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文字是谁发明的字(古罗马文字是谁发明的字体)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罗马文字是谁发明的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罗马文字是谁发明的字体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关于罗马字母的由来

拉丁文的字母约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时,从希腊字母通过埃特鲁斯坎(Etruscan)文字(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媒介发展而成。成为罗马人的文字,并随着罗马的对外征服战争,拉丁字母作为罗马文明的成果之一也被推广到了西欧广大地区。最初只有二十一个,其中有16个辅音字母B、C、D、F、Z、H、K、L、M、N、P、Q、R、S、T、X,4个元音字母A、E、I、O,和一个音值不定的u, 既表元音又表辅音。古代拉丁语和古汉语一样,书写时没有标点,且只有大写字母,后来增加到二十六个。字母G、J、K、V、W等都是在其使用和发展中——特别是语音的变化——逐渐出现的。同时,为了书写方便也出现了小写字母和各种书写字体。

罗马字是什么意思?

  罗马数字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现在应用较少。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位数字。但是,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

2015年7月,意大利罗马表示将放弃使用罗马数字,将街道指示牌、官方文件改成意大利文写法。

最常见的罗马数字就是钟表的表盘符号:Ⅰ、Ⅱ、Ⅲ、Ⅳ(IIII)、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元素周期表:IA族,IIA族,IIIA族,IVA族,VA族,VIA族,VIIA族,IB族,IIB族,IIIB族,IVB族,VB族,VIB族,VIIB族,VIII族。

对应阿拉伯数字(就是现在国际通用的数字)、就是 1、2、3、4、5、6、7、8、9、10、11、12……(注: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

罗马数字的来历: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人们在交谈中,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

  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后来为了表示较大的数,罗马人用符号C表示一百。C是拉丁字“centum”的头一个字母,centum就是一百的意思(英文“century”就是由此而来)。用符号M表示一千。M是拉丁字“mille”的头一个字母,mille就是一千的意思。取字母C的一半,成为符号L,表示五十。用字母D表示五百。若在数的上面画一横线,这个数就扩大一千倍。这样,罗马数字就有下面七个基本符号:I(1)V(5)X(10)L(50)C(100)D(500)M(1000)。罗马数字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它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与进位制无关。

古罗马文字的来源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人们在交谈中,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后来为了表示较大的数,罗马人用符号C表示一百。C是拉丁字“century”的头一个字母,century就是一百的意思。用符号M表示一千。M是拉丁字“mille”的头一个字母,mille就是一千的意思。取字母C的一半,成为符号L,表示五十。用字母D表示五百。若在数的上面画一横线,这个数就扩大一千倍。这样,罗马数字就有下面七个基本符号: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 罗马数字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它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与进位制无关。罗马数字因书写繁难,所以,后人很少采用。现在有的钟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时数的。此外,在书稿章节及科学分类时也有采用罗马数字的。在中文出版物中,罗马数字主要用于某些代码,如产品型号等。计算机 ASCⅡ码收录有合体的罗马数字1~12。

西方字母是谁发明的?演化历程是如何?

一般相信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时,罗马人从古希腊人在今日南意大利建立的大希腊殖民地的人民学会使用文字。这种源于库米城的古文字成为了当时刚冒现的各种古意大利字母的其中一员。

根据罗马的传说,拉丁字母是由女预言家西碧(Sibyl)的儿子Evander在特洛伊战争发生前的60年引进罗马的。这种说法未有得到历史的支持。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1个,并没有“G”、“Y”。原来的拉丁字母并没有“U”字,但有一个半元音字母“V”;也没有“W”,因为“V”字的本来工作就是今日英语“W”的功用;他们亦没有“J”字,因为“I”本身可以当作半元音来用。直到11世纪才从“I”中分化出“J”,从“V”分化出“U”,又从“V”分化出“W”。从库米字母中,古代的意大利人发展出埃特鲁斯坎字母。这套埃特鲁斯坎字母有26个字母,而罗马人从这26个字母中只采纳了21个字母,成为了拉丁字母的雏型。

另外,最初的拉丁字母的排列顺序也和今天的排列顺序有着重大的差异。

由于一般人倾向使用C,使这个字母在这时期可以同时表示/g/和/k/,K因为不受欢迎而被边缘化。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Z被放弃,而其位置则被G所取代。在这时候,/g/和/k/又再分工:C 现时只代表/k/,而G则只代表/g/。

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在未登基前曾发明过三个新字母,用来完善当时的拉丁字母。这三个新字母在克劳狄登基后,亦曾一度通行,但在克劳狄死后就被人遗忘了。不过在公元前1世纪,当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之后,Y和Z分别被引进和再引进到拉丁字母中,并放置到最后。在这时,拉丁字母的成员扩展至23个:

