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女性化是谁发明的创造(男人女性化的原因有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男人女性化是谁发明的创造,以及男人女性化的原因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女为悦己容,男为仕途忙:文人在明亡前的女性化现象

学问和才能、品德是选官的主要标准,但问题是这些都是内在的,都必须要经过“实战”检验。 你要“实战”就得去做官,这就成罗圈了。 由此,为进士、举人等分配职务的时候,就只能看外在的表现。比如考试成绩、书法写作、模样要求。上文“选官与选美:大唐世族、公卿夹缝下的科举反抗”已经谈了官员模样有一定合理性,及其背后的政治考虑。

在我和许多人看来,模样只要不是特别难看,能力才最重要。唐朝“牛李党争”中,李德裕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牛僧孺作为科举的代表,在 历史 贡献等方面李德裕高于牛僧孺。但牛僧孺占据文学、知识高地,在评价上似乎半斤八两,都属于“祸首”型人物。

唐朝如此,宋明清时期就不一样了(元朝属于儒家化并不成功的朝代,所以,略去不谈)。世家大族已经失去控制政治的能力,科举制成为主体。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下的选官选才问题也显示出来了。特别是在模样上。唐朝罗隐因为长得丑,一生科举不利。

在宋明清时期科举制这个问题就愈发明显了。当政权进入末期时,吏治开始腐败时,整个制度都存在一种病变。但你又必须要维持它,所以,很多情况下,诸如科举制等纯粹依靠理论排名的“考试”,就往往更加注重“形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为科举制追求外在的表现,模样呀、写字呀、穿着呀等等,“候官”的时候更要懂得礼节等等,由此,在没有“关系”“权力”或者不太硬的人群那里,就只能在这方面努力。为此,万明万历时期就出现一位“痛苦”的举人。

万历年间的苏州,商业经济已经非常发达。苏州又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东西各色商人都要经过苏州,因此,苏州城内铺户兴旺、买卖兴隆。不仅是万历年间,前推百年到孝宗弘治皇帝时期,苏州就已经非常繁荣了。由此才诞生出唐伯虎、祝枝山、张灵等一大批惊世骇俗的人物。城内青楼业为代表的 娱乐 业、书画文化业就非常极为发达乃至畸形。

万历年间,苏州城内更加繁荣、无论官吏还是百姓各个都很奢侈、自我。一日,举人李乐出来游玩散心。那日正是著名的虎丘书会的时候,苏州及其周边城市的文人都会来此学习、比试。李乐也想前去凑凑热闹。

正往前走,突然发现远处红霞一片,正在吃惊中,他揉了揉眼睛。原来,那片红霞是人穿的衣服的颜色,因为人多所以看上去红彤彤一片。

正在迟疑间,李乐发现不仅仅是红霞一片,还有紫气团团。一问才知,是苏州城内各个书院的读书人,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绿色的,如此等等都是成群结队。不仅是衣服五颜六色,每个读书人都经过精心打扮,涂脂抹粉的人更不是少数。

李乐看着看着,不禁轻声叹息。晚间辗转反侧间,他在苦想着:如此下去,世人不知道简朴,全都追逐奢华,仁义礼智信将何处所存?读书人本来应该安守清贫,可如今也追随 时尚 ,唉……

第二天早上,一夜未睡的李乐擦了擦眼泪,不禁吟出一首诗来,诗曰: 昨日到城廓,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对于李乐的所思所想,后世许多人都觉得他太守旧、死板。但问题是, 假若李乐慨叹之后百年明朝还存在的话,你说他死板倒还可以。但问题是,没过半个世纪, 表面上繁荣昌盛、强大无比的 大明朝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与其说他死板,不如说指出了问题所在。

李乐这样的人,和我们上两文提到的茅元仪、凌濛初很类似,他们都属于传统的儒家子弟,属于 社会 上的少数派,根本无法阻止 社会 潮流的变化。

社会 潮流有的好,有的不好。所以, 社会 潮流不是不能抵抗的。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李乐也是再用诗进行自己的抵抗,做了一名知识分子该有的本分。

晚明时期为何人们要在“模样”上努力、上心呢?就在于晚明时代其畸形经济已经到“神、佛”无法改变的地步,只能通过改朝换代改变。在政治上“党争”剧烈,全民、全官都以“奢侈”“自我”“物质”为能,传统道德秩序土崩瓦解。

在这种情况下,腐败导致科场上的各种关系户滥竽充数。但官员职位就那么多,想挤进去的人又太多。虽然许多人只能在清水衙门努力,但官员就那么多,特别是热门职位、热门衙门,各种好的职位都被关系户占据。

人们追逐的其实只是清水衙门和部门,竞争这些职位的人在人脉上并不深厚,只好在外在上去拼搏努力了。如果再不行,就只能在歪门邪道、丧失尊严上去努力,最终,面对政权倾覆的时候,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人们纷纷开城迎闯王。

大凡是潮流就不是个人乃至某个阶层可以阻挡的。特别是“晚明化 社会 ”之所以形成,就是因为商业经济用人们更喜欢的方式去征服人心。它的表现形式更让人喜欢、更乐于接受。在抵抗某些不好潮流的时候,作为统治阶层是否抵抗是关键。正是弘治皇帝抵抗了商品经济冲击,固化洪武体制,才延缓了明朝的灭亡。

