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自动水田插秧机的是谁(我爱发明水稻插秧机)

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发明自动水田插秧机的是谁,以及我爱发明水稻插秧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农具的起源及发展史

农具的起源

农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使用简单农具的时代。在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就有了原始的耕地工具——耒耜。公元前13世纪就已使用铜犁头进行牛耕。到公元前 8~前 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拥有耕地、播种、收获、加工和灌溉等一系列铁、木制农具。公元前90年前后,赵过发明的三行耧,即三行条播机,其基本结构至今仍被应用。到 9世纪已形成结构相当完备的畜力铧式犁。在《齐民要术》(约540)、《耒耜经》(约880)、王祯《农书》(约1310)、《天工开物》(1637)等古籍中,对各个时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和工具都有详细的记载。在西方,原始的木犁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使用铁犁铧。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发展和大量使用新式畜力农业机械的年代。1831年,美国的C.H.麦考密克创制成功马拉收割机。1936年出现了第一台马拉的谷物联合收获机。1850~1855年间,先后制造并推广使用了谷物播种机、割草机和玉米播种机等。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拖拉机开始逐步代替牲畜,作为牵引动力广泛用于各项田间作业,并用以驱动各种固定作业的农业机械。30年代后期,英国的H.G.弗格森创制成功拖拉机的农具悬挂系统,使拖拉机和农具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使用和操作性能。由液压系统操纵的农具悬挂系统也使农具的操纵和控制更为轻便、灵活。与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由牵引式逐步转向悬挂式和半悬挂式,使农机具的重量减轻、结构简化。40年代起,欧美各国的谷物联合收获机逐步由牵引式转向自走式。60年代,水果、蔬菜等收获机械得到发展。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机械作业过程的监测和控制,逐步向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方向发展。

发展:

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可分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农耕类大体有铲、耒、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加工类最普遍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此外,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贮物和烧煮食物。此后,各个时期农具的发展大致如下。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农具有所改进,但所用材料还是以木、石、骨等为主。当时已有青铜生产,但多用于武器、食器和礼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铜制作的仅有一些中耕农具□(字库无此汉字,下同.编者注)、□和收割农具□等。此外还有一种用于碎土和砸实田埂的□,只是装有长木柄的木质榔头。在农业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于从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这个时期农具的种类虽增加不多,效率也还不高,但为后来铁制农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时的阻力;铁□(或作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一时期推广的连□,是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所长期沿用。

秦、汉至隋、唐、五代 秦统一中国以后,特别是两汉以来,由于冶铁业的大发展,不但铁制农具更加普及,成为“民之大用”,而且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具的种类增加,质量也大为提高。西汉中期以后,木心铁刃农具已被全铁农具所代替。随着牛耕的推广,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加有利于深耕和碎土。东汉时开沟用的巨型铧,重达15千克、长达40厘米左右。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犁□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便利。从汉代起,如翻耕用的□,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中耕用的锄和铲,收获用的□镰(刈□)、钩镰等农具都已出现,并逐步得到改进。

至魏、晋、南北朝 又有新的增益,如碎土保墒、平整土地用的耙就在此时出现。另一种农具耖也在这时所创。由石磙和木框架两部分构成的碌碡(碌碡、陆轴),则是一种碎土压实器,到隋、唐、五代时,它又发展成为磙上带刺的□□。在这一时期播种耧车的出现,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功效一个重大进步。耧车下端有3个耧脚,即3个开沟器,中间装有盛贮种子的漏斗,播种时用牛拉车,边开沟边播种,速度既快,质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创造和改进也有重大意义。以前的桔槔主要利用杠杆作用,使用时不但费力,又不便于深井汲水和大面积灌溉。汉代创造的辘轳或称滑车,使汲水效率大为提高。翻车(即龙骨水车)于西汉末年先是在宫苑池沼灌水使用,而后逐渐普及民间,又经过东汉末年及三国魏时的继续革新,堪称灌溉工具上的一个重大创造。它利用齿轮带动链上的许多刮水板将水刮入车槽,以人力或畜力驱动,用于提水灌溉和排涝时,效率远胜于过去的灌溉器具。东汉末年,还出现了渴乌即最早的虹吸管。

