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吸收水分的发明者是谁(沙漠吸收雨水去哪里了)
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沙漠吸收水分的发明者是谁,以及沙漠吸收雨水去哪里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 1、世界最大的沙漠是什么
- 2、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几乎不下雨,为何能让一吨淡水仅卖五块钱?
- 3、谁是沙漠里的“水库”?
- 4、纳米比亚沙漠甲虫背部具有集水功能是否正确
- 5、阿塔卡玛沙漠几百年不下雨,这里的人是怎么获取水源的?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什么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这个世界最大的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沙漠上发现许多绮丽多姿的远古大型壁画,在这极端干燥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旷地,竟然曾经有过高度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实在令人惊叹!这个世界最大的沙漠过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世界最大的沙漠之谜!
揭开世界最大的沙漠之谜
据考证,撒哈拉大沙漠曾经是一片绿色的平原,非洲居民在这片绿洲上创造了古老和值得骄傲的灿烂 文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当年绿洲变成了世界最大的沙漠?使得这里“穷荒绝漠鸟不飞,万渍千山梦犹懒”!
世界最大的沙漠
壁画之谜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世界最大的沙漠mdash;mdash;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中刻有鸵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千米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此后,世人注意力转到撒哈拉,欧美一些国家的考古学家纷至沓来,1956年,亨利middot;罗特率领法国middot;探险队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1万件壁画。翌年,将总面积约11600平方英尺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带回巴黎,一时成为轰动世界的奇闻。
从发掘出来的大量古文物看,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更不是世界最大的沙漠!而是大草原,是草木茂盛的绿洲,当时有许多部落或民族生活在这块美丽的沃土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
撒哈拉沙漠壁画这种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制造,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在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壁画的表现形式或手法相当复杂,内容丰富多彩。从笔画来看,较粗犷朴实,所用颜料是不同的岩石和泥土,如红色的氧化铁、白色的高岭土、赭色、绿色或蓝色的页岩等。是把红岩石磨成粉末,加水作颜料绘制而成的,由于颜料水分充分地渗入岩壁内,与岩壁的长久接触而引起了化学性变化,融为一体,因而画面的鲜明度能保持很长时间,几千年来,经过风吹日晒而颜色至今仍鲜艳夺目。这是一种颇为奇特的现象。
在壁画中有很多人是雄壮的武士,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态。他们有的手持长矛、圆盾,乘坐在战车上迅猛飞驰,表现出战争场面;有的手持弓箭,表现狩猎场面。还有重叠的女像,嬉笑欢闹的场面。在壁画人像中,有些身缠腰布,头戴小帽;有些人不带武器,像是敲击乐器的样子;有些似作献物状,像是欢迎“天神”降临的样子,是祭神的象征性写照;有些人像均作翩翩起舞的姿势。从画面上看,舞蹈、狩猎、祭祀和宗教信仰是当时人们生活和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很可能当时人们喜欢在战斗、狩猎、舞蹈和祭礼前后作画于岩壁上,借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或鼓舞情绪。
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人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值得注意的是,壁画上的动物在出现时间上有先有后,从最古老的水牛到鸵鸟、大象、羚羊、长颈鹿等草原动物,说明撒哈拉地区气候越来越干旱。
世界最大的沙漠壁画
在今天极端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中,撒哈拉壁画如此丰富多彩、气势磅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丰富多彩的古代艺术品呢?究竟是谁在什么年代刻制的?为什么会出现在极端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之中?这些问题,迄今还无法解释。
