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明的这首诗是谁写的(你的发明者叫什么名字)
百科问答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你发明的这首诗是谁写的的知识,希望对于各位朋友学习你的发明者叫什么名字的过程中有帮助。
文章目录:
- 1、鲁迅先生的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 2、曹植七步诗的历史典故是真实存在的吗?
- 3、恩格斯17岁写的诗
- 4、这首诗是谁写的作者哪个时期的
- 5、古朗月行是谁发明的
- 6、嘲笑人们看不清真相的西方诗,急!在线等
鲁迅先生的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1903年鲁迅先生写了让全中国人热血沸腾的《自题小像》,其中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更是让广大群众至今兴奋无比,但是真正有几个人理解了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我实在不解,为了让大家不再被迷惑,我写下了如下诗评,望广大有志青年能真正用心看完: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其实全诗并不是广大人民认为的爱国诗篇,而是一篇歌颂女性伟大思想的诗,同时也表达了旧社会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对性的不满和对没有办法逃避的婚姻的无力反抗。也许你会很困惑,那么请继续看下去去:
首先第1句:
灵台无计逃神矢
灵台,也叫灵府,指心。《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心也,神矢,罗马神话爱神之箭。许寿裳在《〈鲁迅旧体诗集〉跋》中谈到《自题小像》时说:“首句之神矢,盖借用罗马神话爱神之故事,即异域典故。”在罗马神话中,有一个长着翅膀的少年,就是爱神丘比特。他的箭同时暗暗射中某男女的心,这男女双方就会结合。但他的射箭有点乱来,有时双方并不合适,他也射去,弄得人家虽不合适也非相爱不可。那么,看到这里你因该明白了第1句话的真正含义,鲁迅其实是个女权主义者,第1句恰当的借用了罗马的爱神求比特来表达中国从古至今(当然是到他那个时代,现在的新时代好多了,时代变了,婚姻也自主了。)女性对婚姻无自主权的悲惨命运,虽然自己并不爱自己的丈夫,可是还是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没办法,谁都逃避不了。
灵台无计逃神矢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看看第2句:
风雨如磐暗故园
在自然环境中,狂风暴雨,昏天黑地,人们有时也会用“风雨如磐”来形容。磐,扁圆的大石,风雨迫人的一种重压。唐末贯休的《侠客》中有“黄昏风雨黑如磐”的诗句;清人龚珍的《哭洞庭叶青原》中有“黑云雁背如磐堕”的说法。那么在这里,“风雨如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换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云雨”,这个时候大家因该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旧社会妓院风行,大多男性在结婚后还喜欢在外面鬼混,导致各种疾病和YW,而风雨如磐中“风雨”所指代的便是“云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性生活,但是在当时那个社会是不可能有性生活这么先进的词语的,而用“云雨”又会导致该诗掉一个档次,所以用了“风雨”,在这里的风雨如磐有2成意思,1是表达了女性对性的恐惧,因为旧社会的封闭思想和结婚早,很多女性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便结婚行房,很底盘女性对性是充满了恐惧的
2是表达的成年女性对性生活的不满,旧社会的生活条件不好,而且男性喜欢在外面鬼混大多不能很好的满足女性的要求,而女性又必须监守贞洁,所以性生活大多不满意,所以“风雨如磐”便很好解释了。那么“暗故园”又该怎么说呢?”暗“是指混暗,黑暗,“故园”是家,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性生活的不协调,对性生活的恐惧使家里充满了黑暗,好点的解释就是性生活的不协调,对性生活的恐惧使家庭不和谐。
我们再继续看第3句:
寄意寒星荃不察。
这句是全诗中最难得理解的一句话。寄意寒星”,字面解释是这意思:在漫漫黑夜中,天空的寒星是唯一闪光者,它使追求光明的人寄予希望。《楚辞·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倏忽而难当;卒壅蔽此浮云兮,下暗漠而无光。”王逸《楚辞章句》以为“流星”句是“欲托忠策忠于贤良也”,那“流星”是指“君”。王夫之《楚辞通释》则认为:“流星”是指“小人”;“其奸谗闪烁”,不过“如流星之炫耀”。那么,鲁迅诗中的“寒星”是指谁呢?我们先来看看“荃不察”,此语出处为《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王逸认为:“荃,香草,以喻君也。”朱熹也认为:“此又以寓意于君也。”但在《楚辞》中,荃并不只用来指君。同在《离骚》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芷、荃、蕙本来是香草,可有的变为不芳,有的变为恶草。也就是说“荃”字可用来指君,也可用来指臣。那么“不察”呢?我们理解成没有察觉,不知道,那么这里的“荃”就好理解了,就是自己的丈夫,让自己的丈夫不知道,当我们理解了“荃不察”后,“寄意寒星”就好理解了。“寒星”指的是除了自己的丈夫之外的其他性伴侣,可能是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也可能是邻居二大爷,这些我们都没有必要去考虑到底是谁。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就已经知道了:当性生活不协调或对性生活恐惧的时候,女性只有瞒着自己的丈夫不顾贞洁将性生活寄托在自己的其他性伴侣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旧社会女性的委屈,不平等,他们出轨是破不得以的。
最后就是第4句了,也是全诗最有韵味的一句话:
我以我血荐轩辕
首先我们来看轩辕2字代表着什么。轩辕2字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黄帝同时发明了很多东西,像造宫室、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同时皇帝有个老婆叫镙组,自己参加劳动,教会大家养蚕,织布,丝,帛等等,打那个时候起就有了丝帛了,这时候人们再也不用稻草,动物皮了,人们有了自己才床,床单等等,当时的人对轩辕黄帝十分推崇,自己都是皇帝的子孙,而又不能直呼黄帝的名讳,所以大家将丝帛床单都叫“轩辕”。而这里的“荐”是个通假字,本因该是“溅”,说到这里大家都好理解了,妇女第1次会流血,而“每个月也会有那么几天”,而旧社会由于男女的关系的问题,男性大多并不了解女性的身体构造,不象现在WSJ都可以在电视上做广告。这句话表达了妇女对男性和社会的强烈不满!!!为什么当时没有象WSJ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你们男性不关心我们女性??我只有用我自己的血溅上床单来表达妇女的愤慨,不满。当然不管怎么样,最后都还是妇女来洗干净。
那么这首诗的完美解释如下:
中国的女性对婚姻无自主权的悲惨命运,虽然自己并不爱自己的丈夫,可是还是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没办法,谁都逃避不了。如果结婚了性生活美满还好,可是性生活的不协调,对性生活的恐惧使家里充满了黑暗,使家庭不和谐。当性生活不协调或对性生活恐惧的时候,女性只有瞒着自己的丈夫不顾贞洁将性生活寄托在自己的其他性伴侣上。我们已经够悲哀了,可是你们男性和社会还是不关心我们女性,妇女只有用妇女自己的血溅上床单来表达妇女的愤慨,不满。当然不管怎么样,最后都还是妇女来洗干净。
总观全诗,鲁迅是旧社会少有的女权主义者,他的这首诗很好的表达了妇女对社会对男性的不满,而且全诗含而不露,委婉动听,可惜可惜,如此好诗却被广大高中老师,学者给糟蹋了。
曹植七步诗的历史典故是真实存在的吗?
