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动画片是谁发明的创造(剪纸动画的来源和发展?)

今天给各位分享剪纸动画片是谁发明的创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剪纸动画的来源和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文章目录:

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名是什么?

《猪八戒吃西瓜》

1958年由万古蟾导演制成~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影片色彩明快,造型具有民间剪纸风格,不仅使观众耳目一新,还为中国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片种。

拍摄背景:

1956年,万氏三兄弟之一的万古蟾受内地动画电影创作发展的感染以及政府对动画事业重视的感召,从香港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他要实现早就产生过的一个设想-拍摄剪纸动画片。这一想法与当时美影厂要大力发展民族风格动画片的想法不谋而合,立即得到时任美影厂厂长的特伟的大力支持。1957年初,万古蟾带领陈正鸿、詹同、刘凤展、谢友根、车慧及杜春甫、胡进庆等组成剪纸片试验小组,开始筹拍剪纸片,他们第一次试拍没有成功,操纵时人物没有定位,所以拍出的人物动作很抖动。1958年初,开始第二次试拍,由于接受了第一次试拍的教训,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猪八戒吃西瓜》这部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终于在1958年9月试制成功。

第一部剪纸动画名字?

1926年,万氏兄弟(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它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1935年,万氏兄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1941年,他们又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它也是亚洲当时最长的动画电影.

1957年拍出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起,他们开始重新投入在解放前就已开始尝试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创作。此后,历时4年,至1963年,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120分钟的鸿篇巨制。

结合中外动画史的学习,分析剪纸在中国动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回眸中国动画八十年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一、艰难的创始期谈到中国动画,不能不提及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紧接着在1930年又摄制出《纸人捣乱记》。此后,万氏兄弟便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动画的创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国货的《国货年》、《漏洞》,以及一些儿童寓言片《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等20余部黑白动画短片。直至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第一部中国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被迫中断了动画创作。而以钱家骏为中心的当时的一批动画人也绘制了以抗日为内容的动画短片《农家乐》,随后又绘制两部短片。中国动画片在创作初期就时刻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联。同时最早一批的动画人也显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民族风格的探寻之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片开始了它更为广阔的发展。早在1947年,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的艰难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为新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中国的动画片在此后的发展中便自觉开始了民族风格的道路的探寻,这是时代和世界环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特伟任厂长,此时中国动画人已发展到两百多人。有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建国初期是中国动画片蹒跚学步的时期,中国动画人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动画技术和艺术,主要是苏联和南斯拉夫,在动画技艺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动画风格上不免受到这些国家动画的影响,如《小猫钓鱼》(1952)、《小梅的梦》(1954)、《野外的遭遇》(1955)等影片便留有苏联动画的影子。特别是1956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上获奖,令人沮丧的是与会者以为这部影片是苏联的影片。这个误会使中国动画人深刻意识到:“对他国动画亦步亦趋的模仿是不会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 只能导致中国动画的消减。“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 其实中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也有这个倾向,万氏兄弟的《纸人捣乱记》便是模仿美国的动画制作,追求的是逗乐搞笑,仅是一部简单的噱头闹剧而已。事实上这也是动画娱乐本性体现,影片给人们以娱乐消遣,才会有观众,才会有市场。同时它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仍具有民族特点。

在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中,民族特色十足,将军的京剧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在将军彷徨无助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这部仅30分钟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家们积极地致力于新的动画艺术手法的探索和动画技艺的提高。在发展中国动画的一大片种木偶动画时,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钱远达,曾在20世纪50年代远赴捷克学习,师从德恩卡。靳夕的第一部代表作《孔雀公主》,故事情节动人。后来,靳夕拍摄的《谁唱的最好》在技术上非常完美,但在意识形态上却受到了局限。当时的文艺政策较为教条,由于过分强调了“政治挂帅”、“革命传统”、“主题至上”,限制了木偶片的进一步发展。钱家骏在1957年导演的《拔萝卜》和1958年导演的《古博士的新发现》就注意开掘动画片的童趣、童心。在1958年中国动画人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中国动画增添一个新品种且富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接着又拍摄了剪纸动画《渔童》(1959)、《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1963)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也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到了20世纪80年代,剪纸片技术日益成熟,在此基础上,美影厂又研制成功剪纸“拉毛”新工艺,拍出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该片荣获第十三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和文化部1984年度优秀美术片奖。1985年出品的《草人》也获得好评,在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儿童片一等奖和国内文化部1985年度优秀美术片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美术片二等奖。这一片种在国际国内都得到认可,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此外,在1960年又摄制了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情趣盎然,活泼生动。同一时期又发明创造了水墨动画片,可谓是最具中国风格的动画片,它将中国的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使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完美地再现于银幕,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整个世界影坛。《小蝌蚪找妈妈》(1960)、《牧笛》(1964)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富于韵律的画面、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动画艺术也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

