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发明搬运工具的是谁(自制搬运神器)
今天给各位分享自制发明搬运工具的是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自制搬运神器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 1、砖夹子是谁发明的
- 2、教人制作水木牛马,搬运粮米的人是
- 3、谁制作拉床!~ 谁发明了床
- 4、斯蒂芬逊是怎么发明火车的故事?
- 5、独特的运粮工具木牛流马是谁发明出来的,具体是这么用的?
- 6、《三国演义》中用来搬运粮草的水牛流马是谁制造的
砖夹子是谁发明的
是由韩润霖发明的,生于1916年逝于1998年,在文化大革命前发明,在国家专利局有备案。
教人制作水木牛马,搬运粮米的人是
木牛流马
鲁国木马
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
三国木牛流马
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乌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用来运送粮草。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莫衷一是。说什么的都有,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
南北朝木牛流马
又过了200多年,南北朝时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未留下只字片图的资料。
探索
先看看书上的木牛流马的介绍: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马:肋长三尺五寸,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前脚孔去前轴孔四寸五分,板方囊两枚。
从书上的叙述来看,木牛是相当于发动机的设备,流马只是个装载东西的设备,相当于汽车的车厢。
从木牛的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助力机构,里面可能加有飞轮机构。从他的运行来讲,里面采用的有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人推动木牛时,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流马的结构,其实是一辆板车,只不过改变了它的重心和轴承部分,使它比以前的板车用起来省力一些。
关于书上说这个为牛什么,那个为牛什么,这只不过是中国人的习惯,用来增加木牛的神秘性而已.就像周易上说的,什么马像什么之类的。
木牛有四足,其实是轮子.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机械术语,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达,和现在的会不一样。
有猜测木牛是用脚走路的,可是这要用液压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用手来摇,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用的机构太多,有些机构,在当时还没有发明。
关于扭转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简单,里面有防反转的棘轮机构。
当然,我也只是根据三国演义里的记载推测。不过应该不会差得太远。我现在手头没有详细的关于木牛流马的资料,只是根据我的经验推测。
也可能有复杂化的想像,不过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这样采用的结构比较简单,符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我们的先贤似乎是联手保留下一个千古之谜,以考验我们后人的智慧。
研究和发展
古谜从此吸引着世世代代的探谜人。远不说,仅从1956年以来,全国各地就自发成立了7个木牛流马研究会。然而,探谜的结果是古谜本身的真实性首先被怀疑和否定,一个“独轮推车说”似成千年定论。早在宋代,高承就在其《事物纪事》一斗中写道:“木牛即今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总而言之,大多数研究者、考古者都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并不是什么造物奇观,而是传说的神化和记载者的夸张与误会。
但总还是有“爱认死理”,坚信古籍的记载不会是虚妄之笔,坚信木牛流马确有其物,并试图将其造出来的人。1986年,新疆工学院王湔高级工程师在学院及所在机械系支持下,由日本商家赞助,做成了三件木牛流马。每一件就是一架四足步行机,手扶后边的双辕就能使之曲迈步行走。美中不足的是,其不具备负重功能,行李一压,就走不动了。负重行走这个难题仍未能解决。
突破的机会似乎留给了陕西汉中市的洋县农民郭统霄。
说起来,他造木牛流马纯属偶然。1997年春节期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放,郭统霄天天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观看。当看到木牛流马这一集时,有人见郭统霄异常兴奋,就与他打趣“你爱捣鼓,你能把木牛流马捣鼓出来,我就服你。”他连想都未想就说能。并立即投入紧张的研制工作。
从一开始,他就坚信,木牛流马的行进应当是用腿,而不是用轮子,只有腿才能在栈道上登台阶。可怎么才能使腿迈动呢?他巧妙地利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和惯性的原理,设计了杠杆连杆结构、平衡结构,调步结构等内部机关,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试制出了第一批流马。
这匹马长1.4米,高1.1米, 自重17.5公斤,可载重35至40公斤。只需适当加点牵引力或推力,马便可双蹄并进行走,只需把舌头一按,即可将行动机关卡死,这一点,同《三中演义》中描绘一致。
虽然,这第一匹流马的步幅只有20厘米,载重也只有35至40公斤,但它毕竟使一个千古之谜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木牛流马不是作家的夸张,不是史家的误会,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实!