这个故事虽然写得很好,但很可能不是真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事实。首先,这首诗有一个缺点,“七步成诗”最早的典故来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于文学)的后四句话。因此,三国演义中只是部分浓缩了这首诗的原话。
此外,这个著名的典故也没有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出现。当然也没有出现在官方的历史上,甚至曹植的诗集《曹子建全集》也没有收录。因此,这首诗的作者可能不是曹植,而是后人为了同情曹植的经历而传颂的。
事实上,大小曹兄弟俩确实有过不和,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兄弟相残之举。曹植的失败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他本人其实就是一个爱喝酒吟诗作对的文人罢了。曹操起初确实欣赏曹植的才华,但曹植却因为喝酒误事。最后让曹操很失望,但这些与曹丕无关。而曹丕,既然他在争夺储位时没有要杀害曹植,他怎么可能在称帝后杀了他,那时的曹植也无法和他竞争了。
此外,曹丕本人也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流传甚广。此外,他与曹操、曹植在文学上也被称为“三曹”。后世的认可也表明他的文学基础不低。“七步成诗”这样的天赋,想必他自己也能做到,因此他根本不屑于曹植相比。传说曹植也喜欢曹丕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洛神赋”的由来。但曹丕对此并没有责备他。如果曹丕真的下定决心要找一个借口除掉曹植,那将比“七步成诗”更无可辩驳。
综上所述,“七步成诗”的典故是后人发明的,而“七步成诗”的作者也不是曹植。
恩格斯17岁写的诗
1、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应该是下面一首,也就是恩格斯咏叹印刷术发明的一首诗,原诗如下:
恩格斯:《咏印刷术的发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8页。
【29页】在众神居住的地方,
谣言女神摇唇鼓舌,
在诗人耳畔激起声浪;
为什么这样一来,诗人的歌声
就专门颂扬嗜血的野心和傲慢的帝王?
为什么你们不感到羞愧难当?
为什么你们把赞美的词句和荣誉的光芒
白白地献给那样一帮
永远被历史诅咒和唾弃的纺狼?
醒来,醒来吧!
让你们愧疚的歌声在云端飞扬,
让歌声在庄严的胜利中充满空前的力量!
如果你们想得到民众的尊重,
想让桂冠在你们额前竟艳吐芳,
你们就应当唱出无愧于民众的歌声,
让这雄壮的歌声到处回荡!
古代的人
从不随便馨香祷祝,
祭坛的香火
【30页】只献给有益的智慧和发明。
那时候萨图恩忽然降临,
用巨犁打开了大地母亲的心扉,
于是人们看到种子在泥土中苏醒,
贫瘠的土地变得郁郁葱葱。
人们感恩戴德,颂歌响遏行云,
萨图恩被称做黄金时代的神灵。
你不也是神明?
你赋予思想和言语以躯体;
言谈话语本来随风飘散、无踪无影,
你却用符号锁住了它的生命。
如果没有你,
时间会一再吞噬自己的生命,
成为僵尸葬入永被遗忘的坟莹。
人类思想在漫长的童年时代曾受限制,
而你一旦降临,
思想便冲破樊篱,迅速走向开阔的佳境。
它向遥远的世界展翅飞行,
在那里,艰辛的历史
正同未来的时代郑重交流,促膝谈心。
是你给黑夜带来了光明!
崇高的荣誉和礼赞只能属于你这位永生者,
只能献给你这位高尚的精英!
【31页】大自然似乎认为,
单是这项发明已足以显示它的伟力,
从此它就变得悠闲而又悭吝,
再也没有把类似的奇迹赐予世人。
大自然终于振奋精神,显示新的征兆,
冰封的莱茵河看到谷登堡崭露头角。
“你们想使思想获得生命,便伏案誊抄,
然而这样做有什么功效?
这样的努力纯属徒劳!
遗忘的阴影将把思想笼罩,
思想将渐渐逝去,如同雾散云消。
一个器皿怎能容纳浩瀚大洋的汹涌波涛?