唐、宋、五代时 发明的立井水车主要用于深井取水,也是利用齿轮原理。至于高转筒车,则是用许多竹筒连接、借助水力转动轮轴汲水入筒提至高处的装置,主要应用于长江流域。此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如风车的利用,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脚踏碓到水力碓的进步,特别是多个齿轮连带转动的连磨的利用等,都较过去大大提高了效率。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农具的发展无论在动力的利用、机具的改进、种类的增加、使用的范围等方面,都超过了前代。北魏《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只有30多种;而元代《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所载农具达 105种之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具,且附以精致插图。这时还出现了绳套和挂钩。绳套是把“一条杠”分解为两条绳索,可使牛耕的牵引力加大;挂钩是将动力机和工作机分开。这样,利用绳套服牛,犁身可大大缩短,回转方便,因而牛耕不但可用于水田、平地,且可用于丘陵山区。这时期还出现了犁床或犁辕上附有□(犁)刀的改进犁,□刀可以清除芦苇杂草,便于垦耕。在水田生产中,则有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农具耘荡的应用。砘是一种土壤镇压器,它与耧车结合可以在播种后压实土壤。宋代秧马的发明,则可减轻稻田生产中拔秧的劳动强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高效率的联合作业农具如播种和施肥相结合的下粪耧种,由麦笼、麦钐、麦绰3部分组合的收割作业农具,一日可中耕20亩的耧锄,以及一机多用的水轮三事等。农业动力上除使用人、畜力外,还较多地使用风力、水力来进行灌溉、排水和农产品加工。在金代出现的 S型挂钩,中原地区已普遍应用。它是改进了农具的动力和工作机的连接装置,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进了农业各工序上的农具如犁、耧、耙、砘、耘锄等以及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的联系,提高了效率。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农具较之元代无多大变化,发展比较缓慢,但某些农具仍有改进。如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地进行垦耕。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了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反映了传统的农业精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同时,由于钢铁冶铸技术的发展,在农具部件的创造改进方面也有较大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为发展新式畜力农具,如步犁、耘锄、播种机、收割机和水车等。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建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制造工业。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首先在水稻秧苗的分秧原理方面取得突破,人力和机动水稻插秧机在60年代中期相继定型投产。1965年开始生产自走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获机,并从1958年起研制半喂入型水稻联合收获机,到70年代中期有十几种产品定型,少数机型进行小批生产。1972年创制成功的船式拖拉机(机耕船),为中国南方水田特别是常年积水的沤田地区提供了多种用途的牵引动力。到1984年底,全国(除台湾省外)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85.4万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达到 329.8万台,农业用汽车达到35万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达到615万台,农用水泵达到515.7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达到 123.5万部,小型和手扶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达到 291.8万部,谷物联合收获机达到35861台,饲料粉碎机达到113.9万台,磨面机、碾米机、轧花机和榨油机共 388.1万台,农用动力总功率达1.95×108 千瓦。1984年,机耕面积达5.2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39%。机电灌溉面积达3.76亿亩,占灌溉面积的56.4%。

手动插秧机实用吗?

稻米和小麦依然是全世界的主食,我国也是稻米种植大国,这一部分的功劳要归于我们的袁隆平院士,但是大家可知道吗,大米好吃,但是秧难种。我国的大米种植在南方,由于受到地势和农业发展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等因素。

水稻的种植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人工来完成,但是这份工作确确实实是一份累活,不停的弯腰,农民伯伯的腰都要断了,智慧来源于实践。这不一位南方的一位牛人就发明了一款手摇式插秧机,这款手摇式插秧机不用油不用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用弯腰就能轻易的完成插秧工作。

只需要将秧苗固定在插秧机上,操作的人在田里边走边用手摇动插秧机上的控制杆,来回在水田里穿梭就能完成连续插秧工作。其原理就是,在插秧机的核心单元有两个钢片,通过控制杆传动,一个拨片就可以拿到一棵秧苗,通过两个钢片将秧苗插到水田里。

秧苗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样的简单却很实用的机械据发明者称,制造成本仅仅花费了200元,一个操作人,一小时可以播种600平的面积,比十个人的速度还要快,利用这样的机械插秧,无论是深度还是间隔都比较规范匀称。

秧苗的成活率据发明者称可以达到98%。这样的插秧神器就是农民伯伯的福音,发明者完全可以申请专利,获取投资或者授权工厂实现产品化,让这款插秧机在市场上出现,解救那些还在弯腰插秧的稻农们,点子只有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灵光一闪,就像这位牛人,用自己的智慧解放自己。

希望采纳,谢谢哦

水稻种植是如何实现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的?