有些学者认为,要解开这个谜,就必须立足于考察非洲远古气候的变化。据考证,距今约3000mdash;4000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湖泊和草原。约6000多年前,曾是高温和多雨期,各种动植物在这里繁殖起来。只是到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00年左右,气候变异,昔日的大草原终于才变成沙漠,一步一步侵袭,最终变为世界最大的沙漠。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在沙漠上有这么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这也说明这里曾经有过这么高度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不知道考古界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考古学家对世界最大的沙漠的发现
接着,考古学家连续在撒哈拉沙漠地区获得新的发现。他们在沙漠地区发现了许多河流的遗址,并且获得大量的鱼骨骼和生物的化石。这些考古成果说明,在远古时期,撒哈拉沙漠地区是一片草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有的考古学家断言,撒哈拉沙漠底层埋葬着大量的动植物遗体,使这一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到了1936年,人们终于在撒哈拉北部地区勘探出大储量的油气田。这说明,如果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沙漠地区,绝不可能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石油。考古学家们还在撒哈拉东部恩阿杰尔地区发现了大量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说明这些树木曾经生长在这一带。
1981年11月,飞越撒哈拉的美国航天飞机利用遥感技术,发现了茫茫黄沙下埋藏着古代山谷与河床。随后,地质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证实了沙漠下面的土壤良好,并且发现了古人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
世界最大的沙漠进一步的考证
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在1 万年或更早以前,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温润,降水丰沛,是一片茂密繁盛的大绿洲。只是到了4000 多年前,气候才慢慢改变,形成今天的不毛之地。壁画的内容正好反映了这一沧桑变迁。据放射性碳14 测定,最早的壁画画于公元前8000~前7000年。这时期的图案中出现了大量水牛、大象和河马等对水十分依赖的食草动物,可见当时这一地区乃是沼泽密布的大草原。第二阶段约为公元前3500~前1600 年,这时候牛群开始多了起来,表明人类已经进入了畜牧时期。第三阶段约为公元前1500~前1200 年。这一阶段的典型形象是马,有些马还拉着有轮的车子,可见当时文明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到公元前2 世纪时,牛和马的形象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骆驼,可见撒哈拉的气候正渐渐变得干燥,草场消退,土地开始沙漠化。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前200年前的时候,撒哈拉就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
世界最大的沙漠
科学家对世界最大的沙漠的猜测
从以上考证,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撒哈拉大沙漠是一片绿色的平原。对于绿洲变为千里沙漠这个问题,地质学界提出了人为成因和自然成因两种对立的观点。
前者认为,这片土地自古以来自然条件就很恶劣,一直经受着太阳的暴晒和季风的侵扰,之所以会有绿洲变沙漠的结果,是因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所致。据分析,这里的人们犯了一个难以挽回的错误:远古时代撒哈拉诸部落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实力,无节制地烧木伐林,放养超过草原承载能力的牲畜,而且人口也越来越多。若干世纪下来,随着人口的增多,田地变广了,牲畜也变多了,渐渐地绿色原野就无法负荷了,这样,林木锐减,草原枯萎,土地沙化,最后就演变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
后者也有两种看法。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自然条件变化的结果。因为这一带气候极其干燥,日照时间特别长,最热的几个月中平均温度30℃,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0℃ 。此外,这里还受到一股“ 哈马丹”的东北风的影响。这种风终年不停,吹起来使整个地区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再好的植被也会被扫荡一空,无法存留。有的科学家则认为,这是地质历史大周期的转折,改变了撒哈拉的古气候环境。年均降水量由300毫米左右突然降至仅50毫米,于是河水枯竭,由岩石碎屑构成的沙砾层裸露在烈日之下。在年复一年的风化剥蚀下,大量的碎屑变成可以被风刮走的沙粒,旧的沙粒被风吹送到远方,积聚、连接成一片,新的沙粒继续产生mdash;mdash;直到有一天,厚厚的沙粒铺盖在地面上,于是沙漠形成了。
还有人认为,撒哈拉沙漠的植物特点促使了撒哈拉地区的沙漠化。撒哈拉沙漠里的植物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根系非常发达,也许露出沙层的部分仅有一两米,但它的根部可以长达20多米,弯弯曲曲地伸入到沙层的深处,千方百计地吸收沙层深处的水分。以上几种说法,也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关于撒哈拉绿洲是如何变成沙漠的,乃至世界最大的沙漠,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
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几乎不下雨,为何能让一吨淡水仅卖五块钱?