一卷图书也不可能容纳人类智慧的瑰宝!
这里缺少的是什么?是广为流传的技巧?
既然大自然能按一个模型造就无数生命,
我也可以照此办理,进行发明创造!
让一条真理激起千千万万回声,
让山鸣谷应的巨响把真理宣告,
让真理鼓起清晰的双翼,飞向云霄!”
谷登堡作了这番表白,
印刷术便问世流行,
看,欧洲感到激动、震惊,
32它迅速崛起,发出海潮澎湃的强音,
就像一阵狂飙骤然降临,
将地底的火苗从昏睡中唤醒,
于是烈焰升腾,传来阵阵轰鸣。
啊!那可恨的城堡,是为遮掩谬误而建造,
施工者是可鄙的蒙昧和君主的残暴!
如今火山爆发,熔岩在山头燃烧,
城堡受到震慑,地基已经动摇!
谁是那凶神恶煞、鬼蜮妖精?
是谁把自己的宝座,
建造在崩塌的卡皮托里山顶,
是谁那样不知羞耻,令人恶心?
是谁咄咄逼人,要毁灭和吞噬一切生灵?
他也许还活在人世,
但他的权力大厦已经渐渐倾圮,
总有一天要轰然坍塌,化为废墟。
如今在高山之巅,
有一座坚固的塔楼矗立在危崖之上,
那些参加战争的人们,
在塔楼里安置了固定的营房,
他们窃夺了权力,统治着这片山岗,
他们将高声呐喊,从这里冲向战场;
到那时,塔楼会被人遗忘,
它将在山林中孑然而立,寂寞凄凉。
33它虽然已经摇摇欲坠,
却还像昔日威风凛凛,环顾四方。
总有一天它会轰然倒塌,
这片土地将铺满瓦砾,变得荒凉;
但在这一切发生之前,
塔楼仍会吓唬众人,就像稻草人一样,
不久以前,它也确实使大家感到恼火、惊慌。
这是给理性的头颅戴上的第一顶桂冠,
于是人们就勇敢地提倡理智,
就如饥似渴地探求真知,
要用理智去把握飞速运行的天地。
哥白尼飞向天空的星系,
那里曾笼罩着无法穿透的云翳;
他看到一颗恒星宏伟雄奇,
在那遥远的地方它显得最为辉煌绚丽,
正是它给我们带来每天的晨曦。
伽利略感到地球在脚下转动,
意大利没有褒奖他的功劳,
反而狂暴地把他投入监牢;
然而地球没有停止运行,
它仍在宇宙海洋中破浪前进,
还有那熠熠生辉的群星,
也与地球齐飞,如同电闪雷鸣;
这时又飞来牛顿的敏捷精灵,
34他追踪星群,把它们的奥秘弄清,
他指出星辰运行的动力,
又指出它们循环往复的轨迹。
你征服太空, 你发现规律,
了解大气和海洋如何永恒地运动,
你分析那难以捉摸的光线,
你钻进地底,要把地球掘通,
去寻找蕴藏黄金和水晶的宝洞,
然而这一切对你有何功用?
回来吧,英才,快回到凡人之中!
然而英才不为所动,
他喟然长叹,愤慨而又悲痛:
“愚昧压抑了人们的思想,
暴君在狂怒中锻造锁链,
无论在多么遥远的地方,
这野蛮的锁链都竞相发出铿锵的音响,
一旦人们对奴役的命运感到厌倦,
这链条就将他们锁在停尸床上!
我们再也不能容忍这样的状况!”
暴君一听便想到烈火与利剑,
这是两种可靠的东西,
可不能让它们离开自已的魔掌。
35“愚蠢的人们,你们高高地堆起干柴,
你们威胁我,要让我葬身火海,
你们指望用这柴堆把我从真理身边夺去,
殊不知它却成了灯塔,指引我走向真理,
它已经化作火炬,照耀我夺取真理的胜利!
真理含着脉脉深情,
向我激动的心房发出渴求的声音,
我的心灵凝视着真理,
我的脚步追随着真理,
我不怕烈焰,不怕利剑,
我怎么会彷徨犹豫?
我怎么会退缩不前?
塔霍河的波涛奔向大海,
它不会返回最初发源的山崖;
即使前方耸立起崇山峻岭,
也挡不住滔滔河水汹涌澎湃;
命运驱使它一泻千里,
奔腾咆哮流向汪洋大海。”
大的日子终于来临,
这一天,一个尘世凡人从人间耻辱中猛醒,
他怀着满腔愤激之情,
发出无比雄壮的声音,
他向全世界高呼:“人是自由的!”
狭窄的樊篱无法禁锢这神圣的呼声,
36这呼声一经发出,
就借助于谷登堡的发明,激起回音,
回音成为奇妙的载体,
使呼声插翅飞行,
顷刻间飞渡重洋,越过山顶,
它驾御长风,自由行进。
“人是自由的!”
这欢呼声出自人的理性,
暴君的怒吼不可能把它压倒,
它震撼四方,响遏行云。
啊,自由,自由!
你这甜蜜的字眼一旦响起,
我就心潮起伏,豪情满腔,
我的心浸透了你的精神,
你那神圣的激情充满我的胸膛,
我的心展开火焰般的翅膀,
扶摇直上,在云间翱翔。
平凡的人们, 你们在哪里倾听我的歌唱?
我在云端向下遥望,
看到命运的牢狱已将铁门开敞,
看到时代的迷雾已经一扫而光,
——未来就在眼前,毫无遮挡!
