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的无人便利店技术(这家无人便利店为什么只开了10家就能融到13亿)

baike.aiufida.com 小编在本篇文章中要讲解的知识是有关是谁发明的无人便利店技术这家无人便利店为什么只开了10家就能融到13亿的内容,详细请大家根据目录进行查阅。

文章目录:

无人便利店是谁发明的?

无人零售的概念,并非我们首创,早在多年前的日本早就已经有了! 办公室里的无人货架,并非国人首创 早在20年前的日本,就有企业率先开辟了办公室里的无人售货站。

马云推出的无人超市靠什么运营?

自去年7月初,在电商领域,马云提出了无人零售全自动化管理的概念,并大张旗鼓地建立了第一家无人超市。因为独到的目光,马云可以说早就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还不夸张地说,只要马云提到过的项目那必定引发无数人的跟风。就在大概去年这个时候马云决定大笔资金投入到一个无人超市行业,并宣布:未来几年将在全国开展10万家无人超市。时至今日,继共享经济之后,无人超市项目到底有没有成为下一风口呢?令人遗憾的是,这次马云可能真的让你失望了!

先来聊一下无人超市到底是什么?比如在上海,就有一个集装箱样式的无人智能便利店,它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个超市没有一个售货员,而且各类商品应有尽有进店时,只需要打开淘宝,扫门口的二维码进店,在完成第一次扫码之后便无需再用到手机。相比于传统超市可以说有着不小的区别,并没有导购在旁边喋喋不休,也没有为了争抢促销的大妈破化购物体验。在完成购物之后,最后一步就是支付。当你拿着商品离开时,你需要经过两道门槛的检测。第一道门:通过感应你离开的信息。第二道门:当你走到第二道门之时,会出现 “商品正在识别中”的屏幕字样,并且马上会自动扣款,大门开启,即完成了整个购物过程。

但是事实真的想像中的那么美吗?这些集装箱样式的无人智能便利店,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即使内部装有空调,那难以根治闷热的事实,其便利店室内的温度跟室外没什么两样,所以很多东西都会出现变质。而且在这些地方安装空调之后,还无疑问的成为了大爷大妈们的避暑好去处,当你心情愉悦的去购物。但当打开超市的门,看到众多拿着蒲扇小马扎在那里乘凉的大爷大妈又有谁会继续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去购物呢?

由于没有人工成本,无人超市的运营可以说成本非常低廉。在不需要雇佣收银员,理货员的同时店主只需要这对于传统超市,传统零售行业来说,一定会成为非常大的冲击。无人超市项目给人第一感觉就是:线下我不需要这么多营业员了。那么失业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网络上谩骂马云的也不在少数。

专访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生死边缘 我站在了无人便利店的风口

专访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生死边缘 我站在了无人便利店的风口

2017年6月初,缤果盒子的上线已经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包括Amazon Go以及淘咖啡等在内的无人便利店也瞬时在零售圈风头无二。亿欧此次专访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探讨缤果盒子转型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于无人便利店的思考。

“刚开始做缤果盒子的时候,很多人都骂我是傻子,为救公司疯了!”

陈子林在回忆去年刚启动缤果盒子项目的时候自嘲道。然而时下,缤果盒子已经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包括Amazon Go以及淘咖啡等在内的无人便利店也瞬时在零售圈风头无二。亿欧此次专访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探讨缤果盒子转型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于无人便利店的思考。

   Amazon Go的出现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2013年11月,陈子林在广东中山创建了O2O水果品牌——缤果水果,并于2015年7月底完成了由盈信资本领投的Pre-A轮千万级融资。“我们的融资能力并不算强,资金也只够用于去跑通模式,其实当时已经可以做到平均每单的的履约成本在5元以内,并且实现盈亏平衡。但是竞争对手跑得更快,我们的模式很难从三线城市突围出去。”

陈子林告诉亿欧,缤果盒子的想法在2015年底的时候就已开始构思:“初衷是想为缤果水果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于是就在小区楼下设立自提柜,后来想到了在自提柜里放零食售卖,这就有了做缤果盒子的雏形。”从2016年2月份开始,整个主力团队开始主攻缤果盒子的研发。但是缤果盒子前期并不被人看好,陈子林的公司也到了生死边缘。