那么,明初的商品经济不发达,这种情况就少吗?显然不是。因为,选官涉及的不是潮流问题,而是人心问题。即谁能进入统治阶层的问题。

从明初朱元璋时代到崇祯年代,像模样长得不好失去状元身份的人并不少见。例如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建文二年(1400年)、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状元郭翀、王艮、丰熙,或者因为模样不好看或者跛脚,其状元位置分别被吴宗伯、胡广、伦文叙替换,去改做榜眼。

上述三人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王艮。他并没有因此事而嫉恨建文帝,当人们义愤填膺地怒斥燕王造反的时候,王艮则在旁一言不语。结果,带头骂朱棣的胡广、解缙比谁跑得都快,在他们向“帝王争霸”的胜利者摇尾乞怜的时候,王艮则服毒自尽。

所以说,人丑代表不了什么。人丑是父母给的,谁也没办法 。人的德行、学问那是后天努力形成。人要追求的是德行、学问而不是貌色。 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在貌色上的选择是一种投其所好行为。

谁不喜欢漂亮?不要以为只有女人会穿衣打扮,古代 社会 女子因为没有爱“人身独立性”, 依附于古代男子,所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留存。但男人同样会为了自己的幸福、仕途前程而去迎合“强势者”的某种欣赏追求。这就是“男为仕途忙”。

为了“仕途忙”忙到一定程度,就有许多人开始像“龌龊”进发了。例如“男风”问题。“男风”自古就有,明朝也是如此。从皇帝说,明英宗与都督同知马良。武宗又有张忠、老儿金刚老儿多名、娈童无算,最有名者为8人。万历建男后宫选之10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皇帝如此,大臣也是如此,例如严世蕃与金凤。

基层官员也大有人在,例如县令谢与思。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层如此、中层如此、基层如此,那么,底层的科举人士就会有所改变。由此, 万历时期的“男人女性化倾向”一直延续到清朝前期。

从晚明到清朝前期这种风气,在各种小说、文学艺术家那里很明显。在“三言二拍”中就是如此。明清两朝最高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其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化现象也很明显。这种“女性化”表现的背后就是经济、奢侈。

最终,当晚明知识分子女性化情况越来越明显的时候,问题就会从“正常的量变到质变”。既然为了物质利益、为了地位,可以取悦于人,那么,其他就可以了。 不要以为量小就达不到质变的地步,有时候“最后一棵稻草”往往就是小人物、小作为、小现象。 时间长久的结果就是:整个 社会 风气只会有自己的利益,而不会有朝廷的价值存在。

这才是为什么宋朝靖康之变时、南宋政权、晚明时代,许多饱受儒家教育、朝廷恩惠、百姓供养的人,或开城门纳闯王或俯首跪拜清军而不以为耻的人大量出现了。

在“晚明化 社会 ”下,随着大部分人生活的人中,既有统治阶层的人,也有平常百姓,更有“人类文明最后底线”的知识分子。他们中也有一些有“良知”的人, 他们在“快乐”中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在“大变革”后也就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正如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张岱(1597年—1684年),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写的墓志铭——自为墓志铭所说: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 美食 ,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结果如何呢?他在“明亡清兴”的困苦中给自己下了类似评语:学文文不成、学武武不成,学忠孝仁义呢?又没有自杀殉国的勇气,学啥啥都不成,(我)就是个废物!

选官与选美:大唐世族、公卿夹缝下的科举反抗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尼姑与书生背后的晚明 社会

纵酒悲歌而死,秦淮美女相伴:山人茅元仪与《武备志》

请问南北朝时期的人们,为什么会以男性女性化为美?【伪娘】

从魏晋风度审视现代男士女性化现象

广东商学院 黄达润 SKY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的又一个思想文化异常活跃的时期,男子追求仪容之美的风俗在当时尤为盛行。值得关注的是,在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男士女性化”现象也当代找到一个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在概述魏晋风度与现代男士女性化现象基础上,对两者的产生原因的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比较,从而得到正确审视当代“男士女性化”现象的启示。

关键字:魏晋风度 男士女性化 原因探究 精神实质

一、引言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的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他们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他们追仙逐道、炼丹服药,尽显出世风范。一方面穿宽袍大袖之衣经久不洗,视“扪虱而谈”为高雅,另一方面又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为时髦。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像魏晋南北朝那样,出现了那么多著名的美男子,朗朗如玉树林立,光照千古;也没有一个时代像魏晋南北朝那样,男子对仪容之美的追求达到如此狂热的地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的生活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表现在外在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地改变,也表现在内在的思想伦理道德上,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男青年留长发穿艳服、美容化妆、佩戴首饰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因此,“男士女性化”也成了现代中国城市乃至全世界世界一道奇异的景观。通过对两个时期相似现象的比较分析,有助我们更好地探究这种现象和趋势背后的文化背景与精神实质。

二、魏晋时期与现代“男士女性化”现象概述

魏晋时期盛行人物品评之风,品评的范围包括个人的品行、言语、容貌、才情、智慧、性格、气质、风度等等,尤其讲究的是美丽的容貌和潇洒的气度。当时许多名士追求的是女性化的美,他们非常讲究化妆和服饰。以上流社会的男性为主体,上至皇帝、王公贵族,下到文学家、哲学家等等,几乎所有男子都追逐这一“潮流”,有些甚至还到了不化妆不见人的地步,像大家所熟知的曹植和何晏即是如此。从外在来看,他们的外表的美几乎可以与女子相提并称,而同时又有着由内散发出来的洒脱飘逸的气质,两者相得益彰,完美结合,使得魏晋时男子出现有别于任何其他历史时期的女性化风韵气质。在《世说新语》中曾用“飘如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王佑军,用“风姿独秀,爽朗清举”描述嵇康。“玉树”“朗月”“春柳”等物象也常被用来形容魏晋男士的气质非凡。魏晋男子女性化最突出的一个体现就是男子爱傅粉和熏香。

