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的蜂蜜考试题(谁发明了蜜蜂诗句)

今天给各位分享是谁发明的蜂蜜考试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谁发明了蜜蜂诗句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蜜蜂是谁发现的

这个好像没有确切记录,养蜜蜂从远古就开始了,

人类利用和饲养蜜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代养蜂、活框蜂箱养蜂和现代养蜂3 3 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不同的发展时期。

在原始社会,人们猎取野生蜂巢的蜂蜜和蜂蜡,供食用和作祭祀品;

蜜蜂的蜂蛹和蜂蜜都是人类的优良食品。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和蜂打交道。1953年在中国山东省莱阳市北泊子与临胸县山旺发现的蜜蜂化石,证实2000万年前中国东部温带区存在蜜蜂。公元前16-11世纪殷商甲骨文中就有 “蜜”字的记载,说明中国蜂业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中华蜜蜂的传统养殖特点。

中国古代蜂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人们开始是用原始的方式来猎取野生蜂的产品,逐渐过渡到粗放饲养中华蜜蜂,并对蜂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与利用。

从原始社会到渔猎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最初是捣毁蜂窝,烧死蜜蜂,掠食巢蜜、蜂子;其后,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蜂群再生产能力,学会用烟雾驱蜂,保留部分蜂窝,获取蜜、蜡和蜂子。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采收蜜、蜡和蜂子的实践中,又学会了用泥草、牛粪等涂抹蜂窝洞口,并留一小孔,让蜜蜂出入,最后在树干上刻痕为记,以示蜂窝有主,按时采收蜜蜂产品。这一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当时已经产生了原始养蜂意识。这种采收蜂产品的方法,在云南部分少数民旅中沿用至今。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对蜜蜂的习性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对蜂蜜、蜂子等天然产物的利用也不断进步。在《诗经·周颂·小毖》中记载有“莫予井蜂,自求辛蟹”的诗句,即警告人们不要激怒蜜蜂,以免遭蜇。东周时期,人们已开始用蜂蛰治病,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蜂蜇疗法。当时对蜂产品的利用主要用于食品。《札记·内则》中记载有“子事父母、枣栗馆蜜以甘之”和“雀、鹅、嫡、蟹皆可供应用,则自古食之矣”以及“嫡、费、鲜之,人君燕食”等的记载。这些事实说明在2300年前,甜美的蜂蜜被用于孝敬老人和长者,营养价值很高的蜂和蝉的幼虫是帝王贵族的珍贵食品。在《楚辞·招魂》中记载有“瑶浆蜜勺”和“柜枚蜜饵”之句,即用蜜调制成蜜槽,用蜜与米、面做成蜜饵等古代蜂蜜食品。西汉时期在岭南今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已有用蜂蜡制作蜡烛的工艺。当时还有工匠利用蜂蜡制作印章和工艺品。除了这些利用外,中国古人于汉代发明了蜡缀 (即蜡染丝织品)技术。此后,蜡染纺织品成为历代皇宫的贡品。

东汉时期,养蜂先驱者为便于采收蜂产品开始了移养蜜蜂,他们砍下附近有野生蜂窝的树干,挂在屋墙下饲养。这一进步,对以后深入地观察蜜蜂生活习性,改进饲养方法,提高养蜂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自生自灭状态下的野生蜜蜂巢穴中采收蜂产品,逐渐转变为将野生蜂收回家中驯化饲养,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养蜂的开端,同时说明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蜜蜂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从此,为中国养蜂科学的发展和中华蜜蜂传统饲养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记载了山区养蜂者“以木为器”,“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糖下或庭柿诱引野生蜂,春月筑桑生育”。还有郑辑之著《永嘉地志》记述了家人“以蜜涂桶”、“举群悉至”的诱引蜂群的技术。

晋代皇甫溢著《高士传》记述了汉代一位养蜂先驱姜吱,传授养蜂技术,教授天下,营业者300余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干家。皇甫溢赞他“牧家调蜂,天涯笑傲”。这说明中国古代已经有人注重传授养蜂技术。当时人们对蜂群的筑巢、分蜂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都作了记载。276年至324年,郭凑的《蜜蜂赋》首次记述了蜂群中有 “吮琼”、“营堂”、“闸卫”等分工,认识到蜜蜂是社会昆虫。还有 “咀嚼华滋,酿以为蜜”的词句。这个时期养蜂巳由移养的半人工状态,进步为用原木仿制蜂窝诱蜂的家庭养蜂初级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察的深入,中国古人对蜜蜂的观察更加仔细。唐代养蜂者段成式,在所著的《酉阳杂姐》一书中记载“相蜂(即雄蜂)生三、四月,黑色”,“相蜂过冬,蜂族必空”等生物学特征。

韩鄂在所著的《四时纂要》中开始把“六月开蜜”列为农家事宜。宋、元时期是中华蜜蜂人工饲养的重要时期。从宋代开始,对防治蜘妹、蚂蚁、蛇、雀、蛹蝎、狐狸等蜜蜂的敌害,就已有了记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养蜂生产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日趋进步,甚至出现了专业的养蜂场。

元代名士刘基所著的《郁离子·灵丘丈人》一书记载了灵丘丈人父子两代经营一个专业蜂场盛衰演变情况,从而总结出根据蜜源情况建场选址、蜂群四季管理和繁殖、合并蜂群增强群势、取蜜方法和原则。书中还有如何防治蜜蜂敌害等的记载。书中记载有“木以为蜂之宫,不馆不之”的字句,这说明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原始木制蜂箱,而且养蜂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布局。该书还记载“蔫则纵之析之,寡则与之衷之,不便有二王”,意思是群势强就可以进行人工分蜂,群势弱则加强饲喂,以强补此外,在养蜂技术上还有一些重要发明,如两人配合用烟驱、蜜诱的方法收集分蜂群,还有三面撒水扬尘,阻其蜂路和撒土追捕蜂群等方法。

