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式消毒是谁发明的(巴氏消毒的发明者)

百科问答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巴式消毒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希望对于各位朋友学习巴氏消毒的发明者的过程中有帮助。

文章目录:

巴氏消毒法是谁创造的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现在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巴氏灭菌法的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葡萄酒变酸的问题。当时,法国酿酒业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啤酒在酿出后会变酸,根本无法饮用。而且这种变酸现象还时常发生。巴斯德受人邀请去研究这个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使啤酒变酸的罪魁祸首是乳酸杆菌。营养丰富的啤酒简直就是乳酸杆菌生长的天堂。采取简单的煮沸的方法是可以杀死乳酸杆菌的,但是,这样一来啤酒也就被煮坏了。巴斯德尝试使用不同的温度来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会破坏啤酒本身。最后,巴斯德的研究结果是:以50~60℃的温度加热啤酒半小时,就可以杀死啤酒里的乳酸杆菌和芽孢,而不必煮沸。这一方法挽救了法国的酿酒业。这种灭菌法也就被称为“巴氏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是谁发明的?

巴氏消毒法是路易巴斯德。巴氏杀菌法又称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不耐热物质的方法。由法国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创立用于酒类的消毒而得名。

巴氏消毒法历史

法国的啤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咧嘴的粘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1865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进一种化学药品来阻止啤酒变酸。

巴斯德答应研究这个问题,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体中有一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当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它们在营养丰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

他把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既杀死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场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这种办法消毒的。

巴氏灭菌什么时候发明的

巴氏灭菌法,也称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于1862年发明的消毒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牛奶上,杀灭牛奶里含有的病菌。

巴氏灭菌法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问题的努力,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巴氏消毒法经后人改进,用于彻底杀灭啤酒、酒、牛奶、血清蛋白等液体中病原体的方法,也是现世界通用的一种牛奶消毒法。

什么是巴氏消毒法?

牛奶巴氏消毒法是法国人巴斯德于1865年发明的,经后人改进,用于彻底杀灭啤酒、酒、牛奶、血清白蛋白等液体中病原体的方法,也是全世界通用的一种牛奶消毒法。经巴氏消毒的纯鲜奶较好地保存了牛奶的营养与天然风味,在所有牛奶品种中是最好的一种。

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存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后的牛奶要在4℃左右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的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耐热性菌及芽孢等,这些细菌中占多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第二种方法是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巴氏消毒法是谁发明的

;     巴氏消毒法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德斯于1863年发明的,巴氏消毒法也称巴氏灭菌法,是利用低于100摄氏度的热力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其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的问题。

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主要为牛奶的一种灭菌法,既可杀死对健康有害的病原菌又可使乳质尽量少发生变化。

      巴氏消毒不可能杀死所有细菌,它只能将致病菌的数量降低到对消费者不会造成危害的水平,巴氏灭菌法除牛奶之外,也可应用于发酵产品。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C-65°C,保持30min,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C-90°C,保温15s-16s。

关于巴式消毒是谁发明的和巴氏消毒的发明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百科问答相关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