当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士也越来越注重自己仪容,以致当代男士的审美观念越来越表现出的“女性化”的倾向。但是这种风潮也有高层次与低层次之分,呈现出“雅”和“俗”两重天。一些资深艺术家或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艺术院校的男性青年学生与教师,有点近似魏晋名士风度,他们通过留长发、穿色彩艳丽的衣服及其他表现形式,既深厚含蓄,又飘逸悠扬,向他人和社会展现其以特有的艺术的韵味,也可谓一种精神的追求和生活的意境。如果是出于艺术的需要,那的确无可厚非,但是也不乏盲目刻意模仿者,我们也越来越容易看到另类的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男士女性化”的现象:当下的男孩和男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留起长发、戴起耳环、涂起胭脂口红指甲,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也是忸怩作态,女人味十足。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粗犷、仗义、阳刚的男人都到哪去了?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男人渐渐变成了“奶油小生”,一个比一个“娘娘腔”?于是乎有人说,当今社会是一个趋向“中性”的社会,男性趋于女性化,女性也逐渐展现出男性刚强硬朗的一面。

三、魏晋时期与当代“男士女性化”原因探讨

魏晋以前,儒家文化重个体而轻群体,重礼而轻情的特点,极大地制约着人们个性的发展。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衰微和儒家文化价值体系的崩溃使文人阶层获得了空前的舒张个性的机会。他们以率性而动的行为方式冲击、否定传统礼教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前人对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的忽视。他们不满上层统治集团的篡权夺势、阴谋阳谋一齐搞的黑暗丑恶的政治, 却又无法改变这种既有羁绊又被利用的险恶处境,,只有用饮酒、吃药、谈玄、游山玩水的生活方式, 表达出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进退无路的苦闷。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造就了魏晋思想上的阔达,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观念的认识,导致审美观念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人们对美的认识,男士追求女性之美的风俗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现代男士女性化现象的产生也有其特殊社会背景。有人提出这种现象是在崇拜西方男子的病态女性美的社会风气下产生的,是在当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所言不无道理,但并非全部。究竟具体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第一,从社会教育角度看,当前社会文化对性别的划分越来越模糊,有时甚至可以说是颠倒黑白,特别是一些男明星标新立异,或者假借艺术的名义,不仅在舞台上反串角色、男扮女装,而且在日常行为方式上也越来越女性化,这种颠覆力还常常借助行为者本身的“明星效应”在社会上四处蔓延。当然,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也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二,社会角色的转变。在农业时代,“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极其明确。如今,社会分工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日渐缩小,变得越来越模糊。社会角色的蜕变这种女性社会角色的男性化,直接决定了男性的女性化,否则,现代的男性就很难去胜任这些过去只有女性才能胜任的社会角色。第三,个体对自己的性别具有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过去,人们的道德观念往往要求社会、学校、家庭能为不同性别的个体提供一个各自学习的榜样,并通过赞扬、奖赏等手段来强化个体符合其性别特点的行为方式,而通过批评、责罚等手段来弱化个体不符合其性别特征的行为方式,从而使个体形成与社会期许相符合的性格特点,但这种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淡化了。

四、魏晋风度与现代男士女性化现象精神本质的比较

“美姿容、重服饰,男不男、女不女, 阳刚与阴柔错位”,实质上是魏晋时期男子以美丽的外在形体曲折地反映出内在的精神世界。所以, 魏晋男士女性化是他们信仰危机与精神危机的表现。魏晋风度中的纵欲任诞又有冲刷人世间的污泥浊水和苦闷烦恼的作用。在醉生梦死的感官享受追求的后面, 隐藏着巨大的时代忧患背景。因此,实际上,他们是在以自己独具的行为方式表达内心世界,以对“异美”的追求来凸显人本的价值。刘春华在《现代男士女性化与魏晋风度》一文说到:名士们的这些怪诞的表现, 折射出大变动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个方面, 是他们在精神危机中极度痛苦的表现。尼采说过: 爱痛苦者渴求美, 也产生了美。魏晋名士们正是在追求仪表女性美中散发他们的痛苦的,他们的精神生活就是一部宏阔的艺术品。他们对待生活像对待艺术一样进行着独特的审美观照, 产生出许多惊世骇俗的特异行为。

在当代男士女性化阶层中,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理上的紧张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有一个人的内在的精神气质的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地注重化妆、修饰、包装自己,并不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乐趣。相反,这部分青年受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蒙蔽,试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实质上是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这只能是一种畸形的“美”。例如风靡全国的选秀节目“快乐男声”中的选手,十之八九眉清目秀,其中不乏走女性化道路以博取观众眼球的嫌疑。另外,男性女性化趋势在国外更是尤为突出,例如韩国明星李俊基、人气乐团Super Junior,再如最近风靡全球的乌克兰男妖团Kazaky,女性化的“男星”越来越受到追捧,这不正说明当代社会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理上的紧张么?一句话言之,相比魏晋时期男子的女性化风俗,当代男性女性化趋势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虽然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审美需求,也可以说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观。

