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讲甜品是谁发明的(甜品出自哪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帝师讲甜品是谁发明的,以及甜品出自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目录:

这些古代皇帝都喜欢的糕点,你吃过吗?

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帅军守城,欲击退已经兵临城下的敌寇……

兵临城下的敌寇……

咦?等会儿?敌寇呢?说好的敌军攻城呢?

怎么没听到敌人的喊杀声,只听到女子的笑声呢?

诸侯们无数脸懵逼,想骂人又因为对方是君王而不敢,只好在心里疯狂吐槽,“半个敌人的影子都没有,你T(脏话消音哔——)的燃个(哔——)的烽火台啊!”

话说到这里,想必不少人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既视感。没错,这正是西周君主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俗话说得好,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就连当皇帝的也不例外。

褒姒于周幽王、妲己于商纣王、杨贵妃于唐玄宗……多少英雄都因过不了“美人关”而遭后人唾骂。

在我国清代,有这么一位美人,颇得乾隆帝另眼相待,却不似历代妃嫔以美色惑得君王昏庸朝政。

这位美人靠着一身制作糕点的手艺,以一介民女之身,得君王赏识成为一代民族文化象征。

这位美人就是清代最有名的糕点师——萧美人。

大概有人会认为这名字挺随便的,放到现代那肯定是要被人开玩笑调戏为“小美人儿”的。

当然,这么随便的名字想也知道不会是本名,这只是世人对她的美称,而她的本名早就无可考据。

之所以流传下来这么个称呼,是因为萧美人除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制作糕点手艺外,本人还容貌出众、气质绝佳、天生丽质绝对当得起“美人”一称。

那么这萧美人的糕点手艺究竟有多好呢?

让我们来采访一下清代最有名的两位吃货,听听他们对萧美人糕点的评价。

袁枚(清代著名美食家、文学家):“仪征南门外,萧美人善制点心,凡馒头、花生、瓜子、糕点之类,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吴煊(清代著名美食家、诗人):“妙手纤纤和粉匀,搓酥糁拌擅其珍;自从香到江南日,市上名传萧美人。”

能得到这么两位吃货的高度赞赏,足可见萧美人的手艺有多好了。

萧美人家里开有茶食店,主要卖馒头、糕饺、茶点,作为独门长女,从小就耳濡目染,也喜欢跟着大师傅学习厨艺,动手制作点心,这才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幸福美满、无忧无虑的生活只持续到了萧美人25岁那年,一场大火,让她失去了父母、丈夫也被烧成了残疾。

她不得不以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的重担,原先只是偶尔在自家茶食店的后厨帮些小忙,如今父母不在、丈夫残疾,家里也请不起大师傅了。

这位可怜的弱女子为了养家,无论是堂前抛头露面招呼客人、还是后厨制作糕点,都只能亲力亲为,真真是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

她们家店里的生意不差,却也算不上太好,曾经家人健康家庭美满,小日子过得倒也还算幸福,可是如今在基本生活之外,她还需要负担丈夫的医药费,这就不太够了。

萧美人寻思着,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要想办法让店里生意更好!

以前的方法肯定不行,想要吸引到更多客人,就必须突破传统做法,大胆创新。

萧美人看着面前的大米粉与糯米粉,再看看旁边的果泥、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和麻油等,试着把它们都拌和在一起,想了想又加上点糖,搅啊搅,搅均匀后切成块。

“……看起来单调了些,再加点青红梅丝当装饰好了。”

终于对自己的成果感到满意,萧美人将这些糕点块放进蒸笼里蒸熟,蒸熟后的点心看着 赏心悦目 ,口感更是松软香甜、爽滑细糯……

流传千古的美味点心——萧美人糕,就此诞生!

呲溜!(吸口水)

顾客纷纷慕名而来,品赏美味,大快朵颐,从此,萧美人的生意火爆起来。

她也得以增加人手,扩大门面,并且发明研制出了更多的点心:萧美人花生、萧美人瓜子、萧美人花生酥、萧美人瓜子酥……

美人做美食、美食配美人,这能不吸引人吗?

很快,萧美人的糕点就在百姓们的口口相传中流传开来,逐渐发展成了当地的美食文化品牌,就连许多达官贵人都爱上了她精致的点心。

这不,袁枚就曾派人大量购买各种萧美人点心运往南京,作为礼物送给江苏巡抚。

诗人赵翼也慕名前往品尝,对其大加赞赏,认为以萧美人名字命名的糕点将会与东坡肉、眉公饼一样出名。

原扬州知府,时任山西布政使的谢 启 昆品尝了萧美人糕后,还即兴作了首诗,“绿扬城郭蓼花津,饾饤传来姓字新。莫道门前车马冷,日斜还有买糕人。”

从品名百姓到达官贵人,终于,萧美人的名气流传到了皇宫大院之中。

乾隆帝听说了这个人美艺高的女厨神,于是派人前往定购了包括萧美人糕在内的2000多件糕点,赏给后宫佳丽和皇亲国戚品尝,萧美人的点心自然是分分钟就征服了他们,其中又以萧美人糕最为受欢迎。

乾隆帝一高兴,二话不说,当即就将萧美人糕赐为皇家贡品。

连皇帝都喜欢的糕点,直接就成了当代饮食潮流的代表,尤其是在文人雅士的圈子里,如果谁没吃过萧美人糕,可都不好意思自称风雅了。

萧美人虽已不在,但“萧美人文化”可是历经千百年后依然美名不减当年,如今更是中国饮食中一门颇为精深的文化。

美人原名无可考,人们只知她年轻时娇媚动人,像花像玉,年至五十依然艳姿不减,一手美食更是为其添姿。

萧美人:“哎,明明能靠颜值吃饭,我却偏偏要靠厨艺。”

冰淇淋是怎么发明的?