我清楚地看到,
37地球从此不再是那副可悲的模样,
这里将不再有虚荣、战争和残暴的勾当。
虚荣和战争已永远消失,
正像瘟疫和风暴,虽然猖獗一时,
只要凛冽的寒流来自极地,
它们就会从受害者的住地逃离。
从此大家感到一律平等,
勇敢的斗士以不可阻挡的力量,
争得自由,激起欢呼的声浪。
从此再也没有奴隶和暴虐的君王;
人间洒满爱情与和平的雨露,
大地呼吸爱情与和平的芬芳,
“爱情与和平!”这声音在世界各地回荡。
上帝从黄金宝座上伸出权杖,
向人们赐予幸福吉祥,
他让欢乐和喜悦普降人间,
使条条大道又像从前那样,
涌动着欢乐和喜悦的热浪。
你们可曾看见那高大挺拔的石柱?
你们可曾看见那庄严华美的纪念碑?
它光影夺目,熠熠闪耀。
奴隶建造的金字塔没有它雄伟峻峭,
金字塔享有压迫者赋予的荣耀,
38奴隶们揭竿而起,金字塔就震颤动摇!
而在那座纪念碑前,
却永远有香烟缭绕,
人们馨香祷祝,为的是感谢谷登堡;
他功德无量,却仅仅获得菲薄的酬报!
光荣属于他,
是他击溃了专制政权下的蒙昧势力,
是他让理智和心灵的力量直冲云霄!
光荣属于他,
是真理促使他乘胜前进,
是真理鼓励他动手进行硕果累累的创造!
我们的颂歌永不停歇,
们要赞美为世界造福的英豪!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于不来梅
二、具体写作时间:
弗·恩格斯写于1839年1月初-3月底之间。
恩格斯的稿件是根据西班牙著名诗人和政治活动家、法国启蒙学派的追随者曼·何·金培纳的一首抒情诗用德文改写的诗歌。
金塔纳是1808-1814年第一次西班牙革命的参加者,这场革命是反对拿破仑外来统治的独立战争,这期间诗人创作的诗歌和其他体裁的文艺作品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喜爱,1814-1820年诗人因其革命行动而遭监禁。金塔纳的这首抒情诗创作于1800年,考虑到严格的书报检查, 这首诗经过修改后于1802年收入《诗集》首次在马德里出版。
恩格斯选择金塔纳的诗歌加以改写或意译反映了恩格斯的政治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了恩格斯本人所具备的西班牙文的语言功底。这首抒情诗虽然是意译或改写的,但却是恩格斯的一种再创作,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恩格斯对这首诗进行改写的时间是1839年1月初—3月底。
这首诗是谁写的作者哪个时期的
那是726年写的,李白当时只有25岁
作者:李白
李白大约5岁时,随其父迁居于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市)的青莲乡,李白就是在那里长大成人的,他对青莲乡有着依依的故乡情节,还自号青莲居士,难怪历史上把李白的籍贯误认为是蜀中。李白在江油度过了长达16年的宝贵时光。李白一生在外游历时也常常思念故乡,最有名的诗作《静夜思》中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床前明月光”并不是明亮的月光照在李白睡的床上,在唐代“床”指的是座具,唐人睡觉的用具叫“榻”。唐代以前汉民族都是席地而坐,后来,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民族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骑马的马鞍的启发,在生活中,发明了凳子之类的坐具,而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是在草原上放马的胡人,后来,汉化后就改姓汉民族的“李姓”。读《静夜思》时,多数人认为是月光照在李白的床上,这是错误的,李白并非那么懒惰。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古朗月行是谁发明的
答:《古朗月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于天宝末年,在安史之乱前。这是一首乐府诗,原为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当时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也采用这个题目称做“古朗月行”,但并没有因袭旧的内容。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的忧愤不平之情。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完美的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嘲笑人们看不清真相的西方诗,急!在线等
这里出现的五首诗中所包含的孤独、失败、道德上的焦虑、拒绝遗忘及被迫沉默的主题,
都与理解我们自身的处境有关。
——题记
《发明》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捷克]
穿宽大白袍的聪明人站起来
在节日里,历数他们的劳作
国王贝洛斯听着呢。
嗅,伟大的国王,第一人说,我为御座发明了
一双翅膀。您将在天空实行统治。——
接着有人欢呼,有人喝彩,这个人应得到
丰厚的回报。
嗅,伟大的国王,第二人说,我制做了一架
自动飞龙。它将自动地将您的敌人打败。——一
接着有人欢呼,有人喝彩,这个人应得到
丰厚的回报。
嗅,伟大的国王,第三人说,我创造了
恶梦驱逐器。现在没有东西能干扰陛下的睡
眠。——
接着有人欢呼,有人喝彩,这个人应得到
丰厚的回报。
但只有第四人说,今年持续的失败
拖住了我的脚步。全盘皆输。我经手的每件事
都不成样子。—一接着是可怕的沉默
聪明的国王贝洛斯也一声不响。
后来弄清第四个人
是阿基米德。