以色列地处中东沙漠地区,国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大一些。不过由于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以色列的降水非常稀少,这也导致他们淡水资源非常紧缺,据统计以色列800万人口每年需要20亿立方米的水,而降水以及河流只能提供11亿立方米,这还没有算上蒸发的损失,可见以色列缺水严重。物以稀为贵,以色列的淡水应该非常贵才对,实际上以色列一顿淡水也只有3到5元钱。
虽然靠着自然界的降水获得淡水有限,但是以色列人却用 科技 解决这个难题,他们现如今拥有很多途径获取淡水。首先便是海水淡化,世界很多的缺水国家都采用海水淡水的手段。实际上中东的土豪国家普遍采用这一技术,像沙特也是用海水淡水获取淡水,而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术非常出色。据统计仅仅依靠海水淡化计划,他们每年就能提供6亿立方米的淡水给全国,在淡水产量惊人的同时,以色列海水淡化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术是世界顶尖水平,他们刚刚建国的时候就非常重视这个项目,毕竟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满足国民的需求,就一定需要水。所以他们在1997年开始在全国大量地修建淡化工厂,也正是因为以色列顶尖的海水淡化技术,才能让以色列国民每天生活都用淡水,也依然不会有什么负担。
除了海水淡化,以色列人还从太阳的“手”中抢夺水资源!咱们知道在太阳的炙烤下,很多淡水都蒸发成了水蒸气,无法被人类利用。而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空气制水机”,能够吸入蒸发在空气中的水,将它们变成淡水!有了多种淡水来源和途径,以色列的淡水也能做到便宜了!
换个视角看看中东的其他国家,早在很久之前就嚷嚷着要进行海水淡化工程,但每次都没有把重心放在这个上面,导致现在还需要去以色列进口淡水。
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几乎不下雨,为什么一吨淡水仅卖5元?
一,先来看看以色列的淡水来源, 一,海水净化成本较高,二,约旦河,三,戈兰高地,号称“中东水库”。
二,以色列的经济发达,虽然没有中东其他国家那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但是凭着先进的 科技 ,以色列的每个产业都很发达,平民就业率异常的高。这也要求淡水的价格不能高,虽然以色列淡水代价高,但是售价不高,才能保证以色列工农业的发达。
三,都说以色列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为了 社会 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色列在水价,粮价,房价等保障民生的资源上,应该是让利给平民百姓的。单以水为例,为戈兰高地为例,“中东水库”太重要了,以色列在该地驻军多少,用导弹来击落来袭的火箭弹,而且以色列军人收入待遇高,装备特先进,一年军费不知多少亿美元?
以此来计算,以色列在以水为代表的民生资源上,是完全让利给老百姓的。在我眼里,以色列是一个真正的以民为本,目光长远的政权啊!
犹太人以商业闻名于世,人们的印象往往定格在“会做生意”,实际上这个民族会干好很多事情。比如说农业,古代犹太人就十分擅长耕种,只是后来流散世界各地,不被所在国允许务农。
现在的以色列,可以说发迹于农业,那些犹太移民在干燥缺水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开辟出一块块绿色的家园。 到1948年的时候,犹太移民的农业已经能够满足自身50%,为以色列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一半国土是沙漠的以色列,在年降水不足的情况下,又如何让用水变得廉价呢?
一战后,巴勒斯坦地区长期被英国托管,对这块土地比较有研究。英国经济学家曾经认为,巴勒斯坦地区水源匮乏,能够承载的人口不会超过200万。
事实上,现在巴勒斯坦地区住着1200万人口,超过英国人估算多达1000万人口,其中800万人住在以色列。 以色列的供水系统,不仅为国内提供廉价水资源,而且为巴勒斯坦人、约旦人提供大量水资源。
应该说,以色列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做得很到位,值得很多国家的借鉴。在以色列国内,水资源被定义为国有资源,有专门的1部法律——《水法》。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是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规划水资源利用,并且规范、监督用水情况。
以色列的 地表淡水 ,集中在北部带去,主要是以约旦河(年径流5.2亿立方米)、太巴列湖(约40亿立方米蓄水量)为中心的水系。以色列人从太巴列湖(又名“加利利海”) 每年 抽取湖水,总量约4亿立方米,大概占全国用水量的30%。
除去地表淡水资源外,以色列的中部山区和沿海平原的 地下水 资源也很重要,每年大约抽取2.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用水量的19%。不过,地下水抽取过多,容易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问题。现在,以色列已经对地下水抽取,采用严格的控制制度。
第3个淡水来源是 海水淡化 ,这是以色列人增加新水源的重头戏,被认为是解决以后以色列以及整个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以色列共有31座海水淡化厂,规模较大的有阿什凯隆淡化厂、哈德拉淡化厂等几家,年产量约为5.05亿立方米。
国家就在这块干燥地,水资源就这么多,以色列政府也是没有退路,在提高利用率上痛下功夫:
1、 第1个强制使用双冲式马桶的国家。 以色列这一招节省约一半的马桶用水,平均到每个国民是 节省1700加仑水,总计约 节省135亿加仑水。
2、掀起滴灌技术为先锋的农业革命。 传统灌溉的方式,淡水在被植物根部吸收之前,超过 50%会蒸发掉或排干。以色列人用 滴灌技术,直接将水一滴滴浇到植物根部 只有4%的水被浪费。像这一类的节水高新技术,以色列在全球各国里算出类拔萃,每年创造巨大价值。