每逢夏天,孩子们都爱吃一种甜甜的、凉凉的东西——冰淇淋。可是,你知道冰淇淋的来历吗?

相传,冰淇淋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食品。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知道把冬天的冰存起来,等夏季炎热的时候人们就把冰取出来,凿成小冰块,再将牛奶、糖、香料搅和在里面食用。这就是最早的冰淇淋。

13世纪,一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来到中国旅行。有一天,他在北京的街头游逛时,看见有人叫卖冰淇淋,就买了一份,尝了尝滋味之后,马可·波罗大为赞叹。后来,他回到了意大利,并把冰淇淋的制法也带到了意大利。

又凉又甜的冰淇淋,立刻受到了意大利人的欢迎。1640年,英国国王听说意大利有一种叫做冰淇淋的甜品,就派人去学习制作方法。学会做冰淇淋后,英国国王开了一次盛大的宴会,用冰淇淋招待客人。客人们吃了之后,也都大声叫好。从此冰淇淋就在欧洲扎下了根。

后来,冰淇淋又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美国人对冰淇淋更是情有独钟,无论是总统还是普通市民,都特别爱吃冰淇淋。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在大吃冰淇淋的同时,还不断创造着冰淇淋的新吃法。这其中有一种蛋卷冰淇淋,尤其受大家的欢迎。说起蛋卷冰淇淋的来历,还有一则美丽的故事呢!

1904年,有一个盛大的集会在美国某市举行。集会上的人特别多,再加上天热,所以卖冰淇淋的小贩一个个都忙得热火朝天。有一个卖冰淇淋的小伙子,正当他忙得不可开交时,他的女朋友来看他了,小伙子忙将一捧早准备好的鲜花,送到姑娘手中。然后,小伙子又递给姑娘一盒冰淇淋。

可是姑娘一只手里正握着鲜花,无法享用小伙子递上的冰淇淋。这可怎么办呢?小伙子灵机一动,随手拿起一片面包,将它卷成圆锥体,再把里面盛上冰淇淋,这样一个好吃又方便的冰淇淋就做成了。从此蛋卷冰淇淋就风行开来了。

甜品的起源于哪个国家

甜品源自于埃及、希腊。

远在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已出现当做供品的点心。常用原料包括面粉、牛奶、黄油、沙糖、奶油、巧克力、生果、果仁等,以焗炉高温烘制为主。

欧洲开始使用砂糖大约是十世纪左右,十字军东征时,意大利的各都市便开始用砂糖制作点心,例如用花生及砂糖熬煮制成的马其面包,或撒上香料、砂糖的甜点心等。另外,十三世纪法国,馅饼店发明了包入杏仁烘培而成的奶油水果馅饼,从此就将点心店称为糕饼店。

扩展资料:

做甜品必备工具:

1、烤箱:最好是上下火的温度可调的,当然也可用微波炉代替。

2、秤:西点和中式烹饪的很大区别是每样材料的分量要拿得准。

3、面粉筛:面粉要过筛多几次才混合搅拌。。

4、打蛋器:建议买电动的。而且对新手来说电动更容易观察蛋打发的情况,这将决定蛋糕的最终的好坏。

5、烤模:建议买最常用的圆模和方模,底部可活动的更容易把蛋糕完整取出。

6、锡纸。

其它如搅拌器、牛油刮、量匙、分调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甜品

冰淇淋是谁发明的?

冰激凌是元朝的一位商人发明的。

在元朝的时候,一位精明的食品店商人突发奇想,他尝试着在冰中添加一些蜜糖、牛奶和珍珠粉,结果,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

13世纪,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带回了中国的冰淇淋制法。1500年,法国一位国王与意大利皇室的一位成员结婚时,冰淇淋又由意大利传入了法国。法国人在原有做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配料。

1625年,新继位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能吃到这种消暑食品,曾专门聘请了一位厨师来制作冰淇淋,并要求这位厨师对冰淇淋的配方严加保密。

扩展资料:

吃冰淇淋禁忌

1、一次不可以吃太多。一次进食过多,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小儿易引起腹痛,中老年人易引起心绞痛,一般人易引起胃肠炎、喉痉挛及营养缺乏症,并且有可能损坏牙齿。

2、不可以吃太快。如进食过快,则易刺激内脏血管收缩,并使局部出现贫血状态,减弱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和杀菌能力,促使胃肠炎、胆囊炎甚至肝炎的发生,有的人则会因三叉神经突然受到不良刺激而发生头痛。

因此,平时有胃肠疾病、胆囊炎不可进食过快,以免刺激内脏血管,造成局部贫血,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和杀菌能力减弱,导致胃肠炎,胆囊炎甚至肝炎的发生。

3、不要在饭前饭后吃。饭前饭后吃影响食欲,由于冰激凌温度低,会造成胃肠道血管收缩,从而影响其消化吸收能力,影响各类营养素的吸收。如果要吃,放在两餐之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淇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夏季吃冰过量有危害 吃冰激凌的4大禁忌

通过上述对帝师讲甜品是谁发明的和甜品出自哪里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