥了?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墨子把自己发明的守城器械(攻城时也能用)都传授给了弟子禽滑(读作骨)厘,在《墨子·六十三章·备蛾傅》中,详细介绍了这些武器,这其中包括尖头长达一尺五寸的锥子、柄长六尺的斧子,还有最早的装甲运兵车或者叫移动堡垒——“悬滑车”:长五尺宽三尺高五尺,由两寸厚木板制成,用辘轳牵引,在城墙上下迅速移动,专门攻击以云梯蚁附攻城的敌人。

墨子不但发明了移动堡垒,他还给堡垒中的敢死队员专门发明了一种兵器,这种兵器刁钻古怪,所以后来被称为“百兵之贼”。

“百兵之贼”威力巨大,从春秋战国到明朝,一直都有名将在用,比如后汉白马将军公孙瓒、十六国时期的武悼天王冉闵都曾拿着它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至于公孙瓒和冉闵拿着这种兵器做的是什么事情,读者诸君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公孙瓒用它横扫鲜卑乌桓,武悼天王冉闵用它干啥了,这个还真要谨慎一点说。

一、百兵之贼称号的由来

十八般兵器前四位是刀枪剑戟:剑为百兵之君,刀为百兵之胆,戟为百兵之霸。这里的兵不是士兵而是兵器,另外一种说法是棍剑为百兵之皇,刀为百兵之帅,戟为百兵之魁。

刀剑戟各有称号,只有枪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称号,有人说它是百兵之祖,也有人说它是百兵之王。枪之所以难以加尊号,就是因为它的形制五花八门,甚至名字也是一变再变:矛、槊、矟、枪,都是一类武器,我们只能称之为枪族。

咱们今天要说的枪族的另一个称号,就是百兵之贼,自从墨子发明之后,其形制就一直没变过:

“二丈四尺,刃其两端。”

这种兵器也可以叫双尖枪、两头槊,比较正式的名字,是“两刃矛穗裤喊”。

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士兵站在五尺大木箱子里,通过孔洞向外攻击,最佳的武器就是弓箭与长矛,但是单尖长矛顾左顾不了右,如果两头都有枪头,那就方便多了——刺出去杀一个,收回来又把后面的杀了,一杆长矛顶两杆用,而且绝不做无用功。

前面咱们说过,墨子发明的武器,攻城守城都能用,而这种百兵之贼两刃矛(下文就不用加引号了),同样适用于车战和马战。

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古代战争以车兵为主力,汉朝开始出现马战,当时的战争都是双方排好阵型对冲,每冲突一次叫做一合,如果双方排开的都是一字长蛇阵,那么对猜野冲穿过敌阵后调转头来重整阵型再冲,这叫一回,一冲一转,就叫一回合。

古代战争纯迟的兵器都讲究一寸长一寸强,基本都是密集队形的将士抱着长兵器闷着头往前冲,捅到谁就算谁倒霉,没捅到,掉过头来再捅。而墨子发明的两刃矛,一下没捅到,还可以顺势抽回,杀一个回马枪——阵型密集,想把长兵器抡圆了进行第二次攻击,打伤的会是身边的战友。

因为墨子发明的守城两刃矛能够在一个回合之内进行两次攻击,所以在车战马战中也得到了应用,于是正史中就出现了许多善用两刃矛的古代名将。这些名将使出“回马枪”令人防不胜防,于是枪族中多了一个不大好听的称号:百兵之贼!

二、公孙瓒用两刃矛杀出白马将军威名

提起善用两刃矛的古代名将,首先我们要说一说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都有传的白马将军公孙瓒。

公孙瓒在演义小说里在数回合之内被吕布击败,如果要是从正史角度来看,吕布可能会在一个回合之内被公孙瓒捅穿后背——公孙瓒用的就是能在一个回合之内两次出手的两刃矛。

《后汉书·卷七十三》和《三国志·卷八》均有公孙瓒用两刃矛杀出白马将军威名的记载,为了便于阅读,咱们被这两本史书的记载综合一下:

“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自持两刃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公孙瓒时为辽东属国长史,后升任奋武将军,乃称白马将军)。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本来公孙瓒手持两刃矛,带着白马义从所向披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位仁兄忽然厌倦了跨马冲杀,却喜欢上了盖高楼。

公孙瓒盖了一群高楼,矮的五六丈,高的有十丈,在里面存了三百万斛粮食。公孙瓒本想吃着这些粮食坐观群雄逐鹿,却没想到袁绍挖地道进去放火,让公孙瓒的两刃矛和白马义从无用武之地,这位靠两刃矛成名的后汉名将,就在火光中谢幕了。

三、武悼天王冉闵用的也是两刃矛

冉闵的个人资料不可以多介绍,因为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冉闵绝对是一个中原人,而且其先祖也是汉朝将军,他们一家数代都精通骑射,很多人都担任过赵云一样的职务:

“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

冉闵十二岁就表现出了超人的战斗力(骁猛多力,攻战无前),长大后更是雄壮无比:

“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冉闵的兵器,就是百兵之贼两刃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中找到记载,宋元交替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也进行了解释。

冉闵在晋后乱世以一道斩胡令著称:

“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门。''

冉闵当时有点滥杀无辜了,其斩胡过程有点像袁绍诛宦官:“

闵亲帅赵人以诛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高鼻多须滥死者半。”

冉闵诛胡,用的就是两刃矛:

“操两刃矛,驰骑击之,所向摧陷。”

胡三省注解说:

“两刃矛者,铗之两旁皆利其刃。”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有些困惑了:“长铗不是长剑吗?咱们学过冯谖客孟尝君的时候弹铗而歌,不就是弹着长剑发牢骚吗?”

