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灸法是谁发明的,以及灸法的发展历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针灸的起源和历史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数盯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薯锋和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基运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滨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艾灸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艾灸是明代朱权发明的。
艾灸治疗的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疼痛、受寒、受凉等引起的病症效果比较好。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中,也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针药无法治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却可以做到。还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
艾灸是以有“长寿之草”之称笑雹的艾草为主要原料,其艾叶本身就是一种药,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此外,艾人曾用它插于堂中,用以避邪。
艾灸的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伏升顷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艾灸成为常规医法而载诸典籍,经历了漫长的试验、研究、发扬,沿用至今。
艾灸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为地之阳。而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热之热,非其它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艾灸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艾灸所以能够防病治病,是因为艾灸的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温通经络、补气益血、回阳救逆、协调腑脏、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老年人大缺陆多阳气衰退,施灸可以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事实上,不仅古代中医学对艾灸的保健作用大加赞赏,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以透入人体。艾灸可以升高局部温度,提高局部气血流量,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艾灸可提高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的免疫能力;艾灸还可以刺激人体体液发生改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胸腺细胞活力的作用。另外,艾灸还具有增加心脏搏动量、强心抗休克的作用。
艾灸
同时,艾灸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正是通过以上原理,艾灸能达到养生保健、防治多种常见病的目的。
古法艾灸创始人是什么朝代以及姓名
艾灸法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以后,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
但具体的创始人就不可得知了。
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
在医学专著中,最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觅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 *** ,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可以肯定地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了,那么艾灸的出现就应该更早。
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医案不是记录在医书当中,而是记录在史书《左传》中。
扩展资料: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 *** 、 *** 、睾丸等不要亏肆施灸。
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毕兄,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手空袭、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灸法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灸法的发展历史、灸法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