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胡桃仙子是谁发明的的词条

百科问答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胡桃仙子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希望对于各位朋友学习的过程中有帮助。

文章目录:

《胡桃夹子》出自那国?

《胡桃夹子》的音乐是由柴可夫斯基作于1892年,是一部两幕三场的梦幻舞剧,舞剧的组曲于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响乐演奏会上首演,同年12月6日舞剧在圣彼得堡首演。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著名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谁的作品

《胡桃夹子》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三部舞剧,据称在马林斯基剧院1892年12月首演这部舞剧时,舞剧配乐比舞蹈本身受到了更热烈的欢迎。首演时舞剧结构本身即被认为存在着一些问题。当时,彼季帕尚未完成整部舞剧的创作便有病在身,其余的编排工作由其助手伊万诺夫接替。

此后俄罗斯(或苏联)国内又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改编版本,如莫斯科大剧院1919年戈尔斯基(Alexaner Gorsiky,曾在马林斯基剧院参加《胡桃夹子》首演)版、基洛夫芭蕾舞团1928年罗普霍夫版、1934年基洛夫芭蕾舞团瓦伊诺年(Vassily Vainonen)版等等。

1934年1月,维克·韦尔斯芭蕾舞团(现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演了尼古拉·谢尔盖耶夫根据他从马林斯基剧院带来的舞谱编排的《胡桃夹子》,这是在西方国家首次上演这部舞剧。1954年2月,出身于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乔治·巴兰钦在美国推出这部舞剧的改编版,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轰动。此后,每逢年底,巴兰钦率领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都要上演整整四个星期的《胡桃夹子》,此传统一直持续至今,而巴兰钦版《胡桃夹子》今天仍保留在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演出剧目中。

作为取材于童话故事又富有节日喜庆气氛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具有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性质。这使它成为西方国家最受欢迎,演出场次最多的芭蕾舞剧之一。甚至不少低水平的地方性芭蕾舞团,其基本生存也要依靠年底《胡桃夹子》的演出收入。为此各地芭蕾舞团都绞尽脑汁,在舞美制作等方面下极大功夫。各种编舞版本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甚至某些芭蕾舞团为吸引观众,还要在同一期间上演若干不同版本的《胡桃夹子》。各地芭蕾舞团通常还要靠邀请本地学习芭蕾的少年儿童来参加演出,以增强当地观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2000年,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也曾推出过中国版《胡桃夹子》(将西方圣诞故事改编为我国“过春节”的背景)。

彼得·赖特的改编版《胡桃夹子》是在1984年由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先公演的。其戏剧结构和故事背景与这部舞剧的通常版本有些不同。《胡桃夹子》的故事取材于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但在搬上芭蕾舞台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修改。目前各国上演的《胡桃夹子》,一般都是以圣诞晚会开始,将其处理为女主人公克拉拉(俄罗斯版一般称为“玛莎”)的梦境故事。赖特版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将这部舞剧的背景还原于霍夫曼童话故事的原点,而没有将这个故事作为“梦境”处理。其故事梗概为:主要是讲述木偶制作人德罗赛梅耶尔因过去使用他所发明的捕鼠装置为皇宫缓解鼠害而遭到鼠王报复,鼠王将其侄子汉斯-彼得变为一个丑陋的木偶——胡桃夹子,只有胡桃夹子击败鼠王并赢得年轻姑娘的爱慕,才有可能解除这个诅咒,重新返回人间。圣诞之夜,德罗赛梅耶尔应邀参加教女克拉拉家的晚会,将胡桃夹子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克拉拉。克拉拉对胡桃夹子一见钟情,帮助他击退鼠王。圣诞天使将二人带到糖果王国,糖果仙女和王子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汉斯-彼得最终得以重返人间。

由于赖特版戏剧结构和细节设计独具特色,舞蹈场景生动有趣,所以一经推出便受到热烈欢迎。在进入21世纪以前,赖特版《胡桃夹子》已经由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和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分别于1985年和1994年制作了该舞剧录像。目前我们手中的这个英国皇家芭蕾舞团2000年版《胡桃夹子》DVD,已经是该团第二个、也是赖特版《胡桃夹子》第三个录像版本了。

