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山路是谁发明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谁发明了路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问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目录:
- 1、中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惊艳了整个世界?
- 2、什么是由什么发明的
- 3、东晋诗人中的“发明家”是哪一位呢?
- 4、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有哪些?!!!!!!!!
- 5、诸葛亮发明的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原理是怎样的?
- 6、诸葛亮的发明
中国古代有哪些发明创造惊艳了整个世界?
锯的发明
有一次,鲁班奉命建造一座宫殿,工程规模浩大,工期却要求很短,而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来,赶去采木料。鲁班也亲自起早贪黑地带领徒弟们一边上山砍木头,一边加紧施工,生怕耽误了工期。鲁班在用斧子砍树时,觉得又费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钝了,还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种工具来代替斧子呢?这个想法一向萦绕在鲁班的心头。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两边的杂草,吃力地向前行进。当他松开手时,一片茅草叶从他的手指间轻轻滑过,带来一阵剧痛,他仔细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条口子,鲜血正从伤口中渗出。
一片又轻又软的小草叶,竟能把手指划破!鲁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叶,仔细地观看,发此刻叶子的边缘有一排又细又尖的细齿。他试着用叶子在斧柄上拉过,叶子软软地歪到一边了,可还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条印迹,这给了鲁班以启发。他兴奋得转身就向山下跑,也顾不得身边的杂草,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了工地。他找来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边缘削刮,在上边刻出一个个的“牙齿”,用这些齿在木料上来回地拉,果然拉出了一条深深的沟。但只用了几下,竹片上的齿就被磨平了。
他想,如果用比竹片更坚韧的铁片来做这些齿,不就能把木头很轻易地弄断了吗!于是鲁班拿着这些竹片来找铁匠,让铁匠照着竹片的样貌打造出几根带齿的铁片来。他又给这些铁片装上了木制的柄,于是锯子就这样产生了。工匠们用锯子伐木头,又快,又省力。鲁班和他的徒弟们很快就把木料凑齐,宫殿也如期完工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锯子在工匠们的手中一代代流传至今,即使是现代化的电锯,也没有脱离开鲁班发明的锯子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由什么发明的
1。蔡侯纸是由蔡伦发明的。
西汉时期,蔡伦发明了用纤维制造的纸,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2。木牛流马是由诸葛亮发明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方便山路运输,便发明了木牛流马,今已失传。
3.雕版印刷术是由毕升发明的。
北宋年间,平民毕升发明了活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4.豆腐是由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淮南王为了成仙,沉迷于炼金术,无意间发明了豆腐
东晋诗人中的“发明家”是哪一位呢?
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谢公屐”就是由这一位诗人发明的哦,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水诗人、旅游家、登山爱好者——谢灵运。
李白和谢灵运有着共同的爱好:酷爱登山,酷爱写山水诗。谢灵运非常喜欢翻山越岭,而且一定要去最幽深最险峻的地方探险,他每到一个地方,周边所有的大山小山他一个都不放过,全部都要去攀登几次。为了更方便走山路,谢灵运发明了特制的登山木屐——鞋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的时候去掉前齿,下山的时候就取下后齿,通过改变鞋面与山路的角度,行走山路也可以如履平地。
这种鞋子后来刷爆了诗人的“朋友圈”,被美名为“谢公屐”。
点击查看更多《大英儿童百科》
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有哪些?!!!!!!!!
