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百科问答的知识要给大家谈谈胺肥是谁发明的,以及氨肥属于哪种肥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化学肥料
1、化学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不可食用。
2、化学肥料的解释[chemical fertilizer] 以空气、水、矿石、煤、焦炭、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经过 化学反应或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等。化学肥料肥分多,见效快,通常用做追肥。
3、化学肥料是指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的无机化合物或混合物。按植物对必需营养元素所需要的量,可将化肥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两大类。按肥料所含元素的种类可分为单元肥和复合肥。
4、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它是含有经人工化学合成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对植物生长有促进和增产作用的肥料。根据古希腊传说,用动物粪便作肥料是大力上赫克里斯首先发现的。
5、化学肥料知识点 什么是化肥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是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者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6、所谓无机肥料,是相对有机肥料而言,由无机物质组成的肥料,又称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在化肥中按所含养分种类又分为氮肥、磷肥、钾肥、钙镁硫肥、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
合成氨反应温度是多少度?
(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在统一条件下同时进行)温度是:500℃压强为:20-50MPa。
所以合成氨一般采用适宜温度(500℃)、高压(20Mpa~50MPa)、催化剂(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铁触媒),D正确。
合成氨的反应在300℃下不能进行。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用合成氨的反应是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考点,需要识记,合成氨的反应条件是100摄氏度以下,超过100摄氏度会出现爆炸情况,是不能进行的。
弗里茨·哈伯的诺贝尔化学奖
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1868年12月9日出生,德国化学家。
2、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由于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获奖。1931年,德国化学家卡尔·博施“由于他们发明和发展化学高压技术”获奖,他改进了合成氨的方法(哈伯-博施法)。
3、哈伯当年因为合成氨而获得诺贝尔学奖,合成氨对世界的贡献主要是在化肥方面,使人类结束了用天然肥料的历史,获得诺贝尔学奖也是实至名归。
4、年,哈伯(Haber)成为第一位从空气中产生氨的科学家,使人类摆脱了依赖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并因此获得了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
5、年,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氮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
6、-1917。空 1918。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德国人(1868_1934)1919。空 1920。瓦尔特·能斯脱(Walther Nernst) 德国人(1864_1941)1921。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 英国人 (男) (1877-1956)1922。
是天使也是恶魔,为何这样说弗里茨·哈伯?
魔鬼科学家哈伯 弗里茨·哈伯(1868—1934)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1906年他发明了合成氨,使人类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困难局面。为世界性的农业丰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像天使一样,为人类带来了丰收和喜悦。
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的和平,为了祖国的战争”;作为战争工具的毒气,并不比“天上飞的弹体”更残忍;毒气是“尽快结束战争的人道武器”。
将诺贝尔奖授予一个战犯,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但瑞典皇家科学院还是这样做了,1918年12月,他们宣布当年的化学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他同时也是一战中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
弗里茨·哈伯,理由天使与魔鬼的化身。弗里茨·哈伯,德国化学家,1868年12月9日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为此,哈伯理应名垂青史。然而不幸的是,他也首创了大规模的化学战,使成千上万的人痛苦地死去或终身残废,由于他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摧残,弗里茨·哈里几乎作为战争魔鬼被同盟国审判。
被称为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他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解决了亿万人口的粮食问题,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
综上就是 baike.aiufida.com 小编关于胺肥是谁发明的的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氨肥属于哪种肥料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