本片是2000年12月皇家芭蕾舞团在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的现场录像。第一女主角克拉拉由来自罗马尼亚的优秀青年演员科诺卡努扮演;第一男主角汉斯-彼得由来自乌克兰的优秀青年演员普特洛夫扮演。两人都曾在基辅接受早期舞蹈训练,在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获奖后,利用比赛获得的奖学金来到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继续深造,后来加入皇家芭蕾舞团。科诺卡努个子不高,容貌秀丽,与儿童演员同台表演时,其活泼可爱毫不逊色于少年儿童,在演技方面又体现出主要演员的成熟。科诺卡努舞技出众,舞姿欢快轻盈,与相貌英俊、舞姿潇洒的普特洛夫配合,两人的表演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本片第二女主角糖果仙女由日本人引以为豪的女演员吉田都扮演,与科诺卡努和普特洛夫同样,最初她也是因在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上获奖而进入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后来加入皇家芭蕾舞团的。吉田都的外形条件虽不突出,但优势在于其稳健的脚下功夫和含蓄内敛的舞台风度。与其配舞的“王子”乔纳森·科普身材高大,舞姿端庄典雅,从1986年起就成为该团主要演员,长期担任优秀芭蕾舞演员希尔薇-圭勒姆的舞伴。科普已经宣布在2005/2006演出季结束后正式退役,本片将成为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记录。

值得一提的还有木偶制作人(魔术师)德罗赛梅耶尔的扮演者安东尼·道威尔爵士,他是皇家芭蕾舞团历史上最出色的芭蕾艺术家之一,本片录像时还担任着该团艺术总监一职(2000年辞去艺术指导职务后仍留在本团担任性格舞主要演员),他所扮演的德罗赛梅耶尔一角贯穿全剧,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作用。

上述主要演员大多参加了以往赖特版《胡桃夹子》的录制工作。如吉田都曾在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1994年版中担任同一角色;科普在皇家芭蕾舞团1985年录像中扮演鼠王;而道威尔爵士则是皇家芭蕾舞团1985年版的王子扮演者。

赖特版《胡桃夹子》的故事情节设计巧妙,细节处理富有情趣。尤其令人欣赏的是,在很多“通常版本”中,男女主角在第三幕性格舞仅仅是作为旁观者,而在赖特版中,克拉拉和汉斯-彼得在很多性格舞场景都亲自参加进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舞蹈的观赏性。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曾于1983年和1999年两次访问我国,安东尼·道威尔爵士和科普参加了两次访华演出,吉田都参加了1999年的访华演出。科诺卡努也曾于2004年来北京参加中央芭蕾舞团举办纪念巴兰钦诞辰100周年的庆典演出。

本片的音乐伴奏由俄罗斯著名指挥大师斯维特兰诺夫指挥的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担任,斯维特兰诺夫的速度处理比较独特,乐队的声音浑厚,不少段落显示出一种浓郁的“俄罗斯色调”。斯维特兰诺夫大师已于2005年去世,从音乐角度讲,本片也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文/胡欣欣

[专辑曲目]

两幕芭蕾舞剧

Ballet in two acts

第一幕

01序曲 Overture04:22

02开始场景,圣诞树 Opening scene, The Christmas tree04:35

03进行曲 March02:48

04孩子们的加洛普舞 Children誷 gallop01:59

05双亲舞 Parents dance01:09

06德罗赛梅耶尔先生的圣诞礼物 The presents of Drosselmeyer03:36

07丑角哈勒昆和他的情人科伦芭茵 Harlequin Columbine02:11

08随军女小贩玩偶 Vivandi弐e Dolls01:18

09克拉拉和胡桃夹子 Clara and the Nutcracker02:53

10胡桃夹子摔坏了 Nutcracker is broken02:31

11祖父之舞 Grandfather誷 Dance01:50

12宾客离去 Guests disperse03:27

13午夜 Midnight04:32

14玩具兵与老鼠之战 Battle of Toys and Mice04:09

15杉树林 Fir tree forest04:02

16雪花圆舞曲 Waltz of the Snowflakes08:09

第二幕

17行进队列-糖果山上的糖果王国06:05

Procession-The magic castle on the mountain of sweets

18王子和克拉拉 Prince and Clara05:21

19西班牙舞“巧克力” Spanish Dance01:34

20阿拉伯舞“咖啡” Arabian Dance04:43

21中国舞“茶” Chinese Dance01:19

22俄罗斯舞“特列帕克” Russian Dance01:38

23芦笛舞 Dance of the Mirlitons02:56

24花之圆舞曲 Waltz of the Flowers08:15

25糖果仙女和王子的双人舞 Pas de deux13:23

26幕终圆舞曲 Final Waltz03:42

27终场 Apotheosis02:40

28谢幕 Curtain Calls and Credits

胡桃林仙子是啥

胡桃林仙子是啥,胡桃,米哈游出品的游戏《原神》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璃月港“往生堂”第七十七代堂主,掌控着璃月葬仪事务的重要人物。尽心尽力地为人们完成送别之仪,维护着世间阴阳平衡之道。除此以外还是个神奇打油诗人,诸多“杰作”被璃月人口口相传

