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声音调到多少是谁发明的(把声音调到×2=多少)
今天给各位分享把声音调到多少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把声音调到×2=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章目录:
响度谁发明的
直到17世纪人们才开始对声音的本质进行研究。当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通过简单的论证证明了频率和音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虽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提出了一种声速方程,但这个方程是不正确的,直到1816年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才推导出一个准确的版本。拉普拉斯证明声速只取决于它所经过的介质的密度和弹性(见框1),该公式的估算准确度相当高。
19世纪中叶,第一个电声设备的发明引发了人类理解和控制声音的革命。麦克风、电话和扬声器相继出现,极大地刺激了研究、商业和艺术的发展。1903年发明的二极管(第一个整流器,最初用于探测无线电信号)和1906年发明的三极管(第一个放大器)拉开了20世纪电子工程学的序幕。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学的蓬勃发展,人类对潜艇战和舰船探测的兴趣也引发了水下声学的研究。
虽然在19世纪,人们偶尔讨论过有频率太高而人类无法听到的声音存在,但相关研究只局限于人类所能听到的最高频率的上限。尽管这些高频声音很容易由火花、哨声、喷气机或压电晶体发出,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人们意识到它们可以作为声呐系统的一部分投入使用时,才对它们产生了兴趣。战争结束后不久,就有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声音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
第一个发明声音的人是谁?
发明声音?什么意思?
是电话吗?
根据楼主的问题:答案是:人·!
希望采纳
对声音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及他们发现声音时的故事
这是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得出的结论。这位科学家在工作之余,非常喜欢音乐,也拉得一手优美的小提琴。他有个... 科学家认为,植物欣赏音乐可能同有节奏的声音有关。因为一定节奏的声音能促进植物细胞加速新陈代谢和繁殖.发明电话和声音又直接关系!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
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 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 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 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谢谢采纳!
录音机的发明者是谁
问题一:录音机是谁在哪年发明的? 1898年,丹麦科学家保森根据史密斯的理论,研制出了第一台磁性录音机。1900年,巴黎博览会展出了保森发明的磁性录音机。由于这种录音机把声音录在钢丝上,因此,与留声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在博览会上,它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磁性录音要用质量很高的钢丝和钢带,且非常笨重,使用起来不方便。于是,1930年,德国的弗劳伊玛提出了新的方案,即用表面涂有铁粉的纸带或塑料带代替钢丝或钢带。经过6年的努力,1936年弗劳伊玛研制出了磁带录音机。与磁性录音机相比,这种录音机声音清晰定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马文在1937年制成一台采用新原理的钢丝录音机。它采用完整的磁圈作为磁头,钢丝穿过线圈,并与磁圈保持一定间隔,这样就能利用钢丝周围的空气间隔进行录音。因为这一层气隙包围在钢丝的表层,所以它是均匀的。这台录音机的性能要比以往的录音机性能好很多。它声音逼真,音质优美。马文的堂兄在纵情唱歌之后,再由这台录音机放出来,人们开玩笑说:“这位‘业余歌唱家’的演唱水平,在一瞬间提高了许多倍。”此后,马文又对这台录音机进行了改进,并制成了又轻又薄的塑料磁带。此后,他还发明了“高保真多频道立体声”放音装置。
问题二:录音机是谁发明的 1898年12月1日,(丹麦)波尔森(Valdeman Poulsen)发明磁性录音机:录音电话机(Tele-graphone),通过磁畴取向记录、重放声音。
1901年,伯利纳开设胜利公司(Victor),大量生产圆盘式唱片。
1909年,波尔森发明直流偏磁录音法。
1924年,真空三极管、电磁刻纹头、MIC等相继实用化。
1925年,贝尔研究所J・P・马克斯菲尔德(J・P・Maxfield)采用“电气灌片”,唱片录音步入“电气化时代”。同时,由电动拾音头、电子管放大器和电动扬声器组成的“电唱机”逐步出现。