拉丁字母起源于图画,它的祖先是复杂的埃及象形字。大约6000年前在古埃及的西奈半岛产生了每个单词有一个图画的象形文字。经过了腓尼基亚的子音字母到希腊的表音字母,这时的文字是从右向左写的,左右倒转的字母也很多。最后罗马字母继承了希腊字母的一个变种,并把它拉近到今天的拉丁字母,从这里开始了拉丁字母历史有现实意义的第一页。

当时的腓尼基亚人对祖先的30个符号加以归纳整理,合并为22个简略的形体。后来,腓尼基亚人的22个字母传到了爱琴海岸,被希腊人所利用。公元前1世纪,罗马实行共和时,改变了直线形的希腊字体,采用了拉丁人的风格明快、带夸张圆形的23个字母。到中世纪,字母i分化为i和j,v分化为u、v和w,这样就产生了26个罗马字母,与现代英语字母相同。

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对西欧的统治,及其文化对整个欧洲的影响使得拉丁语成为了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的官方语言。即便是英语、德语,在词汇和语法上也颇受其影响。

罗马字母时代最重要的是公元1到2世纪与古罗马建筑同时产生的在凯旋门、胜利柱和出土石碑上的严正典雅、匀称美观和完全成熟了的罗马大写体。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称赞它是理想的古典形式,并把它作为学习古典大写字母的范体。它的特征是字脚的形状与纪念柱的柱头相似,与柱身十分和谐,字母的宽窄比例适当美观,构成了罗马大写体完美的整体。

在早期的拉丁字母体系中并没有小写字母,公元4世纪——7世纪的安塞尔字体和小安塞尔字体是小写字母形成的过渡字体。公元8世纪,法国卡罗琳王朝时期,为了适应流畅快速的书写需要,产生了卡罗琳小写字体,传说它是查理一世委托英国学者凡·约克在法国进行文字改革整理出来的。它比过去的文字写得快,又便于阅读,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使用。它作为当时最美观实用的字体,对欧洲的文字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5世纪是欧洲文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对拉丁字母形体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原来一些连写的字母被印刷活字解开了,开创了拉丁字母的新风格。同时这一时期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技术与文化的发展、繁荣迅速推动了拉丁字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流传下来的罗马大写字体和卡罗琳小写字体通过意大利等国家的修改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卡罗琳小写字体经过不断的改进,这时得到了宽和圆的形体,它活泼的线条与罗马大写字体娴静的形体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完满的统一。这一时期是字体风格创造最为繁盛的时期。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新兴资产阶级提倡希腊古典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产生了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工整笔直的线条代替了圆弧形的字脚,法国的这种审美观点影响了整个欧洲。法国最著名的字体是迪多(Firmin Didot)的同名字体,更加强调粗细线条的强烈对比、朴素、冷严但又不失机灵可亲。迪多的这种艺术风格符合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在意大利,享有“印刷者之王”和“王之印刷者”称号的波多尼 (Giambattista Bodoni)的同名字体和迪多同样有强烈的粗细线条对比,但在易读性与和谐上达到了更高的造诣,因此今天仍被各国重视和广泛的应用着。它和加拉蒙、卡思龙都是属于拉丁字母中最著名的字体。

拉丁字母是意大利半岛最早的岛民拉丁人创造的,拉丁文后来也成了罗马文字,所以,又称为“罗马字母”。

拉丁字母,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字母文字体系。是大部分英语世界和欧洲人聚居区语言的标准字母。

它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埃特鲁斯坎字母发展而来,它的源头还可溯至约公元前1100年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通用的北闪米特字母。

最早使用拉丁字母刻写的铭文见于普雷内斯大饰针上,这是一枚公元前7世纪的斗篷别针,文字从左到右读作MANIOS MED FHEFHAKED NUMASIOI,意思是:“马尼乌斯为努梅利乌斯制作此别针。”另外一段早期铭文,即公元前6世纪的杜埃诺斯铭文,却与拉丁字母的远祖一样,从右到左读的。

古典拉丁语有23个字母,其中21个是从埃特鲁斯坎字母派生而来,罗马人从中取了21个;到中世纪,字母i分化为i和j,v分化为u、v和w,这样就产生了26个罗马字母,与现代英语字母相同。

古罗马时代拉丁字母的大写体和草写体。15世纪的意大利出现圆形的“人文主义体”,用于抄写书卷,即大写体;另一种有棱角的草写体,用于法律和商业。这两种手写体分别衍生出现在印刷的楷体和斜体字母。