直到2016年12月,亚马逊推出了一则广告——无人便利店Amazon Go。“Amazon Go的发布让团队很兴奋,这证实了无人便利店的想法并非异想天开。加上我们的产品经过了10个月的研发和打磨,已经比较成型,因此之后的'融资开展得很顺利,我们完成了逆袭。”拿到A轮融资后,缤果盒子成功存活了下来并站在了无人便利店的风口之上。

边测试边扩张,这是一门与传统便利店商业逻辑不同的生意

欧尚是缤果盒子的战略投资方,可就在几天之前,双方合作的上海首个盒子由于室内温度过高停运,投入使用仅一个月就停运引发了大众对无人便利店技术的一片质疑。

“我们现在有10个盒子,欧尚总部门口的那一个属于合作的特例,因为它处在一个极端严苛的环境,四面暴晒,这并不符合我们原定的选址逻辑。”陈子林向亿欧介绍到,缤果盒子设计最初只验证了两件事情:1、是否有需求;2、如何避免偷盗。因此缤果盒子的选址逻辑是在封闭高端小区阴凉处,避免闲杂人员,同时不占用消防通道等公共空间,而且有玻璃的一面绝不朝西。“欧尚门口那个盒子曝光后人流量太大,门一直开着,空调就算超载负荷也跟不上。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南北方气候、材料选择、颗粒度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技术总会有不足之处,也会有很多料想不到的意外。不过这10个盒子本身也是做测试用,这对于我们去不同环境进行复制铺设是有参考价值的,不必过度解读。”

据了解,缤果盒子目前有两种规格:大号盒子,长6m、宽2.6m、高2.76m,面积15㎡;中号盒子:4.8m(L)×2.6m(W)×2.76m(H),12.48㎡大号盒子,可以扁平运输,之后在拼装成型。大号盒子单个成本在10万元左右,相当于一个40㎡传统便利店前期投入成本的1/4,单月运营成本在2500元左右,是传统便利店的1/8。成本的降低也使得缤果盒子的商品价格普遍低于传统便利店。陈子林向亿欧透露,目前的10个缤果盒子均已经实现盈利,资本回收期预计在10个月左右。

“缤果盒子的商业逻辑已经和传统便利店不同,我们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是可移动式的。传统便利店更多的是需要人流的,是流量生意,运营不顺就会亏本。而我们的定位是为社区中高端消费者服务,把顾客需要的商品放在离他们最近的地方,主打复购率。而且由于缤果盒子带轮子,是可移动的,如果在一处运营不佳可以移动到另一处,试错成本较低。”

无人便利店对C端的核心是便利,而非体验感

缤果盒子现在使用的商品识别使用的是RFID标签,从成本、效率和体验感角度,都不如图像识别技术,也未实现所谓的“拿了就走”。“商品识别是无人便利店最前置的环节,并非最重要的环节。我们也正在开发可以对多个商品同时进行辨认的图像识别技术,然而深度学习是需要一段时间,预计8月底就会替代RFID。从现阶段来说,RFID技术成熟,成本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弊端在于对后端供应链有一定的改造压力,早期通过RFID来快速验证思路,快速搭建销售体系是可行的,后期再进行技术的更新迭代。”

陈子林对“拿了就走”并不感冒:“‘拿了就走’涉及到的是人体支付,这个第三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之所以不用,是因为在我看来,通过生物特征去授权支付有一定的侵犯性。而对于我们的目标人群来说,手机已经是身体的一部分,手机支付并不繁琐。我们只要让消费者适当舒适,30秒内结账,正常高效地买东西,接受无人购物的场景即可。体验只适合一两次,便利才是核心。况且拿了就走也不一定是好体验,通过识别确认可以显示自己当前的消费,买了不至于反悔。”

回到零售本质上,无人便利店的综合门槛很高

对于零售体系内最重要的供应链,缤果盒子已经与欧尚合作启动建立自有供应链品牌“倍便利”。陈子林介绍说:“倍便利还处在早期阶段,目的在于摸索出一套在无人销售下的便利店运营体系,与欧尚合作是一条捷径,当然也需要我们自己介入去铺设”。