1926年,(美)奥奈尔发明纸基磁带。
1927年8月,(美)威廉・卡森和卡彭特发明钢丝录音的交流偏磁法。
1928年,(德)弗莱马发明塑料基磁带。
1930年,(德)德律风根的钢丝录音机、劳伦兹和英国马可尼的钢带式录音机开始上市销售。
1933年,苏联自行设计研制磁性录音机。
1935年,(德)AEG(通用电气)公司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商品磁带录音机,带速76.2cm/s,用BASF的塑料基磁带,应用广泛,技术先进。
同时,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制成钢丝录音机;日本电气、安立电气批量生产钢带录音机。
1939年,纽约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钢带式录音机立体声放音表演。
1938年~1940年,德、日、美先后发明磁带录音的超音频交流偏磁法。
1947年,美国3M公司先后生产了纸基和塑料基(涂四氧化三铁)的商品磁带;美国霍夫曼制成多声道磁带录音机。
1948年,3M公司生产了涂布茶褐色磁性氧化铁的塑料基磁带。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系统(CBS)研究所的P・戈德马克(P・Gold-mark)研制出密纹唱片。不久,33 1/3RPM的LP与立体声技术结合,奠定了Hi-Fi的基础。
1949年,美国生产出商品磁带立体声录音机。
1950年,日本东京通信工业公司(SONY的前身)开始出售日本最早的磁带录音机和纸基磁带。
1951年,上海钟声工业社制成我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
1953年,钟声工业社又制造出我国最早的磁带录音机----钟声591。
1956年,日本通信工业公司制造出晶体管化便携式录音机,可录放1小时。
1957年,美国出售菲德里派克(Fidelipac)循环卡式录音机,开始是单声,后改为4迹2声道立体声。
1958年,德国生产带速不恒定的“轮缘驱动”电池式小型录音机,为录音机进入家庭创造了条件。
美国RCA开始出售6.25mm带宽、9.5cm/s带速、4迹2CH立体声卡式系统。
45度/45度 调制的双声道立体声唱片问世。
1960年,日本开始生产主导轴驱动电池式录音机,如SONY551;3M出售3M卡式系统,带宽3.81mm,2迹立体声,单方向用,演奏45分钟,自动装带,自动放音,内部结构精巧。
1963年,荷兰菲利浦研制出小型盒式磁抚录音机,带宽3.81mm,带速4.76cm/s。
1964年,日本SONY公司生产了记者采访用的全晶体管便携式录音机,带速19.05cm/s,小而轻。
1965年,美国里尔・杰特公司制成8迹循环卡式录音机,立体声磁头为4层,为汽车厂接受,已成为IEC标准。
1966年,瑞士库德尔斯基(Kudelski)公司研制出了记者采访用Nagra III型全晶体管录音机。
1969年,日本奥林帕斯和荷兰菲利浦分别研制出微盒式录音机,带宽3.81mm,带速2.38cm/s,双面1小时。
1970~1975年,瑞士斯杜德(Studer)公司先后研制和生产了多种广播......
问题三:磁带是谁发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造成了78转唱片市场的萎缩,却阴差阳错地从另一个方面对流行音乐市场提供了帮助。原来,德国的工程师们为了更好地广播希特勒的讲话,经过多年的研究,在磁带录音技术上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二战后,美国把这一技术原样拿了过来,并很快就运用在流行音乐领域。磁带录音方便可靠,价钱便宜,质量又好,使得投资不多的小型录音公司得以生存下去,为五十年代独唱片立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前面提到过,这些小型公司的兴起直接促成了摇滚乐的诞生。
六十年代中期,RCA发明了可以在汽车上使用的八轨磁带(8-Track),这一发明立刻吸引了众多以前不怎么买唱厂的消费者的注意,美国的音乐销售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直线上升。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称是低者(Downer,相对于传统的Higher)的吸毒群体发现在高速行驶中的汽车里听震耳欲聋的重摇滚对达到状态很有帮助。这种说法很快在听众中流传开来,并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摇滚的流行。一批重摇滚乐队因此受益匪浅,如深紫(DeepPurple)、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们的磁带销售往往会占到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再后来,杜比技术的发明让可录音的卡式磁带走进了消费者的家中。这一新技术使得盗版磁带开始在地下泛滥。唱片商不得不象当年对抗广播业一样,又开始借助法律手段进行 *** 。不过,磁带的录音质量比不上LP,再加上因为各种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市场格外繁荣,因此盗版的影响不算太坏,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场交换私自录制的歌手实况演唱录音,算是弥补了录音室唱片的不足。这些非法录音不但为乐队造就了一批批铁杆歌迷,而且为后来音乐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帮助很大