3、让 85%的污水 重新变为净水。 以色列采用 沙土蓄水层处理法,污 水通过沙土下渗到蓄水层,实现所有杂质被移除。这些水被政府大力推广,使用者将获得极大优惠,被广大国民所接受。
以色列水资源匮乏,为什么水价不高呢? 合理的规划,让水资源的效用翻番;合理的使用,让国民的水资源需求大大减少; 科技 的使用,让水资源的浪费变小……
简单可归纳为一句话:政府、国民都极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现在以色列占据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确保太巴列湖的淡水资源安全,已经到不惜承受战争的境遇。
所以,你到以色列去,千万不要感叹水价的低廉。关于珍贵而低价的淡水,以色列人确实是做到极致,也堪称是传奇……
以色列长期的水问题
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国家资源。水对于确保人民的福祉和生活质量以及保护农村农业部门至关重要。以色列多年来长期缺水。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已发展成一场严重的危机,人们担心可能越来越难以充分供应城市和家庭用水。目前以色列可再生水资源的累积赤字约为20亿立方米,相当于国家的年消耗量。赤字还导致饮用含水层水资源的质量恶化,这些水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微咸水或受到污染。
危机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以色列连续四年遭受干旱。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用水的需求增加,加上根据国际承诺供水的需要,导致了对可再生水源的过度利用。
水部门的政策,特别是过去十年的政策,加上面对迫在眉睫的水短缺局势缺乏适当行动,导致了目前危机的严重性。
农业部门受危机影响最大。由于短缺,对该部门的水资源分配不得不大幅减少,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目前的危机使人们认识到,需要制定一项政策、体制和业务改革的总计划,以稳定局势,从长远角度改善以色列的水平衡。
水资源和水供应
常规水资源
可再生水的年平均总潜力约为1800 MCM,其中约95%已经开发并用于家庭消费和灌溉。大约80%的水势在该国北部,只有20%在南部。
以色列的主要淡水资源是:基内雷特湖——加利利海,沿地中海沿岸平原的沿海含水层,以及中部南北(卡梅尔)山脉下的山区含水层。其他较小的区域资源位于上加利利、西加利利、贝特谢恩河谷、约旦河谷、死海裂谷、内盖夫和阿拉瓦。主要水资源的长期平均可补充水量约为每年1800 MCM。
以色列在利用几乎所有现成的水资源和促进有力的保护计划之后,长期以来一直把通过开发非常规水源来扩展现有水源,同时促进保护作为一项国家使命。这些努力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废水的再生;截流和人工补给;人工降雨;海水淡化。
因为以色列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科研资源在水利用研究上,他们的水系统在世界上绝对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常规水资源的开发,以色列还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这项技术帮助以色列得到了大量的淡水。同时,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从每一滴水中获取最大的价值,他们的滴灌技术,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技术均为世界领先水平。
在以色列,90%的污水会被循环再利用,用于园艺或农业。
90%,这个数字单看好像并没有很震撼,但是我们如果看看世界各国污水处理回收率排名就知道了。排在第二的国家是西班牙,他们的污水处理回收率为17%。
90%和17%,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污水再利用,不仅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可用水,同时也防止河流,泉水和海洋受到污染,到目前为止,以色列几乎没有任何污水污染极大的改善了环境。
不管有多少人指责以色列在中东穷兵黩武,我始终对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抱有极大的敬意,真的很了不起。
以色列建立之初,国家财政一开始就有钱,以色列也不是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合成的什么人工水,主要还是利用其本身就有的约旦河,通过运河、节水灌溉等等这些并不高端的技术手段,让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的高效率利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曾经将从以色列引进的滴灌技术在中国西北广大缺水农村推广,可惜结果很不理想,农民们积极性不大,因为这项技术一亩地成本起码要二百二十美刀,而中国西北农民一亩地产值不过二百元人民币。
这个不得不说以色列的国企是真的良心企业!以色列把淡水资源列入国有管控物资,尽量的以成本价提供给国民,这才有了5块一吨的淡水。相比之下,科威特沙特等国的同类国企就很不是东西了。
以现在的淡化海水技术,每一吨淡化海水的成本大约是1.1~1.3美元之间,我们国内则在8.3~8.7元之间,以色列的淡水来源有42 %是来源于叙利亚戈兰高地的,我们把戈兰高地的淡水跟淡化海水的花费总额平均除一下就可以计算出以色列国现在的淡水总价大约在4.8~5.2块之间。这也直接得出以色列淡水5块一吨确实是成本价了。
而同比之下,科威特的淡水价格就是顶天了。科威特的淡水价格大约是10美元/吨,按目前国际汇率来计算大约是71块/吨。而科威特方面的淡化海水技术大约跟以色列持平,生产淡水的价格也差不多,这也足以看出这其中的利润所在了,这是科威特皇室的另外一个小金库。
说白了,
就是不赚自己人的钱呗!