五、魏晋风度对当代男士女性化现象的启示

通过对两个时期同一现象的比较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要用客观、历史、辩证的角度看待当代男性女性化的现象。从积极方面来说,它改变了传统文化对性别的泾渭分明的划分和规定,使个体的人格塑造、角色成就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化,是少数社会群体的精神需要。而对男士女性化个体的包容与理解,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然,也有消极的一面。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性别的个体各自履行自己的角色,并各自承担其角色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如果男性女性化的个体只是少数,那就属于性别的常态分布,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则有可能打破两性间的和谐,男性也许无法承担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悲哀。因此,社会媒体和相关人士应该担当其起应有责任,将“男士女性化”的趋势从“俗的世界”引领到“雅的殿堂”赋予其应有的精神实质。

第二,审美观必须要有精神价值,没有了灵魂的美丽是畸形的。人的外表仪容之美, 不是以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料为标志,而是要以知识和智慧价值含量的文化素养高低为尺度。一个人的富有与否(包括先天的容貌、体形和后天的物质化的修饰) 与其能够做的顺其自然的事情的多少成正比。同样是女性化,同样是色彩鲜艳的衣着, 不同的人穿起来的效果就不同, 有些人显示出来的是一种美, 而另一些人一看就知道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人的根本性的东西是自然本色,而这些恰恰在人们过分追逐仪表化妆时丢失了。因此,评价一个人是否美,不是也不应单纯看其外表衣着打扮,而是更多去考究其能否拥有较为充实的精神生活;推而广之,对待一种社会现象,并不能单纯看其是否迎合大众的需求,而且更应考究其是否蕴含深刻和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刘春华.现代男士女性化与魏晋风度.[J].湖北社会科学.2007(6)

[2] 王麒越.魏晋南北朝男性美容现象窥探——“魏晋风度”下的男性美容现象.[J].四川文物 2009(2)

[3] 白正奎.魏晋士人的身体“发现”与身体“反叛”——“魏晋风度”的身体视角解读.[J].2009(7)

[4] 汤力伟、毛百花.论《世说新语》“女才男貌”意识.[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11)

[5] 任华南.魏晋风度特殊的悲剧性——魏晋风度审美评判. [J].企业家天地2006(11)

[6] 赵惠君.柳理.解析魏晋风度的精神本源. [J]广西师院学报.2002(1)

上帝为什么要造男人个女人?

这个问题使很多人都迷惑不解,就连神父牧师也说不清,愿主助我,能使我说清。 首先确实是上帝(造物主)始造了人类,亚当和夏娃也确实是现在所有人共同的祖先。 但是上帝造人是从无造有的,也就是说原本没有人类。不过上帝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形象造了人类,因为上帝是不同于所有的被造物,世间的一切都是他创造的,而世间的任何东西没有和上帝是一样的,上帝是没有形象的,人类无法想象上帝是如果的。所以不能用男女去衡量上帝的本体。 圣经是有句话,:“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这句话是翻译上的错误。 希伯来文本意是上帝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造人,也就是说自己是为所欲为的,想怎样就怎样。上帝是独一的、无形象的,难道基督徒不是这样信仰的吗? 上帝根据自己的想法造了亚当,有从亚当身上取了肋骨造了夏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是全能的创造者。他既能造男人也能造女人,造女人的目的是为了人类能够繁衍生息。上帝造人是要人类有所作为,亚当一个人能有什么作为呢?至于以后的所有人类都是他俩的子孙了。但不能说是以后的人类是亚当夏娃创造的,因为所有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包括所有的人类。而只能说以后的人类是是上帝造化在母亲的 子宫中,通过母亲生养的。男女之间的互相作用是上帝的安排。 耶酥也是上帝创造的,他绝不是上帝的儿子,因为耶酥是人类,也是亚当的子孙之一。您的问题问的很有道理,应该明确一点,上帝是创造者,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是被造的,而且和上帝是绝不等同的,举个不很恰当的例子:人类制造了电脑,而人类了解它的本质,功用,能说明电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吗,电脑的本质和人类能相提并论吗? 所以有人说耶酥是上帝,耶酥是上帝的儿子,本省就是自相矛盾的,无法解释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是绝对错误的,所以就没办法说明白, 耶酥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的整体,有生有死的人,他和上帝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性质,上帝是创造整个宇宙所有物质的唯一的主宰,包括耶酥也是上帝创造的,就像我们每个人是上帝创造的一样,只是被造的方式有点不同,就像亚当是无父无母的人,夏娃是有父无母的人,耶酥就是有母无父的人,我们是有父有母的,这是体现了上帝的全能。 并不证明耶酥是上帝的儿子 试想:宇宙是上帝创造的,是从无到有的,但是上帝创造宇宙之前有谁呢,还有其他任何东西吗,那时有耶酥在吗,他以什么方式存在呢, 其实只有上帝是实有唯一存在的。上帝是不同于所有的被造物质的,所以不能用世界上的任何物质,包括某个人来和上帝做比较,或者把上帝人性化,把人上帝化。这都是极端错误的。 即使是把理由说的再精妙,把人当成主的神话无论编的多么精致,比喻说的再好,但是错误是信仰是经不起理性的推敲的,在人们无法解释三位一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只好告诉你神是高深莫测的,你只要莫名其妙的相信就足够了,还不许人们探究信仰的唯一实质。那么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只要强迫自己相信就是正确的了,有这样的道理吗? 我不否认耶酥的伟大,我只承认上帝的独一无二,绝不是三位一体。耶酥是上帝的使者,或称先知,他不是救世主,起码他连自己都救不了。拯救一切的只有唯一的上帝,全世界的主 本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纯正的一神教,只是信仰崇拜独一无二的造物主。绝不崇拜其他任何事物。

第7章 人格·研究26 男性化、女性化……还是双性化

Bem, S.L.(1974).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155-162.