此时的动画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挖掘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中国动画片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不仅得到国际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深入到世界民众当中去。中国动画片因为它独到的民族特色而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动画片在海内外获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可是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的动画事业受到了阻碍,发展缓慢。“文革”结束后,百花开放,我国的动画事业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中国的动画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风格”的道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动画业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像丰富”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好评。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的到了很好的延续。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发展民族风格中做了一次新的尝试。动画片《雪孩子》画面优美富有诗意;《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火童》结合了装饰性造型和民族艺术特点。同一时期的影片中,还有《两只小孔雀》、《画廊一夜》、《狐狸打猎人》、《好猫咪咪》、《愚人买鞋》、《黑公鸡》、《小鸭呷呷》、《人参果》、《淘气的金丝猴》、《假如我是武松》、《蝴蝶泉》、《天书奇谭》、《兔送信》、《三十六个字》等也延续这一创作思想。1984年的大型动画片《金猴降妖》,又一次将孙悟空搬上了动画银幕,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孙悟空形象;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抽象绘画的手法和现代音乐融合,探索民族艺术的新发展。动画片《夹子救鹿》淡雅而抒情,具有敦煌壁画的古朴风格。剪纸片《草人》模拟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形式。此外,《女娲补天》,《抢枕头》、《海力布》、《水鹿》、《大扫除》、《网》、《偷东西的驴》、《巫婆、鳄鱼和小姑娘》等,也都富于民族风情。

剪纸是怎样一种艺术形式

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

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

扩展资料

剪纸艺术的文化传承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一门精美的镂空技艺,有着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生动的艺术造型。

早在上个世纪,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学派”就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剪纸动画,从此,富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剪纸动画诞生了,可以说中国动画发展初期取得的成功是与传统艺术密不可分的。

在信息时代,人们往往渴求新事物,所以对传统艺术的重视度渐渐降低。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传统艺术枯燥乏味,是老套、陈旧的代名词。动画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因其受众多为少年儿童使其同时具备了很强的教育意义。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这种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陕西的剪纸朴素豪放,山西的剪纸精细秀美,宜兴的剪纸繁复整齐。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用纸张、金属箔片、树皮、皮革等材料为材质,以雕、刻、剔、剪等手法制成的艺术品。

因为剪纸多出自民间,材料又多为纸张,所以难以保存。剪纸确切的出现时间只能通过剪纸所用的材料、工具和史料的记载来推测。《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的故事讲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玉娃娃的形状赐予其弟姬虞并封其到唐为侯。

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中也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到了明清时期,剪纸工艺走向鼎盛,不论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剪纸。从民间节庆彩灯上的纹样,窗户上的窗花到连皇帝结婚时用的囍字都是剪纸。

剪纸内容取材于农业生活所以花样繁多,多用于装饰和庆祝所以风格祥瑞。民间剪纸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多采用葫芦、莲花等图案代表吉祥如意。

与农业生活息息相关的瓜果、家畜也是剪纸的主要内容。中国农村认为多子多福,所以娃娃也是剪纸的多用图案,直至今日,过年过节贴窗花、挂花灯都是每个家庭的习俗。

剪纸动画首创于中国,中国传统艺术给剪纸动画提供了创作源泉。剪纸动画吸取了剪纸艺术的造型元素,皮影戏的表演元素和传统戏曲的声音元素。

在物资匮乏战火连天的年代,剪纸动画可以说是“穷”出来的产物,战争导致投资商撤资使万氏兄弟准备已久的《大闹天空》流产,经费的极度紧张使老一辈动画人不得不寻求更省钱的制作形式。

剪纸动画融合了剪纸的造型手段和皮影的表演方法,给做好的动画角色安装关节,再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来呈现人物动作,这种方法不仅省时省钱,还能提升动画的表现能力。

万古蟾1956年开始研究剪纸动画片,1958亲自导演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

剪纸动画的出现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随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相继推出了《渔童》《金色的海螺》《葫芦兄弟》等一系列经典的剪纸片,为中国动画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剪纸

剪纸动画片是谁发明的创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啦,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剪纸动画的来源和发展?、剪纸动画片是谁发明的创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