水稻种植实现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的过程是:首先采用无人驾驶旋耕机完成土地耕整;然后采用无人驾驶水稻旱直播机进行水稻播种;再采用无人驾驶高地隙喷雾机和无人直升机完成了施肥和施药等作业;最后由无人驾驶收获机和运粮车协同完成收获作业。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研科学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罗锡文团队的水稻无人农场喜获丰收。“我们的水稻无人农场已经实现耕、种、管、收的全程全面机械化,未来该项技术有望推广至全国各地。”罗锡文说。

华南农业大学水稻无人农场已经出产了首批大米,这批大米的耕、种、管、收均由无人驾驶的农机完成,在国内尚属首次。

扩展资料

无人农场

“无人农场能把作业人员从繁重的驾驶操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罗锡文介绍说,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一种途径,包括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等五大特点。

在无人农场,旋耕机、拖拉机等机械,按照设计好的程序,自己从机库开到田间作业再回到机库,轻松将农活完成,全程实现无人化。

自2004年,罗锡文团队就开始研究农业机械导航及自动作业,突破了十大关键技术,先后研制出无人驾驶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高地隙宽幅喷雾机和收获机,实现了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环球网-北斗、5G加持,水稻种植实现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

《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中,黄渤饰演的角色原型是谁?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在家自我隔离!一些供人们娱乐活动的项目地点,比如电影院,KYV都必须停业关门!本计划在2020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也被迫不能在影院放映。像巩俐主演的《夺冠》,《姜子牙》等让人期待已久的电影于今年国庆档首映!与去年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称之为姐妹花的《我和我的家乡》也万总瞩目的上线了!

影片中一共讲了五个小故事!第二段《天上掉下个UFO》想必大家都被黄渤口音的UFO,和我去补下妆洗脑了吧!这段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在贵州黔南,身处大山小山村的发明家黄大宝,影片中的黄大宝是一个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发明的一个朴实的劳动者!虽然大部分发明都让人哭笑不得。他的发明有“滚蛋”机器,一个大圆球从山上滚下,为了克服贵州山区路不好走交通不便的问题!还有“自动插秧机”最重要的就是发明了“UFO”,一心想着为家乡创造运输条件,把家乡的好物,宝藏,特色通通带出山区!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

   黄渤饰演的黄大宝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和事儿,他的原型正是上过央视新闻的手工耿!影片中的“破釜沉舟跑步机”正是他的发明!类似的发明还有许多比如“自动洗头机”“菜刀梳子”等新奇的小玩意!黄渤老师开机前还特意拜访过手工耿,并且在他的小院里体验了许多发明,有一个“健身冰箱锁”,当你想要打开冰箱吃东西的时候,必须先得燃烧一些卡路里。某种角度也确实符合我们现在的一些思想,正是有手工耿这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把自己的才智付诸于行动的人,我们才能看到这么有创意的发明!

中国第一台插秧机的出现时间?

世界上第一台插秧机诞生在我国。

1952年11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具系(南京农机化所前身)成立由蒋耀等人组成的水稻插秧机研究组,我国有组织的插秧机研究正式拉开序幕。

1956年春,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农具系研制出人拉单行铁木结构插秧机,同年又研制出畜力4行梳齿分秧滚动式插秧机,命名为“华东号插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成型的水稻插秧机。

该插秧机的诞生对于世界插秧机技术的发展贡献巨大。开创了横向往复式移送秧技术原理,并一直沿用至今;开创了梳齿式纵拉分秧、滚动插秧的分插原理,成为当代纵向切块取秧、回转式插秧分插原理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我国插秧机技术不断发展完善。1967年11月,南京农机化所牵头研制的东风-2S型机动水稻插秧机通过鉴定,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1981年5月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发明自动水田插秧机的是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我爱发明水稻插秧机、发明自动水田插秧机的是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