你的性别是男是女?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是男性化的还是女性化的?这是三个看似差不多的问题,答案却可能让你大吃一惊。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一般是很明确的,因为这是基于染色体、荷尔蒙、生殖结构等做出的生物学回答。大多数人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也鲜有犹豫。实际上,你们从差不多四岁开始就都非常肯定自己的性别了。很可能你根本不用停下来花任何时间思考就知道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

然而,第三个问题好像就没那么容易回答了。不同个体所拥有的“雄性”和“雌性”,或者说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程度是不同的。想一下你认识的人,你可能会把他们中的某些人划到极度男性化一边(这些人应该都是男人),而某些人会属于极度女性化一边(这些人应该都是女人),但还有一些人的性别特征好像处于二者之间,他们既有男性化特征,又有女性化特征(这些人有男有女)。这些“分类”不带有任何的评判性,而仅仅是为了说明人类一个重要特征的差异性。这种男性化—女性化维度构成了心理学家通常提到的“性别”,而你对自己男性化程度和女性化程度的看法就是你的“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性别认同是人格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它包括你自己以及他人关于“你是谁”的感知。

20世纪70年代以前,行为主义科学家(以及大多数非科学家)都持有一种两极化的性别观点:即人们的性别认同要么是彻底的男性化,要么是彻底的女性化,它们被看作是单一性别维度的两极。如果你基于这种观点进行性别认同测试的话,你的测验结果将处在单一维度上的某个位置,要么更接近男性化,要么更接近女性化。此外,当时的研究者和临床医师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调适与个人同其基于生物学性别的性别类型的契合度有关。换句话说,当时的观点是,为了达到心理健康的最佳状态,男人就应该尽可能男性化,女人就应该尽可能女性化。

然而,20世纪70年代早期,这种单维性别观点受到了挑战。安妮(Anne Constantinople,1973)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男性化和女性化并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两极,相反地,它们应该成为衡量人类性别的两个独立的维度。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某种程度男性化特征的同时,也可能拥有某种程度的女性化特征。图7—1阐明了单维和二维性别观念的对比。

这一观点在你看来可能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在它最初提出的时候却可谓是一场革命。支持这种二维性别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斯坦福大学的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她向当时盛行的性别观念发起了挑战,当时人们认为健康的性别认同应该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其生物学性别的社会期望。而贝姆提出,一个更协调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行为,实际上比那些性别类型极度男性化或极度女性化的人更快乐、适应性更好。贝姆进一步发展了这项研究并开始研发一种基于二维性别模式的测量方法。在作为本文基础的这篇论文中,贝姆创造了“双性化”(androgynous)一词(“andro”意为男性,“gyn”意为女性),用来描述那些同时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人,他们可以根据特定情境表现出最适宜的行为特征。此外,贝姆不仅认为某些人具有双性化的特征,而且当一个人从一种生活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生活环境时,双性化的人格特征可以为更好的行为适应性提供有利条件。贝姆这样解释:

举个例子,你可能认识一位优雅、敏感、轻声细语的女士(传统女性化特征),但她同时也是个野心勃勃、独立自主、身强体健的人(传统男性化特征)。另一种情况,你的一位男性朋友可能好胜、统治欲强、敢于冒险(男性化特征),但他有时也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的女性化特征,如富有情感、有同情心、充满喜悦等。贝姆将这些人描述为“双性化”。本文解释了贝姆开发测量性别特征量表,即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过程。

每当科学家提出一种挑战传统观点的新理论时,他们也就必须承担起证明这种革命性观点正确性的责任。如果贝姆想要研究双性化的人与那些具有极端男性化或女性化特征的人之间的差异,她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证明双性化特征的存在。换句话说,她必须测量出它。

贝姆认为要测量双性化特征,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测量标准,它应该从根本上区别于先前所用的男性化—女性化量表。出于对这个目标的考虑,她所设计的量表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贝姆设计的测量标准是由一系列人格特征或特质组成的。为了得到一个性别分数,每种人格特征都在7点量表上进行评定,1到7点分别代表回答者所觉知到自身某种特质的程度。让我们看看这一量表是如何设计的。

记住,贝姆要使用的是符合社会期许的性别特征。为了完成她的最终量表,她罗列出一长串她和她的心理学专业学生都认为有价值的特征。这些特征有代表男性化的,有代表女性化的,也有中性化的。三种特征列表均包括200个项目。她从斯坦福大学请了100名大学生(男、女生各一半),要求对于判断这些特征是否符合美国社会对于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的期许,并在从1(完全不符合)至7(非常符合)的7点量表上进行评定。

按照学生们给出的分数,贝姆分别选取了两性评分最高的前20项性格特征作为男性化量表和女性化量表的测试项。同时,她也选择了20项可以忽略性别而每个人都期待拥有的性格(这些并不是双性化的测试项,仅仅用来反映中性性别特征),其中积极和消极的中性性格特征各10项。在量表中加入这些测试项是为了保证不会由于测验题目全部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描述或者全部是社会期许的项目而过分影响被试的反应。最终的量表包含了这60个项目。表7—2呈现了最终选为BSRI项目的特质的范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测量中,测试项不是按性别类型分开呈现的,而是按随机混合排列。