意大利语包括拉丁语、意大利半岛其它地区的语言以及从拉丁语派生出罗曼语。在罗曼语中,最重要的是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罗马尼亚语。

拉丁字母继承并发展了希腊字母形体上的优点:简单、匀称、美观,便于阅读和连写。由于拉丁字母本身的优点,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人继承了它,形成了“拉丁文民族”。

《圣经》是拉丁文字写的,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和殖民扩张,现在整个西欧、美洲、澳洲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使用了拉丁字母。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也是用拉丁字母制订的。

拉丁文与拉丁语是古代世界上的国际文字和语言。拉丁语还是现代医药科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工具语。医学界以正规的拉丁处方进行国际交流,中国1963年、1977年、1985年版的《药典》所载药物(含中草药及其制品)都注明了拉丁药名。现在世界上使用拉丁语的约4亿人,世界语字母也是参照拉丁字母制订的。

在20世纪80年代的今天,这一古老的文字与语言仍然显示出它特有的生命力和价值。可见古代的罗马字母的历史价值。 [编辑本段]演变历史早期拉丁字母表(约公元前7世纪)(共21个)

Aa Bb Cc Dd Ee Ff Zz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古拉丁语字母表(约公元前3世纪)(共21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古典拉丁语字母表(公元41年)(共23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Yy Zz

今天的拉丁字母表(共26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编辑本段]各种语言使用的拉丁字母注意:部分字母会显示乱码。

英语(26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法语(26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荷兰语(27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IJij Yy Zz

意大利语(21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5个外来字母 (Jj Kk Ww Xx Yy)

毛利语(15个)

Aa Ee Hh Ii Kk Mm Nn Ngng Oo Pp Rr Tt Uu Ww Whwh

(英国)威尔士语[Welsh](28个)

Aa Bb Cc Ch ch Dd Dd dd Ee Ff Ff ff Gg Ng ng Hh Ii Ll Ll ll Mm Nn Oo Pp Ph ph Rr Rh rh Ss Tt Th th Uu Ww Yy

(意大利)撒丁尼亚语[Sardinian](27个)

Aa Àà Bb Cc Dd Ee Èè Ff Gg Hh Ii Ìì Jj Ll Mm Nn Oo Òò Pp Qq Rr Ss Tt Uu Ùù Vv Zz

欧西坦语[Occitan](23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Xx Zz

(菲律宾)宿务语[Cebuano](20个)

Aa Bb Kk Dd Ee Gg Hh Ii Ll Mm Nn Ng ng Oo Pp Rr Ss Tt Uu Ww Yy

(意大利)伦巴第语[Lombard](22个)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法国)布里多尼语[Breton](25个)

Aa Bb Ch ch C'h c'h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Rr Ss Tt Uu Vv Ww Yy Zz

(法国)科西嘉语[Corsican](24个)

Aa Bb Cc Chj chj Dd Ee Ff Gg Ghj ghj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日文罗马字是何时由什么人编创的

1591年用古葡萄牙式罗马字出版的『使徒行伝サントスの御作业の内抜书』(Santos no Gosagveo no uchi Nuqigaqi)是现存的最古老的罗马字文章。葡萄牙式和荷兰式罗马字并不是与假名的一对一的,只在传教士和学者中等有限的范围内使用。

最初使用假名和罗马字以一对一方式的,是1867年詹姆士·平文/詹姆士·黑本(James Curtis Hepburn)於『日英语林集成』(『和英语林集成』)第1版中使用的罗马字,所以被称为平文(黑本)式罗马字。但是平文式罗马字是以英语的发音作为依据的,用来表注日文被认为有很多的破绽。因此,1885年田中馆爱橘(田中馆爱橘)按照音韵学理论设计了日本式罗马字。

基於音韵学理论的日本式罗马字,得到了国内外不少的语言学者的赞同。可是对於英语的使用者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1937年的日本内阁训令第3号颁布了以两者为基础的训令式罗马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统治下由於平文式罗马字再次兴起而产生了混乱。1937年的「内阁训令第3号」废止,1954年作为「内阁告示第1号」又重新公布,但是平文式罗马字因为出於国际的关系及以前的惯例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而无法作为国际标准。198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训令式罗马字作为ISO3602标准。

在各种标准确定以前,存在著各种各样的受西欧诸语言影响的罗马字标记法,一直到现在都残留著。

古罗马文字是谁发明的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古罗马文字是谁发明的字体、古罗马文字是谁发明的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