谁制作拉床!~ 谁发明了床
通俗来说是鲁班,但详细的就往下看吧
中国古代卧具分为四种,它们是榻、罗汉床、架子床和拔步床。
床的使用历史很早,传说上古时代的神农氏发明了床。三国时期是中国低矮家具的形成期,人们多以席地坐卧为主,战国到东汉之前没有椅凳,这时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
西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称,榻大多无围,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它在当时专指坐具,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常被古人用作一种搬运方便,可提供临时休息的家具大量使用。
罗汉床是指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一种床。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也有用三块整板做成,罗汉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罗汉床可供坐卧,它的作用就像我们现在的沙发。古人一般都把它陈设于厅堂待客,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典雅气派,形态庄重,是厅堂中十分讲究的家具。
架子床是古人使用最多的床,它的做法通常是在床的四角安立柱,床顶部安盖,称做“承尘”,床的三面装有围栏,多用小料拼插成几何纹样,也有的在正面多加两根立柱,我们称为六柱架子床。也有在正面多加两根立柱,两边各安方形栏板一块,名曰“门围子”。正中是上床的门户。更有巧手把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中加十字,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中间留出椭圆形的月洞门。二面围栏及上横楣板也用同样方法做成。床屉用棕绳和藤皮编结成胡椒眼形。四面床牙浮雕螭虎、龙等纹饰。也有单用棕屉的,做法是在大边里沿起槽打眼,把棕绳尽头用竹楔镶入眼里,然后再用木条盖住边槽。这种床屉使用起来比较舒适。架子床是明清两代很流行的一种床。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种造型奇特的床,它像一间独立的小屋子,我们称它为拔步床。顾名思义,“拔步”就是要迈上一步才能到达的床,从外形上看,它好像是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床前设浅廊,长出床沿三四尺,廊子的两侧可放置一些小型家具和杂物。此床多在南方使用,四面挂帐,既防蚊蝇,又可方便主人起居。
围子床
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即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我们知道,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围绕睡卧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久而久之,形成了国人待客的等级观。清朝以前,甚至民国初年,国人待客的最高级别一直在床或上炕上。榻和罗汉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而是待客。自唐至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以来,通览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频频可以见到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中心待客的场面。明代以降,特别是在清代,这种礼仪已成定式。因此罗汉床由朴素向华丽发展,逐步强调身身的装饰,三屏风式罗汉床即为一例。此应酬原为美国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所藏,三屏风式,攒框装入七块黑白大理石,正面围子略高一些,此床清式特点已明显,但仍保留了明式的基本特征。譬如围子,正面围子虽装入三块大理石,可仍采用通长平式,有别于清式中间高两头矮的装饰风格,而且正面围子仅略高于两侧的围子,这在明式罗汉术中很普遍。而清式罗汉床,往往正面呈现山家形围子,两侧也常用台阶形式,形成一定落差。这要求正面围,尤其中间一块要高,才能使围子几经落差不至于太矮。清代罗汉床,五屏风式、七屏风式渐多,甚至九屏风式也有出现,这就迫使正面围子加高,高到令人难堪的局面。按这种思路,罗汉床围子越矮,年代就越古.
围子床比罗汉床的长、宽尺寸要大一些,其他并无异样。它即可以作为厅堂的坐具,又可以供睡眠用。
斯蒂芬逊是怎么发明火车的故事?
英国维拉蒙特·塔茵,有一所专为煤矿矿工子弟创办的夜校,招收七八岁的儿童。一天,一位18岁的小伙子不在乎孩子们好奇而带讥笑的眼光,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夜校大门,和比他矮半截的小同学坐在一起,认真地听课。
他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火车之父”的发明家乔治·斯蒂芬逊。
斯蒂芬逊1781年6月8日出生于英国维拉蒙特·塔茵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清贫困苦的家庭无力支持他上学读书。8岁那年,为了帮助家里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到矿井干活。斯蒂芬逊心灵手巧,又十分勤勉。刚满14岁就被一位操纵纽康门式气压蒸汽机的技工看中,选他当了自己的助手,干些擦拭机器和保管蒸汽机零件的杂活。天天跟蒸汽机打交道,使他对蒸汽机的构造、性能逐渐熟悉。终日在煤矿干活,他对运煤的劳累和艰辛更有切身的感受。
斯蒂芬逊的文化知识低得可怜,常因识字太少而造成过失。他认识到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知识。所以,他以18岁的年龄入夜校学习,读书、写字和学习打算盘。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斯蒂芬逊硬是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斯蒂芬逊自夜校毕业以后,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此后阅读了大量的科技书籍,掌握了必不可少的数理化知识。那时,英国人瓦特已经制成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蒸汽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改进、完善,蒸汽机已普及化了。