按照如下标准为所有测试项评分:

1=完全或几乎不符合

2=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

3=有时但很少符合

4=偶尔符合

5=常常符合

6=大多数情况下符合

7=完全或几乎符合

评分

女性化得分:女性化测试项分数总和÷10=____

男性化得分:男性化测试项分数总和÷10=____

双性化得分:女性化得分减去男性化得分=____

说明:

女性化=1.00或更高

接近女性化=0.50至0.99

双性化=-0.50至+0.49

接近男性化=-1.00至-0.49

男性化=-1.00或更低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个人进行BSRI测量,只需要用7点量表来衡量所有测试项与其自身的相符程度。相应的标准如下:1=完全或几乎不符合;2=大多数情况下不符合;3=有时但很少符合;4=偶尔符合;5=常常符合;6=大多数情况下符合;7=完全或几乎符合。测试完成后,被试会得到三个分数:男性化分数、女性化分数和对本文而言最为重要的双性化分数。男性化分数是把所有男性化测试项得分相加再除以10得到的平均数,女性化分数也是按这种方法得到的,因此得分均在1.0至7.0之间。那么,你想到如何利用这两个分数算出双性化得分了吗?记住,这个量表可以分别测量男性化和女性化,但却不包含双性化的测试项。如果你想到双性化分数可以用女性化分数与男性化分数的差来表示,那么你就是正确的,因为贝姆正是这么做的。一个人的双性化分数就是用其女性化分数减去其男性化分数而得到的,其范围从-6至+6。真的很简单。这里有三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分别代表了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性别类型的人。

詹妮弗的男性化分数是1.5,女性化分数是6.4。用6.4减去1.5得出她的双性化分数是4.9。理查德的男性化分数是5.8,女性化分数是2.1,因此他的双性化分数是-3.7。黛娜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分数分别为3.9和4.3,其双性化分数为0.4。

看一下这些数据,我们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哪个人双性化程度最高呢?答案是黛娜。因为黛娜的男性化分数与女性化分数基本相同(双性化分数接近为0),并没有像詹妮弗和理查德那样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取向。因此,黛娜的测量结果反映了其在自我觉知中缺乏明显的性别定型,更多的是一种男性化与女性化特征的平衡,这也恰恰是“双性化”一词的含义。

BSRI的测量结果可以这样解释:分数越接近于0(无论正负),表示双性化程度越高;在正方向上距0越远,表示女性化程度越高;在负方向上距0越远,表示男性化程度越高。

你也许想为自己测量一下。当然,就现在来说,你并不会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因为你对这个量表的工作原理了解得太多了!你会把男性化、女性化和中性特质分开评分,而不是像在实际测量中那样混合在一起。不过,记住了这些告诫,你大可以试着测量一下。表7—2提供了简化的评分和解释说明。

任何测量根据都必须具有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也就是各测试项对被试同一种特性反映的一致程度,以及经过重复测量得出一致结果的能力。“效度”是指实际测量的内容与想要测量内容的相符程度——就BSRI来说,我们想要测量的内容是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

对学生样本测量结果的统计表明,BSRI对男性化和女性化测量的一致性信度非常高。这就意味着男性化的20个测试项测量的都是同一种特质(假定为男性特征),女性化的20个测试项测量的也都是同一种特性(假定为女性特征)。为了确定测量的一致性信度不受时间影响,贝姆四周后又对最初测量过的60人实施了第二次测量。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关程度很高,因此具有很高的“重测”信度。

为了证明BSRI的效度,必须首先对男性化与女性化测试项进行分析,以确保不是对同一特质的测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贝姆所做研究的理论基础正是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并且这两个独立的维度可以分开测量。贝姆证明这一点的方法是考查BSRI中男性化分量表和女性化分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这两个分量表的得分无显著相关,功能各自独立。

接下来,贝姆需要证明这个量表测量的确实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性别特征。为了确认这一点,她分别分析了男人和女人在男性化和女性化分量表上的平均分。你可以预期,结果应该是男人在男性化项目上的得分更高,女人在女性化项目上的得分更高。这正是贝姆在大学生被试身上发现的,而且这一差异达到了很高的统计显著性。

最后,贝姆把被试按照前面讨论过的形式进行了性别归类,即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她发现大多数人的女性化得分和男性化得分的差异都很小。换句话说,大多数被试是双性化的。表7—3呈现了在贝姆的研究中,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被试所占的百分比。

注:被试数量=917。

贝姆文章中的讨论部分短小简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转述它的最好方法恐怕就是直接完整地从原文中引用:

这段话说明了贝姆的研究是如何改变心理学的。在其文章发表几十年后,西方文化逐渐开始认同“有些人是双性化的”,而且同时拥有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不仅不被人排斥,反而被认为是一种优势。更多的男人和女人开始从事或参加那些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仅限于”异性的职业、业余爱好、体育活动和家庭活动。从女CEO到“家庭主夫”,从女消防员、女军人到男护士、男教师,从女性掌管权力到男性展现其敏感的一面,你会看到,性别角色和性别期望的转变在社会中无处不在。