科学家发明故事
1、鲁班(公元前5~4 世纪)——土木建筑发明家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很著名的工匠。他生于公元前507 年,正处在春秋
末年向战国过渡的年代。这个时期正是我国思想空前活跃、文化繁荣发展的
阶段。同时在科学技术上也出现了一个飞跃。
鲁班的真名叫公输般,在古代汉语中“般”又通“盘”和“班”,因此
也有人叫他公输盘或公输班。他是当时的鲁国人,所以人们尊称他鲁班。
鲁班生长于世代工匠的家庭里,从小就接触工程技术,积累了许多经验,
他的许多发明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由于鲁班生活的年代距现在已有两
千多年了,那时对工匠的确切记载相当少,所以许多关于他的故事都是传说。
刻苦学艺
鲁班少年时,就开始向家人学习木匠手艺。由于他很聪明,又很勤奋好
问,进步很快。他经常向父辈们寻根究底,有时使他们也难以回答。不久,
他的父亲就对他说:“孩子,我已经把我会的东西都教给你了,凭这些手艺,
你已经可以到外面去闯一番了。这样可以开阔你的眼界,使你学到更多的东
西。”于是,鲁班打起行装,带上工具,离开家人到外面做工去了。
鲁班的高超手艺和他新奇、大胆的构想都受到同伴们的赞赏。但他并不
骄傲,而是向同伴们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所以手艺更精湛纯熟了。而他却
不满足,仍然想找一位高明的师傅,向他好好地学习。有一天,他听几位新
来的同伴在议论,说有一位老工匠,知识渊博,经他的手已经造了许多出名
的建筑。那些诸侯达官们为了造出的房屋坚固气派,都愿意请他为自己建造
城池、府邸,送重金请他去选址,立基。只是他的脾气古怪,收弟子的条件
很苛刻。鲁班听说后,下定决心要找到这位老师傅,拜他为师,向他学艺。
鲁班向人打听后,经过一番周折来到了这位老师傅的家里。当时正是中
午,老师傅正睡午觉,鲁班便在院子里等候。他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把
水缸挑满,又把院子里放的斧头磨得锃亮,把各种工具摆放整齐。不久,师
傅醒来,站在他的身后看着他所做的一切,微微点头。鲁班发现老师傅和颜
悦色地站在他的身后,连忙上前施礼,详细说明自己想拜师的来意。
老师傅收下了他这个徒弟,却不教他木工手艺,而是指着远处的山坡,
让他去砍木头。鲁班每天早出晚归,一连砍了七天。他砍得很快,并把砍下
的木头放得很整齐。师傅看了很满意。
第八天,师傅让他把砍下的木头都砍成四方形。鲁班不解其意,但遵命
而行,就挥起斧头干起来,只见树皮和木屑从他的斧下飞舞着散落地上。功
夫不负有心人,又用了七天,这些木头全变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了,像小
山一样,堆在院子当中。师傅看了又很满意,于是把鲁班领进了一个房间参
观。这间屋子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木制模型,从各式桌椅,到多种房屋楼宇,
无不小巧精致,和真的一样,只是尺寸缩小了许多。鲁班看了这些模型后爱
不释手,可老师傅却让他从明天起将这些模型一件件地拆散,再一件件地装
起来。鲁班实在不忍心将这么精致的东西拆散,但也只好照办。
做有心人
鲁班开始拆这些模型了,每拆一个部件之前,他都仔细观察它的部位、
形状及大小,按拆下来的先后顺序放好。拆完一个模型后,又凭着自己的印
象,把这些零件按顺序再组装起来,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半年过去了,鲁班把所有的模型都重新拆装了一遍。这时他把师傅请进
屋子去检查,师傅看他学得认真,要考考他这半年的长进。让他考试的内容
就是同时拆下所有模型的构件之后,再重新组装成模型。只见鲁班拆下来的
构件占了大半间屋子,在这一堆构件中,想要找一件适用的,真像在大海里
捞针,很难想象鲁班还能把这一堆构件组装复原。
鲁班以往一个一个拆装时都动过脑筋,但像这样全拆完了然后再组装却
没有做过。他整天埋在构件堆里,除了吃饭、睡觉就钻研这些模型,花了很
大力气进行分类组装。半年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堆堆的构件终于
又变成了整整齐齐的模型,立在了屋子中。他再一次把老师傅请进来。师傅
看到他这么快就又把模型给组装起来,很满意。
师傅对鲁班说:“你做得很好,但这还不够,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组装
这些模型了,你却不知道该如何独立地制造这些模型,从明天起,你需要自
己来做这些模型。”
从此他又一头扎进那间屋子,在里面叮叮当当地干起来。每天晚上,他
都要从屋子里清扫出一大堆碎木屑,早晨又把整整齐齐的木料搬进屋子里。
没过多久,一个个模型就制作成了,而且在有些地方还有所改进,使其更牢
固,更精巧,比原来的还要好。
贵在创新
一年过去了,鲁班把所有的模型都做了一遍。这时,他问师傅:“我还
需要做什么呢?”师傅说:“现在你要根据你自己的想象和你所学的东西,
独立创造一个模型。记住,不要模仿现有的这些,但可以从中借鉴。”于是
鲁班把自己又关在放模型的小屋里,对着这些模型陷入了沉思。
他想: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屋子呢?已有的这些屋子虽然很坚固,不怕
风吹日晒,但它只能在原地不动,一遇雨雪,人们只能赶到屋子下面才不会
被淋湿,能不能造一座可以活动的亭子,让人们能够携带呢?想到这里,他
豁然开朗,就对着亭子的模型研究了起来,试着用木头做活动亭子。经过一
