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音阶是谁发明的歌曲(七个音阶唱法试听)
今天给各位分享七个音阶是谁发明的歌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七个音阶唱法试听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七声”乐理创造者是谁?
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苏祗婆。他将龟兹琵琶七调,从西域传到了中国,后经音乐家郑译、万宝常的努力,使中国传统的五音音阶,兼用了西域的七音。这一音乐理论称为“五旦七声”,指乐律中,音阶可划分为七调,五旦之中又有七声,以每一声为主,可构成一种调式,可得35调。这七声相当于中乐七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也相当于西乐七个音符C、D、E、F、G、A、B。总之,苏祗婆比较系统地引进了印度、波斯的乐律,推动了中国音乐的改革和进步。并且对后世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隋朝音乐家郑译从苏祗婆的这一音乐理论中得到启发,进而推算出84个宫调,被称为“苏祗婆琵琶八十四调”。在实际音乐中84调不全用,又演变成隋唐燕乐28调,后来有人将其中最常用的五宫四调,合称“九宫”,一直流传至今。
这样一个对中国音乐发展、对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人们却对其身世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来自西域龟兹国,世代为音乐家,北周、隋之际来到中国,生卒年不可考,名字苏祗婆为梵语Sujiva的译音。由于史料语焉不详,因而有学者大胆推测:北齐的音乐家曹妙达可能与北周的苏祗婆为同一个人。
曹妙达(生卒年不详)为北齐的乐官,擅弹琵琶,世传其业,并能作曲。他为北齐的文宣帝所器重,常常召入宫内弹奏琵琶,皇帝自己则在一旁敲击胡鼓进行配合,两人一起沉浸于美妙的音乐世界。他的音乐活动从北齐至隋文帝时,将近半个世纪。北齐灭亡后,他为隋的宫廷音乐教习。
杨宪益在《关于苏祗婆身世的一个假设》一文中指出,“苏祗婆”与“曹妙达”原音相同,后者也是从梵文转译过来的。而且,“妙达”是梵文“苏”(su)的意译,“达”字含有“生”字诸义,也就是梵文“祇婆”的意思。在同一时代,差不多同一地方,居然有两位善弹琵琶的西域人,而且连名字都差不多,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巧事,除非假设:北齐的曹妙达就是北周的苏祗婆。杨宪益根据这一假设自圆其说道:苏祗婆幼年为突厥所俘虏,因精通乐理,为突厥王看重,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或前几年,作为突厥王后随从乐人来到北周京都,在那里不甚得意,又到了北齐,得到北齐后主的重视,位至开府封王。
这一假设颇具新意,苏祗婆与曹妙达确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要断定“苏祗婆就是曹妙达”,似又显证据不足,有牵强附会之嫌。苏祗婆到底身世如何,同曹妙达关系如何,还有待于挖掘史料进一步探讨。这一谜底的揭晓,将大大推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1234567七个音符是谁发明的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1903年,留学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辑出版的中文杂志《江苏》第六、七期上发表《乐理大意》一文介绍西洋乐理知识,并以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的形式刊登了《练兵》、《春游》等六首歌曲,这被是认为是目前所见中国人使用简谱的最早记录。近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也是简谱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他编辑的《学校唱歌集》于1904年出版,成为中国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简谱歌集,从此后简谱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由于它的简明易学和排印方便,在年代兴起的中国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中,简谱对于歌曲的传播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简谱本身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普及。
简谱得以在中国广泛普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简谱的记谱法与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工尺谱相当接近。如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几个字和附在字左边的不同的偏旁来表示音的高低的,而简谱则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和附在数上面或下面的圆点来表示音的高低工尺谱是用附在字右边的板眼符号来表示音的长短,而简谱则是用附在阿拉伯数右面或下面的短横线来表示音的长短。简谱与工尺谱如此相近,简谱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方法又比工尺谱更简便、更精确,因此中国人十分容易接受简谱。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又将其发扬光大的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简谱得到如此普及。
简谱有着较简单易学、便于记写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都是用简谱来记写的。等多种优点,这使它在中国有着比五线谱更为众多的使用者,对于推动和普及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于百度百科《简谱》
音乐的七个音(用文字表达)
七个音符为:C、D、E、F、G、A、B,汉语表达形式为哆、来、咪、发、唆、拉、西,唱名为do 、re、mi、fa、 sol、la、 si
相关介绍:
将音名C、D、E、F、G、A、B,分别唱做do、re、mi、fa、sol、la、si,固定不变,不依调性调式的变化而改变唱法,这种唱(谱)法叫做“固定唱名法”。
各音名的高音是固定的,在键盘和小提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再把它们的唱名固定下来,这样,它们的对应关系就都固定了,所以,当你看到谱上的音,就会立刻想到它的唱名、在小提琴上的位置。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七个固定音节的唱名方法产生于11世纪,由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发明。他采用自己编配的一首赞美诗每一行歌词的第一个音节作唱名,沿用至今(原do为ut、si为sa,后改)。在唱名的具体使用中,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两种。
11世纪初意大利音乐教育家阿雷佐的圭多以《圣约翰赞美诗》中的每一句第一个音节作为六声音阶的阶名唱法,即ut、re、mi、fa、sol、la六个音。在此理论基础上,约1600年左右,法国出现了固定唱名法。
法国的音乐家通过研究和实践将圭多唱名法的唱名放置在固定音高位置上,并增加了SI作为B的唱名,又用了比较容易发音的DO,代替UT,使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八度,有利于学习者在听觉、发音及记忆上去把握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唱名
音乐里的“1234567”是谁发明的?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家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棱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并著有《新的数字方法教唱宗教歌曲的试验》等书。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 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简称为“谢韦记谱法”。 关于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创,J.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它以d、r、m、f、s、l、t,7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读作ti外,其余各音与数字简谱的读音一样。有关半音的记法:遇升高时一律加e,降低时一律加a,高八度在右上角标1,低八度在右下角标1。其时值及节拍则以纵线表示强拍,双点表示弱拍;横线表示延长,单点表示数音连结成一拍。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教育体制,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已基本流行于各个国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在中国简谱的发明者是李叔同。 上面说的太那个了,不通俗,反正记住1234567是什么,小节线|、休止符0、延长符——就行了!
希望采纳
综上就是 baike.aiufida.com 小编关于七个音阶是谁发明的歌曲的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七个音阶唱法试听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