该诗作者赫鲁伯(1923——1998)是当代捷克最重要的诗人,并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称他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五六位诗人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位免疫学家,曾获捷克科学院免疫学博士,现为布拉格临床医学研究所免疫学首席研究员,写过数量可观的科学论文,并编辑一份科学杂志。作为一名科学家,赫鲁伯拥有比狭义的人类学更广阔的视野,他更宁愿将种种生命视为一个不同形式的连续统一体,都可以放在一定的透镜下加以观察研究,不管是人类个体,还是其他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人类生活抱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对普通人所遭受的苦难及命运漠不关心。恰恰相反,缘于对生命形式更深切的了解和感受,他对处于弱势的人们寄予极大的和始终如一的关注,包括战争中无辜的牺牲者,湮埋在历史的阴影背后无名的个人,被生活“钢铁般的波浪”击碎的灵魂,消失在岁月深处沉重的记忆,以及普通人忍受苦难的巨大勇气和崇高,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得到体现。科学观察的习惯同时带来了他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色。他喜欢设置一个场景,如同从已逝的岁月中提取出来的某个切片,然后放在他特殊的“显微镜”下加以仔细研究、辨析,直到场景本身包含的意义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诗歌语言也显得直接、简洁、有力,没有什么冗余的东西,即不浪费什么。
有评论家称,如果将赫鲁伯曾经深受其影响的另一位波兰诗人赫伯特(1924~)的诗歌看作是通过“历史的透镜”来观察当下的话,那么,赫鲁伯则是通过“透镜的透镜”来观察眼前的生活。《发明》这首诗可以说是集中代表了他的这一风格。它所包含的有关“失败”的主题以及以“失败”中揭示的丰富含义,至少从这样三个层面上得到释放;更准确地说,是从一面“镜”中折射出其他两面“透镜”中所看到的景象。
第一、科学活动的层面。在所有人类活动的领域中,没有比这个领域更能够允许失败,对失败抱以最大的宽容和善意的态度。科学认识的无限性质和其无限可能的前景,决定了这种认识永远知道自己目前的界限,对科学家来说,这也是他的信心和真正的勇气的来源。科学家承担失败的勇气和他寻找其理、寻求真实的勇气是同一种东西。因此,在诗中所设置的节日场面中,当其他的聪明人报出他们的劳动成果,期待并实际上得到了热烈的欢呼和欢迎时,只有阿基米德空着手走上前来说,在这一年中,他“全盘皆输”,凡他“经手的每件事/都不成样子”。而恰恰是这个阿基米德,正是对人类科学、文明的起步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之一,并且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不仅是富有智慧和建树的几何学家,而且还是一位生气勃勃、情趣盎然的家伙(他洗澡时发现浮力原理便“腾”地一下跳出浴盆),诗人选择由他出面来给出有关失败不同于通常看法的另一副面貌,无疑是极具慧眼的,显然,结合这首诗的作者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尤其是他的其他作品如《母蝇》、《拿破仑》、《课堂》、《魔术师齐托》等,我们会从中读到除了科学活动之外的另一层更深的含义。
第二、历史活动中有关“失败”的主题。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格言肯定不只是适合于中国历史。这句话实际上也揭示了胜负只是力量的对比的结果,而非正义和邪恶的较量。战后重要思想家卡尔·波普尔就这个问题发表过非常精辟的看法,他指出,历来教科书中的“世界史”无非是一部“贪污史、抢劫史”、“国际罪恶和大量屠杀的历史”。“学校里就教这种历史,一些罪大恶极的元凶却被赞扬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问题还不止于这些。那些胜利者即后来的王者还从中发展出一套哲学,把他们自己打扮成正义之帅、真理之师,必然取胜之师。这样做无疑是踩在失败者头上身卜的最后一脚,从精神上人格上将他们再度并彻底剥夺。于是从各个方面造成了失败者不敢站在自己失败的立场上,坚持自身的失败而与强权的胜利者对抗、对峙,反而宁愿将自己的头脑也变成胜利者的头脑,变成赢家的看法,仿佛他们不曾失败过,他们也分享了胜利,举国欢腾。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是鲁迅笔下的阿Q,所谓“精神胜利法”的实质是掩藏起自己失败的经验,抹去自身失败者的位置。捷克民族也是一个屡遭侵犯的民族,其城市和人民再三陷入敌人手中,他们之中最优秀的头脑始终在思索失败带来的意义,如何面对失败以及最终走出失败,如哲学家别洛赫拉德斯基(1944~)‘荒诞派剧作家出身、现为捷克总统的哈韦尔(1936一)。赫鲁伯通过这首诗加入这种思考。指出失败和失败者的位置,便是给出了失败及失败者不容混淆和抹杀的身份,以免让强权的胜利者一手遮天,让他们制造的话语变成众口一词。
第三、道义的立场。这是通过前两个“透镜”凸现出来的另一含义。显然诗人站在失败者一边,他承认失败的权力,维护失败者的尊严,对承担失败表达了深深的钦佩。让失败者站在“国王”面前说出自己的失败,这就等于允许他说:“我不是你。不能指望我满足你的期待。我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并且,我没有打算加入你的游戏。”这样,失败者的存在就成了对于胜利者的一种威胁,一个挑衅。在力量对比的某个阶段上,这是身为失败者为维护自身唯一能做的,是他行为的最低限度的也是最高形式的真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诗中那三位成功的聪明人包括国王本人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沉沙中,唯有当年的失败者阿基米德在岁月的深处散发光芒,时隔两千多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仍然在课堂上学习阿基米德的学说,唯有阿基米德是永存的,是真正的最后的胜利者。诗人赫鲁伯在这时表达了对于不合作的一时的失败者最善良的祝福,给他们送去信心。