番推敲,他找来细竹子和兽皮,用很细的竹条蒙上兽皮,在下面安上可以撑
起竹条的“斗拱”。“斗拱”在中间的柄上可以上下活动,用时支起来就像
一个小亭子,不用时合拢成一束,这就是伞的原型。
鲁班把他做的活动小亭给师傅看。师傅看他有这样的创新,眼中立刻放
出兴奋的光彩。这是鲁班第一次看到师傅这样高兴。老师傅对鲁班说:“你
创造出这种小亭子,可以造福多少人呀!你现在可以出师了,带着从我这儿
学的本领,带着这个小亭子,让天下的百姓用它来遮雪避雨吧!”
于是,鲁班带着老师傅的嘱托,跑遍天下,到处做工,而且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发明创造了许多工艺品和工具,把它们传给后人。在土木建筑方面,
两千多年来鲁班一直被木工、泥瓦匠尊称为祖师爷。
不断革新
有一次,鲁班奉命建造一座宫殿,工程规模浩大,工期却要求很短,而
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来,赶去采木料。鲁班
也亲自起早贪黑地带领徒弟们一边上山砍木头,一边加紧施工,生怕耽误了
工期。鲁班在用斧子砍树时,觉得又费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钝
了,还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种工具来代替斧子呢?这个想法一直萦绕在鲁
班的心头。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两边的杂草,吃力地
向前行进。当他松开手时,一片茅草叶从他的手指间轻轻滑过,带来一阵剧
痛,他仔细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条口子,鲜血正从伤口中渗出。
一片又轻又软的小草叶,竟能把手指划破!鲁班小心地摘下那片茅草叶,
仔细地观看,发现在叶子的边缘有一排又细又尖的细齿。他试着用叶子在斧
柄上拉过,叶子软软地歪到一边了,可还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条印迹,这给
了鲁班以启发。他兴奋得转身就向山下跑,也顾不得身边的杂草,深一脚、
浅一脚地赶回了工地。他找来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边缘削刮,
在上边刻出一个个的“牙齿”,用这些齿在木料上来回地拉,果然拉出了一
条深深的沟。但只用了几下,竹片上的齿就被磨平了。
他想,如果用比竹片更坚韧的铁片来做这些齿,不就能把木头很轻易地
弄断了吗!于是鲁班拿着这些竹片来找铁匠,让铁匠照着竹片的样子打造出
几根带齿的铁片来。他又给这些铁片装上了木制的柄,于是锯子就这样产生
了。工匠们用锯子伐木头,又快,又省力。鲁班和他的徒弟们很快就把木料
凑齐,宫殿也如期完工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锯子在工匠们的手中一代代流传至今,即使是现代化
的电锯,也没有脱离开鲁班发明的锯子的基本原理。
史书上还记载,鲁班还帮助楚国建造过攻城用的云梯,墨子知道了,他
不主张把这项发明用于战争,被楚国接受了,但云梯仍旧流传下来,被人们
在多处使用。架在屋檐边,可以方便地上下房屋;架在河上,成为简易桥梁,
人们可以顺利地通行。但也被后人用在战争中,那就只能根据战争的正义和
非正义而言其利弊了。
据传说,鲁班还发明了许多工具,如工匠用的曲尺、墨斗、刨子、凿子、
铲子等。在建筑雕刻方面,他设计过桥梁,刻制过立体石质的九洲地图。他
还发明了石磨,可以用钥匙打开的“锁”,可以借助风力飞上天而不落下的
木鸟,以及机动的木马车等。
鲁班的发明使当时和后来的工匠解除了大量原始繁重的体力劳动。尽管
有许多成就是鲁班对众多工匠发明创造的继承和改良(发展),但他在古代
土木建筑工艺方面确实不愧为杰出的大师。
虽然关于他的故事有许多是传说,但可以肯定,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很
了不起的工程技术专家,是我国古代实用科技方面卓越的发明家。
诸葛亮发明的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原理是怎样的?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不难发现,诸葛亮亲自设计的木牛流马在当时可谓是赫赫有名,他是诸葛亮一生当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讲,“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那么三国演义当中提到的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即使不了解兵家战略的人也知道,打仗时前方的将令士兵固然重要,后方的运输补给更是必不可少。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后方稳定的补给,不知贡献出多少良机妙策。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这个精巧器物——木牛流马,就是专门为后方运粮而生。众所周知,神算子诸葛亮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发明家。他独创的“八阵图”,被誉为神奇的阵图。同时,他还发明的连发的弩弓,成了战场上神武器。