《胡桃夹子的传说》是谁创作的?

德国著名童话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就发生在圣诞夜,后来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谱写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成为圣诞节的传统节目,老少皆宜,常演不衰。

剧情

圣诞节平安夜,女孩克拉拉在晚会上得到圣诞礼物——胡桃夹子。而淘气的弟弟抢过去弄坏了。克拉拉哭了,但大人们把它修好了。半夜,克拉拉怎么也睡不着,她偷偷下了床,到了大厅,找到胡桃夹子,把它抱在怀里,在沙发上睡着了。

大钟敲了十二下,突然间一大群老鼠闯进了客厅,并开始攻击克拉拉。胡桃夹子领着一群圣诞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克拉拉捡起一把剑,刺向老鼠王。老鼠抬着鼠王败退。胡桃夹子也受了重伤。

奇迹出现,胡桃夹子复活了,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王子,带克拉拉到一座糖果王国。

在糖果王国宫殿,王子向皇后讲述克拉拉杀死鼠王并救了他的命。这时,大臣出来欢迎。花仙子等跳出了一段宏大的舞曲,结束了全剧。

什么是胡桃夹子?它的传说是什么?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是根据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改编。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圣诞晚会结束了。教父把洁白的披肩轻轻地在克拉拉肩上,然后坐着雪橇远去了。克拉拉追忆着和王子一起渡过的美好时光,怀抱着胡桃夹子,久久地伫立在纷纷飘舞的大雪里。圣诞节的夜越来越深了。

扩展资料

胡桃夹子是德国奥勒山地区的传统工艺品,是圣诞节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

坐落在德国东部奥勒山地区的塞分村是著名的木制玩具之乡,走进当地这家颇有历史的胡桃夹子公司,你会看到制作车间里,工人们在有序地进行钻孔、切割、喷漆以及组装等一道道工序,最后成型的就是这些胡桃夹子玩偶。

现在胡桃夹子多被用来当做装饰和摆设,生动有趣的形象颇受人们欢迎,但它原本的功能是用来夹碎胡桃的工具,只不过根据童话人物形象被设计成了玩偶的样子。

玩偶的嘴巴是简单的机关,把胡桃放在里面,扳动背部的手柄就能夹碎它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是谁作曲的?

《胡桃夹子》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乐,是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而且展现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尤其在《雪花圆舞曲》中的童声,和第一幕其他乐曲中的儿童乐器。为传统乐器所谱写的音乐,也是创意十足,尤其是第二幕的插曲,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国舞代表茶;但全曲最美妙之处仍在《糖梅仙子之舞》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

在旋律较为平淡的地方,柴可夫斯基的处理方式仍然杰出。第二幕《双人舞》的动机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下降音阶,然而和声与分句方式以及温暖的弦乐音色,赋予它强大的情感。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在序曲中超越了题材:不用大提琴和低音乐器,而以小提琴和中提琴来画分六个声部,他加进三角铁和短笛来模拟古典乐派乐团的声音。这首序曲闪闪发亮、充满童趣,规模虽不大,但却充满清亮的音色,正适合圣诞夜前夕。

首演于1892年3月19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之前九个月,柴可夫斯基就从全曲中一套组曲,让《胡桃夹子》中最具特色的曲子广受欢迎。组曲是以序曲开始,然后是第一幕的进行曲和第二幕双人舞的《糖果仙子之舞》。接下来是第二幕,插曲中的四首曲子:俄罗斯舞、阿拉伯舞、中国舞、芦笛舞(Mirlitons),压轴的是第二幕的《花之圆舞曲》,也是柴可夫斯基最知名的圆舞曲之一。

综上就是 baike.aiufida.com 小编关于胡桃仙子是谁发明的的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