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谁发明的(米格17пф战斗机)

今天给各位分享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米格17пф战斗机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米格战斗机的历史多少年了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38年开始研制。当时,苏联空军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的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I-200的研制代号。这种战斗机安装米库林设计局的 AM-35A型水冷发动机,设计指标为 7000 米高度最大飞行速度 670 公里/小时,升限 13000米,爬升到 5000 米高度耗时 4.6 分钟。但是由于波里卡尔波夫本人当时正在全力进行 I-180 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加之 I-200 被认为不够先进,所以该机的研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后来为了和雅克福列夫的I-26战斗机竞争,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局加快了I-200的研制进度。1939年12 月初,I-200的初步设计基本完成并获得了苏联空军司令和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的认可。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该计划,前苏联当局决定成立一个由米高扬领导的新设计局。

1940年4月5日,米格-1首飞。试飞证明米格-1是一款优秀的高速截击机,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米格-1在试飞中达到684.5公里/小时的速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同时,米格-1也面临着无数的问题,面对这些考验设计师们对米格-1进行了反反复复的修改。仅仅在试飞初期,水散热器被修改了十八次之多,在忙碌了 117个昼夜之后,问题基本解决。飞机通过了国家试验,正式投产。不久后设计师们又陆续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工厂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米格-1。米格-1的机翼单位负荷高,机动性差;油箱容量小,航程有限;飞机重心偏后,滚转困难等。

米格战机的来历?好像和米高扬有关吗?

Mikoyan-Gurevich是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的名字,

Mikoyan是米高扬

Gurevich格列维奇

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简介

米格(MIG)二字,取自于前苏联两位著名飞机设计师——阿·伊·米高扬和米·约·格列维奇姓氏第一个字母。米高扬和格列维奇都曾在著名的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工作。1939年底,前苏联政府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战斗机设计局,选中了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去完成这一重任,这就是今天的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

米格飞机在世界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米格一系列飞机的简介,首先介绍一下米格飞机的创始人:米高扬。

1905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夫求学。1925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1931年,米高扬离开连队进入布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

在学院学习时,米高扬和三位同学设计了一种小型体育运动飞机“十月号”。它的重量只有250公斤,最大时速为130公里。“十月号”采用了襟翼、前线缝翼、阻力板等,用来改善起飞着陆性能。这在三十年代初都算是新技术。“十月号”曾获准投产并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使这位未来的著名设计师初露锋芒。

毕业后,米高扬到一家航空工厂当军代表,该厂设计室是当时苏联唯一的歼击机研制中心,负责人是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1937年,米高扬调到这里工作,正式开始了飞机设计生涯。不久,米高扬一跃而成为这个设计室的第二把手。

在这个设计室里有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名叫格列维奇。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一见如故。后来,这两位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合作了几十年。他们的性格通然不同:米高扬血气方刚,精力充沛;格列维奇老成持重,沉着稳健。这是一对理想的伙伴。两人姓氏的字头合起来便是“米格”他们设计的飞机就是世界闻名的“米格”飞机。

后来,由于设计思想的不同,使米高扬和波里卡尔波夫产生严重分歧,而分道扬鞭。1940年,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组建了自己的设计机构--实验设计室。以后这个室发展成了庞大的米高扬设计局。从那时起,米高扬的“高空高速”的设计思想便成了当时该局的指导思想。米格飞机也从此开始孕育,并陆续诞生。

米格是哪国的飞机?

苏联设计生产的一个军用战斗机系列的通用代号。以最初设计者A·米高扬和M·格列维奇姓氏缩写命名。为多个国家的武装部队所使用。

1946年的10月22日,著名的米格-9喷气战斗机诞生,正是这种飞机开辟了俄罗斯战斗机的喷气时代,而米格设计局也凭借它一举奠定了在苏联战斗机设计的主导地位。

米格系列飞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米高杨1905年出生于阿尔明尼亚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0岁那年他应征入伍,1931年转业后被选送到儒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5年后毕业。他的毕业设计是一架“飞翼”式的飞机。

1936年毕业后,米高杨被派到一家航空工厂当军代表。苏联当时惟一一个战斗机设计局就设在该厂,设计局的领导人是当时苏联著名的飞机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