1819年博物学家郝谜行编著的《蜂衙小记》对蜜蜂生物学特性、养蜂技术、养蜂经验等都作了记载,成为中国第一部养蜂专著。当时养蜂生产规模已很可观,一般农户养蜂十多窝(群)。养蜂者在生产实践中,对蜜蜂的生物学特点的观察更为深入细致,同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明清的一些学者对蜜蜂个体发育四个阶段的虫态分别进行了描述。

明代徐光启研究了雨水、花木和蜂蜜的关系,总结了利用物候学预测当年产蜜丰歉的方法。蒲松龄(1640-1715年)在他的《农桑经》中指出“门户清净,来往不繁,经营不勤”是分蜂的预兆。1760年张宗法在《三农记》中记述,分蜂时新蜂王要“另居一所,不得子母对面并肩”这就指明了蜂王是雌蜂,解决了长期以来对蜂王性别的争议。截止清朝末期,中国饲养的中华蜜蜂约有20万群左右。这个时期的养蜂科学技术的发展,为30年代引迸西方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早发现蜂蜜的人是谁?

人类自古懂得,蜂蜜入药入膳,其味甜美,妙不可言,故称无价之宝。天然蜂蜜量微,亦称天赐。大约公元前700年,开始人工养殖蜜蜂,因为人们对蜂蜜的需求越来越大。古希腊、印度、埃及和中国均为世界最早养蜂之国。在宗教发达的国家,蜂蜜是圣品,用来做感恩祭祀,其功能相当于《圣经》所说的香膏。古希腊和印度人,还用蜂蜜美容和养颜。

古代蜂蜜稀缺,入膳者甚寡,惟有达官贵族可享受。19世纪,甜菜和甘蔗所提炼糖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蜂蜜依旧高贵,是餐饭之后甜食的华美点缀,如皇冠明珠不可替代。蜂蜜故事为世人口口相传,《圣经》里的天堂是“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出埃及记,3:8)。中世纪,蜂蜜誉为幸福与平安的象征,后来者还酿造蜂蜜酒,为生活平添诸多乐趣。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曾用蜂蜜敷裹伤口,亲身证明其神妙的消炎解毒之功。

人与蜂蜜相伴,已越数千年。在15000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即有人类采集蜂蜜之说。西班牙的瓦伦西亚(Valencia)沿海石壁陡峭,前不久,考古学家在峭壁洞穴中,发现4万年前欧洲最古老的洞穴壁画,有些描绘了穴居人采蜜场景:洞穴人从百丈峭壁顺绳而下,在洞穴处,取蜂巢并放置于随身筐内,蜜蜂盘桓飞舞与采蜜者身边。5000多年古埃及的草纸书,最早记录了埃及人养殖蜜蜂之事。实际上,尼罗河上游的养蜂史,可追述到更早,那时人们将蜜蜂运往上游,随后载蜂房之船随波而下,顺尼罗河缓慢漂流,蜜蜂飞舞,沿尼罗河两岸采蜜,然后飞回船载蜂房。古埃及养蜂业备受尊重,自公元前3200年直到后来,埃及法老冠徽上都镌刻着蜜蜂图案。埃及诸多古壁画作品,均描绘人们采蜜和养蜂活动。古埃及草纸书也记录了蜂蜜疗伤和治病之事。

古希腊人养蜂始于公元前7-8世纪。隔板蜂巢是他们的首创,他们还是精挑细选蜜蜂的专家。由于养蜂业发达,雅典遂为养蜂立法,规定蜂房间距不超过275米为宜。古希腊军事家、文史学家色诺芬(Ξενοφ?ν,前427年-前355年)为苏格拉底弟子,其作品《万人远征记》,为古希腊第一部养蜂学术着作。色诺芬早在24000年前,便描述了蜂巢和蜂蜜的医疗功能。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也曾亲自养蜂。养蜂在古罗马是一项收入可观的职业,那时的专家学者曾留下大量专着。古罗马时代的政治家、着名学者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公元前116—公元前27 年)曾撰写专着,蜂巢的制作和蜂蜜的疗效。更有甚者,不在蜂巢内的蜜蜂,在古罗马具有与受保护的野兽同等的地位。

蜂蜜棒是谁发明的

古时候的人根据蜜蜂筑巢的原理所发明的。用是舀出蜂蜜、搅拌、测试蜂蜜的浓度,蜂蜜棒是一根木头制作的,表面有螺旋的、横向的、向内凹进去的槽,在取蜂蜜向上拉时,蜂蜜不会流出来。

四年级作业人类研究了什么发明了什么问题

研究了飞机发明了鸟

研究了照相机发明了蜜蜂

研究了雷达发明了蝙蝠

研究了太阳能电池发明了太阳

研究了灯泡发明了爱迪生

研究了时钟发明了时间

研究了显微镜发明了放大镜

研究了放大镜发明了凸透镜凹透镜

研究了凸透镜凹透镜发明了漏斗

研究了漏斗发明了照相机

研究的蜜蜂发明了蜂蜜

研究了蜂蜜发明了飞机燃料

研究了飞机燃料发明了汽车燃料

研究了汽车燃料发明了马车

研究了马车发明了车

研究了车发明了飞机

研究了鸟发明了蒸汽机

研究了蒸汽机发明了桑拿

研究了桑拿发明的水分子

研究了水分子发明了新人类

研究了新人类发明了老人类

研究了老人类发明了你

关于是谁发明的蜂蜜考试题和谁发明了蜜蜂诗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