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2号是谁发明的(旅行者2号是谁发明的呢)

百科问答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旅行者2号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希望对于各位朋友学习旅行者2号是谁发明的呢的过程中有帮助。

文章目录:

“旅行者2号”是哪国的﹖

美国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1977年8月20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旅行者”号探测器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国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沿着2条不同的轨道飞行。在100天后,“旅行者”1号超过“旅行者”2号,并先期到达木星考察。1979年3月5日,“旅行者”1号在距木星27.5万千米处与木星会合,拍摄了木星及其卫星的几千张照片并传回地球。通过这些照片可以发现木星周围也有一个光环,还探测到木星的卫星上有火山爆发活动。“旅行者”2号于1979年7月9日到达木星附近,从木星及其卫星中间穿过,在距木星72万千米处拍摄了几千张照片。

1980年11月13日和1981年8月26日,这对探测器分别飞近土星考察。“旅行者”1号掠过土星时,发现成千上万的光环群,形成一组交错在一起的环形彩带。“旅行者”1号还着重探测了原来认为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但从拍回的照片上发现土卫六的直径只有4828千米,而不是过去认为的5760千米,因此判定它小于木卫三,从而退居为太阳系的第二大卫星。此外,还发现了土星的几颗新卫星。“旅行者”2号则对新发现的土星环和几个卫星作了近距离探测,向地球发送回一万多张照片。

“旅行者”号探测器本身重816千克,携带有105千克科学探测仪器。它的主体是扁平的十面棱柱体,顶端装有一直径为3.7米的抛物面天线,左右两侧各伸出一根悬臂,较长的一根是磁强计支柱,短的一根是科学仪器支架。探测仪器有10种,主要是行星及其卫星的摄像设备和各种空间环境探测设备。“旅行者”号的土星探测之行,初步揭示了土星家族的面貌。

目前,“旅行者”探测器都已飞出太阳系,飞向茫茫宇宙深处。

旅行者2号

旅行者二号

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二号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

1979年7月9日,最接近木星,并拍摄了木卫一的照片。

1981年8月25日,最接近土星。

1986年1月24日,最接近天王星,并发现了天王星之前未知的十个天然卫星。

1989年8月25日,最接近海王星。

2018年12月10日,飞出日球层顶,成为继旅行者一号之后,第二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

发射时间:1977年8月20日

发射地点: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

质量:815克

速度:15千米/秒

距离地球:130.1天文单位(合195亿公里)

有趣的是,旅行者二号在2010年向地球传回了一些奇怪的信号,此时的旅行者二号正在位于地球138亿公里的地方。事情发生后的一段事间,旅行者二号出故障的原因迟迟无法弄清,这导致出现了一种旅行者二号被外星人劫持的说法。

旅行者2号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号”太空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太空中心用“大力神3E”型火箭发射升空,向着太阳系边缘飞奔而去。

“旅行者2号”的使命就是为了探测天王星。1986年1月24日,“旅行者2号”在8年的漫长岁月和48亿千米的长途跋涉之后,才从距离天王星的最近点飞过。早在1985年11月24日,“旅行者2号”就开始了对天王星的探测,这种探测一直延续到1986年2月25日。当然最关键的探测是“旅行者2号”横穿天王星赤道面及卫星群的那6小时。“旅行者2号”太空船共携带了12种科学仪器,用于拍摄、探测和研究它所飞临的行星及其卫星。美国宇航局从1985年初就开始准备。这次“旅行者2号”到地球的距离比接近土星时的距离远两倍,所以传送信息的无线电波强度减弱了1/4,传送速度也只有接近土星时的一半。为了能接收来自“旅行者2号”上的微弱电波,美国宇航局把位于澳大利亚堪培拉的64米天线与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的64米天线联机工作,以提高整个深空跟踪网的接收能力。

美国的“旅行者2号”是怎样的宇宙探测器?

美国在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旅行者2号”。它重约825千克,由6万多个零件组成,安装有电视摄像机等十多种仪器。这个集现代科技成果之大成的宇宙探测器,自从发射上天后,孤身遨游,闯荡了多半个太阳系,取得了惊人的探测成果。

旅行者二号飞出柯伊伯带了吗

带了。

旅行者2号是上世纪七十年代NASA发射的两枚深空探测器中的其中一颗,到2018年科学家确认旅行者2号冲出了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

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1977年8月20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是美国航天局研制的飞往太阳系外的两艘空间探测器的第二艘。

旅行者2号是谁发明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旅行者2号是谁发明的呢、旅行者2号是谁发明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