《1963年一个梦的记忆》
塔丢茨·罗泽维兹[波兰」
我梦见了
列·托尔斯泰
他躺在床上
大得如同太阳
地的卷发
浓密且长
这头狮子
我看见
他的头
他金狮般起皱的面容
那上面正涌现
雄心勃勃的光芒
突然他熄灭了
变黑
他手上和脸上的皮肤
变得粗糙
开裂
像一棵棵树的叫喊
我向他发问
“应该做什么”
“没什么”
他回答
透过所有脸上的皱纹
和裂缝
那光芒开始趋向我
一个巨大的光辉绚烂的笑容
仍在燃烧
该诗作者塔丢获·罗泽维兹(1921-),波兰诗人,战争期间曾参加地下抵抗运动,后在大学攻读艺术史。他是战后第一位在西方文坛造成冲击的东欧诗人,出版过九部诗集,另外还写作剧本,短篇和长篇小说,1966年获波兰最高国家文学奖。
如果将罗泽维兹和另一位重要的波兰诗人赫伯特加以比较,便更能看出他这个人诗歌创作的特色。赫伯特属于那种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主题,能够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样化创作的诗人,而罗泽维兹全部的注意力和诗歌写作关注的对象仅在于一件事:作为战后幸存者的经验,他目标始终如一。就这一点而言,他难能可贵,尽管他的作品在今天的读者看来,有些过于简单,语言上也显得陈;日。这种幸存者的经验概括地说便是某种‘道德上的焦虑”,从诸如集中营那样的人间地狱中爬出来,经历和目睹了那样多难以形容的残暴黑暗,不得不忍受完全是善恶莫辨、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可怕处境,那么,在这之后,人们如何为自己重新找到一个道德上的起点和支点,如何使自己再度站起来?换句话说,在那种情况下,人们遭受损失的远远不只是身体和生命,同样还包括他的精神、心灵——往往是不得不将自己心中最后一点光明掐灭,否则怎样才能“闭上眼睛”“接受”降临在自己和周围的人身上的厄运?当灾难过去之后,人们该怎样做才能从这种深深的内在伤害中恢复过来?怎样修通过去并应付困一度道德上的被剥夺而遗留至今的种种精神上的空白?就像罗泽维兹在另一首名为《幸存者》的诗中所说的:“善和恶价值相等俄曾经见过/一个人同时/是邪恶的又是正直的。八我将寻觅一位先生或大师/也许他能使我恢复视觉听力和重新开口/他能再度叫出事物和观念的名称/也能将黑暗和光明分离开来。”
《1963年,一个梦的记忆》集中体现了这种“道德上的焦虑”,艺术上也十分完整有力。如我们所知,晚年的托尔斯泰不惜牺牲艺术及个人生活而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上的献身,在诗人的梦中,他正是那种巨大的道德上的象征或化身,代表了一种雄心勃勃的道德力量,被称之为;“这头狮子”,“大得如同太阳”,有着“金狮般起皱的面容”。基于作者本人道德上的焦渴和向往,托尔斯泰的这个形象无疑被夸大了,如此充沛甚至有些灼人。然而笔锋一转,“突然他熄灭了/变黑/他手上和脸上的皮肤/变得粗糙/开裂/像一棵株树的叫喊”,这样的描绘,与刚才出现的相比,正如同从光明迅速跌入黑暗,其间没有任何过渡。恰恰是这种断裂透露了一个更为深层的东西:对道德力量向往的背后,同时包含着对于丧失这种力量的恐惧不安。“熄灭”,“变黑”,“变得粗糙”,代表着力量的丧失和对于这种丧失的深度恐惧,从中反映出来的是经历了那场浩劫的人留下的心灵的沉痛,是外部的灾难进入内部并最终变成内部难以消除的灾难。概括地说,是感觉到自身的彻底无力、无助,从内到外找不到任何帮助和支持的力量!罗泽维兹曾经谈到“总是把自己看作一个读者”,“寻找书籍和诗歌仅仅是为了寻找帮助,以克服自己的绝望和怀疑”。但如果灾难如此深重,乃至不能——不是不愿或不知道,而是无力——从自身中寻求和建立这种力量,将弄模糊了的界限重新划分出来,那么连托尔斯泰也无能为力:“我向他发问/应该做什么//“没什么”她回答”。托尔斯泰给不出答案来其实是发问者本人还没有为自己准备好任何答案。当然,事情仍然处于转变和转化之中,拒绝接受目前的这种道德虚弱的状态,拒绝让那种灾难黑暗在自己身上延续下去,只有克服自己内部的黑暗才能最终克服来自历史、来自外部环境中的黑暗,这种强烈的愿望终于占厂上风,该诗的结尾是一个从黑暗的腹中重新升起的太阳,是经历破碎之后试图重新建立的完整形象,是力量丧失之后的再度获得。罗泽维兹是这样的诗人,他如此忠实于自己,既忠实于自己走过来的道路,也忠实于自己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召唤,归根结底,他是不首屈服的,也是不可屈服的。
罗泽维兹还创造了一个有意思的提法:“死后的生活”。如今的世界正如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那么肯定今只是上帝离开了这个世界,同时离去的还有魔鬼,人本身以及诗人。长期以来,人们目击了“上帝、魔鬼、人……和诗人死后的生活。”“诗人死尸……但我们仍然活着”。罗泽维兹写道。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今天的一个诗人过着的是一种“死后的生活?”人们是在同一个死去的人交谈吗?一个诗人将要告诉人们的是关于一个人已经死去而他又如何活着?将如何重新开口呢?如何寻找那些词汇,来称呼周围同样是死去过~次的那些事物?并且如果是这样,还有什么可以继续死去和继续活下来?在所有这些罗泽维兹问题的背后,我们感受到同样为阿尔多诺所感觉到的困惑:“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就是野蛮的”。
《七个词》
杰泽·菲考维斯基[波兰]
“妈妈!我是好孩子!这儿黑!”(‘Mummy!Butl’vebeengood!It’Sdark!勾此句出自1942年被杀死在贝泽克毒气室的一个孩子之口,根据一位唯一的幸存者的陈述;摘自《鲁道夫·雷登》,贝泽克(1946)。
每件东西都被派上用场
人死了,物件却保留下来
从头上掉下来的一绝头发
送给汉堡的褥垫工厂
金牙被拔出
在死亡的麻醉之下
每件东西都被派上用场