斯蒂芬逊跋涉750多千米路,专程到瓦特的故乡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去做工,目的是深入研究蒸汽机的构造、性能和原理。仅一年时间他便成了小有名气的蒸汽机维修技师。1803年,他担任了基林格沃斯矿山的主任技师。斯蒂芬逊为矿山引进各种机械,并改进了一些采矿机械。他为工友们搬运矿石所用的矿车,铺设了铁皮轨道,使搬运工作既简便又省力。工友们称他为“机械博士”。1812年,斯蒂芬逊被任命为基林格沃斯矿山的技师长。他拥有一定的职权,这为他研究发明各种机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自从担任技师长之后,斯蒂芬逊把全部精力全用在研制蒸汽机车上了。一天,他查看了他所收集的全部资料。那上面详尽地记载着当时研制蒸汽机车的情况。
当瓦特研制成旋转式蒸汽机时,就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安在马车上,以代替驭马拉车。1791年,最早试图把蒸汽机用在新的陆路运输工具上的尝试,是另一位英国矿山技师理查德·特莱维茨克做的。经过多年努力,他较好地解决了蒸汽机小型化、轨道稳固、汽缸排气、锅炉通风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1804年,特莱维茨克最先制造出铁轨用机车。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车,能牵引五辆车厢,载10吨铁和70个人,能以时速4千米的速度行驶。然而,这台机车经常发生零件损坏、断轨、出轨等事故。最终,特莱维茨克失去了信心,放弃了研究。
不久,人们认识到特莱维茨克蒸汽机车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是铁轨打滑造成的。1812年,英国技师布雷金苏和穆雷二人,改进了特莱维茨克的“火车”。他们先在两条铁轨中间加一条带齿的铁轨,又在机车腹部相应地安装一个转动的齿轮,以防止铁轨打滑。但仍以失败告终。
那时,很多人都在考虑用蒸汽动力取代马力,实现陆路运输工具蒸汽化。法国的居奥特、英国的穆阿及马德克、美国的埃旺斯等人,都在潜心研究这个问题。
斯蒂芬逊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决心开展蒸汽机车方面的研究,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技术优势。1813年,为了解决从坑口到贮煤场的运煤问题,他制造了第一台移动机械——“布鲁海尔”,这是一架蒸汽机推进器。1814年,33岁的斯蒂芬逊改进了“布鲁海尔”,使它成为具有两个汽缸的蒸汽机车。它的时速达到7千米,可以在坡道上行驶,载煤30吨。煤矿老板看到斯蒂芬逊的研究成果有利可图,决定投入大笔资金支持他研制新的蒸汽机车。1815年,斯蒂芬逊制造出第二台搬运车,这是斯蒂芬逊根据特莱维茨克机车改制的。1816年,他制造了第三台运煤车,这是斯蒂芬逊的一项创造。他独自发明了装在机车外部外连杆连接车轮的传动方式,从而增加了机车的牵引力。自此他成了蒸汽动力移动机械专家。
从1814年到1825年,斯蒂芬逊为各地矿山制造了55台采矿机械,其中16台是蒸汽机车。当时的英国采矿业迫切需要蒸汽机车,特别是从煤炭产地将煤炭运到海港,装船发往各地,更需要机车。
达林顿号称英国的煤都。堆积如山的煤炭运不出去,只能靠重载马车一车车拉到海港斯托敦。有人建议说,修筑马车用的铁路。经过协商,运煤公司决定聘请斯蒂芬逊担任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
这是一条供马车行驶的“铁路”。按照传统设计,只需在优良木轨外包上铁皮。在斯蒂芬逊的坚持下,他们第一次采用生铁铸成的铁轨。这一创举给以后蒸汽机车行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由于越来越多的矿山、工厂需要蒸汽运输机车,1823年斯蒂芬逊与两个出资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车制造厂。当时,英国各地矿山和工厂,已经广泛地使用了斯蒂芬逊制造的蒸汽机车。但它们都是短距离的,而且速度缓慢。
能不能让蒸汽机车以更快的速度长距离地运送客人和货物呢?斯蒂芬逊认为理论上是可行的。在一次试车中,由于车上螺栓被震松,从而酿成翻车事故,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注意。反对蒸汽机车的人借此提出责难。这迫使斯蒂芬逊对蒸汽机进行改进。为了减少蒸汽机汽缸排气的噪声,他用导气管把废气引入烟囱。这样不仅减小了噪声,还加快了炉内的空气循环,使煤燃烧更旺,增强了机车的牵引力。另外,斯蒂芬逊为了减小震动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蒸汽机车上添加了许多减震弹簧及其他部件……
1825年,经过斯蒂芬逊的多方游说,英国官方同意他在斯托敦与达林敦之间长达40千米的商业铁路上,做长距离试车。9月27日,他制造的“旅行1号”蒸汽机车,牵引30多辆货车和客车,运载旅客600多人,成功地在斯托敦与达林敦之间行驶了33千米。为了安全起见,政府专门派人骑马举旗在火车前引路。
1829年,政府同意铺设利物浦——曼彻斯特之间的铁路。为了挑选最好的牵引机车,事先举行了试车比赛。通过报纸的宣传,1万多名观众观看了这场罕见的机车比赛。
比赛那天,莱茵希尔人山人海,有3台披红挂绿的蒸汽机车整装待发。其中,斯蒂芬逊亲自驾驶的是“火箭号”。
这台“火箭号”机车,装有法国发明家马尔科·泽克安设计的新式水管式锅炉。它运载13吨货物,以24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行驶了100千米。时速、性能超过了另外两台机车,取得了优胜。
从此,人们不再怀疑蒸汽机车的性能了。在英国,出现了铁路建设热。到19世纪40年代,主要铁路干线大都建成。19世纪末,世界铁路通车里程已经发展到65万千米。20世纪20年代铁路通车里程又翻了一番,达到127万千米。工业发达国家基本上形成了铁路网。
斯蒂芬逊蒸汽机车在结构上,当然是现代蒸汽机车的雏形。现代蒸汽机车上所有的部件,都能从这个雏形中找到它的原始印记。斯蒂芬逊一直从事铁路建设、机车制造工作,直至逝世。由于他对蒸汽机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火车之父”。
独特的运粮工具木牛流马是谁发明出来的,具体是这么用的?