越紧缺重要的资源,政府越重视,否则会政局动荡,影响 社会 的稳定,这是任何政客都绝对会重视的重点问题。
例如我国的粮食:大米的价格控制!
每一个国家,民生多么重要?
谁是沙漠里的“水库”?
在非洲沙漠生长着一种树,远远望去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瓶子插在地里。因此得名叫“瓶子树”。瓶子树一般有30米高,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里面储水约有2吨,在干燥的沙漠里扮演着“水库”的角色。雨季时,它吸收大量水分,储存起来,到干季时来供应自己的消耗。
瓶子树可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人们只要在树上挖个小孔,清新解渴的“饮料”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解决人们在茫茫沙海中缺水之急。
纳米比亚沙漠甲虫背部具有集水功能是否正确
纳米比亚甲虫,因为生活在纳米比亚沙漠得名。甲虫靠饮用风中所携带的微小雾滴而生存着。
纳米比亚甲虫的外壳布满了小疙瘩,每个疙瘩表面都像玻璃一样光滑,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吸收水汽。在每个疙瘩的斜面和疙瘩与疙瘩之间的“平地”,都覆盖着一层蜡状物质。
早晨,薄雾穿过沙漠,风中的雾滴碰到了纳米比亚甲虫的疙瘩,停留下来,许多小雾滴聚集起来,最终在疙瘩上形成一个小水滴。当小水滴变得相当大而且有些重的时候,它们从疙瘩的顶端滚落,到达疙瘩上的“平地”,然后慢慢地滚到头部的小沟里,顺着小沟到了甲虫的嘴里。
阿塔卡玛沙漠几百年不下雨,这里的人是怎么获取水源的?
其实水源方面跟当地的气候有一定的联系,由于这里的气温跟其他地方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它是属于干旱的地方,但总是会出现狂风,并且白天和晚上的相差会非常大,感觉就像不是在相同的地段。正因为有这么大的差异,能够让当地出现许多的露水和雾气。
大家为了更好的生存,于是就制作出一种工具,把这些露水全部都收集起来,这样就能维持一天的用水量了。也许这么多人都住在沙漠周边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挺佩服的。并且在这么恶劣的环境当中,还能生活这么多年,小日子过得很不错,可能是已经完全都习惯了吧。
对于这个沙漠几百年都不下雨,却有100万人在此居住,这里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的沙漠,甚至被称之为干极,而在这个地区,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而且这个沙漠的环境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环境的地方。据说这里的人们是受到了仙人掌的启发,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利用仙人掌吸收空气中的湿气,
以此来维持生存得到水源,阿塔卡玛背带紧邻着广阔的太平洋,因此在这片沙漠对待,即使从未下过雨水,也有很多的海洋水汽。而从大洋里飘来的冰冷的水汽,冷却成了沙漠中的空气,随之形成了白茫茫的大雾,当地人又用极密的网来网住这些大物,因此,便形成了水,而这些网每天都能够制造500公斤的水,所以这也是当地人水资源的来源。
沙漠吸收水分的发明者是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沙漠吸收雨水去哪里了、沙漠吸收水分的发明者是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