甚至这种声音也被发现有用
从旁人记忆的深处私运出来
像泪水不能浇透的石灰
当负泽克彻底开放
从中爆发出无穷的黑暗
该如何加以控制
那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孩子的抗议
尽管记忆有些褪色
但不是出于恐惧
而是三十年来所能引起的消褪
那是无边无尽的沉默
转变为七个词的信号
在一个空荡荡的地方呼叫,呼叫
谁也不必害怕我
我是小孩并不在这儿
不要否认我
还给我有关我的记忆
这些后犹太人的词
这些后人类的词
仅仅是七个词
杰泽·菲考维斯基生于1924年,二战的初期便在波兰军队中服役。他写作和翻译诗歌,但是在很长时间内,他自己的作品在国内遭到禁止。他翻译的对象是西班牙诗歌和犹太人民间作品,他还是一个吉普赛民间传说专家,并编辑过死于毒气室的犹太人——波兰小说家布鲁诺·斯库兹的作品。
和罗泽维兹执着于幸存者的经验相接近而又有所区别的是,菲考维斯基对战争中的牺牲者及他们的极端处境表示了极大的、始终如一的关注。这使得他的视线常常返回到过去,从幽暗的岁月深处发掘、寻找不应被遗忘的东西。赫伯特曾经说过:“菲考维斯基的缀斯是捏墨西奈,更直接地说,即记忆。”《七个词》便是直接取材于消失在黑暗的毒气室中一个孩子的呼喊,这句话加上它没有出现在字面上的东西其完整的意思是:“妈妈!我一直是个好孩子呀!这儿却太黑!(为何受此责罚?)”可怜的孩子并不知道,进一步降临在他(她)身上的,是比一间黑屋子可怕得不知多少倍的那种厄运。
诗的一开始便带有明显的嘲讽的意味,你可以觉察到诗人嘴角上那一丝冷峻的嘲笑。人死了,他们留下来的东西却没有“死”,这些东西被再度剥夺和加以“利用”:其头发被送往“汉堡的褥垫工厂”,嘴中的金牙被拔出,当然这需要借助“死亡的麻醉”,连死亡也被“派上用场”!第二段继承了第一段所取得的嘲讽的姿态,但又加进了无比的悲伤,以十分悲愤的口气道出了这声叫喊的来历;“从旁人的记忆深处私出来”。“私运”在这里,不仅有被禁止、遭封锁的意思,同时还突出了某种黑暗背景;这样的声音被传出,经过了一个长长的黑暗隧道,它几乎被窒息,如同发出这声叫喊的孩子那样。注意这样的比喻:“像泪水不能浇透石灰”。带咸味的泪水当然不能浇透干燥粉状的石灰,它并且是石灰永远无法理解的那种东西,悲愤忧伤的泪水滴在石灰上面,也带来了石灰的另一种面貌;它成了一种不能化解的坚固的存在,任黑暗也无法将它消化吸收乃至取消抹杀。“妈妈!我是好孩子!这儿黑!”从无底的黑屋子中爆发出的这声清脆明亮的叫喊,是罪行的制造者们所无法拿走的,他们无法掩盖,这叫喊必将成为有力的见证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将成为全体人类永恒的泪水和永久的伤痛。诗人由此想到如果“贝泽克彻底开放”,所有那些被掩盖的罪行和沉痛全部呈现在面前,人们将如何面对?可有力气去承受?(“该如何加以控制?”)
“那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孩子的抗议”,“那是无边无尽的沉默”,此时作者的立场已经由嘲讽转回到自身,转回到隔着几十年的沉沉岁月他现在的感受中来,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还是对于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间隔发出某些微词:“记忆有些褪色”、“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呼叫,呼叫”。诗的最后一段,作者干脆转变到被窒息而死的孩子的立场上,将自己变成那个未来得及长大的孩子的声音:“谁也不必害怕我/我是小孩并不在这儿/不要否认我。”接着出现的“后犹太人的词”,“后人类的词”,都可以结合前面有关罗泽维兹的“死后的生活”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当成千上万无辜的人们被沉埋于地下,当微风不再吹动他(她)们的头发,雨水不再打湿他(她)们的眼睑,那么,其余的人也被推进同一步阴影当中;落在活着的人们肩上的,已不是从前的那颗太阳所释放出来的光芒,而是另外一种被缩减了许多的东西。针对死人的逻辑同样也针对活人。于是他们的生活也变成一种“死后的生活”,和那些不再复现的同伴一道。他们也已先前死过一次。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和将要继续下去的,仅仅是一种劫后余生。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延续至今的,都是“……后’域“后··,…”。对于已经死去的人来说,是他们承受灭顶之灾之后继续向岸上的世界发出呼救,是在难以死去的死亡中重新站立起来;而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如何承受当初同样是重重的一击和后来持续不断的打击,是在这接二连三地打本之后如何有尊严地继续活下去。所以这个“后’字,是隔着死亡之海遥遥相望的两“岸”人们共同拥有的处境,共同拥有的痛苦的记忆。
在曾经遭受失败的人们那里,有关记忆的主题具有特殊的意义。“与遗忘作斗争”,是他们夺回自己的尊严、修通过去并真正走向明天的重要途径。在集中营里度过大半个童年,其亲人、伙伴在周围相继去世的捷克当代小说家伊凡·克里玛(1931~),在一篇题为《文学与记忆》的文章中谈到自己的写作如何受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感所驱使:去变成死去的人的声音,变成抗议将他们的生命从这个世界抹去的那种死亡的叫喊。“去变成别人的声音这种令我振奋的感情,在不同的形式和其他机会中,再现于我的生活之中。在不自由的时期,当我们被谎言所轰炸,每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件旨在提升人自身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存在和被宣布为虚无和遗忘时,你写作是为了战胜这种毁灭。你写作是为了否定死亡,而它采取了如此众多不同的形式,其中每一种都将现实、人类尊严、受难、挑战和说真话在它手中混灭。在不自由的条件下,这种驱动为大多数作家所拥有,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只活了不长时间。我们写作是为了保留对于一种现实的记忆,它似乎无可挽回地跌入一种欺骗件和强迫的遗忘当中。引用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里的一段话说:‘民族毁灭于当他们的记忆最初丧失时,他们的书籍、学问和历史被毁掉。接着有人另外写出不同的书,给出不同式样的学问和杜撰一种不同的历史。’在同一本书中昆德拉发明了一个短语并启发了我:‘遗忘的总统’。一个在‘遗忘的总统’引导下的民族将走向死亡。而适用于一个民族的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失去记忆,我们将失去我们白己。遗忘是死亡的症状之一。没有记忆我们将不再是人类成员。”