由于米高杨对飞机设计的执著,第二年就如愿地被调入该设计局工作,并很快成为波里卡尔波夫最重要的助手,实际上的第二把手。

在设计局里,米高杨认识了另一位天才的设计师古列维奇,由于志同道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正是他们两人共同撑起了赫赫有名的米高杨设计局,在几十年的合作中,研制了一系列以他们两人名字头一个字母命名的“米格”式飞机。

1937年,波里卡尔波夫设计了一种伊-16战斗机。在西班牙内战中一开始伊-16战斗机表现很好,在对德国的Me.109战斗机的空战中战果显著,但德国人很快对Me.109进行了改进,伊-16损失惨重。

波里卡尔波夫认为伊-16的失败在于机动性不如Me.109,但是米高杨则认为伊-16的高度和速度不够,因此必须设计出在速度和高度能占上风的“高空、高速战斗机”。

“高空、高速”以后也成了米高杨设计局的座右铭。

1939年10月,米高杨与古列维奇设计了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并得到了厂方的批准。

而当时波里卡尔波夫正在德国进行考察,当他回国后对这个方案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由于双方争执不下,厂领导把情况反映到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委员会经过认真考虑后,建议由米高杨和古列维奇单独组建设计室。正好那个时候,苏联政府决定扩建更多的军用飞机设计局,于是,米高杨设计局于1939年12月正式成立,米高杨出任设计局局长兼总设计师,古列维奇为副总设计师。

在航空界,米高杨与古列维奇被公认为最佳搭档,米高杨作为主帅不断提出新思想,而古列维奇则是军师和冲锋陷阵的主将,把米高杨的新思想变为一个个现实。

一开始,由于米高杨设计室在苏联航空界还很少为人所知,所以工作很不顺利。

米高杨和古列维奇交出的第一个成果是米格-1高空战斗机。该机于1940年4月试飞后不久就创下了每小时652公里的全国纪录。

1940年下半年,米高杨和古列维奇在米格-1基础上改进成米格-3。米格-3在7800米高空的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40公里,不论升限和速度都优于其他设计局的战斗机。

但是,米格-3的“高空、高速”设计思想在当时多少有些超前,由于米格-3的低空低速性能相对较差,因而在卫国战争爆发后,米格-3经常在低空被德国飞机击落,其战绩大大逊于同时代苏联的雅克式和拉式战斗机,最后不得不被迫停产。

在整个卫国战争时期里,虽然米高杨设计局不断地进行新机研制,但几乎都被淘汰。米高杨和古列维奇经常会感到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压抑感。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喷气时代的到来却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苏联的飞机设计工作主要忙于应付战争的需要,忽视了对喷气飞机技术的研究,战争结束后,苏联已发现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于是,苏联政府在1945年2月作出了尽快研制喷气飞机的决定。

因为喷气飞机与米高杨和古列维奇的“高空、高速”思想完全吻合,米高杨设计局迅速投入了研究工作。

但他们当时并不了解后掠翼的技术,所以开始设计的米格-9直机翼战斗机并不成功。

不久他们就看到了德国布斯曼所作的关于后掠翼研制的资料,很快就领悟到其中的奥秘。

1947年,米高杨和古列维奇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后掠翼战斗机米格-15。在同年12月30日的首次飞行中米格-15的飞行速度就达到了每小时1050公里,高度15000米,其性能远超过了同时期研制的雅克-15和拉-15。米高杨和古列维奇的“高空、高速”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米格-15在朝鲜战场上的首次亮相就引起了西方航空界的震惊,也使米高杨设计局一举成名。

米高杨和古列维奇也从米格-15起形成了米格战斗机的独特风格,特别是米高杨设计局设计出了苏联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它完全摆脱了德国技术影响,飞机最大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450公里,飞行高度达1800米。

米格-19的研制成功,不仅标志着苏联已经在喷气技术上赶上了世界领先水平,也使米高杨设计局在苏联国内的其他设计局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逐步走到了名列前茅的位置。

1958年米格-21的研制成功,使米高杨跻身于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的行列。

1967年7月,米格-23变后掠翼战斗机在苏联航空节上首次亮相;1970年,飞行速度可达3倍音速、飞行高度达到30000米高空的米格-25“双三”战斗机开始装备部队,使米高杨和古列维奇对“高速高空”的追求达到了最高峰。

1971年,米高杨因心脏病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对病床周围来看望他的人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还想上班去!”

通过上述对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谁发明的和米格17пф战斗机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