问题四:录音笔的发明者是谁? zhidao.baidu/...eyword
和这个提问类似的,
都是一级提问都不晓得应该答哪个了。
问题五:最早的录音装置是谁发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录音装置是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它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振动,随之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蜡管的锡箔上。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森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磁性录音机,它是使用钢丝作为储存声音的磁性载体,用电磁铁作为录音磁头,采用直接录音方式,但是录音效果很差,直到1907年发明了直流偏磁录音机,才达到实用阶段。
问题六:音乐是谁发明的 音乐发明之最 1.最早的节拍器 发明于1816年,发明者是德国的约翰・内波穆克・梅尔采尔。他是机械乐器的创制人,曾研制出百音琴(即机械乐队)、助听器以及音乐节拍器。1816年,他发明的第一只较为完善的节拍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首次与公众见面,从此,节拍器就不胫而走,成为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宠物。 2.最著名的三位小提琴制作大师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小提琴则是乐器之“后”。小提琴艺术的发展是和小提琴的制作与革新休戚相关的。此举的有功之臣是意大利著名的提琴制作师安东尼奥・斯特拉第瓦利(1644―1737),他将小提琴持琴法从膝头移至夹在颚部。此外,在小提琴制作史上还有两个伟大的人物,他们是阿玛蒂和瓜尔涅利。这三位提琴制作大师均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纳小镇。现在,出自克雷莫纳三位制作大师之手的提琴,往往价值数10万元。它们之所以如此昂贵,除了音乐上的实用价值外,本身还是一件造型优美的艺术品。 3.最有贡献的管乐器音键系统发明者 木管乐器从雏形到基本定型,经历了几个世纪,在改革发明者中成就最大的是德国慕尼黑的长笛演奏家、乐器改革家塞奥尔德・波姆。他试制成功了环键式长笛,设计了一整套合理的新指法,并从理论上取得了长笛近吹口四分之一部、管径接近于抛物线的精确数据,把管体的四分之三改为圆柱形管,使长笛的有效管长达到管径的30倍,从而使各音的八度关系都准确了。此外,他还把椭圆形的吹孔改成圆角矩形,并加大了音孔的直径,使音色更丰满、明亮。后来人们称他研制的长笛机械机构体系为”波姆体系“,并移植到其他木管乐器上,使木管乐器的结构基本达到完善。 4.最早的录音装置 美国人托马斯・阿尔巴・爱迪生在1877年设计的留声机,是世界上最早的录音装置。同年12月6日,爱迪生的助手、机械工人约翰・克卢西制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用这台样机录制了爱迪生唱的歌《玛莉的山羊》。1878年4月24日,爱迪生留声机公司在纽约百老汇大街成立,并开始销售业务。他们将这种留机和用锡箔成的很多圆筒唱片配合起来,出租给街头艺人。最早的家用留声机,是1978年生产的爱迪逊・帕拉牌留声机,每台售价10美元。 5.最早的弦乐四重奏 18世纪以前的“原始乐队”并没有任何固定的编制,乐队成员的多少和乐器的种类,是由贵族雇用乐队的条件或作曲家的要求而确定的。 1755年,23岁的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受聘于冯贝格伯爵,在宫廷里专职作曲。当时的器乐曲流行用由两只小提琴合奏同一旋律,用大键琴伴奏。由于大键琴的音量较弱,低音部分有时就得用大提琴来加强。冯贝格伯爵的乐队一共只有四个人,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和一个大提琴,没有大键琴。这样的一个乐队编制使海顿颇伤脑筋。经过反复的研究,他把两只小提琴分为两个声部,让中提琴充当内声部,使和声效果更为丰富,彻底用大提琴替代大键琴来演奏低音部。于是,第一个弦乐四重奏团成立了。 海顿一生 *** 谱写了77首弦乐四重奏曲。迄今,弦乐四重奏仍一直被认为是最高雅、最富于表现力的一种音乐形式。 6.最快速度的钢琴调律 现代钢琴的弦架是铸铁制件,而老式的弦架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合理,琴弦很容易走音,往往在音乐会的幕间还得临时调音。因此,早期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奏者必须聘用一位钢琴调律师随场,以保证钢琴音调的准确性。 基于以上原因,乐器改革者曾别出心裁地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但大多以失败告终。由此,关于钢琴音色与音准问题,唯一可以改进的就是调律师的技术。第一是调律师的音准概念;第二是调音的速度。 1980年,美国纽约的但丁钢琴厂曾举办了一次专业调律师比赛。比赛的方法是:将所有参赛用......