《沉默的一课》
蒂蒙图斯·卡波维兹[波兰]
当一只蝴蝶
剧烈地对折
它的翅膀
请将这当作一个沉默的呼唤
当一只受惊的鸟儿
它的一片羽毛
跌进一束光线
请将这当作一个沉默的呼唤
以这种方式习得
怎样没有声响地走路
大象用它圆柱般的腿
人们用他们的身躯
田野上的那些树木
缄默地站立着
像那些受惊吓者
竖起汗毛
蒂蒙图斯·卡波维兹生于1921年,曾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大学教授哲学和文学。他不仅从事诗歌写作,并且还创作短篇小说、剧本和文学批评;出版过多部个人诗集。卡波维兹也属于那种注意力很集中、精神意念十分执著的诗人,他的主要兴趣在于探索人类自我表达的可能性和界限,注视不得不沉默带来的极度痛苦。
《沉默的一课》,其题目便隐含了一种有节制的讽刺。人们不是生来就倾向于沉默,只是后来(甚至较长时间地)处于被扼杀、被取消声音的悲惨境况,从而被迫沉默。所以,沉默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一门功课,并且需要做那种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练习。
那么,那令人三缄其目的力量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不难想见,当一些人被迫沉默时,定有另一种声浪甚嚣尘上,它压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样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人们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惶恐不安的生活?
诗从采撷大自然中一个现象开始,并且它像是从遥远的、被遗忘已久的大自然深处发掘出来的那种细微的片断,非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和一双敏锐的眼睛所不能觉察:“当一只蝴蝶/剧烈地对折/它的翅膀”,“蝴蝶”,本来就给人一种不稳定的印象,而当它在某个瞬间将其翅膀“剧烈地对折”,即四下惊恐地谋求一种自我闭合,你可以想见肯定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在这只蝴蝶背后追赶和驱逐它的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于是沉默发生了。“请将这当作一个沉默的呼唤。”由此可见,在每一次的沉默背后,都有着难以形容的仓促和隐痛,有着(从力量的对比来说)弱者面对强者的那种悲愤,米兰·昆德拉曾将此称之为“利多斯特”(1,k。SI,捷克语,“利多斯特是~个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惨而产生的一种极度痛苦。”《笑忘录》)同样,“当一只受惊的鸟儿”的羽毛,“跌进一束光线”之中,也是那种突发的、惊慌失措的景象,是生活被击碎、被整个儿颠倒的时刻,其中必然孕育和包含着一种沉默。这里跌落的“羽毛”和上一小节的对折的“翅膀”有着互相呼应,关照的作用,都是属于那种只有用神经末梢来感受的对象,是一个受追赶的恐惧的灵魂在黑暗中所注视到的东西。
经过这样的“学习”之后,才能掌握“怎样没有声响地走路”,在此诗人再次轻轻的流露了他嘲讽的讥笑。而且不只是人类,用他们大地般寂静的“身躯”行走在地面,还包括“大象”——如此重量级的生命,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放下它“圆柱般的腿”,以便无声无息地来来往往。这已经是一幅荒诞得有点滑稽的情景了。是某个暴君因杀人太多而难以入眠吗?人们不免这样问道。
最后一段再度把目光投向远处:像逃亡中的人们只能瞥见远方的地平线,向它投去惊疑的眼光:“田野上的那些树木/缄默地站立着/像那些受惊吓者/竖起汗毛。”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终于找到了某种凝然不动的对象(比较不安的“翅膀”和“羽毛”),但它们正是同样华若寒蝉的大地,在一种极度恐惧和痛苦之中,如同“受惊吓”的人一样“竖起汗毛”。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形容大自然中的树木,它远非宁静怡然。随风自得,而是出现在精神高度紧张的人视线上一个讼人晕眩的支点。
有评论者将这乎诗形容为“传达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气氛”,而同时还应该说,它的成功也在于其艺术上高度的精确和节制。每一小节基本上只有一个孤独幽闭的意象,与它所要体现的情绪十分接近和吻合;其余的东西仿佛都被省略,删节,被驱赶至无边的暗夜之中,和被驱赶至无边的暗夜之中,和被驱赶的受害者同处一处。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恰恰是被削弱的道德和美学立场的体现。
关于你发明的这首诗是谁写的和你的发明者叫什么名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