“除了供应链的铺设,无人便利店还涉及到精细化运营、技术投入升级、BD等等,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综合因素有很多,因此门槛很高。国内目前也有不少玩家,模式不尽相同,但是这个便利店的天花板很高,两三年内无人便利店还不会形成肉搏战的架势。”

缤果盒子将总部设在了北京,并且在上海、中山、东北、西安和佛山设立了分公司,规模已经超过了200人。按照陈子林的节奏,8月底之前,缤果盒子会铺设200个,年底这个数字将会达到5000,开始测试快速跑起来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境。从0到10,如果说缤果盒子出现的状况尚可接受,但规模化铺开,等待缤果盒子将有可能面临更多更大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从经历生死到逆袭站在无人便利店的风口,陈子林的这一年过得很刺激,他也坦言团队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很不容易:“我们整个团队在最艰苦的时候也没有怨言,一直在坚持,相信我能够带他们走出泥泞,他们用行动在支持我,是我的后盾。”

;

无人超市的世界历史,你知道多少

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日本的便利店巨头罗森成为首家采用这一技术的企业。此后,日本7-11、全家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都宣布将引入该系统。今年5月,韩国乐天集团则在7-11的高端版本“7-11 Signature”,开始测试使用生物技术的“刷手”支付。

2016年年底,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在技术上更为先进,采用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以及传感器、图像分析等多种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同样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上面。简单来说,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通过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2017年,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进入店内之后就可以购物了,进到里面全程不用再掏手机。不过这家超市只是试水,商用暂无时间表。

无人超市其实早就存在吗?

无人超市其实早就存在。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用手机绑定银行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

相较于瑞典、日本的无人便利店,去年年底,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智能技术,通过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由此可见,无人超市的模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那么,今年阿里推出的无人超市是不是在技术上有更大的突破呢?中国电子学会咨询部李颋主任说:无人超市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亚马逊Amazon Go便利店的智能技术,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实人工智能的技术体系并不复杂,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应用形式上的创新,比如采用的是什么芯片,这个芯片的运算速度有多快、能够容纳多大的数据量、模型有多大的优化、是否能够达到想要的成果、用来识别的硬件和系统是否能够足够的精准等创新,所以无人超市看起来比较新颖。

不可否认,无人超市能够给大众带来全新的、方便的购物体验,但是众多消费者比较关心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传统的超市里,会出现的一些偷盗、偷吃和一些其他性的安全行为,势必也会在无人超市里出现,那么无人超市是否能够解决呢?

“其实,对于偷吃、偷盗等一系列行为,智能技术是能够做到这种基本的动态性人脸识别的。所以,顾客逃单、拆单等一系列的隐患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有人故意的进行破坏、制作火灾等情况,可能存在识别不到位,监控不到位等状况,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但是这种隐患绝对不可能高于传统超市的安全隐患。”李主任这样说。

全球率先开放无人门店的电商企业是(?

亚马逊,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无人便利店模式。

Amazon Go是亚马逊推出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使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彻底跳过传统收银结帐的过程。2018年1月22日,Amazon Go向公众开放,这也是亚马逊首个无人零售店。

扩展资料

Amazon Go 的核心技术是反作弊/识别系统,不管它能提供多强大的商业功能,作为无人超市系统,反作弊/识别是它存在的第一要素。

在现有超市,通过便衣巡逻和监控摄像头识别顾客行为是否合法,例如是放在购物袋/车还是放在衣服里,将用户的行为规范到指定的范围,最后通过收银员识别商品和顾客的对应关系,成功解决了谁对什么商品干了什么,从而达成交易。

其中人防和机防是反作弊系统,负责解释顾客行为,从而保证商品与顾客的关系,而收银员负责确认商品和顾客关系。在 Amazon Go 中,系统也要解决谁对什么商品干了什么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mazon Go

通过上述对是谁发明的无人便利店技术和这家无人便利店为什么只开了10家就能融到13亿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