动力源就是要靠人力,有人说是靠着磁力什么的永动机,根本是不可能的,永动机现在都研究不了,更何况之前,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之前行军打仗路途遥远,一般都要带着军粮,否则在路上容易断粮,但是粮食太多了,诸葛亮为了节省人力,于是研究发明了木牛流马,这个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少人力,诸葛亮研制也是有所创新的,对于他的动力装置跟现在的小推车没什么区别,虽然需要人力去推动,但是也是比较省力的,尤其是在当时的时代。
自动化且依赖四条腿行动的运粮工具,这确实是一大创举。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提到了木牛流马于属军运送粮食的重要作用,在冷兵器时代,这种发明无疑是超群绝伦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木牛流马的制作工艺也已经失传,一直到现在,专家和学者们依旧没有能够破解关于木牛流马的构造方式。
诸葛亮的发明
一、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因此诸葛亮对旧式车辆加以改装,称为「木牛流马」。据说「木牛」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马」有方囊二个,每个可以装米二斛三斗,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其实「木牛」即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独轮车,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动.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粮」,第六次北伐「以流马运粮」的史实可知,「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
二、八阵图
由于后世的附会臆测,加上小说戏剧的夸张渲染,八阵图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八阵图只是古代作战时用以掩蔽士兵及阻碍敌军的防御工事或军事阵法,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山东临沂县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就有《八阵篇》的残简。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说的「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可以变化许多阵法。不过因年代久远,其具体内容已残缺不全了。
三、连弩
所谓「连弩」,类似架设在兵车上的武器,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为诸葛亮根据旧有的技术所制成,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唯一缺点是需要七、八名连弩士才能拉动弓弩。此外,「八阵图」必须配合「连弩」使用,即敌人冲入阵内后,近则短兵相接,远则靠「连弩」来进行射击。蜀兵虽少,而能六出祁山,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又如建兴九年,魏将张郃被蜀兵射杀,皆可证明「连弩」的功效。
四、馒头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族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对天气变化非常熟悉,但这突然的变化,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祭供。”诸葛亮想到这些战士,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尸他乡,如今战争结束了,将士们得胜回朝,他们却永远成为异乡孤魂,祭奠他们是应该的。他问孟获用什么作祭品。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诸葛亮一听,心里一沉:这些作祟的既然是冤魂,如果再用49颗人头去祭奠,不又是平白无故地增加49个冤魂吗?这样循环往复,冤魂就越积越多,泸水便永无宁日。再说,祭品用人头,这代价也太大了。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泸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那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五、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六,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七,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八,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通过上述对山路是谁发明的和谁发明了路的解读,相信您一定有了深入的理解,如果未能解决您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