这里就需要解释一下了:长铗确实是长剑的代名词,但是铗字的意思却是柄(通夹,就是两片金木或兽角夹住剑叶以便手持),长铗就是长柄剑。铗也可以理解为矛杆,比如左思在《吴都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以齿角为矛铗……刀身剑锋,有长铗短铗。”

四、两刃矛很好使也很不好使

两刃矛威力巨大,是很好使,这个好使指的是杀伤力巨大,一杆长矛能顶两杆用,说它不好使,是因为使用这家伙实在是太难了,这一点我们从羊侃试用两刃矛的过程中可见一斑。

据《南史·列传第五十三》记载,当年南梁打造了一批两刃槊(两刃矛的另一种叫法),但是很少有人会使,于是高昌县侯、太子左卫率、侍中羊侃(跟陈庆之是战友)挺身而出:

“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之所以没人敢尝试用这种百兵之贼两刃槊,是因为这家伙实在是太大了:

“长二丈四尺,围一尺三寸。”

两刃矛(槊)长二丈四尺,这个长度从墨子发明之后就没变过,但是槊杆周长一尺三寸,还是有点太粗了:当时一尺大约二十三厘米,一尺三寸大约是三十厘米,除以三点一四,槊杆直径将近十厘米,比一斤装的酒瓶子还粗一点。

一般人根本的手根本就攥不住槊杆,也幸亏羊侃个子比较高(七尺八寸),再加上梁武帝钦赐的宝马(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骝令试之),这才能把两刃槊耍得虎虎生风,以至于大家爬到树上围观,最后把树都压折了。

现在读者诸君应该明白公孙瓒和冉闵用两刃矛做的是什么事情了吧?他们是在用这种杀伤力极大的百兵之贼诛胡——这倒也没有违背墨子发明两刃矛的初衷。

兵器殳和槊

1、槊——加长升级版的矛。

2、槊类似狼牙棒?错误!

槊是刺杀类的兵器,而狼牙棒是击打类兵器。最大的区别是:槊头的长尖刺刀很长,能达到60厘米,狼牙棒的小尖刺是象征性的,刺杀作用很小。

这种错误源自小说评书单雄信的兵器“金顶枣阳槊”,它被误写为“金钉枣阳槊”,这与历史真实的狼牙槊类似。狼牙槊是历史真实的马槊之一,马槊最长可以达到四米,为了亏好兄避免被敌人抢夺(历史真实的尉迟恭就善销袭于避槊、夺槊),而在槊头和槊杆连接处加装一段铁箍,上有铁钉。但是,狼牙槊还是槊,是有长尖头的。

3、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矛的长度有2——3米,槊长度有3——4米 / 矛袜薯头比枪头大,枪头比矛头细。矛刃又平又扁,怪异的形状很多,比如蛇矛,而枪刃通常设计成三角棱锥形。槊头等于矛头。

4、殳——是长棍子头装上圆形、棱形金属头(平滑的,无尖刺),打击、撞击类兵器,也有装上短矛头的(可能是长矛的前身)。/ 狼牙棒是尖锐的钉子,殳的金属头上面有一些是乳钉(小凸起,不锋利)。

双截棍是谁发明的?

说法一: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原慎宴来叫大扫子或大盘龙棍,后来发展成一节长一节短的梢子棍和手梢子,最后出现了一节30厘米左右两节一样长的双节棍。

说法二:据说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发展历程如上,个人认为可信度不高。

说法三:据传是由一种叫连枷农具改进,逐渐演变形成的,个人认为这一说法可信度比较高。有记载连枷在唐朝就作为武器出现,大盘龙棍初期是用于守城和扫马腿,梢子棍用于步兵或马战,手梢子和双节棍主要用于人和人之间的氏纤搏斗。十八般兵器指“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tang\三声)棍槊(shuo\四声)棒、鞭锏锤歼孝仿抓、拐子流星”严格讲不属于传统的十八般兵器。经过练习之后双节棍击打的力量非常出众,短小精悍,出其不意,速度快,便于携带,但是没有练习过的人使用时容易打伤自己,杀伤范围有限。双节棍还是适合街头巷战,当然不是鼓励用双节棍去打架,只是双节棍毕竟作为一门兵器,虽然现在有很多人练习用来表演,但是认识到它的实战价值和缺陷还是很必要的。还有,从我练习双节棍的经验来看,双节棍对增强腕力的效果并不显著,不过还是推荐大家多多来练习,对身体是很好的。

关于槊是谁发明的和槊是谁发明的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