问题七:谁发明了第一台录音机?哪一国人?什么时间? 1898年,丹麦科学家保森根据史密斯的理论,研制出了第一台磁性录音机。
1900年,巴黎博览会展出了保森发明的磁性录音机。由于这种录音机把声音录在钢丝上,因此,与留声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在博览会上,它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但是,磁性录音要用质量很高的钢丝和钢带,且非常笨重,使用起来不方便。于是,1930年,德国的弗劳伊玛提出了新的方案,即用表面涂有铁粉的纸带或塑料带代替钢丝或钢带。经过6年的努力,1936年弗劳伊玛研制出了磁带录音机。与磁性录音机相比,这种录音机声音清晰,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马文在1937年制成一台采用新原理的钢丝录音机。它采用完整的磁圈作为磁头,钢丝穿过线圈,并搐磁圈保持一定间隔,这样就能利用钢丝周围的空气间隔进行录音。因为这一层气隙包围在钢丝的表层,所以它是均匀的。
这台录音机的性能要比以往的录音机性能好很多。它声音逼真,音质优美。马文的堂兄在纵情唱歌之后,再由这台录音机放出来,人们开玩笑说:“这位‘业余歌唱家’的演唱水平,在一瞬间提高了许多倍。”
此后,马文又对这台录音机进行了改进,并制成了又轻又薄的塑料磁带。此后,他还发明了“高保真多频道立体声”放音装置。
问题八:世界上第一个留声机是谁发明的 爱迪生在这个研究所里的第一项发明是研制了炭精送话器。电话是贝尔在1875年发明的。然而,贝尔的电话有个致命的弱点:灵敏度差,通话的双方都必须大喊大叫,相当费劲。因此,贝尔的电话有没有前途,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爱迪生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研究,结果发现用炭精代替硫酸和炭杆,效果要好得多。于是就发明了炭精送话器。 一天,爱迪生在调试炭精送话器时,因为右边耳朵听力不好,就用一根钢针代替右耳,来检验传话膜片的震动。当他用钢针触动膜片时,随着讲话声调的高低,送话器发出了有规律的颤音。 爱迪生灵机一动,想到:“如果反过来,使短针颤动,能不能复原出声音来呢?”这个念头,让爱迪生激动不已。他仿佛偶然间发现了一条通向一片新天地的小道。要知道,在当时,声音储存技术是一个无人敢问津的新领域。 于是,爱迪生像着了魔似的,废寝忘食地开展研究工作。他知道:成功等于99份的血汗加上1份灵感。没有付出艰辛的劳动,再好的点子、再好的设想,都是没有意义的。 经过4天4夜的苦战,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在笔记中写道:“我用一块带针的膜片,针尖对准急速旋转的蜡纸,声音的振动就非常清楚地刻在蜡纸上了。试验证明:要把人的声音完整地储存起来,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再放出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至此,爱迪生的心里有数了,“会说话的机器”即将诞生了。 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将画好的一张机械设计图交给了助手克瑞西。克瑞西按照爱迪生的设计图纸,制造出了一台由大圆筒、曲柄、两根金属小管和模板组成的机器。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么个怪东西会说话。 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将它包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摇动曲柄,对着圆筒前的小管子,声情并茂地唱起了一首儿歌: “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的一身毛,不管玛丽往哪儿去,它总是跟在后头。” 唱完后,爱迪生把圆筒转回原处,换上另一根小管子,慢悠悠地摇起了曲柄。这时,大家都屏住气,屋里静悄悄的。果然,过一会儿,这台怪机器唱了起来: “玛丽有只小羊羔……” 声音虽然小,而且有点含糊,并不动听,但爱迪生、克瑞丽和其他人高兴万分,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歌。 “这台怪机器为什么会说话呢?”克瑞西忍不住问道。 爱迪生指着机器,告诉大家:这台机器的金属筒横向固定在支架上,它的表面刻着纹路;它跟一个小曲柄相连;金属筒旁边是一个粗金属管,它的底膜中心有一根针头,正对着金属筒的槽纹。锡箔下面的金属筒上有槽纹,所以随着歌声的起伏,唱针在锡箔上刻出了深浅不同的槽纹。当唱针沿着波纹重复振动时,就发出了原来的声音。 “原来是这么回事!”克瑞西点了点头。 “对了,还没有给它起名字呢。”不知是谁说道。 “就把它叫做‘留声机’吧!”爱迪生想了想说。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称赞这是“19世纪的奇迹”。1878年,英国皇家学会举办了留声机展览。法国 *** 为这项发明颁发了奖金。美国总统在白宫接见了他。 爱迪生成了新闻人物,名声大噪。然而,时年仅31岁的爱迪生并没有被成功、荣誉冲昏了头脑。他清醒地看到,刚刚问世的留声机还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录音时间短、声音小且不够清晰等。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之处,爱迪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研究工作。终于研制了第二代留声机。在第二代留声机的话筒上,加了一个喇叭形的音筒,作为扩音器用;用蜡筒代替锡箔,这样蜡筒可以重复使用;机箱里装上了驱动结构,每次只要上紧发条,就可以自动录放。 1887年,爱弥尔・柏林纳制造了一种新型留声机。它的特点是,用圆盘形的唱片代替了大唱筒,唱片用两个手摇转轮带动。......
声音发放大器是谁发明的?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较成功地运用了负反馈技术,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至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由于电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圆润,至今仍为发烧友所偏爱。
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使广大音响爱好者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音响天地。晶体管放大器具有细腻动人的音色、较低的失真、较宽的频响及动态范围等特点。
在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音响技术中的新成员--集成电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被音响界所认识。发展至今,厚膜音响集成电路、运算放大集成电路被广泛用于音响电路。
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由于场效应功率管同时具有电子管纯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动态范围达90dB、THD0.01%(100kHz时)的特点,很快在音响界流行。现今的许多放大器中都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
音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各有其特点。预计音响技术今后的发展主流为数字音响技术。
把声音调到多少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把声音调到×2=多少、把声音调到多少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