众所周知,神算子诸葛亮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他独创的“八阵图”,被誉为神奇的阵图。同时,他还发明的连发的弩弓,成了战场上神武器。而他在北伐曹魏时发明的木牛流马同样是他的成名作,因为他解决了蜀中长途跋涉运粮难的问题。
《三国志.后主传》有这样的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兵,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史书记载当时诸葛亮找了一位当时有点技术的木匠发明了木牛流马。而在《三国演义》里面把这种工具描述的神乎其神,说这种工具运粮八石,只需一人,能走数十里。
那么,这个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么神乎吗?
民国时有学者对其考证,一种说法就是木牛乃是当时四川矿工们所用的“木牛车”,流马则是一种叫“快马子”的窄长小船。
木牛流马为什么要设计成“牛”“马”这样难看形象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以牛或马造型便于隐藏山林间,不利被敌军发现,另一方面“牛”“马”可起到装神弄鬼的迷惑作用。
而木牛流马“人不大劳,牛马不食”证明以人力驾驭。聪明的诸葛亮制造了轮腿神妙配合的运载工具木牛流马。即人一推,轮子中间动,使四腿上下运动不停;而牛马前进过程中,腿着地,受上方粮板重压,又杠杆式使另两条腿翘高,而人配合使重心移至后面高起双腿上,实际手腕一压之下,木牛流马就前进了车轮一个直径路程。这样反复一抬一压,又有四腿可垂直伸缩上下运动配合山道坡度而行。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派出的侦哨探知后惊的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木牛流马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防盗”。也就是说在运粮过程中,如果被敌军发现或者拦截时,如果抵挡不住,弃粮逃跑时,只要推行者要木牛流在轮毂隐蔽部位插入事先配套制好的榫头(可能有一个插榫头的配套工具,类似内六角扳手之类的东西),使轮子不能转动,敌军运不走。在这种情况下,敌军唯一能做的只是有用火来烧毁。
当然,木牛流马目前连专家也还无法完全解释它的原理,可见其发明在当时还是做到了“前无古人”,有一定的神奇性,但远没有《三国演义》里所吹棒的那么神奇。
至于为什么会在后来没有全面推广下去,那是因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朝廷和百姓对道路的重视,修的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同时又发现圆的车轮更实用更快,农村普遍使用的独轮车和两轮板车就是后来的改进版和创新版。木牛流马因为极其“笨重”,后来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国演义》中用来搬运粮草的水牛流马是谁制造的
诸葛亮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说这种运输工具“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司马懿闻报,派人去抢了数匹,命巧匠仿制二千余匹,并让军士驱驾木牛、流马,到大本营搬运粮草,往来不绝。谁知诸葛亮派人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暗中将木牛、流马口中舌头扭转,牛马便不能行动。正当魏兵疑为怪时,诸葛亮又派五百军土扮作神兵,鬼头兽身,以五彩涂面,边燃放烟火,边驱牛马而行。魏兵目瞪口呆,以为诸葛亮有神鬼相助,不敢追赶,诸葛亮轻而易举地获得许多粮草。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在当时可算是巧思绝作了,因而有诗赞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由于《三国演义》描绘得太奇妙,以致于不少人认为,所谓木牛、流马纯系小说家的杜撰。
查考史书,可见诸葛亮确实制造过木牛、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231),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 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没有《三国演义》描绘得那么神奇,但从中可见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的历史事实。
通过上述对自制发明搬运工具的是谁和自制搬运神器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