然而,这绝不是说文化已经对性别差异“视而不见”了。相反,对性别角色的种种期望仍会使我们对行为和态度的选择产生很大影响,而且性别歧视也依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总的来说,男性还是被认为处事果断,而女性则常常被认为感情用事;绝大多数飞行员都是男性(96%),而几乎所有牙齿口腔保健医生都是女性(98%)。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伴随性别分界的文化差异在不断减小,并将持续下去。

在贝姆这一新的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大量研究开展了起来。正如先前讨论过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社会性别与生物性别相匹配”才能最好地适应生活。也就是说,男孩和男人应该表现出男性化的态度和行为,女孩和女人应该表现出女性化的态度和行为。然而,双性化的发现改变了这一观点,研究者们也开始探索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个体之间的差异。

一项研究显示,双性化的儿童和成人趋于拥有更高水平的自尊,而且在多样化的情境下适应性更强(Taylor Hall,1982)。另一项研究指出,双性化人群更易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可能是由于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彼此间的差异(Coleman Ganong,1985)。更多近期研究揭示,具有积极的双性化特征的人在心理上更健康、更快乐(Woodhill Samuels, 2003)。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贝姆等人发展的双性化理论也经历了许多改进和完善。

许多研究者指出:那些双性化程度高的人之所以体验到心理上有优势,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的是男性化特征,而非两种性别特征的平衡(Whitley,1983)。仔细想想,这是有道理的。很明显,许多传统的女性化特质,如依赖、自我批判、感情用事等都不符合社会期望。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那些具有更多男性化特质的人会受到更好的对待,从而逐渐比别人的自信和自尊水平更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男性化特质都是积极的,所有女性化特质都是消极的。每种性别所具有的特质都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研究者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为精准的双性化概念,它包括四个维度:受赞许的女性化;不受赞许的女性化;受赞许的男性化;不受赞许的男性化(见Ricciardelli Williams,1995)。像坚定、自信、坚强被看作是受赞许的男性化性格特征,而专横、吵闹、苛刻都是不受赞许的男性化性格特征。就女性化来讲,有耐心、敏感、责任感强都是受赞许的性格特征,反之像神经质、羞怯、软弱等都是不受赞许的性格特征。所以,通过一个人在上述各种特质的分布,就可以推断他所属的性别类型:积极男性化、消极男性化、积极女性化、消极女性化、积极双性化或消极双性化。

当性别特征根据积极和消极的性质进行更为细致的定义后,积极的双性化性格优势开始被推崇(例如Woodhill Samuels,2003)。同时拥有最好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品质的人,比那些仅拥有一种性别特征或结合了两种性别特征消极方面的人更全面、更快乐、更受欢迎、更招人喜爱、更灵活多变、也更爱自己。想象一下,把一个耐心、敏感、负责、坚定、自信、坚强(积极双性化性格)的人(男性或者女性)和一个神经质、羞怯、软弱、专横、吵闹、苛刻(消极双性化性格)的人进行对比,你就会更加清楚地理解这种对贝姆理论的修订。

贝姆在性别角色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她应用其理论和研究对性别不平等问题进行辩论,并在其1994年出版的著作《性别透镜》(The Lense of Gender)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近期,她又开始关注婚姻、家庭以及儿童抚养的复杂问题,并出版了《一个不寻常的家庭》(An Unconventional Family,1998)一书。在书中,贝姆用自己和前夫康奈尔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达里·贝姆(Daryl Bem)生活的经验,来探究一对夫妻如何避免形成传统的性别行为预期,如何真正平等地对待彼此,如何把孩子抚养成为“性别观念解放”且具有积极双性化性格的人。

你在阅读本文时,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用来测试男性化和女性化的那些测试项目是否一直有效呢?也就是它们是否可以一直用于区分男性化人群和女性化人群呢?事实上,你可能已经并不赞同其中的一些测试项。毕竟这项研究是在几十年前进行的,而社会价值观对性别行为的期许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对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可能!”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的一项研究选取美国南部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的学生作为被试,对BSRI的所有项目进行重新评定。结果显示,除了其中两项,其他测试项仍能在很大程度上区分男性化和女性化(Holt Ellis,1998)。那两项特例——“孩子气”和“忠诚”——在BSRI中都是对女性化的描述,但在1998年的研究中,它们并没有被评定为对于女性(而非男性)更受期许的特征。

然而另一项研究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当选用美国东北部城市的一所大学的学生作为被试,对BSRI的测试项目进行验证时,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差异(Konrad Harris,2002)。研究发现:(1)女性被试认为,20个男性化测试项中仅一项(“阳刚”)对于男性来说更受赞许;(2)男性被试则认为,20个男性化项目中有13项受赞许的男性化性格特征;(3)女性被试只评出女性化项目中的2项(娇柔和轻声细语)对于女性来说更受赞许;(4)男性被试觉得有7项女性化项目对于女性来说更受赞许。

我们如何解释这两种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呢?一种可能是人们对性别的认同与地理区域有关。霍尔特和艾利斯的数据来自美国南部(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城镇),而康拉德和哈里斯的测试者则来自于美国东北部(而且是一个大型城市)。作者认为的另一种可能是:研究中的被试可能已经“猜到了”研究目的,从而使他们的答案带有了一定的倾向性:

贝姆的工作对性征与性别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工作为与性别有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例如,有一项研究考察性别特征如何影响人们对处在领导地位的男女的看法(Ayman Korabik,2010)。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研究者发现性别(部分地)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成为领导者。领导者大部分是男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传统印象里,在成为领导的人身上,我们更多地看到男性化和社会主导性人格特征。另外,以任务为导向、更少表达情感的个体更有可能成为领导,而这些特质在男人身上更常见。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如果把群体的性别构成和特定的领导任务考虑在内,那么表现出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个体更有可能成为领导者。这可能是由于双性化程度高的个体能更轻易地将任务导向和情感表达结合起来,而这正是使得许多领导工作更高效的关键。

桑德拉·贝姆的这项研究之所以改变了心理学,是因为它改变了心理学家、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对人类一项最基本特征——性别认同的看法。贝姆的研究对开拓我们的视野具有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男人和女人,什么是男性化和女性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才有机会去拓展自己的行为模式、选择范围和生活目标。

Ayman, R. Korabik, K.(2010).Leadership: why gender and culture matter.American Psychologist,157,157-170

Bem, S.L.(1993).The Lenses of Gender: Transforming the Debate on Sexual Inequality.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Bem, S.L.(1998).An Unconventional Family.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Constantinople, A.(1973).Masculinity-femininity: An exception to a famous dictu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0, 389-407.

Holt, C., Ellis, J.(1998).Assessing the current validity of the Bem Sex Role Inventory.Sex Role: A Journal of Research, 39, 929-941.

Konrad, A, Harris, C.(2002).Desirability of the Bem Sex-Role Inventory for women and men: A comparison between African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Sex Role: A Journal of Research, 47, 259-272.

Ricciardelli, L., Williams, R.(1995).Desirable and undesirable gender traits in three behavioral domains.Sex Roles, 33, 637-655.

Taylor, M., Hall, J.(1982).Psychological androgyny: Theories, methods and conclusions.Psychological Bulletin, 92, 347-366.

Whitley, B.(1983).Sex role orientation and self esteem: A critical meta-analytic review.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773-786.

Woodhill, B., Samuels, C.(2003).Positive and negative androgyn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well-being.Sex Roles, 48, 555-565.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 男性化、女性化......还是双性化?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是组成人格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它包括自我概念和他人关于“你是谁”的感知。

20世纪70年代以前,行为科学家都持有一种两极化的性别观点:即人们的性别认同不是彻底的男性化就是彻底的女性化,它们被看做是单一性别纬度的两级。

然而,70年代早期,心理学家安妮(Anne Constantinople)发文指出:男性化和女性化并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两极,相反,它们应该成为衡量人类性别的两个维度。

支持这种二维性别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斯坦福大学的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她挑战了这样一种传统的观点:健康的性别认同更应该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其生物学性别的社会期望。她认为,一个更协调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行为,实际上,比那些性别类型极度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人更快乐,心理调适能力也更强。

贝姆更近一步的,创造了“双性化”(androgynous)一词(“andro”意为男性,“gyn”意为女性),用来描述那些同时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人,它们可以根据特定情境表现出最适宜的行为特征。

此外,贝姆还认为,不仅某些人具有双性化的性别特征,而且当一个人从一种生活环境中转移到另一种生活环境时,双性化特征更可以为增加行动的适应性提供有利条件。

贝姆这样解释道:性别类型分明的人总想使自己的行为与已经内化的性别角色标准保持一致,并可能压抑任何与其性别不相符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目标。因此,鉴于一个自我概念中性别认同为男性化的人可能会抑制某些女性化行为;一个自我概念中性别认同为女性的人也可能会抑制某些男性化的行为;而一个混合型的或者说自我概念中性别认同的双性化的人,就可以自由做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了。

当一个人拥有相对平衡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时,贝姆就用“双性化”俩描述。

贝姆为了证明她的理论,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发了一个叫做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用来这些性别特征进行测量。

实验在100名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中进行,并设计了共60组涵盖男性特征、女性特征、中性特征的问题进行测试。最终的结果显示,男人在男性化测试项上得分更高,女人在女性化测试项上得分更高。而被试中有大多数人的男女性分数差值都接近0,即这些人都是双性化的。

贝姆在她的实验文章中这样讨论到:希望BSRI的出现和发展,能够鼓励在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领域的研究者们去质疑那种用性别类型说明心理健康的传统观点,并转而关注这种更为灵活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当性别角色的硬性划分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社会时,也许双性化人这一概念将为心理健康建立一条更为人性化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一些同时拥有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的人被接受,而且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更具优势。你会看到,性别角色和性别期望的转变在社会中无处不在。

后续衍生、应用。研究者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积极的维度,把双性化的概念进行了拓展:受赞许的女性化、不受赞许的女性化、受赞许的男性化、不受赞许的男性化。当性别特征根据积极和消极的性质进行更为细致的定义后,积极的双性化优势开始被推崇。

书籍推荐:贝姆出版的《性别透镜》、《一个不寻常的家庭》。

来自 《雨果僧的读书笔记》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

男人女性化的原因是:当男人是小孩时,他们的爸爸都在外面工作,而他们则由妈妈照顾,于是就带有妈妈们的性格特点。而且小孩们都被要求老实听话,这不是男性精神。

至于女人男性化,一方面是女权主义者的过度放肆、儒家文化的衰败,另一方面是由于选秀节目比如“超女”,观众中女性较多,投票时就会用审视男性的目光,就给社会带来女人男性化的风潮。

男人女性化是谁发明的创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男人女性化的原因有哪些、男人女性化是谁发明的创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